浅谈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8706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毕业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目 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前言 1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1(一) 加入WTO后业界竞争日趋激烈 2(二) 银行经营在国家调控宏观后经济风险增大4三、城市商业银行特色 5(一) 总体规模较小5(二) 发展程度多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5(三) 市场定位不清5四、城市商业银行发展SWOT分析6(一) 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6(二) 城市商业银行的劣势6(三) 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8(四) 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9五、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9(一) 兼并、重组和联合9(二) 加强内控机制改革9(三) 正确的市场定位10(四) 政府的政策支持10(五) 促进中间业务发展的原

2、则10六、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摘 要: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的逐步转变和外资银行陆续登陆我国金融市场,使得城市商业银行所处的竞争环境日趋紧张.通过对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形势及优劣势分析和对比,在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及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促使其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持续创新,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做到小而精、小而专,积极迎接挑战,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在这里,我就当前市场经营环境来探讨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发展现状 SWOT分析 银行特色 一、前言城市商业银行是数量众多的中小商业银行的一员。在经营环境日益严峻的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跨区

3、域联合是发展的趋势之一,而对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合理市场定位,实施特色化经营,创“市民银行”品牌,全面提升城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也是城市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自1995年国务院决定组建城市商业银行以来,截至2006年末,全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14家,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实现利润136亿元,资本充足率达8.48%,不良贷款率降至4.8%。截至2006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2.57万亿元,负债总额为2.45万亿元,较1999年末分别增长364%和362%。各城市商业银行紧紧围绕着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市民百姓的显著特色,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在扶

4、持民营企业发展和服务城市居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决策链短、机制灵活,更加贴近地方中小企业,更能了解地方中小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并能设身处地为中小企业设计产品和服务。同时,受经营规模、地域、人才储备等限制,城市商业银行难以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大客户、大集团。因此,城市商业银行扎根地方、服务于地方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既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客观需要,也是城市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选择。(一)加入WTO后业界竞争日趋激烈1、外资银行开始竞争国内市场长期以来,银行业在缺少竞争的情况下导致服务产品单一,服务质量较差,政府不得不设置大量壁

5、垒,以分隔内外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的外资银行无疑对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构成了极大威胁。面对世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浪潮,银行业面临着日益增强的竞争压力,从目前已经对外开放的长江、珠江三角洲的实践情况来看,外资银行的引进已经给当地的城市银行业带来了冲击,其主要表现在:市场份额下降,中间业务量减少,大批业务骨干和优质客户群流失,“南京爱立信投奔花旗银行事件”就是一个实例。此外,从世界金融发展的态势来看,与经济全球化伴随而至的金融一体化,辅之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银行业务都提出了挑战,金融

6、业未来将面临着国际化、市场化和知识化的三大发展趋势。就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国际化意味着其要面对国内大商业银行和发达国家跨国银行的双重竞争;市场化则意味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城市商业银行将失去政府在业务、地域等方面的保护;知识化虽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但对城市商业银行却可能意味着经营成本、融资成本的扩大,因为其资金实力能否支撑设备的更新与网络的维持是一个问题。2、国内竞争加剧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并非是在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市场后才产生的,其实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我国政府对金融业进行深化改革时便已经开始,只不过一则遵循的是潜移默化渐进式发展模式,另一则又都是国内企业,因而并未引

7、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事实上就算是在入世五年后,我国金融市场完全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也可能会因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在某些领域内(如信用卡)与国内各商业银行展开厮杀,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竞争只可能发生在国内各商业银行之间。随着国内外市场经营环境的改变,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市场定位重新部署战略,城市商业银行来自国内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也将越来越明显。首先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传统的大宗业务绝大部分仍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办理。如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级企业集团(部委)结算往来、事业经费拨付等基本仍由指定银行办理。资金的趋利性原则在计划指令和政策干预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市场竞争

8、的不平等仍然存在。同时,由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加快改革转轨步伐,并将业务发展中心转移到中心城市,使平均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开拓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且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重点被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和结算领域,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优势和网点优势相比,明显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竞争的结果必将导致城市商业银行在利润和收益上付出代价。其次是跨区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承担着四大国有独资银行所不具有的生存发展压力,因而从一开始就注重按照标准的现代商业银行管理运营模式确立内部管理机制、规范企业行为,基本上都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结构,产权清晰,制约力强。它们虽然没有政府补贴,但不承担国家政策

9、性贷款业务,很少有政府干预,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生存发展的行为目标指引下,管理严密、机制灵活、经营规范、服务完善,利用竞争手段开拓市场,其行为特征的市场化和竞争性远较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甚。中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行为也首先出现在这些银行之间。如1996年广东发展银行收并中银信托投资公司,1999年3月中国光大银行整体收购原有中国投资银行29个分支行的137家营业网点。这些都表明区域性银行通过克服自身所处的不利境况,初步打破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高度垄断的状态,并以优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确立了竞争优势。3、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政策环境日趋严格。第一,国家利率连续下调和财税制度改革,使银行利润空

10、间缩小。1993年7月到2002年3月不足十年的时间里,央行连续八次下调利率,而且从我国新发行的国债利率低于银行利率的情况来看,在近期内央行极可能将继续下调利率。由于我国金融产品的单一现状,银行的主营收入是存贷利差,利率的迅速走低致使存贷利差明显缩小,银行失去了高利润收入的政策空间。此外,金融新政策出台,使金融业利润趋于平均化;而财税新政策的施行,包括“坏”或“呆”帐准备金提取办法的改革和税率结构的调整,又进一步压缩了银行业的利润空间,使得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形势日益严峻。第二,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银行资金与用户大量分流。近年来,为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与完善,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鼓励三类

11、企业、投资机构、保险公司和个人投资者入市,这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大大分流了银行的资金来源,特别是保险资金入市后,对银行的资金来源和经营管理影响巨大;二是分流了银行的优质客户,一些公司直接通过一级或二级市场筹资后,其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明显削弱,而这些企业通常是效益较好且具有发展前景的客户,这部分客户的分流和退出,使得银行贷款客户资质相对下降。尽管这种情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在目前分业经营的条件下,其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冲击要远远大于国有银行。可以预见,随着开放基金的推出,其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更大。第三,国家对银行监管力度加大,限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一方面,1997年亚洲

12、金融危机后,金融安全防范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我国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更引起了央行的注意,出于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安全的考虑,中国人民银行全方位加大了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担保法、票据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一系列专门的法规性措施的出台,都表明了金融当局对商业银行业务监管日益加强和规范。但由于现行法规在很大程度上过于粗略,以及政策执行本身存在随意性与模糊性,又制约了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在公平、有序、健康的原则下拓展。其最直接表现在产品品种和网点的设置上,现行政策限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使城市商业银行的政策优势已经基本丧失,在市场份额较

13、低的条件下,造成其经营困难和优势下滑,陷入不利的竞争地位。(二)国家调控宏观经济,银行经营风险增大1、银行业原有的经营优势逐步丧失从我国国内的经济环境来看,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化,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在市场供求结构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由供给制约转向需求制约,经济波动的周期也由计划周期转向商业周期。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销售困难,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国民经济生活中的系统性风险增大,开始逐步进入高增长之后的大调整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结构和效益有待改善,社会平均利润率降低,这都将深刻地影响到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方式和盈利能力,使

14、城市商业银行原有的经营优势逐步丧失。2、国内金融环境暂时陷入萧条一方面,受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因素影响,1990年代末,我国市场物价曾连续几年出现负增长,对企业生产发展、经济效益和投资信心都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致使我国金融运行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紧缩现象。通货紧缩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就是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偏低和金融深化过程放慢,这导致银行负债业务资金来源减少。具体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惜贷和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派生存款减少,给城市商业银行存款负债业务的增长带来较大阻力;二是大中型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企业改革滞后、效益低下且负债率较高,使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中累积的不良资产

15、总额迅速攀升,有的银行甚至已经接近国有商业银行水平。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储蓄存款所占比例很小,资金来源稳定性差,通货紧缩更加大了其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为启动内需和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如2001年起对储蓄收入征收20%的利息税。从宏观上来看,这一政策的确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储蓄存款增长率明显回落,社会经济也有了新的起色,然而在微观上却对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其直接表现就是储蓄存款增幅急剧下降,有的甚至在存款总额上也出现了负增长。这部分稳定性较好的存款减少,既给城市商业银行的资金匹配带来了很大难度,也对其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

16、的要求。三、城市商业银行特色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在规模和经营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总体规模较小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其地域限制,其资产规模总体不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末):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城市商业银行有2家;资产规模在 500亿元与1000亿元的有2家;资产规模在200亿元到500亿元之间的有14家;资产规模在100亿元到200亿元之间的有19家;资产规模在 100亿元以下的有75家。其中,最大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仅为1934亿元;最小一家资产规模仅为9.11亿元。 由此可见,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绝大部分资产规模都在200亿元以下,其中,又有近七成

17、资产规模在100亿元以下。所以说,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属于中小银行的范畴。(二)发展程度多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 2004 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经营绩效好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集中于那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其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充裕,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较小;中小民营企业数量众多,且盈利能力强,城市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意愿强;居民人均收入高,信用文化发达;地方政府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意识较高;等等。经济发展是金融的土壤,而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地处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经济活跃,面对的是城市中最有价值的客户,这些优势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根基。 (三)市场定位不清

18、 城市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城市商业银行表现出市场定位摇摆不定的现象。这突出表现在:很多城市商业银行热衷于跟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争抢大客户、大项目。这里面有外部金融环境和市场条件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是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公司治理不完善、业务手段单一、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制约着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 纵观我国银行业,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处境并不乐观。用较为悲观的眼光来看,前有四大国有银行的垄断及股份制银行的堵截,后有轰轰烈烈改革中的农信社作“追兵”,加上外资银行又在虎视眈眈,城商行可谓处境堪忧。而在越来越高的“走出

19、去”的呼声中,城市商业银行目前都面临着一个最为迫切的问题如何进行重新定位,到底应该“向上走还是向下走”?对此我认为,对于上海银行这样的“明星银行”,或许可以尝试打破地域限制,将触角伸向周边地区;而对于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来说,仍应该定位于服务本地经济,特别是服务于中小企业,争取“做精”而不是盲目“做大”。下面将就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和我国金融系统两个角度,分析城商行的适当定位。四、城市商业银行发展swot分析(一)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其一,经营优势。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对地方金融市场比较熟悉,与本地经济主体联系密切,了解程度深,业务关系较为稳定。另外,城市商业银行信息渠道较为畅通,为商业银

20、行经营提供良好决策基础,增强其风险防范能力,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二,规模优势。除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这些位于大型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外,我国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与全国性银行相比规模都较小,主要是在它们所属的二级地区内通过低成本的分销上为客户提供基本简单的金融服务。相对较小的规模从业务交易上来看是劣势,但在经营上更利于管理,在政策上更便于贯彻,从而更有利于效率的提升。(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劣势自1995年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成立至今,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而城市商业银行起步之初的发展战略,现在回想起来很是耐人寻味保支付、防挤兑、稳过渡。目前,这一

21、战略已经迅速转变为“规范管理、稳健经营、加快发展”。 然而,城商行的底子毕竟太薄了。大发展的动力又更多地来自于加入WTO等外部环境的驱动,因此,当城商行吹响总攻号角时,还牢牢被三条绳索捆着:巨额不良资产、资本严重不足、单一城市制。 1、历史包袱沉重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6月底,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104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36%(一逾两呆口径),比历史最高点的34.32% 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可以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资产置换、增资扩股、利润消化等方式,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历史包袱有所缓解,但还远不容乐观。 首先,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呈现出严重

22、的两极分化特征。以2003年末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大两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占比为25%,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5.6%;60家经营状况基本正常的银行资产占比为75%,平均不良贷款率为6.7%;35家较大风险类银行资产占比为14%,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3.41%;而17家高风险类银行资产占比为11%,平均不良贷款率为43.9%。可见,仍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极度恶化,处于破产边缘。 然后,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呈现出明显的“悬空性”特征。所谓“悬空性”,是指这部分资产的债权债务关系已无法落实,收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就是说,近2000亿元不良资产中的大部分只能通过城商行自身消化或当地政府实施

23、资产置换来解决。这无疑是对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巨大挑战。 最后,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并未实现5级分类下的充足拨备。如果严格按照 5级分类要求计提准备,很多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将因此而由盈利变为亏损,还有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会雪上加霜。从某种程度上讲,在监管当局严格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要求的情况下,不良资产的历史包袱已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道路上的首要障碍。 2、造血功能缺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渠道不外乎留存盈利和增资扩股。目前,尽管银监会已经允许并支持商业银行通过上市和发行次级债券来补充资本金,但在诸多条件的约束下,上市和发行次级债券对

24、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讲尚不太现实,至少对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是这样的。 此外,新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调高了商业银行一些风险资产的风险权重,使得大多数风险资产的风险权重变为100%,并要求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本充足率达到 8%,从而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提出更高要求。按照2003年末的数据测算,要达到新规定的要求,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缺口在500亿元左右。而2003年全年,城市商业银行实现的账面利润仅53亿元。如果假定城市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保持在20%,利润增长速度保持在40%,要想将资本充足率从目前的4%提高至8%,至少需要19年左右的时间。显然,仅靠留存盈利来补充资本金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3、

25、经营区域受限 自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其经营活动就被限制在所在城市。当然,从当时的经济金融环境和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单一城市制的经营模式是必要的。 在成立城市商业银行之前,大多数中心城市都拥有数十家城市信用社,而其中大多数都经营不善,面临不良资产严重、管理混乱、风险失控等问题,处于破产边缘。可以说,城市商业银行是在一个烂摊子的基础上建成的,其成立初期的任务在于防范和化解风险,而非规模和地域扩张。 但是近几年来,单一城市制经营模式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分散风险。 此外,现在的很多企业往往是跨地区,甚至于跨国开展经营活动,这就要求商业银行

26、能够按照企业的地理布局为其提供存贷款和资金清算等服务。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商业银行追讨的抵贷资产有很多是借款人在外地投资的资产或债权,且地域分布广泛。城市商业银行在异地没有分支机构,对外地情况不熟悉,也给追讨和管理这些资产带来很高成本。一旦遇到地方保护或债务人阻挠,处置的难度就更大。对于那些处在外地且无法转移的固定资产,通常只能采取低价拍卖或委托管理的方式,这往往会使城市商业银行面临巨大损失。 (三)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近年来我国基层金融出现的空洞化危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不畅通以及居民个性化消费信贷需求的增加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其表现为:1、是为广大中小企

27、业提供融资渠道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因此,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成为我国现阶段企业组织的主要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增长速度很快,2005年中、小型工业企业占工业总产值近70,提供就业占85左右,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支中坚力量,在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其融资渠道仍然不畅通。缺资金、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中小企业来说,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进入资本市场存在诸多限制。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都不是中小企业合适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外源

28、融资的主要渠道还是银行信贷。然而中小企业要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并不容易。相对于中小企业的“零售信贷”,大企业的贷款资金规模大、风险相对较小,还款比较有保证,收益也比较高,所以商业银行都倾向于向大企业贷款。尤其是在我国,由于利率受到严格管制,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的成本差异无法通过利率的相应调整予以缓解,因此,经营批发业务较之经营零售业务具有明显的利益优势。从利益的角度,商业银行这种“嫌贫爱富”、“嫌小爱大”的惜贷行为是正常的市场经济现象,无可非议,但这却导致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较为严重的信贷困境,个体、私营和乡镇企业所获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贷款总余额的比重很低,这就为广大城市商业银行预留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

29、、是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国民财富分配中居民比重持续上升,居民储蓄额不断上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人均财产性收入也不断增多,反映出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这为城市商业银行拓展个人金融业务提供了机遇。(四)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面临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在业务上“同构”的挑战。所谓同构,是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置上的低水平重复。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方式基本相同,是以行政区化为单位设置总行及其分支机构,其后陆续成立的股份制银行虽不是按行政区划而是按经济区域来设置分支机构,但由于在机构布局上

30、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下伸力度较大,因而城市商业银行的网点设置受到极强的挤压。城市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置方面没有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形成应有的互补效应,而是受到了大型商业银行的强烈挑战。此外,随着入世后各项金融服务业条款的履行,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也将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发起进攻。五、对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欧美中小银行的成功经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兼并、重组和联合城市商业银行应兼并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城市信用社以及寻求同级之间的兼并联合。通过兼并和重组,城市商业银行不仅能扩大自身的规模,

31、提高抗风险能力,还能减少不良资产的比例,增加资产实力。原央行行长戴相龙指出:“在加强联合,共同抵御风险方面要有所突破。比如区域性的联合、部分业务的联合、相互代理等等,这些联合应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不能搞行政命令。”这样,行与行之间相互代理、共同拓展业务空间、汇路不通的问题就迎刃而解,还可以开展原来因势单力薄无法承担的业务,如:共同贷款、联合税等批发业务。另一方面,统一内控制度建设、统一科技电子化建设、统一业务标准、统一业务凭证、统一信息披露,有利于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社会信誉。(二)加强内控机制改革城市商业银行应吸收中外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来强化自身的内部管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形成对经营者

32、的产权约束,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地引进人才,加大业务创新力度。 (三)正确的市场定位通过对城市商业银行成功经营经验的总结,城市商业银行应主要依托地方政府及地方人民银行;为地方中小企业和市民当家理财;参与地方经济改革,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简而言之:服务地方、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 (四)政府的政策支持首先,央行应允许城市商业银行针对不同的贷款对策和贷款种类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其次,中央银行应扩大城市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

33、用的渠道;再次,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处于组建时间不长且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兼并和重组,政府应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对并购实行免税优惠;最后,政府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开展多种业务,并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提供支持,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一种国民待遇。 (五)促进中间业务发展的原则1、业务品种多样化原则 各经营网点要尽可能多地开办中间业务,在竞争策略上力求做到品种全而精。2、市场营销高效化原则 要简化操作程序,推行套装交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注重中问业务整体推进。充分利用自身在信息、网点、人员以及本土化方面的优势,建立起高效、快捷的电子网络,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3、营销策略针对化原则 要了解辖内企业和个人

34、对中间业务产品的需求,在市场调查中制定营销策略和使用国际惯用营销手段和方法,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使开发的中间产品能有效地进入市场,树立独具特色的品牌,扩大市场影响。 4、金融服务人性化原则要改变传统的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方式,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实行个性化服务。可以借鉴金融超市的做法,实施开放式经营和一站式服务的模式,并予以推广。六、结束语有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目前激烈的银行业竞争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环境而言,困难和挑战是存在的,发展和机遇是潜在的,城市商业银行的与应用绝对不仅仅只是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放了多少贷款,更张耀的是它为我国银行业带来更加活跃的竞争机制,更加灵活的经营模式,

35、更加新颖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应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它现在的经营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对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做出较好的策略来应对潜在的危机,使其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曾凡银,冯宗宪。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与路径选择。J财贸经济,2001,(2)2 丁志杰.欧美中小银行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意义J.金融论坛,2002,(4).3 杨家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并购与重组徽商银行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64 吴太普,江波。关于对城市商业银行历史不良资产进行置换的操作构想。J金融参考,2001(2)5 王辉民。城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济南金融,2000,(12)6 黄正威。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探索。J中国金融,2000,(12)7范丽红。城市商业银行应走联合与合作之路。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12)8 容明高,莫建强。城市商业银行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的探讨。J桂林发展研究,2001,(5)9 卫容之。城市商业银行如何“突围”。国际金融报,2001-07-27,(2)10 刘豫闽,范丽红。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