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农村重建信贷政策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后农村重建信贷政策研究毕业论文.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经济学专业学位论文 灾后农村重建信贷政策研究 以地震灾区北川县为例院 系:经济与金融学院专 业:经济学专业届 别:2012级学 号:姓 名: 指导老师: 摘 要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发,近年来相继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灾后重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重建过程中,特别是农村地区,暴露出了金融政策支持方面缺乏经验,灾后重建信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北川县农村地区灾后重建农房的调研和分析,发现重建贷款存在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低、坏账率和风险度高、贷款使用不合理等问题,灾后重建贷款正影响灾区
2、社会稳定和谐,影响灾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针对重建贷款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合理选择贷款发放时机、延长贴息年限、建立农村自然灾害基金和商业保险基金、实行政府有条件代偿等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为我国在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时,在农村金融支持,特别是信贷政策的制订方面提供参考。关键词:灾后农村重建,贷款,汶川地震,信贷政策 ABSTRACTChina is a large country,relief terrain and climate conditions are diverse and complex. In recent years,Wen chuan earthquake and jade tr
3、ee earthquake and other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s brought the great disaster to China. In the party and state leadership and the national peoples joint effort,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owever, in the reconstruction process,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exposed fi
4、nancial policy support lack of experience,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credit system is not perfected.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Wen chuan earthquake in Bei chuan county rural reconstruction building research and analysis, found the loan repayment ability and reconstruction existing reimbursement
5、 intend to low, defaults and risk degree is high, loan use is not reasonable,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loans in the quake-hit areas are affecting stable and harmonious, the influence of the people of disaster areas production standard of living. Loans for reconstruction existing problems, th
6、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asonable choice loans timing, and extend the interest fixed number of year, set up the rural natural disaster fund and commercial insurance fund, a government have conditions such as compensatory operable Suggestions for our country in dealing with extraordinary natural d
7、isaster, in rural financial support, especially for the credit policy provide reference.KEYWORDS:Rural reconstruction, Loans, Wen chuan Earthquake, Credit policy目录摘 要I关键词IABSTRACTII1引言11.1 问题的提出12.对灾后农村重建信贷政策的研究现状和政策解读22.1国内研究综述22.2国外研究综述22.3汶川地震农村灾区重建政策解读43.地震灾区北川县灾后农房重建贷款基本情况64.影响贷款偿还能力的因素分析85.案例分
8、析北川县猫儿石村96.北川县农村地区灾后重建贷款的计量分析107.北川农村灾后重建信贷政策整体评价118.对北川农村重建贷款建议及信贷政策研究总结128.1对北川农村重建贷款的建议128.2灾后农村重建贷款信贷政策研究的启示与经验总结12参考文献14致谢151引言1.1 问题的提出由于复杂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在应对自然灾害,特别是灾后重建方面,我国已经积累的一定的经验。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笔者发现,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党和政府在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方面投入巨大(如学校、医院、公路等),灾区生产力恢复迅速,甚至会超过灾前水平。对广大农村
9、地区,多采用“统规自建”的模型,暨政府补助、银行贷款、个人自救的模式。“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其中,对受灾群众造成的最大的直接财产损失是住房的损毁。以四川灾区为例,地震造成445.4万户家庭、1000多万人的住房受损,需新建农村居民住房191.17万户、573.51万间,任务非常艰巨。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灾民每户可享受最高5万元的3年贴息贷款。5年时间已过去,农户能否顺利还清贷款?本文将问题集中于如何解决建房重建资金和如何处理损毁房屋所形成的债务。通过研究我国农村灾后重建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政策,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
10、主要关注农村贷款偿还的风险以及存在风险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我国是农业大国,只有解决好农村灾后重建才能取得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资金是农村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在汶川地震这样的百年难遇的自然灾害中,单一的依靠政府和农民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引入市场机制的参与,银行贷款目前是灾后农村重建资金的最主要来源。汶川地震已经过去5年了,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广大农村地区已基本实现家家有房住,但巨额的贷款成了广大灾区农民沉重的负担,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集体拒还贷款、恶意拖欠等现象,并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影响,银行和农户的冲突与矛盾时有发生。因此,解决灾后农村重建贷款问题相当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
11、2.对灾后农村重建信贷政策的研究现状和政策解读2.1国内研究综述修建住所是灾区恢复重建的重中之重,许多学者都提出政府可以在住房重建贷款上进行贴息扶持制度。刘李峰在对汶川地震灾后农村恢复重建的几点思考(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年第5期)中写到商业金融机构在中央及地方财政给予贴息和补贴的支持下,应加给予农民住房信贷以低息、减息、贴息等优惠。王小刚、盛毅的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有关政策建议(决策咨询通讯2008年增刊)以及李天德、沈子荣、王鹏所著的汶川大地震后灾区重建物资供应、资金筹集与分配的有效性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9期)都建议提到依靠政府财政贴息的灾民免息贷款。但是文
12、献没有涉及贷款的偿还配比措施。为了对贴息贷款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崔黎娜发表的国外灾后住房信贷制度的经验和启示(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第3期)提出由借款人、贷款银行和政府注资设立地震灾区按揭贷款专项基金化解地震灾区按揭贷款。王雪松在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有关政策建议(山西建筑2009年35卷第3期)中提出政府可根据当地具体基础设施项目的性质、回报方式等,研究和采用适合社会资金和民营资本进入的方式。诸如巩守效的实施区域信贷政策支持地震灾区重建(西部金融2008年第9期)和杨海燕、李皓的川西藏区灾后重建的金融特殊政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1期),都建议由政府牵头、财政出资建立灾
13、后重建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如在适当的时期内对金融机构发放救灾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等。一部分学者对贷款风险控制机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对现实缺乏有效地指导作用,无法切实解决农民负债问题。2.2国外研究综述日本的经验我可以利用的比较有限。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岛国,在重建中积累比较丰富的经验。日本方面的经验大致如下:对自建住房的居民提供贴息贷款;自主建房为主,公助、互助相结合的体系;启动地震商业保险制度;由地方财政牵头各地方建立地方住宅重建共济制度。但是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地震发生的状况也不相同。启动地震商业保险制度,在中国暂时还处于盲区,而且实际建立阻力很大。另外,在
14、建立地方住宅重建共济制度在我过也属空白,实际实施困难重重。西方国家常用的救灾模式并不适用于我国。西方常采取的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 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和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即“公私合营”模式)实质都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某种协议,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由于汶川地震破坏程度大、范围广,重建工作需要统筹规划;加之中国的经济体制和西方国家略有不同,因而在此次灾后重建工作中两种模式的运用并不常见。国外对重建贷款风险管理和偿还能力的论述
15、文章不多。关于地震,不少学者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文章,Modi和Nigg分别提出了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和美国洛马普雷塔(Lorna Prieta)地震灾后恢复与重建的研究报告;Itsuki对比研究了土耳其、中国台湾和日本城市地震灾后重建的程序;Hirayamala和Mantinez分别研究和介绍了日本神户和萨尔瓦多(El Salvador)在地震灾后的房屋重建政策和规划方案随;Wu和Lindell对比研究了美国加州北岭(Northridge)和中国台湾南投大地震后房屋重建的政策及措施。这些研究,有的是提出灾后重建报告,有的关注灾后房屋重建及城市规划。总的说来,以前的
16、学者和研究机构都没有从地震灾后重建贷款偿还的可行性、复杂性等方面入手,更没有与四川省经济发展情况相似的例子作为经验参照自然灾害,曾被美国国会议员称为“一个预期的定时炸弹”,其发生的偶然性和结果的严重性足以引起学术界和决策者的重视。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不受单个人的意志而转移,但是如果人类活动中某个方向的合力(如破坏环境)长期作用于自然界,也会给人类自身带来灾害。灾害的发生常常给经济社会带来沉重的打击。据有关调查,近30年来,灾害发生的频率、受灾人数和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迅速增长。在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财政收入的1/6至1/4,严重地阻碍和制约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从经济角度
17、研究灾害发生和对经济的影响规律、抵御灾害风险和降低灾害损失的经济措施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自然灾害经济学得到了初步发展。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体的直接经济损失,或者商业中断产生的损失度量上;对于减灾防灾措施也主要指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和修正;以及灾害保险的运用。早期的研究较少涉及自然灾害保险和个人保护措施,运用的模型也较简单,但是理论研究实际上就是不断完善模型,使其更接近于现实的过程。Jaffee,和Russell(1997)指出保险人不愿意对灾难风险提供保险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被要求持有大量的流动资产。Ehrlich和Becker(1972)提出:如果保费是基于风险而定,
18、那么市场保险鼓励个人投资在具有成本效益、能减少损失可能性的保护措施上,但减少未来损失规模的自我保护措施,可能会导致道德风险问题。Lewis和 D Nickerson(1989)考察了灾害救助项目会在什么程度会阻止个人购买保护措施。灾害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应对自然灾害中,需要引入公私部门合作机制,无论是保险、再保险还是后来发展的金融工具,面对自然灾害的巨大损失,仍然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参与来对损失提供保护。以上理论为虽然没有直接提及灾后农村重建贷款的问题,但它为我们在解决灾后重建贷款中,政府的职能和定位、债券的和保险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启示。2.3汶川地震农村灾区重建政策解读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
19、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及四川省下发的汶川地震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方案,政府对农村地区住房重建主要有三条帮扶措施:1、现金补助:资金补助标准均户2.5万元,以现金发放的形式实施。2、免除税费:重建住户可免除房屋建设税、贷款印花税及其他部分税费。3、信贷扶持:农村需重建住房的灾民可享受每户最高5万元的三年免息贷款。按照银行的还款政策,农户向银行借贷的3年政府财政贴息贷款必须按第一年15%,第二年35%,第三年50%的比例还清,否则农户必须在第四年偿还全部贷款以及之前应付的利息。即以贷款5万元为例,农户必须在第一年偿还7500元,第二年偿还17500元,第三年偿还25000元
20、。如果假设平均每户4人,由北川县政府提供的人均年收入计算可得平均每户每年纯收入为12000元左右,这就意味着家庭很有可能在第二年就会因为还贷而入不敷出。同时,因为在地震之后农户的以往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遭受破坏或者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收入可能会长期持续减少。如果农户自身的经济实力和采取的应对策略不适当的话,极有可能陷入贫困陷阱。在实际实践中,没有农户在前三年进行还款,即使到现在,三年贴息期已经结束,几乎没有农户已经完全偿还贷款。面对高额的贷款和随之产生的利息,很多农户已经无力偿还。随着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的基本结束,是否能如期偿还国家贷款成为摆在众多农民眼前的现实问题。如果多数农民无法偿还贷款,本用
21、于灾后重建、恢复灾民生产能力的政策将会成为农民新的负担,长期的负债必然会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国家制定的政策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巨额的拨款没有起到实质的效果,政府的承诺无法落实,其公信力也会下降。本课题在真实全面了解灾区农民实际经济状况的前提下,真实评估他们的偿还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现有的有关地震重建中灾民建房还贷的经验严重不足,而且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很少。相比之下,我国在处理一些大型地震灾害灾后建房还贷方面表现出反应滞后,政策不得力,缺乏机动性等问题。因此,我国要加强这方面问题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可以根据研究的模型以及灾民的实际情况真实反映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希望在此基础上提供具体切
22、合实际的政策建议,有助于加强国家灾后重建政策机制实用性。我们的努力还可以为我们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份素材,为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大灾害带来的建房还贷问题提供参考。3.地震灾区北川县灾后农房重建贷款基本情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得到以下信息和数据:(1) 北川县农户在灾后申请重建贷款占所有农户的99%,仅有极少数富裕家庭没有申请。(2) 到目前为止,已经全部还完贷款的农户仅有5%,而还没有开始还款的农户超过了30%(3) 地震前后农户收入变化情况 地震前后农户月平均收入前后对比震前震后家庭平均月收入28253770家庭平均月消费11901750人均月纯收入443541.08表一由上表1可知,地震后
23、农户家庭收入相对震前有所好转。人均月纯收入震前比震后多了98.08。但是,在实际调研的过程中,反映出了数字增长后的一些问题。收入的增长:震后家庭月收入比震前普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平均每月增长945元,增幅达33.5%。但是,村民取得收入的来源非常单一,每户的收入都主要来源于在建筑工地上的工资收入。地震后,北川重建量很大,对建筑工人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建筑工人的工资都上涨了很多,日工资都在100元/日左右。这样的收入在当前看起来很令人乐观,但是一旦北川的重建工作进入尾声,建筑工地也不再需要如此多的劳动力,大量村民面对着失业。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很低,在我们的调查样本中,最高的文化水平也只是初中文凭
24、,大多数都是小学文化。这样的农民工,在地震让他们失去了土地林地后,一旦面临失业,将难以再找到工资较高的工作。消费的增长农户消费的增长很明显。震后家庭月消费比震前多了560元,增幅高达47.1%。经我们调查,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物价原因。震后村民大多失去了自家的耕地,肉禽米蛋都需要去集市上购买,再加上震后北川物价上涨,所以每月花销变大。第二,心理原因。经历了地震后的村民消费意识有所变化,用于储蓄的钱减少,把钱用在当下的意识增强了。(4) 还款能力通过对农户平均负债和家庭平均纯收入的计算,得出了每户要偿还因为建房借的贷款(信用社借款和亲朋的借款)所需要的时间,如下表(图)。 表二 图一通过上面的
25、分析我们发现,要求农户在三年内完成还款是相当困难的。震后人均月纯收入约为541元,震后人均负债约为27009元,这样算下来,要还清贷款人均需要约59个月。而其中最贫穷的家庭要还清贷款需要151个月,超过11年;最富裕的家庭要还清贷款也需要19个月,超过一年半。表三上表通过统计分析,更加清楚的表明了:要偿还贷款,45%的农户需要35年的时间,35%的农户需要510年的时间,15%的农户3年内能还清,而仍然有5%需要用1年以上的时间来偿还这笔贷款。也就是说,只有15%的农户能做到按时偿还所有的国家贷款,并且在3年内没有其他外债。通过分析贷款政策和农户偿还能力,发现大部分农户不能按时还清贷款,由于三
26、年免息期已过,若再引入利息(复利计息),部分低收入农户甚至会出现无力偿还利息的情况!4.影响贷款偿还能力的因素分析(1)物价水平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地震后灾区生活必需品、蔬菜肉类等价格较震前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农户的生活成本,能够用来偿还贷款的资金非常紧张。(2)重建成本灾后北川几乎所有的农户都要进行农房重建,由于农户固有的“有房才有家”等传统观念,他们都在地震当年开始重建,大规模的重建加上物质的暂时性匮乏,造成了地震后重建成本成倍的增加。我们选取几个重要的重建所需物质的地震价格作前后比较:内容震前震后涨幅2012年价格砖块(元/匹)0.20.8300%0.2钢材(吨)250050
27、00100%3000人工(人/元)80200150%120水泥(吨)4001200200%500表四以建一栋农村最为普遍的一楼一底的农房为例,震前的成本为45万元,震后为1020万元,现在的成本为9万元左右。也就是说,农户获得的贷款和补助,全部被重建成本吞没。从这个意义上讲,若农户没有自救能力或其它获取资金的渠道,是没有任何能力重建的。虽然在地震当年国家进行了一系列限价措施和重建物质调动,但都没能有效的控制农村地区的重建原材料较高的上涨。(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存在信息不对称、黑市交易、农户多为个人小规模采购等)。从重建成本的角度看,若农户在地震当年重建农房,国家补助和银行贷款远远不及重建成本的增
28、加值!(3)农户收入的变化地震后,北川县百废待兴,大规模重建带来的就业机会,农户的收入也有人显著的增加,但随着灾后重建的完成,能够给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相对较低的农户提供的岗位将越来越少。另外,北川县的耕地、林地受灾严重,加上灾后重建大规模的征地,大量农户成为失地农民,农民失去了收入来源的最后一道保障。从经济学角度讲,由于农户对自身的收入存在着理性的预期,这种预期也直接影响了农户还款的意愿。5.案例分析北川县猫儿石村猫儿石村,位于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的“南大门”,猫儿石村是从绵阳市进入北川县原行政区域的第一个村庄,位于北川经济走廊和旅游走廊必经之地,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地震后至今,猫儿
29、石村87户中有65户农房重建22户住房加固,全村的住房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之所以选择猫儿石村分析,有两个原因。第一,猫儿石村是地震中首个完成重建的村,全村87户都向信用社取得了贷款,他们是第一批面临着还贷的农户,样本足够多,还贷政策的问题会首先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第二,猫儿石村人均收入在全县属于中上水平,如果他们还贷仍具有一定困难,可以很好推断出全县农户还贷的难度。据调查统计灾民平均每户4.6万元的贷款只在其负债中占到47.2%,另外还有52.8%的私人贷款。这些私人贷款多是他们向同样身处灾区的亲戚朋友借的。猫儿石村全村村名还清贷款平均需要59.3个月,而政府政策要求其在36个月还清,远远超出
30、村民的还款能力。灾后重建贷款原本是信用社发放的商业性贷款,但有不少农户却固执地认为是国家给他们的救济款。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大信用意识淡薄,大多数村民没有意识到不还款的后果。由于前三年贷款是政府贴息,还没出台严厉的拖欠惩戒措施,村民并没有把拖欠信用社贷款当成一件大事。信用贷款管理有较强的刚性约束,受贷者信用的缺失将会对其以后的生活,甚至以后子女的助学贷款带来极大的不便。还有的村民害怕“再贷不难”是句空话,不愿及时还贷,希望攒些钱留给孩子读书甚至结婚嫁娶时用。这也说明了深处大山中的灾民个人信用意识淡薄,没有按时还贷的意愿通过猫儿石村的情况我们发现,农户的实际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都不强,要在现有的政策框
31、架下收回所有的贷款是非常困难的!6.北川县农村地区灾后重建贷款的计量分析(1)模型的建立 为了量化农户的偿还能力和影响偿还能力的因素,我们将我们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建模,模型如下:模型中,Y为农户每年偿还的金额,为农户自发偿还的金额,I为农户家庭年收入,P为家庭人口,R为农户贷款的利率,、为虚拟变量,为随机误差项。=1 (农户建房时间为2008)=0 (农户建房时间为2008年以后)=1 (农户为失地农民)=0 (农户为非失地农民)(2)数据处理 我们将收集到的数据代入模型,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结果如下:(23) (3.7)(5.8) (2.7) (122.1) (7.88)DW=1.71 =0
32、.81 F=233模型经济意义:农户每年自发偿还金额为823,年收入没增加1元,会增加贷款偿还0.31元,家庭人口每增加1人,会减少贷款偿还金额603元,利率每上升1%,农户少偿还贷款额90元(不计利息偿还额),2008建房的农户比2008年之后偿还的农户少偿还8375,失地农民比非失地农民少偿还2311元,符合实际情况。统计检验:经检验,各参数均通过检验,具有显著性,DW值也较为理想,不存在自相关,模型整体显著性也较为理想。(3)模型解释及建议通过量化农户的偿还能力,影响偿还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如下:首先,收入水平具有决定性原因,故增加收入是增强贷款偿还能力的基础。其次,家庭人口与还贷能力呈负相
33、关,说明灾区家庭生活成本过高,直接影响了贷款偿还的能力。由于农户偿还能力存在一个上限,所以传统经济学中利率上升会增加还款额的理论并不适用于灾区农村地区。该模型反应最为突出,也是笔者认为重要的发现:在地震当年选择重建的农户比之后重建的农户每年少偿还8357元。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前面提到的重建成本的差异!另外,失地农民每年也比非失地农民每年少偿还2311元,这主要是由农户对自己的收入预期和心理作用产生的。通过模型可以很容易得出:要使得农户在免息期内还清贷款,家庭年收入要在50000元以上,而当地农户的家庭年收入不足20000,从这角度看,信贷政策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7.北川农村灾后重建信贷政
34、策整体评价通过分析,我们归纳出现有信贷政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贴息期限和偿还年限不合理通过前面的分析,发现要在3年还清贷款是不可能的,这是目前信贷政策存在最不合理的地方。(2)对所有农户采取“一刀切”的模式我们发现,对所有的农户,房贷政策都是一样的。然而事实上,受灾程度不同、家庭收入不同、有无耕地与否都影响着实际的贷款需求和还贷能力,这种统一的政策显然缺乏应有的针对性。(3)利率依然偏高虽然灾后重建贷款采用了最低利率要求,但依然高达6%,这无疑增加了农户的还贷难度。(4)放贷的时机和后续的服务和管理存在问题前面的分析已经发现,农户在2008年集中重建的成本是很高的,银行在放贷时机上的选择合理
35、是可以避免或降低这种没必要的成本的。另外,银行只管放贷,却没有管这笔钱如何支配,由于农民的信息不对称和知识、观念上的相对落后,贷款的支配存在着巨大的浪费。(5)政府的责任政府没能统一的规划和使用贷款,在控制农村重建原材料价格方面也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导致农户偿还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政府在制订贴息政策也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延期,导致了农户背上了沉重的利息负担。8.对北川农村重建贷款建议及信贷政策研究总结8.1对北川农村重建贷款的建议(1)延长贴息期限,实行阶梯式利率期限结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要农户还清贷款时间周期较长,所以三年政府贴息期明显偏短,建议延长至5年以上。另外,免息期结束后,
36、还可设置一段低于6%的利率的缓冲期限,对按期计划还款的农户进行部分贴息,减少利息负担。(2)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采取差别对待的政策对于实地农户、困难农户,可实行政府代偿、部分代偿的模式,对因负债过重,暂时还款困难的农户,可考虑政府代为还款,政府作为债权人,进行后期的催还工作,这样既降低银行的风险,又减轻农户的暂时性,困难。(3)增加收入是关键农户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源,就不具备基本的偿还能力,所以增加农户收入是重中之重,这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8.2灾后农村重建贷款信贷政策研究的启示与经验总结(1)在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时,应更加关注农村地区的资金支持和金融配套政策的制订。通过汶川地震及我国发生的其它特
37、大自然灾害看,无论是政府政策还是相关学术研究,都侧重于灾区基础实施和产能的恢复,对农村地区多采取简单的“补助+贷款+自救”模式,而忽略了农户的实际受灾情况、贷款使用的合理性、贷款的偿还能力,对重建完成后产生的贷款偿还风险几乎没有关注。(2)对贷款发放的时机选择要合理在汶川地震中,贷款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是及时的,多数农户在地震当年就拿到了贷款。但由于农户自身的观念和信息的不对称,在拿到贷款的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支配,造成了短期内农村重建原材料价格的暴涨,由此产生的成本的增加甚至超过了农户获得的贷款和补助。因此,贷款发放并非越快越好,政府和银行都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在灾区社会秩序和生产能力恢复到一定程度,
38、农户的心理状况也较为理性的时候发放贷款。(3)可尝试统一贷款、统一使用的模式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户个体对贷款的使用上存在很多不合理。从经济学的理论上讲,若采取农户集体贷款、统一使用的模式。可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而且可以更加好的克服信息不对称、价格不合理的现象。若采用以村或组的统一贷款的模式,也可以有效的控制信贷风险。(4)政府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从贷款的使用到最终的偿还,政府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在实践过程中,政府重视了贷款的发放,但在贷款的使用过程中没能作一些合理的引导,没能对农村地区的原材料价格作有效控制。在贷款的偿还过程中,政府在信用宣传和解决部分农户贷款困难方面需要有更大
39、的作为。(5) 农村地区金融机制尚需完善 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机制、金融产品和服务尚处于刚刚萌芽的阶段,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金融配套方面的产品几乎是空白。根据汶川地震的经验总结,我们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以下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尝试,改变依靠重建贷款和补助这一应急模式。首先,保险机制是最为可行的,又具有实用行的。设计出适用于农村地区的针对自然灾害的保险产品,由农户和政府共同出资,防范于未然,这种模式在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其次,灾后农村地区重建模式上,也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如引进BOT模式、“公司加农户”模式等,尽可能的让社会力量参与重建,改变单一靠农户自建的模式。对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地区,可以尝试
40、建立防灾救灾基金,既可以防范自然灾害,又可以为灾后提供重建的资金保障。参考文献1 何进平. 汶川地震灾后住房重建难题及救助体制的创新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40(6):6166.2 李连祺. 灾后住房重建政策的国际经验J. 中国减灾,2008(8):4041.3 宋全成. 论我们地震灾区移民安置与恢复重建资金的来源与运作问题J. 山东社会科学,2008(10):6872.4 吴婷婷,黄怀平. 四川震后重建实施银团贷款的现实意义J. 商业时代,2009(4):6568.5 张克俊,张鸣鸣. 汶川地震灾后城乡住房重建的机制及政策研究J. 农村经济,2009(11):4447.6 李连祺.
41、 灾后住房重建新思路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5):1727.7 汪强,钟强文.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新政策背景下的农村住房灾后重建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6):217220.8 徐玖平. 地震灾后系统工程的综合集成模式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28(7):116.9 齐奕. 灾后农村居民点创建策略研究以四川省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为例D. 北京:北京大学,2009.10 赵东辉. 以人为本视角下我们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政府对策研究D. 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11 Itsuki NComparative study on urban reconstruction process after earthquake among Turkey,Taiwan and JapanDTokyo: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2004 Wu J Y,Lindell M KHousing reconstruction after two major earthquake:The 1994 Northridge earthquak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in TaiwanJDisaster,2004,28(1):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