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09 环境风险评价wan.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8823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09 环境风险评价wan.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09 环境风险评价wan.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09 环境风险评价wan.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09 环境风险评价wan.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09 环境风险评价wan.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09 环境风险评价wan.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09 环境风险评价wan.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东金盛海洋资源开发有限公司275吨/小时燃煤锅炉节能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风险评价9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和有害因素,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爆炸,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事故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9.1 风险识别、评价等级与评价重点确定9.1.1 生产设施风险识别本项目为热电联产工程,工艺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密集。主要

2、生产系统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除灰除渣、烟气处理、给水、循环水、废水处理等系统。涉及的设备设施众多,主要包括锅炉、压力容器、皮带输送机、废水处理设施、烟气处理设施等,生产过程中涉及高温高压蒸汽设备、高速旋转与移动的机械,各种电器以及各种污染防治设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设施风险因素有:锅炉、高压容器及管道爆炸、电气伤害、机械伤害等。上述评价内容均为安全评价范畴,本次评价不再对其进行分析;此外,废水、废气事故排放属于非正常工况,不属于环境风险评价范畴,本次评价不再对其进行分析。9.1.2 物质风险识别本项目所使用的物料有燃煤、轻柴油、盐酸、氨、烧碱等,它们大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强

3、的物质,在使用、贮存、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泄漏或事故性溢出,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中毒、腐蚀事故的发生。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所用的主要物料具体见表9.1-1。表9.1-1 本项目所用物料一览表序号名称形态存储方式存储量(t)消耗量(t/a)1烧碱液体储罐5802盐酸液体储罐3653液氨液体储罐0.9104轻柴油液体储罐2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85)、化工产品物性词典及毒理学数据等相关资料来对本项目有关的主要物料的毒性及其风险危害特性进行识别,详见表9.

4、1-2。表9.1-2 主要物料特征及风险危害特征序号名称理化性质风险危害特征风险识别1盐酸别名氢氯酸,分子式为HCI,分子量为36.46,为刺激性液体,易挥发,纯品无色,含杂质呈黄色,具腐蚀性和酸味,有毒。本项目所用浓度为30%的氯化氢有强腐蚀性、挥发性,接触皮肤会造成严重烧伤强腐蚀性2烧碱白色固体,有强吸水性、易潮解,可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NH3、H2、O2、CO等,强碱、具有碱的通性遇酸发生剧烈反应,触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而造成灼伤,有强腐蚀性,水解后产生腐蚀性产物。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强

5、腐蚀性3氨分子量为17.031,标准状态下沸点为-33.35,临界温度为132.4,临界压力为1127Kpa,临界比容为4.130L/kg,标准状态下凝固温度为-77.7,蒸气密度:0.6,沸点:-33.35,自燃点:651.22,易溶于水。在醇中溶解中等。爆炸极限:1625%。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特殊性恶臭的无色有毒气体,比空气轻。氨在常温下稳定,但是在高温下可分解成氢和氮。一般在一个大气压下450-500时分解,如果有铁、镍等催化剂存在,可在300时分解最高允许浓度:25ppm(18mg/m),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吸入,也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吸入高浓度氨气引起喷嚏、流延、咳嗽、恶心、头痛、出汗、

6、脸面充血、胸疼、呼吸急促、尿频、眩晕、窒息感、不安感、胃疼、闭尿等症状。刺激眼睛引起流泪、眼疼、视觉障碍。皮肤接触后引起皮肤刺激、皮肤发红、可导致灼伤和糜烂。慢性中毒时患者出现头痛、噩梦、食欲不振、易于激动、慢性结膜炎、慢性支气管炎、血痰、耳鸣等。500ppm浓度下,五分钟可死亡。氨或空气与氨混合物遇火能爆炸,遇热放出氨和氮及氮氧化物的有毒烟雾有毒爆炸4轻柴油外观为淡黄色液体,闪点55,沸点范围有180370,主要由C15-C24的各族烃类化合物组成可燃由上表可见,本工程所使用的的燃料及化学物质都不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危险物质。根据物质风险识别结果及

7、物质最大储存量及使用量,项目最大风险因子为强腐蚀性的强酸以及一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轻柴油具有可燃性,且发生泄漏后若进入地面水体容易造成水体污染。9.1.3 重大危险源辨识凡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性物质,且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对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危险物质临界量的规定,对项目中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见表9.1-3。表9.1-3 重大危险源辨识序号危险物质生产场所临界量(t)贮存场所临界量(t)本项目生产场所储存量(t)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1液氨10400.9否

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9.1.4 评价等级、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评价工作级别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的划分依据和原则,见表9.1-4。表9.1-4 评价工作级别项目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本项目远离自然保护区,且区域内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中确定的其他环境敏感区域;本项目使用主要原料为煤为清洁原料;产品为清洁能源蒸汽和电,生产过程虽然涉及有毒、有害和危险性物质,但储存量与使用量小,

9、没有构成重大危险源。因此,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本次评价主要针对液氨储罐发生泄漏进行环境风险影响评价。9.2 环境风险评价根据风险识别结果,本项目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在运输、存贮以及生产过程可能发生环境风险。为使环境风险减小到最低限度,必须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定完备、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尽可能降低该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本项目涉及有毒有害物质运输量、使用量、储存量小,且均为液态,事故发生后扩散速度较气体要小,泄漏事故发生时如果及时处理,其影响范围一般较小,局限在较

10、小的范围内。由于很难对发生泄漏的概率及危害程度作出评价,本次评价主要分析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后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应采取的措施。9.2.1 盐酸泄漏环境影响分析9.2.1.1 盐酸泄漏风险因素分析工程年消耗盐酸80t,采用罐装储存,厂区内储存量均不超过5t。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一旦出现泄漏事故,如果不及时有效控制,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可能出现的事故状态有:运输容器故障、储罐故障、阀门故障、管道故障及酸泵故障。造成故障的原因包括材质原因、施工原因、操作失误、人为破坏、雷击及地震等。9.2.1.2 环境影响分析盐酸泄漏的危害主要是盐酸短时大量释放盐酸及氯化氢气体而导致对生命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

11、染,主要为挥发的氯化氢气体导致咳嗽,大量吸入引起窒息;盐酸溅入眼睛,眼睛有刺痛感,流泪,严重时破坏角膜;高浓度盐酸会对皮肤造成化学灼伤;食入少量高浓度盐酸会对食道黏膜造成严重伤害。在大气中造成酸雾;流入土壤中造成土壤酸性,使植物不能生长,进入水体时水成酸性,造成水生物死亡。9.2.1.3 盐酸泄漏应急措施1、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少量泄漏用沙土、干燥石灰、苏打灰混合后,也可用水冲洗后排入废水处理系统。大量泄漏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集,用泵转移至槽车内,残余物回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安全处置。2、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接触其烟雾时,戴过滤

12、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时,应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防护服;手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3、急救措施急救措施:吸入酸雾应立即脱离现场,安置休息并保暖。皮肤接触后应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水迅速冲洗;误服后漱口,不要催吐,并给予医疗护理。消防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消防人员应穿戴氧气防毒面具及全身防护服。9.2.2 柴油泄漏影响分析9.2.2.1 泄漏风险因素与危害分析本项目点火柴油年用量为2t,使用量较小,采用罐车点火。导致柴油泄漏的因素主要包括罐车、管道破

13、裂、阀门破损等。发生泄漏后,柴油蒸汽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明火、高热、氧化剂就会燃烧爆炸;泄漏后柴油如果进入地表水体,会造成水体污染。9.2.2.2 泄漏应急措施因罐车、管道破裂、阀门破损而发生泄漏时,应对泄漏区设置警戒区,切断电源,禁绝火源,严禁无关车辆和人员进入现场;如果管道发生泄漏,紧急关闭阀门制止泄漏,罐体与阀门发生泄漏时用应急布料将油罐或者阀门塞紧制止泄漏,喷洒泡沫液对泄漏在地面上的柴油进行稀释和覆盖,使泄漏的柴油隔绝空气,防止遇火星后燃烧;同时用砂土围堰拦截,防止进入地表水体,最后用专用槽车从泄漏柴油连同水一起抽干转运进行处置。如果部分柴油进入地表水体潮白河,应使用活性炭

14、或海绵作为拦油带进行拦截收集,以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9.2.3 氨泄漏影响分析9.2.3.1 泄漏风险因素与危害分析本项目液氨年用量为10t,厂区内储存量均不超过0.9t。储存量、使用量较小。本次评价主要分析其危害与泄漏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液氨具有强挥发性,对粘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及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对粘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及腐蚀作用。大量吸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胸闷、呼吸困难,出现紫绀,严重者发生肺水肿、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500ppm浓度下,五分钟可死亡。液氨或高浓度氨气可致灼伤眼睛、皮肤。长期低浓度接触氨气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氨或空气与氨混合物遇火能爆炸,遇

15、热放出氨和氮及氮氧化物的有毒烟雾。9.2.3.2 氨泄漏应急措施1、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湿草席等盖在泄露处或漏出来的氨液上,然后从远处用水管冲洗。气体大量喷出时,在远处用喷射雾状水吸收。液体附着物要用大量水冲洗或用含盐酸的水中和。废气要用水吸收后盐酸中和,也可用大量水稀释排入下水道。中和剂,除盐酸外硫酸和其它酸也可以。2、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接触低浓度氨时,要戴氨用防毒口罩,接触高浓度氨时要用供气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要穿高腰胶鞋、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它

16、: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3、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刻用水冲洗后再用肥皂水洗净,然后盖上用5%醋酸、柠檬酸、酒石酸或盐酸浸湿的敷料,也可用2%以上的硼酸水湿敷。被液氨冻伤时,首先要适当解冻后脱下冻结的衣服。脱衣时要注意不要扯破皮肤,特别要注意腋窝及会阴等潮湿部位。眼睛接触:先用水清洗,或用0.5%1%明矾溶液洗涤,然后滴入凡士林油或橄榄油。剧烈疼痛时,可滴入大约12滴1%的奴佛卡因或滴入1滴0.5%的地卡因肾上腺素(1:1000)溶液。吸入:立即转移到安全区安置休息并保暖。咳嗽时可服可待因。呼吸微弱或停止时立即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并速叫医生来诊治。灭火方法:着火时首先要关闭钢瓶阀门,

17、止住气体流出。灭火可用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和干粉灭火剂。9.2.4 防控措施与应急监测9.2.4.1 “三级”防控措施按照把好“三关”原则进行污染处置。第一关:把事故范围控制在装置;第二关:把事故范围控制在厂区范围内;第三关:即便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要避免大量污染物进入敏感水体、农田、或市政排水系统,并妥善处理应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避免发生次生环境污染事件。1、首先通过工艺调整,减少生产装置或设施污染物质跑损量,并将受损设施及相关设施内的物料安全转移;其次分析污染物质的危险特性和可能造成的对外环境的污染路径,采用局部重点封堵和整体防控相结合,分区域分介质进行防范。2、将污染物质进行分类,分为有

18、毒物料、水溶性物料、非水溶性轻质物料和非水溶性重质物料,处置不同污染物时要遵照下列原则:(1)水溶性物料尽可能引入含油污水地下密闭系统,通过提升系统将其输送到事故水池。(2)非水溶性轻质物料,可经过隔油处理。(3)非水溶性重质污染物采用围堵收集的方法处理,禁止排入下水系统。3、对其他生产辅助设施的正常排水等暂缓执行,同时对其他的清净下水、生活污水进行切断分流,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切断、分流事故后期无污染的水流,尽量减少事故污水量。装置区按照设计规范设置隔水围堰,事故时的物料和消防水首先拦截在装置区内,污染消防水通过事故排放系统排往污水管网。如果发生火灾事故,首先组织消防灭火;在火势危急其它装置

19、安全的情况下,将明沟切换阀打到事故污水系统,污水排到事故水池,处理后分批排入市政污水管网。9.2.4.2 应急监测配备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配备一定现场事故监测设备,及时准确发现事故灾害,并对事故性质、参数预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1、大气应急环境监测方案监测因子为:根据事故范围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如发生事故则选择对NH3作为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和频次: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NH3,每小时监测1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测点布设:应视当时风向风速情况,在下风向100m、200m、500m、1000m、1500m

20、、2000m处设置监测点位。分析方法具体参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鉴于突发性污染事故存在众多不确定性,故应急监测布点应根据事故性质、类别、大小、当时风向风速等情况具体对待。2、地表水环境应急环境监测方案监测因子为:根据事故范围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事故则选择COD、氨氮、pH、BOD5、SS、石油类等作为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和频次: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取样一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企业应对总排污口每班进行一次监测。监测点位:对公司污水处理站进水、出水口进行监测3、地下水环境应急环境监测方案监测因子为:根据事故范

21、围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事故则选择COD、氨氮作为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和频次: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取样一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监测点位:厂址、傅家台子村进行监测应急监测设备利用公司内配备监测设备或依托无棣县环境监测站。9.3 小结根据拟建项目的内容和工程特点,本工程运行时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少,主要是化学品泄漏。本项目所使用的的燃料及化学物质都不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危险物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中的划分依据和原则,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评价范围为以厂址为中心,半径3km范围。根据拟建项目发生氨泄漏的可能性较小,且在制定了一系列的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之后,可将事故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降至最低。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与运行带来的环境风险是可以接受的。9-8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