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自愿支出与大众心理分析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8831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自愿支出与大众心理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环境自愿支出与大众心理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环境自愿支出与大众心理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环境自愿支出与大众心理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环境自愿支出与大众心理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自愿支出与大众心理分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自愿支出与大众心理分析毕业论文.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本设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针对社会公众的知识水平、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设计了有关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调查问卷,选取乐山市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夹江县、井研县和犍为县的部分地区,在主城区、乡镇和农村对800个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78份,在了解了乐山市公众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年龄、城乡、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等因素对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得出结论:针对公众接收环境教育的意识较高环境自愿支出行为消极的特点,政府和社会应展开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从环境意识的深度进一步提高环境行为水平,推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关键词

2、:环境意识 环境支出 环境常识 问卷调查 乐山市AbstractThis design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ccording to social public knowledge, behavio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spects of design ability,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 questionnaire, select the Central District of Leshan C

3、ity, District, District, county, Jiajiang county and Qianwei county part of the region, in the main city, villages and towns and rural to 800 objects was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reclaim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778, in the Leshan city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behavior on the basis of

4、 the status quo, to urban and rural, age, cultural degree and economic incom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behavior are analyzed.This paper draws a conclusion: the public reception environment education of higher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voluntary spending behav

5、ior of negative feature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should develop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public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from the depth to further enhance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r, promote the s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environme

6、ntal benign development. Keywords:Environmental awareness, Environmental expenditure,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Leshan City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前言V1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21.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21.3.1国外研究现状21.3.2国内研究现状42调查方案的设计62.1调查设计思路62.2调查设计内容62.2.1环境态度类题目62.2.2环境知识类题目62.2.3环境保护行为类题目

7、73调查结果及分析83.1大众问卷调查基础信息83.1.1性别83.1.2年龄93.1.3生活环境93.1.4民族103.1.5文化程度103.1.6工作性质113.1.7经济收入113.1.8宗教123.2调查结果及分析123.2.1环境保护态度调查结果分析123.2.2环境知识调查结果及分析153.2.3环境自愿支出态度调查结果及分析193.3对策与建议23总结25致谢26附件 问卷调查表28前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环境问题己经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大制约和威胁。人类能否改变对待环境的态度与行为、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决定着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环境意

8、识目前逐渐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在一些发达国家,环境意识己成为一种潮流,已逐渐成为人们思想意识的一部分,它不仅要求规范个人的生活方式,还要规范社区与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形式。在我国,环境意识一词也在大众传媒中频繁出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意识所反映的思想观念,以及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关系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话题。乐山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三大水系在此汇流,本来是山青水秀,但由于工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环境形势已愈发严峻。基于目前严峻的环境形势,笔者选择“环境自愿支出与大众心理分析”这一课题的期望之一就是通过社会公众问卷调查的形式摸清本地区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现状,为政

9、府、社会团体和民间研究学者提供研究参考依据。笔者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集大家之所长,分析、研究、探索出解决当前严重的环境危机的有效方案。本设计对乐山市地区的几个典型的地区随机投放了问卷调查,尽可能的覆盖所有社会成员,通过不断改进的问卷调查他们对环境意识的理解和对环境自愿支出的态度。本文通过对本地区公众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等方面的环境行为意识的差异的研究发现,不同属性的特征的环境行为意愿均有显著差异。结合国内外相关情况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乐山市公众在环境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为设计科学的环境教育体系提供参考,对坏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提供借鉴。 1绪论1.1研究背景环境保

10、护是法律、政策、技术、经济和公众参与的综合体,其中公众参与是更广泛、持久的影响因素,因为环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既是环境压力的制造者,同时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实施者。在世界各国实施环境保护工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这个问题,保护环境不再被认为只是环保部门的工作和责任。作为公民的个体、社区及全社会均有义务和责任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在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上享有“所有权职责”,在环保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就指出:“环境问题最好是在全体有关市民的参与下,在有关级别上加以处理”,“每一个人都应能适当

11、的获得资料,并有机会参与各项决策进程。各国应通过广泛的提供资料来便利及鼓励公众的认识和参与。”公众参与是指公众接受并宣传环境保护的思想,并参加环境保护行为的实施,是从概念、理论到行为的关键。只有全民积极参与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和结果,这也是世界上环境保护工作较好的国家的成功经验之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对环保法规、政策、技术研究及实施等方面投入巨大,但收效与预期效果差距巨大。比如淮河治污工程、太湖治污工程、渤海治污工程,结果却是“越治越污”,这其中根本环节就是公众的环境意识较差。现在社会中一般的民众虽然也关心环境问题,有着为保护环境的意愿,可是并没有变为环保行为和对环境友好的行为

12、,对个人行为的负责态度认识还不够。他们一方面在抱怨环境的脏、乱、差,另一方面却在不断的破坏着生活的环境,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人人都知道是不对的行为大行其道,更别提试图减少生活垃圾、降低能源消耗等生活方式的改变了。因此,将公众对环境的诉求转化为积极自觉的环境友好行为,转化为对环境的负责态度,使保护环境转变为一种道德意识,而不仅是外在的法律力量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社会意义。乐山作为川南地区的重镇,正在繁荣发展,处于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丰富的煤炭和矿石资源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更使环境问题不仅成为乐山市,也是全国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无疑给乐山市带来巨大的环保压力和责任。在多重压力形式下,公众

13、的环境意识就尤为重要,单凭政府机构行为和法律力量一定会力不从心。因此,对乐山市公众的环境意识、对环境的看法和态度、环境行为、环境自愿支出行为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寻求解决措施,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促使其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是当前乐山应该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1.2研究意义国内已有很多研究者进行过公众环境意识方面的调查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公众环境意识和行为方面的状况,但是少有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法;也有很多研究者进行了环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却又很少有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调查实践。乐山市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政府和企业单位,都在努力的搞经济建设,而对环境方面投入的资金、人力都比较

14、少。整体上,乐山公众的环境意识调查和环境教育相对被人们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对乐山市公众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城乡差别、文化程度、年龄差异、经济收入水平等方面因素对人们环境意识和环境自愿支出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乐山环境意识的解决措施和方法;通过这次调查研究,还可以为今后的环保立法、环境决策、环保政策宣传、环境教育和环境知识的普及、为环境保护部门编写年度环境报告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数据支持。1.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3.1国外研究现状1968年,在当时媒体认为环境污染是那些环境盲(Environmental illiterates)造成的,美国学者Roth参考

15、文献 Roth,C.E.On the road toconservarionJ.MassachusettsAudubon,1968,(6):38-41.提出如何辨认有环境素养的公民,首先提出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 literacy)的概念,并对市民进行“环境素养”的调查。1978年美国Dulap和Van Viere Dunlap,R.E.; Van Liere,K.D. The 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A pro-posed measuringinstrument and preliminary resultsJ. Journal of Enviro

16、nmental Education,1978,(9):10-19.设计的“新环境典范”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环境典范”概念,它提倡一种人与自然之间互动关系的新思维,其信念是了解人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相信各种极限的存在,确认地球的负荷能力不是无限的,认识整个生态系统平稳的重要性。这些早期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研究,为今后的环境意识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理论,为环境教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7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办了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这次会议是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一次以环境教育为专题的国际性研讨会,会议发表的贝尔格莱德宪章环境教育的

17、全球框架是第一个联合国框架下关于环境教育的国际宣言,对环境教育的目的、目标、主要概念、理论研究、指导原则、发展规划,以及大众媒介的作用、人才培训、教材、资金、评估等,都作了具体的要求和说明。奠定了国际环境教育的纲领。这次会议将环境教育事业纳入全球框架,环境教育由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所以一般将贝尔格莱德宪章(Belgrade Charter)作为国际环境教育确立的标志。而1977年的第比利斯会议标志着国际环境教育达到第一次高潮 Lucas,M.A.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hat is it,for whom,for what purpose, andhow? A.i

18、n: International seminars in Britain C.(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ormpolicy to practice.26 Mar.-6Apr.1995).London and Shropshire,1995:28-30.。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Development,WCED)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这份报告中,“可持续发展”首次被提出,它是第二代环保运动兴起的标志,也是第二代环境教育时代的开始。到了90年代,环境教育

19、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定,“可持续发展”概念成为环境教育的一部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来自120个国家的首脑及17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中心是通过了21世纪议程(Agenda 21),指出:“教育可以向人们提供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和伦理意识、价值观和态度、技能和行为。基础教育是环境和发展教育的根本。”会议签署的另一份重要的文件里约热内卢宣言(RioDeclaration)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蓝图,指出,应将环境与发展教育作为一个教育重点融入正规与非正规教育中,并要求各国政府努力制定计划,在各级教育中实施环境与发展教育。从此以后,世界上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20、更多的科学研究者对环境教育进行着实践和探索,如Trevor Harvey Harvey,T. An education 21 programme: orien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wa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apacity building for RioJ.The Environmentalist,1995,(15):202 -210. (1995)介绍了环境教育的一些特点,并结合可持续发展和21世纪章程,探索了环境教育的策略和方法。CristinaA.R.DE Carvalho 60 in Brazilian

21、Federal protected areasJ.The Environmentalist,1998,(18):223-229.(1998)通过对巴西保护区当前四种不同类的环境教育的调查,描述了在当地环境教育的局限性,并分析了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1.3.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针对公众的较大规模环保意识调查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中国科技促进发展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等先后开展了公众环境意识的研究,基本方式是研讨会和问卷调查。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生态学会等单位李周.城市环境状况和居民环境意识调查报告J.生态经济,1998,(3):2-4.,就城市环境状况

22、和城市居民环境意识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4个城市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城市居民环境意识与调查对象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因素存在重要的关系。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与教育部也联合组织了全国公众环境意识抽样调查活动,作为课题子项目,高太忠高太忠.河北省公众环境意识现状调查J.河北工业科技,1999,(3):75-77.等采用科学的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北省公众环境意识进行了调查。除了这些较大规模的调查活动外,张海清张海清,刘钢. 番禺市民环境意识调查与评价研究J.环境技术,2001,(3):38-42.等从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环境知识等方面对广东省番禺市21个镇区

23、的公民环境意识进行调查,并分别对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与环境意识水平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市民环境意识勉强进入中等水平,而市民的环境态度已进入较高水平,环境知识为中等水平,环境行为为中等水平,市民的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环境知识水平相互脱节,表现为意识先行,行为滞后。祁巍锋祁巍锋.城市市民环境意识调查与评价以浙江杭州市为例J.规划师,2000,(3):93-95.对杭州市民的环境态度、环境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评价,得出市民和政府对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的认识不够;虽然都愿意积极参与环境活动,但是,实际采取的行动不够。俞继灿俞继灿.广东省新华镇公众环境意识调查J.环境污染与防治,20

24、01,4(3),77-78.采用问卷调查与社会访问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市新华镇公众环境意识进行了调查,得出居民对环境问题认识不清,环境意识较差,对民间环保组织信息不足,对政府的高度依赖的结论。吴祖强吴祖强.上海市民环境意识调查与评价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7,(7):13-16.也对上海市民环境意识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上海市民的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环境行为不相关,意识先行,行为滞后;文化程度、职业对环境态度水平有显著影响;知识、年龄对市民的环境知识水平有显著影响。朱乾华、李远蓉和刘兴蓉朱乾华.国内环境意识调查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平原大学学报,2005,22(4):103-105.以中

25、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源,对1990-2004年15年间国内环境意识调查的方法、参与调查的机构、调查的地区、调查内容、调查对象、采用的分析方法等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意识调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结果显示,15年间共进行了环境意识调查56次,平均每年3.7次,其中19901994年共进行调查5次,19951999年共进行调查28次。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得出结论:环境意识调查研究在90年代初期处于起步阶段,到9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研究势头旺盛;环境意识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参与调查机构涉及较广;调查地区以发达地区为主;调查对象以全民调查为主;调查内容以环

26、境意识基本内容为主;分析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2调查方案的设计2.1调查设计思路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根据以上理论研究,本次调查设计大致如下:首先,通过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调查文献,从而进行乐山市公众环境意识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接着,根据归纳的来的影响因子设计问卷调查表,并进行小规模的试调查,研究问卷的科学合理性,修改优化问卷的题目和选项。然后,组织调查团队,对乐山市地区投放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并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可能影响公众环境行为的变量;最后,从人口学和社会角色的角度进行环境自愿支出与大众心里分析。2.2调查设计内容参考已有的相关实证环境意识调查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收

27、集整理了具有代表性的以下三大类共13道单项选择题作为调查内容,详细内容如下:2.2.1环境态度类题目1.你认为现在你周围的环境状况如何()2.你认为现在环境保护已经到了不得不进行的地步了吗()3.你对民间环保团体的态度是()2.2.2环境知识类题目4.你知道“环境保护”的概念吗()5.“世界环境日”是 6.环境污染中的“三废”是指()7.汽车排放一氧化碳最多的状态是()8.噪声污染被列为城市的四大环境污染之一,当人的耳鼓膜发痛时噪声值大于()2.2.3环境保护行为类题目9.你在购物时愿意选购价格较高但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吗?()10.你到超市购物,是否自备购物袋?()11.你愿意支付一定费用给相关

28、组织或机构用于环境保护吗?()12.碰到破坏环境的事件,你会举报并协助调查吗?()13.如果有政府社区或者民间环保团体举办环保活动,需要你抽出时间参加,你会去吗?其中分别对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生长环境等因素对公众环境意识和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3调查结果及分析3.1大众问卷调查基础信息本调查选取乐山市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夹江县、井研县和犍为县的部分地区,在主城区、乡镇和农村对800个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78份,以下部分是以图表形式将调查对象的基础信息予以展示。3.1.1性别图3.1性别分布图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在性别分布上基本持平,男性调查对象占52.18%

29、,女性调查对象占47.82%。调查结果大致符合乐山市男女人口比例。3.1.2年龄图3.2年龄比例图本调查采取人群集中地点进行问卷调查,地点有广场,集市,公园,学校等,调查对象基本覆盖所有年龄阶段的人群。3.1.3生活环境图3.3生活环境分布图本调查进行地点多为市区或乡镇,所面临的居住人群中城镇居民明显多余乡村居民的数量。这对调查结果会有一定影响,但基本覆盖城乡人群。3.1.4民族图3.4民族比例图本调查主要调查地区为乐山市各区县,据查乐山市主要居民为汉族,只有峨边、马边等自治县有少量的彝族聚居点。所以本调查基本反映了乐山市地区居民的民族分布情况。3.1.5文化程度图3.5文化程度分布图本调查面

30、向全社会进行,各种文化程度的人群都有涉及,基本实现文化程度由高到低的全覆盖。3.1.6工作性质图3.6工作性质分布图本调查在各公共场所进行,覆盖多种职业类型的人群。3.1.7经济收入图3.7经济收入分布图本调查对月收入800元以下到5000元以上的收入人群进行调查研究,基本囊括全部公众。3.1.8宗教图3.8宗教信仰分布图本调查对公众的宗教信仰进行分类,基本符合目前乐山市的宗教信仰分布。其中佛教的数据较多是因为在乐山市地区有以乐山大佛为中心的浓厚的佛教文化中心,所以佛教拥有数量较多的信众。3.2调查结果及分析 需要说明一下,本问卷调查题目每题5分,共十三题65分。显著答案即为本调查作为主要研究

31、选项的答案。显著答案比例为该类型人群的所有相近答案占该类型人群总数的比例。3.2.1环境保护态度调查结果分析本部分有三道题目,共计15分。(1)性别表3.1 性别因素调查结果题号男性显著答案比例女性显著答案比例男性平平平均分女性平平均分10.7690.83911.1311.420.7690.74430.6890.7根据调查,男性和女性在环境保护态度的显著答案比例都在0.7以上,平平均分都打到了11.13以上的高分,这说明:男女在环境保护态度上的差异并不明显,且都十分积极,对环境破坏的态度非常明确。(2)年龄表3.2 年龄因素调查结果题号20岁以下显著答案比例21-30岁显著答案比例31-40岁

32、显著答案比例41-50岁显著答案比例50岁以上显著答案比例20岁以下平均分21-30岁平均分31-40岁平均分41-50岁平均分50岁以上平均分10.8020.8180.790.770.81411.211.8411.110.0411.120.7040.7970.790.760.72930.7470.7540.640.650.671根据调查,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环境保护都具备积极的态度,并且这种态度占绝对优势。这跟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影响到日常生活的环境污染事件和媒体的环境报道宣传有关。(3)生活环境表3.3 生活环境因素调查结果题号城镇显著答案比例乡村显著答案比例城镇平均分乡村平均分10.7960

33、.81511.2111.4620.7420.7930.7030.687根据调查结果可得,城乡环境保护态度差距不大,城乡环境保护态度都较积极。(4)民族表3.4 民族因素调查结果题号汉族显著答案比例少数族显著答案比例汉族平均分少数民族平均分10.80.82411.499.1920.7830.48530.7140.529根据调查,各族群众在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上都十分积极,汉族一定程度上较少数民族态度积极。(5)文化程度表3.5 文化程度因素调查结果题号初级文化显著答案比例较高文化显著答案比例高级文化显著答案比例无教育经历显著答案比例初级文化平均分较高文化平均分高级文化平均分无教育经历平均分10.8

34、30.8020.810.63812.3210.6111.99.8920.860.7250.8810.87230.770.6310.7380.745根据调查,各种文化程度的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态度都比较积极,初级文化平均分高于其他三类,原因是由于现在的环境宣传和教育对年轻受教育者的影响较大,从而使得其平均分值有较高。另外,文化较高的态度明显优于无教育经历者。(6)工作性质表3.6 工作性质因素调查结果题号政府机关显著答案比例企业部门显著答案比例学生显著答案比例自由职业者显著答案比例政府机关平均分企业部门平均分学生平均分自由职业者平均分10.840.8060.8260.74710.3411.1811.

35、6911.620.430.8010.8020.81530.80.6680.7210.699根据调查,各种工作性质的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态度都很积极,都认为当前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其中企业,学生,自由职业者平均分都高于政府机关,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政府机关的环境重视程度还不够。(7) 经济收入表3.7 经济收入因素调查结果题号800以下显著答案比例800-3000 显著答案比例3000-5000 显著答案比例5000以上显著答案比例800以下平均分800-3000 平均分3000-5000 平均分5000以上平均分10.790.7020.8240.8610.2910.7711.6311.620.70.

36、7920.8070.7830.570.7740.6650.75根据调查,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人们的环境保护态度也就越来越积极。同时,再次印证绝大多数人是拥有积极的环境态度的。(8)宗教信仰表3.8 宗教信仰因素调查结果题号佛教显著答案比例道教显著答案比例基督教显著答案比例无教派显著答案比例佛教 平均分道教平均分基督教平均分无教派平均分10.8380.6220.7160.82110.2599.6212.0120.4770.60.6170.83130.7350.6880.5430.713根据调查,无论什么教派信徒,在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上大多数都是非常积极的,其中无教派人士平均分稍高与其他类。3.

37、2.2环境知识调查结果及分析本部分共有五道题目,共计25分(1) 性别表3.9 性别因素调查结果题号男性显著答案比例女性显著答案比例男性平平均分女性平平均分10.6250.35112.5812.420.4890.44730.4670.43340.4570.44450.4770.496根据调查,男女在环境常识知识的显著答案比例大多在0.5以下,这表明调查对象的环境知识了解程度普遍不高;同时男性平平均分比女性平均分略高,表明男性在环境知识方面略优于女性,需要提出的是,这一领先并不明显。(2)年龄表3.10 年龄因素调查结果题号20岁以下显著答案比例21-30岁显著答案比例31-40岁显著答案比例4

38、1-50岁显著答案比例50岁以上显著答案比例20岁以下平均分21-30岁平均分31-40岁平均分41-50岁平均分50岁以上平均分10.6230.610.770.6160.6012.9912.5713.411.711.620.50.4920.50.4710.3630.5060.5240.420.3480.4240.4510.4170.460.4710.4650.5190.4710.530.4350.47根据调查,环境知识最丰富的群体是31-40岁的人群,其次是20岁以下和21-30岁的人群。(3) 生活环境表3.11 生活环境因素调查结果题号城镇显著答案比例乡村显著答案比例城镇平均分乡村平均分

39、10.650.41212.512.5320.4640.48130.4710.40740.4410.47350.4730.514根据调查,城镇人群和乡村人群的环境常识都具备一定的基础,二者差距不太明显。(4)民族表3.12 民族因素调查结果题号汉族显著答案比例少数民族显著答案比例汉族平均分少数民族平均分10.6620.20612.3713.920.4680.48530.4270.70640.430.66750.4890.456根据调查,少数民族在环境知识方面比汉族优秀。(5)文化程度表3.13 性文化程度因素调查结果题号初级文化显著答案比例较高文化显著答案比例高级文化显著答案比例无教育经历显著答

40、案比例初级文化平均分较高文化平均分高级文化平均分无教育经历平均分10.610.6740.5790.74512.7512.6912.589.6820.410.5050.5240.3430.560.4090.4440.25540.560.4090.4440.25550.410.540.5240.34根据调查,初级文化的人群环境知识了解高于其他三类人群,其中无教育经历者远低于受教育者。这说明,接受教育在了解环境常识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6)工作性质表3.14 工作性质因素调查结果题号政府机关显著答案比例企业部门显著答案比例学生显著答案比例自由职业者显著答案比例政府机关平均分企业部门平均分学生平均分

41、自由职业者平均分10.540.7120.5930.57512.0313.4312.2110.720.140.5210.3490.64430.430.4790.4940.33640.610.4840.320.43850.690.490.6860.137根据调查,企业部门人群环境知识了解程度要高于其他三类人群,其中政府机关、企业部门和学生差异不大,自由职业者的知识了解程度要远低于前面三类人群。(7)经济收入表3.15 经济收入因素调查结果题号800以下显著答案比例800-3000 显著答案比例3000-5000 显著答案比例5000以上显著答案比例800以下平均分800-3000 平均分3000-

42、5000 平均分5000以上平均分10.470.6070.720.5999.7611.5513.6112.620.40.3450.560.43630.480.470.390.54140.220.4640.500.44250.40.4230.530.494根据调查,经济收入越高的人群会越关注环境,进而接受环境知识教育。(8)宗教信仰表3.16 宗教信仰因素调查结果题号佛教显著答案比例道教显著答案比例基督教显著答案比例无教派显著答案比例佛教 平均分道教平均分基督教平均分无教派平均分10.5220.7330.7400.65310.911.712.213.020.5510.4220.5060.4453

43、0.3010.40.3450.51140.3520.3330.3580.50150.4550.4660.5060.492根据调查,基督教信徒和无教派人群的环境知识了解程度要高于其他两类人群,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3.2.3环境自愿支出态度调查结果及分析本部分共有五道题目,共计25分(1)性别表3.17 性别因素调查结果题号男性显著答案比例女性显著答案比例男性平平均分女性平平均分10.5430.73315.8313.920.6550.69230.4090.42240.6930.65950.7130.678男女在环境自愿支出的调查中选择消极态度的比例都很高,最高比例达到0.733。这表明大多数人群在

44、面对自愿支出的时候都采取了消极态度;同时,男性的消极态度高于女性,这跟男性承担的社会角色和压力有关。(2)年龄表3.18 年龄因素调查结果题号20岁以下显著答案比例21-30岁显著答案比例31-40岁显著答案比例41-50岁显著答案比例50岁以上显著答案比例20岁以下平均分21-30岁平均分31-40岁平均分41-50岁平均分50岁以上平均分10.690.7060.710.7390.7215.9916.151615.6215.520.640.620.680.7610.6730.430.4220.420.3840.440.660.6630.670.7170.6850.750.8180.710.5220.62根据调查,调查年龄范围内的60%以上在环境自愿支出的态度上都是消极的。从平均分上来看,21-30岁和31-40岁的人群态度最为消极。(3)生活环境表3.19 生活环境因素调查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