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研究及应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8887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研究及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研究及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研究及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研究及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研究及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研究及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研究及应用.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文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研究及应用指导教师姓名: 教授 学电气工程学院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名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论文提交日期:2006年12月30 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07年 3 月 日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2007年3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论文评阅人: 2007年3月 中国 论文作者姓名 学号 单位 论文中文题名 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研究及应用 论文中文副题名 无 论文英文题名 On-line Component Based Load Modeling with Applications 论文英文副题名 None 论文语种 汉语 论文摘要语种 汉、英

2、 论文页数 50 论文字数 3 (万)论文主题词:电力系统 、 负荷建模、 统计综合法、电动机比例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名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研究方向 电力系统建模与控制 指导教师姓名 导师单位 答辩时间 2007 年 3 月 日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不实,本人负全部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07年 月 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中国

3、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或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论文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研究生院办理。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07年 月 日摘 要电力负荷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荷模型已经成为制约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结果准确和可信赖程度的关键。传统的统计综合法由于不能在线实时,难以在工程上推广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统计综合法的发展。本文在这个背景下,提出了在线统计综合法。主要研究内容:1提出了在

4、线统计综合法。把所有电器分为两类设备:电动机类负荷和阻抗类负荷;把所有用户分为两类行业:工业负荷和非工业负荷。其基本步骤是:对所有用户分行业分行业典型用户调查建立分行业电动机比例表在线获得负控系统数据在线计算用户功率低压母线综合考虑110KV线路的折算110KV母线综合。这种方法不但节省了人力、物力,并且为其实际运行提供了可行性。2电动机比例的调查是建模结果合理与否的关键。阐述了电动机比例在负荷建模中的重要性,负荷调查的方法、过程、以及如何实施,从而为实现调查统计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保证。阐述了调查统计时计算负荷电动机比例,为得出切合实际的电动机比例奠定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比例表,说明电动机比

5、例的可靠性。3介绍了用户功率与EMS相关信息的在线获取,通过传输数据的改变,以决定是否进行比例的调整。结合负控系统传输的用户数据,对比所建立的电动机比例表,求取每个行业每个用户的电动机类负荷和阻抗类负荷的功率。介绍了把加权聚合理论应用于在线统计综合建模中,介绍了单一行业用户的聚合和不同行业的聚合,通过采用已知典型参数对低压母线进行综合建模。通过在福建电网的实施,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关键词:电力系统 负荷建模 在线统计综合法 电动机比例ABSTRACTPower load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power system .Load modeling has bec

6、ome a crux factor, which is restricted veracity and trustiness of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results. Conventional Component-Based Modeling Approach hasnt on-line、real time so it isnt used in project extensively, which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component Based Load Modeling Approach to some extent. Due

7、 to these limitations, the paper presents On-line Component-Based Load Modeling. The work of this paper as follows:1. The paper presents On-line Component-Based Load Modeling. Load equipments are classified that induction-motor load and impedance load; all users are classified that industry load and

8、 other load .Its basic steps are that : users classifiedthe investigation of typical usersfounds the motor-rate of different tradesgets the data of load control on-linelycounts users power on-linelythe synthesis of low voltage generatrixthe count of 110kvs line consideredthe synthesis of 110kv gener

9、atrixs.2. The investigation of motor-rate is the crux factor of load modeling rationality. The paper expounds that the importance of motor rate in load modeling, the rogatory methods of load , the course , and how to implement. The paper expounds that how to investigate motor-rate for getting reliab

10、le motor-rate. 3. The paper introduces that how to get information of users power and EMS, and to decide to amend the motor-rate by data transmitted. and Combines the data transmitted with motor-rate counts induction-motor power and impedance power of every trades every user, and introduces that agg

11、regation theory is used in on-line Component-Based load modeling, and the aggregation of identic trade and the aggregation of different trades by using typical parameters. The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Fujian Power Grid, the results show the feasibity of the method.Key words: Power Sys

12、tem; Load Modeling; On-line Component Based Load Modeling Approach; Motor Rate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引言112电力负荷建模的重要意义2121 负荷模型对潮流计算的影响2122 负荷模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2123 负荷模型对电压稳定的影响313电力负荷建模的总体原则3131可用性原则3132实用性原则3133 针对性原则314电力负荷建模的研究现状4141负荷模型研究概述4142 负荷模型参数的获取715 本文所做的工作8151 传统统计综合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8152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916 本文数据的来源9第二章

13、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1021传统统计综合方法10211 传统统计综合法的基本原理10212 传统统计综合法的优点和缺点1222在线统计综合法12221在线统计综合法12222 在线统计综合法基本思路13223在线统计综合法的基本步骤1423 本章小结16第三章 负荷中感应电动机比例的调查研究及负荷特性分析1731 概论1732 统计调查方法1833 电力负荷调查过程1934 电力负荷调查的实施2035具体调查步骤2036 算例研究及分析25361 工业用户25362 非工业用户28363 电动机比例3037 本章小结31第四章 低压母线负荷模型的综合3241 引言3242 用户的电动机类

14、负荷和阻抗类负荷3243 用户功率与EMS相关信息的在线获取3344权重参与法3445低压母线负荷建模37451 单一行业的聚合37452 不同行业的聚合3946 负荷建模实例及分析40461 电动机比例40462 低压母线电动机模型参数4147本章小结41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251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4252 后期工作展望42附 录 一44参考文献47致谢50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电力系统的特点是电能不能大量的储存,正常运行时电能的生产、传输、消耗要求保持动态平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电气的联系而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系统中任何一个元件发生故障可以瞬间波及全网,从而可能对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负面影

15、响,严重时系统可能失去稳定,由此可造成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首要任务。研究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的动态特性可以及时发现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而采取各种加强和控制措施,或者从中得到可以避免发生严重后果的运行经验,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由于安全运行的限制,在研究电力系统在扰动后的行为时,不能采用直接在实际系统中进行各种试验的方法,通常在模拟系统上来研究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数字仿真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系统在各种扰动下的稳定性、考察各种稳定措施的效果以及稳定控制的性能提供了一个经济、方便的手段。目前,数字仿真已成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的主要工具,数字

16、仿真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影响运行和规划中决策的正确性,是电力系统设计、规划、运行的基础。电力系统仿真计算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模型的准确性,通过电力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发电机组和输电网络的模型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人们可以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选择既满足精度要求又尽可能简单的模型,如:IEEE推荐的发电机典型模型有六种,励磁系统有四种,调速系统有两种等等;与此相反,各种电力系统计算所采用的负荷模型却仍相当简单,往往只能从基本物理概念出发采用理想化的模型,如:恒功率模型、恒电流模型、恒阻抗模型,或者三者的结合。研究标明,负荷模型的过分粗略已成了制约计算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负荷模型的不准确而得出

17、的系统分析结果,可能给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建立负荷实际的动态负荷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发电机建模相比,负荷建模有其特别的困难。高压母线上的综合负荷由众多动态用电设备和静态用电设备以及输配电网络和并联补偿电容等构成,这些设备分散在一定的区域内,与高压母线的电气距离各不相同,其特性和运行状态各异,而且负荷的构成和运行状态随时间气候等因素变化而变换,不同地区的负荷也有很大差异,这些因素使得建模非常困难。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大量研究使负荷建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但离问题的解决仍有一定的距离,负荷建模目前仍是电力界公认的难题。12 电力负荷建模的重要意义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18、,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仿真结果有重要影响,这表现在不同的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暂态稳定、电压稳定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临界情况下,计算结果可能发生质的变化。121 负荷模型对潮流计算的影响目前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中,负荷通常采用恒功率模型。该模型在电网运行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是可行的而且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即节点电压在额定值附近波动时潮流解不存在是否收敛的问题,通常都是有解的。但对于运行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即节点电压远离额定值,相角偏差也较大时,则潮流计算可能会发散导致无解。当采用指数模型的幂函数负荷则会改善其收敛性,原因是负荷在电压偏离额定值较远时,吸收的功率(有功和无功)会有很大的变化而非恒

19、定2。国内普遍应用的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计算潮流时,采用40的恒阻抗和60的恒功率负荷模型同样存在上述问题。122 负荷模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电力系统在大扰动的情况下,发电机输入的机械功率和输出的电磁功率失去平衡,引起转子速度和相角的变化,机组间发生相对摆动,进而影响发电机的剩余转矩,而负荷对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极限的影响很大。负荷模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是通过负荷功率随电压、频率的变化影响作用在发电机上的电磁功率,进而影响对各发电机起加速或减速的剩余转矩。在故障初期电压下降较大而频率变化较小,故只考虑负荷的电压特性对功率的影响。在故障后期频率变化较大,所以须考虑频率特性对功率的影响,即负荷

20、模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系统第一摆稳定性上。文献3,4,5,6,7研究分析了负荷模型对暂态稳定计算时的不同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暂态稳定分析中考虑精确的负荷模型还是非常必要的。123 负荷模型对电压稳定的影响对于电压稳定领域的研究,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对于电压失稳机理的认识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负荷在电压稳定问题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负荷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压稳定的结果。如文献8指出,在重现1983年瑞典电压崩溃的仿真计算中,开始采用简单的静态负荷模型无法解释电压崩溃的过程,当意识到稳定计算中常用的负荷模型已经不能正确反映低压的特性时,最后采用记及感应电动机、照明、空

21、调等用电设备的比较详细的负荷模型时才给整个崩溃过程以合理的解释。文献9,10进一步指出,确定负荷动态特性在电压稳定问题的主导地位,建立适合于电压稳定性研究的负荷模型将是电压稳定理论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13电力负荷建模的总体原则11131可用性原则电力负荷建模具有时变性、随机性、分布性、多样性、非连续性等特点,多年来虽然人们做了大量努力,但要对所有负荷点、所有时间点建立“精确”模型可能是不现实的。虽然不能做到定量完全精确,但至少要做到定性正确。所以,在目前只能考虑建立“可用”的负荷模型,对该模型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反映负荷的实际本质特征。132实用性原则电力负荷建模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应用。这就要求

22、模型在能够反映负荷本质的前提下要尽量简单,最好与现有电力系统计算程序能够衔接。同时要求方法也要尽量简单,最好少做系统性的大规模试验尤其是稳定试验。133 针对性原则国外对电力负荷建模已有大量研究,美国等国家进行了大量实际负荷参数的研究,给出了推荐参数。但不同国家的管理体制和负荷情况具有明显差异,国外的做法不一定就能够照搬,国外的数据也不一定能够照用。我国开展负荷建模工作,一方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但另一方面针对我国的实际,立足国内,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负荷建模之路。14电力负荷建模的研究现状141负荷模型研究概述1. 静态负荷模型12,13在电力系统的潮流分析、静态稳定分析以及研究长期动态过程中,

23、以及负荷以静态成分为主(如商业、民用)的情况下,一般采用静态负荷模型。长期以来,人们对静态负荷特性研究较为透彻。常用的有多项式和幂函数11两类,另外还有在这两种模型基础上的变形或组合。2. 物理动态负荷模型a 感应电动机12 感应电动机在电力负荷(尤其是工业负荷)中占有较大比重,对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与控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在不少电力系统计算软件包中均包含感应电动机模型,因此成为电力系统模型中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感应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暂态过程比转子绕组的电磁暂态要快的多,而更比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快得多。因此,就感应电动机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而言,是否记及定子的暂态过程影响不大,采用三阶模型就能很好地反映

24、感应电动机的性能。为了进一步减少计算量,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过程分析计算中还经常采用一阶的电压暂态模型。相应的还有采用两台或更多的等值感应电动机14,以及在感应电动机上并联有关静态模型等几种形式。文献15改进了传统的机理模型,忽略了励磁阻抗,并选择动态负荷电阻Re作为状态变量,在保持精度不变的条件下减少了参数个数,提高了可辨识性。文献16提出了一种新的负荷动态机理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稳态约束条件,即消除了稳态误差又减少了需辨识的参数个数。文献17仿真比较了稳定分析中使用感应电动机模型的高阶和低阶模型的区别,同时对感应电动机和恒电流负荷不同组成的动特性也作了探讨,指出电动机负荷比例越大,系统的电压稳

25、定性就越脆弱。b 同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有时也用到,比如抽水蓄能电站。同步电机模型人们非常熟悉,程序中也都有。电动机与发电机所不同的是运行状态不同、机械转矩不同,同步电动机的机械转矩可以采用与感应电动机一样的方程。c 有载调压变压器这在长期动态过程中需要考虑。d 负荷减载及投切17在一些动态或准动态计算中需要考虑低频或低压减载及投切,最简单的情况是按比例切除负荷。大部分低频减载继电器没有人为安排的时延,但有69周波的操作时间。低压减载继电器一般具有人为安排的时延。另外,开关动作时间为515周波。3. 非物理动态负荷模型非机理模型是从大量的系统建模中概括出来的,对一大类动态系统有很强的描述能力。有

26、时,负荷群中动态成分复杂,难以用物理模型描述。或者,为了降低动态模型的阶次,突出主要矛盾。人们提出了非物理动态负荷模型,也就是将整个负荷群当作一个从该节点看进去的“黑箱“或”灰箱“,用一个非物理模型来描述其输入输出特性。可以分为三种:a 线性动态模型 线性动态模型可以采用传递函数、差分方程、状态方程等形式,互相之间可以转换。典型的线性模型如Sabir和Lee于1982年提出的工业负荷动态模型18,Handschin等于1988年提出的工业负荷综合模型19,Welfonder等1989年提出的工业负荷传递函数模型20,Meyer,Lee21等于1982年提出以及Kataoka,Y于1995年改进

27、的状态方程负荷模型。b 非线性动态模型非线性动态模型也可以采用传递函数、差分方程、状态方程等形式,但互相之间一般难以直接转换。典型的非线性模型如Hill于1990年提出的恢复型一阶模型22,David J.H.归纳总结了感应电动机、恒温负荷、含有载调压变压器负荷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具有功率恢复特性的所谓非线性通用模型,在此基础上Karlsson23于1994年又对其进行了改进,并验证了一定程度的电压降低情况下功率恢复现象的存在,Xu和Mansour24对上述模型稍加改进,并用该模型对电压稳定问题作了全面的阐述。鞠平等于1989年提出、1995年扩展了一种动静综合负荷模型25.26.27.在文献2

28、8中,鞠平证明了Hill模型、Karlsson模型、动静综合负荷模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可以统一。另外李欣然等于1999年在文献29提出了一种具有全电压范围适应性的非机理综合负荷模型。c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30,31,32 从理论上讲,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描述复杂的映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ANN用作负荷模型。基本上都采用离散形式,有点类似于复杂的差分方程。对于其适应性、实用性等问题仍然有待深入研究。4. 适用于电压稳定的负荷模型研究概述适用于全电压范围的负荷模型目前尚不完善,实地测量数据也比较困难,所以,建立用于电压稳定分析的负荷模型是目前负荷建模研究的一个方向33。文献34指出了负荷模型中关于

29、状态变量的速率函数的非线性和非单调特性是模型既能描述负荷的功率恢复特性,又能描述其低压失稳行为的必要条件,确定了电压稳定分析中综合负荷的基本结构。文献35介绍了瑞典的电压稳定控制措施和系统的详细负荷模型,并研究了一次全电压扰动实测(包含2000MW负荷的系统)的数据。文献36提出了进行电压稳定分析负荷实测建模的一套可行方法。电压稳定中综合负荷建模的思路和原则是:a. 模型的状态变量:描述负荷的动态行为应当选择其内在本质特征的状态变量,不应以负荷的输入或输出来作为状态变量。b. 模型的阶数:应抓住负荷中起主导作用的结构和主要变量,而不应当过分强调其非本质特征的细节描述。c. 动态与静态的关系:综

30、合负荷的静态与动态行为是负荷系统在不同外部条件(扰动或激励)下的两种固有的行为,二者本质上是同一动态系统特性的不同表现形式。负荷模型应当能揭示动态与静态之间的内在联系。d.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关系:从能量转换的本质来讲,负荷从电网吸收的无功是为其提供间接的内部转换条件,吸收无功的多少是依赖于其能量也即有功输出的。因此,模型应能够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统一描述而不是相互独立描述。5. 负荷模型的选择11负荷模型的评判是困难的,因为不同的应用目的对负荷的要求不同的,不同的研究人员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一样。一般来说,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精确度;(2)计算量;(3)物理背景;(4)参数获取。

31、可以说,目前没有一种负荷模型在各方面都优。事实上,上述几个方面有的有时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往往要根据应用者关心的主要方面,选择一种折中的负荷模型。142 负荷模型参数的获取迄今为止,负荷建模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类是统计综合法即基于元件特性综合的间接法;第二类是总体测辨法即基于现场辨识的直接法;第三种是故障仿真法。 1. 统计综合法12,37图1-1 统计综合法建模过程示意图这一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综合负荷看成成千上万用户的集合,首先在实验室确定各种典型负荷的平均特性(如日光灯、电机、空调器等的平均电气特性),然后统计出各类负荷如居民负荷、商业负荷、工业负荷等这些典型负荷的比例,

32、估计出各类负荷的平均特性,最后再根据各类负荷所占的比例,得出综合负荷的模型,如图1-1所示。用统计综合法得到的负荷模型具有物理概念清晰,易于被现场工作人员理解的优点,但其核心是建立在“统计资料齐全,负荷特性精确”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一点往往很难做到的。而且不可能经常进行,从而无法考虑负荷随时间变化的特性。2. 总体测辨法12,37,38图1-2 总体测辨法建模过程示意图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负荷群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在负荷点安装测量记录装置,在现场采集负荷所在母线的电压、频率、有功、无功数据,然后根据系统辨识理论确定负荷模型的参数。该方法的优点是不必详细知道负荷内部的复杂构成。总体测辨法所获得的模型

33、是以模型响应能最好地拟合观测到地负荷响应数据为目标。如图1-2所示。3. 故障仿真法32 该方法根据故障情况下的系统动态录波,通过不断改变全网负荷特性参数(比如全网统一的感应电动机比例),使仿真结果尽量接近系统动态录波。 针对统计综合法的研究困难,近年来的研究主要偏向统计综合法和测辨法综合的运用,而单一运用统计综合法研究负荷建模的实例很少。这主要是由于负荷用户的用电设备特性的多样性,时变性,随机性,很难做到模型的稳定性。近年来研究最多的还是忽略中间元件的影响,直接把用户接到高压母线下,但这又造成了模型结果的不准确,使得模型难以运用。15 本文所做的工作151 传统统计综合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统

34、计出成千上万个用户的负荷组成及参数。这种统计工作不但耗时费力,而且难以统计准确。2各类电器的“平均特性”难以确定。3统计综合工作不可能随时进行,甚至不能经常进行。而负荷特性是经常变化的,甚至变化很大。因此,这种方法不能适应负荷特性的时变性。4负荷成分往往比较复杂,包含的用电设备可达数十种,如电动机、电阻负荷等等。若将所有这些类型都考虑进去,则因各类用电设备的模型不同,从而导致总的模型难以应用。152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本文采用三阶感应电动机并联恒阻抗负荷模型,并采用推荐的典型参数。电力负荷建模是电力系统领域的重要基础性课题。本文以福建电网厦门局安兜变为背景,基于在线统计综合建模方法为主线展开研

35、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介绍传统统计综合法的原理及缺点,提出了在线统计综合法。把所有电器分为两类设备:电动机类负荷和阻抗类负荷;把所有用户分为两类行业:工业负荷和非工业负荷。其基本步骤是:对所有用户分行业分行业典型用户调查建立分行业电动机比例表在线获得负控系统数据在线计算用户功率低压母线综合考虑110KV线路的折算110KV母线综合。2.电动机比例的调查是建模结果合理与否的关键。阐述了电动机比例在负荷建模中的重要性。负荷调查的方法、负荷调查的过程、以及负荷实施。从而为实现调查统计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保证。并且通过安兜变电动机比例调查实施,得以证明调查方法的设计合理性。又根据实际情况分

36、析比例表。又介绍了如何在线利用用户功率与EMS相关信息。3.结合负控系统传输上来的用户数据,利用比例表,求取每个行业每个用户的电动机类负荷和阻抗类负荷的功率,并介绍了通过加权聚合理论来进行在线统计综合建模,采用典型参数进行低压母线负荷建模。16 本文数据的来源本文所采用的负荷数据来源于厦门电力局所属220KV安兜变所采集到的实时数据。第二章 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从数学建模角度来讲,电力负荷建模主要有三类方法:一是统计综合法;二是总体测辨法,三是故障仿真法。一般情况下,最常用的建模方法主要是前两种。统计综合法在对各类用电设备特性和比例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加权综合而得到负荷模型的参数。

37、总体测辨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负荷群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在负荷点安装测量记录装置,在现场采集负荷所在母线的电压、频率、有功、无功数据,然后根据系统辨识理论确定负荷模型结构和参数。 电力系统仿真计算中,将变电站母线(或线路)供电的所有用户用电设备的集合称为综合负荷。综合负荷可以是终端变压器负荷母线所供用户的用电设备(含低压配电网络)的综合,也可以是主网变电站负荷母线(如500KV、220 KV、110 KV)所供用户的用电设备(含配、供电变压器和配电网络)的集合33。 上述意义上的用电设备集合在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特性,称为综合负荷特性,它是综合负荷从电网吸取的功率随电网频率和母线电压的变化而表现出

38、的变化规律:这种变化规律的数学描述即为综合负荷模型;根据综合负荷的特点确定这种模型的类别及其模型参数,就是综合负荷模型。 负荷建模的根本目的是为电力系统仿真计算提供结构合理、参数准确的综合负荷模型。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基于在线统计综合的建模方法。从这一角度,负荷建模的基础研究可以被描述为:根据一个具体的网络结构、具体的网络数据和实时负荷数据,抽象出合适的数学模型结构,推出结合实际的模型参数的过程。21传统统计综合方法211 传统统计综合法的基本原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数字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大量采用计算机进行复杂电力系统的仿真,同其它系统元件模型一样,负荷建模工作有了相当的

39、进展,除了提出了恒阻抗、恒电流、恒功率模型外,还在计算中采用了感应电动机负荷模型和多项式、幂指数等负荷模型。1976年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主持了一项大型研究计算,其主要目的是为电力公司建立一套基于统计综合法的负荷建模方法。研究工作在加拿大和美国同时展开,美国的Texas大学负责建模方法研究,GE公司的电力工程负责通过现场试验对建模方法进行评价。该方法是在实验室内确定各种典型负荷(如工业电动机、冰箱、荧光灯等)的平均特性方程,然后统计每个负荷点上在一些特殊时刻(如夏季峰值、冬季峰值)负荷的组成,即每种典型负荷所占的百分比,以及配电线路和变压器的数据,最后综合这些数据得出该负荷点的负荷模

40、型。这就是为什么该方法被称为“基于元件的建模方法”或者“统计综合法”的原因。EPRI经过多年的努力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报告34, 35,并且研制完成了目前为止基于元件的负荷建模中最具影响的软件包EPRI LOADSYN36,该软件使用时需要提供三种数据:负荷类型数据,即各类负荷(民用、工业、商业等)在总负荷中所占百分比;各类负荷的构成数据,即各种用电设备(电动机、空调、电视机等)所占比例;以及各负荷元件平均特性。使用者可仅提供第一种数据,后两种数据采用软件包提供的典型值。所有这一切就构成了基于元件的建模方法的雏形。以后的发展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常来说,统计综合方法基于统计学原理12,

41、37,其基本思想是将负荷看成个别用户的集合,先将这些用户的电器分类,并确定各种类型电器的平均特性,然后统计出各类电器所占的比重,最后综合得出总的负荷模型。其模型如图2-1所示。在采用这类方法时,需要3种数据资料:(1)负荷组成及各类负荷所占的比重;(2)配电网络的参数;(3)各类负荷的平均特性。一般来说,后两种数据变化较小,而第一种数据变化较大。图2-1 传统统计综合建模法212 传统统计综合法的优点和缺点12传统统计综合法具有物理模型比较清晰、概念明确。但是,传统的统计综合法也有不少缺点,包括:1需要事先统计成千上万个用户的负荷组成及参数。这种统计工作不但耗时费力,而且难以统计准确。2各类电

42、器的“平均特性”难以确定。3统计综合工作不可能随时进行,甚至不能经常进行。而负荷特性是经常变化的,甚至变化很大。因此,这种方法不能适应负荷特性的时变性。4对无功电压特性、频率特性及动态特性难以模拟准确。5负荷成分往往比较复杂,包含的用电设备可达数种,如电动机、电阻负荷、变压器、荧光灯、电视机等等。若将所有这些类型的负荷都考虑进去,则因各类用电设备的模型不同,从而导致总的模型难以应用。随着负荷成分的日益复杂化,这个问题将更加突出。6调查的结果只是反映某个时间断面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调查结果与今后的实际负荷情况的差别将越来越大,尤其是各种负荷所占的比例、是否投入使用随时间变化明显。7调查法是从定

43、性的角度出发,因此其局部建模可能比较准确,但是这些调查出来的负荷很难准确的折算到高压等级,即由其得到的总体模型未必准确。22在线统计综合法221在线统计综合法由于传统统计综合法的不足,本文提出在线统计综合的负荷建模方法,并在福建电网厦门安兜变进行了实地研究。其总体结构如图2-2所示。其中,第一部分工作是离线进行用户抽样调查,分析整理后得到负荷电动机比例表,比例表的合理与否将决定模型的准确与否,因此是本文负荷建模的基础。第二部分工作是在线收集负控系统和EMS系统(变电所出线功率和网络拓扑数据)的相关数据,这部分数据是用来建立负荷模型的必需,以及是否进行比例调整的根据,以使比例更接近于实际。第三部

44、分工作是编写相应的算法程序,根据在线收集的负控数据和离线收集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得到相应的负荷模型。图2-2 在线统计综合法结构图222 在线统计综合法基本思路首先,简化电器和用户的分类。把所有电器分为两类设备:电动机类负荷和阻抗类负荷;把所有用户分为两类行业:工业负荷和非工业负荷。其次,利用负控系统的用户功率等信息。鉴于福建电网的部分地区已经大量安装了负控系统,因此可以从负控系统在线得到大用户的功率信息。而没有安装负控装置的用户可以统一视为小用户,对于小用户的负荷功率,可以由线路出线处的计量功率、大用户统计信息、合理的网损计算得到。根据安兜变用户的特点,将安装电量采集装置的大用户分为2类

45、(工业用户和非工业用户),没有安装负控系统的用户假定为非工业用户。并考虑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差别、季节、负荷的大小以及时段特性。考虑到以上各种因素的组合后,每一种情况可选取若干个典型用户(而非全部用户)进行调查,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省调查工作的人力和时间耗费。 再次,实现负荷参数的在线定期调整。常规调查法的结果只对某个时间断面是准确的,而采用负控系统对功率数据进行在线自动收集后,可以定期修正社会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负荷变动问题。而负荷的构成比例以及电动机参数,可以相隔一段时间(比如一年)后,重新进行小规模的抽样调查,从而得到合适的调整。 最后,本文的思路着重于整体方案的合理与正确,而不计较局部统计数据的

46、精确性,从而保证总体结果的有效性。事实上,利用在线自动统计的功率数据,可以对各级负荷模型进行有效的修正,增加其准确性,提高其利用价值。223在线统计综合法的基本步骤 基于在线统计综合法的基本思路,制定了以下基本步骤:1 确定用户负荷模型。根据基本思路所假定的电器分类,任意一个用户的用电负荷可分为感应电动机类负荷和阻抗类负荷,所以负荷模型可以采用三阶感应电动机并联恒阻抗(或者幂指数型)模型,其中电动机参数可以采用电科院新推荐的典型参数或者IEEE-6典型参数。感应电动机综合模型结构:本文采用的负荷模型为电科院综合稳定程序中的感应电动机综合负荷模型,也就是常说的将负荷等值为一台感应电动机与静态负荷的并联,其中,感应电动机采用三阶机电暂态模型来模拟,静态负荷采用恒阻抗来描述,这种模型计算精度基本上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要求。负荷模型的等值电路图如图2-3所示。图2-3 综合负荷模型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