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初步设计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9221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初步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初步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初步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初步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初步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初步设计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初步设计毕业设计.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说明书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初步设计学 院:矿 业 学 院专业班级:采矿0926班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目录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3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提问录4毕业设计(论文)评分参考标准5第一章 一般部分61、矿山概况61.1地理交通位置、自然条件及企业隶属关系61.2自然条件61.3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82、矿床地质及矿山生产能力92.1、矿区地质92.2、矿床地质102.3、矿体特征102.4、工程地质条件122.5矿山建设规模213、矿山现用开拓方法214、井巷掘进224.1主要井巷掘进224.2主要基建开拓井巷工程244.3基建进度

2、计划255、矿山现用主要采矿方法275.1开采技术条件275.2采矿方法选择276、主要阶段运输巷道的运输方法296.1各中段运输设备296.2线路参数选取306.3斜井提升317、矿井通风与防尘327.1相关安全规程327.2通风方案347.3矿井总风量计算347.4通风系统网络计算结果347.5通风防尘与局部通风357.6通风管理、安全、节能与环保35第二章 专题部分43一、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单体设计说明43二、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施工方案48三、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2350m、2360m分层运输平巷施工说明50第三章设计心得53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

3、题目: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初步设计针对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给出设计(论文)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案,设计(论文)主要框架等。 本部分简略叙述蜂子山矿段的矿山概括、矿床地质及矿山生产能力、矿山现用开拓方法、井巷掘进、矿山现用主要采矿方法、主要阶段运输巷道的运输方式、矿井通风与防尘。专题(子课题)题目: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初步设计针对专题(子课题)题目,给出专题(子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重点和框架等。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单体设计说明,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施工方案,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2350m、

4、2360m分层运输平巷施工说明。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012 年6月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提问录 设计(论文)题目 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初步设计 专题 蜂子山矿段2340m中段开拓初步设计 答辩日期2012年6月14日,答辩地点 教学楼 序号提问人提问主要问题对答辩人回答问题的评语评定 建议成绩等级 成 答辩委员(签字) 绩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评分参考标准一设计能力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能正确地独立思考与工作,理解力强。能理解所学地内容,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理解力、设计力一般,但尚能独立工作。理解力、设计力一般,但独立工作能力不够。理解力、设计力均差,依赖性大。二设计内

5、容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能全面考虑问题,设计方案较全面,在某些方面解决的较好,有创见。能较全面考虑问题,设计方案中无错误。考虑问题还能全面,设计方案中有些错误。考虑问题较少,设计方案中有些错误。考虑问题片面,设计方案中有原则性重大的错误。三表达能力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设计内容表现很好,制图细致清晰,说明书简明扼要。设计内容表现较好,制图清晰,说明书能表达设计意图。设计内容表现还好,制图还清晰,说明书尚能表达设计意图。设计内容表现一般,制图一般,说明书尚能表达设计意图。设计内容表现较差,制图粗糙不清晰,说明书尚能表达设计内容。四学习与设计态度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学习与设计态度认真踏实、肯专研、虚心。学习与设计

6、态度认真、主动。学习与设计态度尚认真。学习与设计要求不严。学习与设计态度马虎。五答辩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介绍方案简明扼要,能正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介绍方案能表达设计内容,能正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介绍方案能表达设计内容,基本能正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介绍方案尚能表达设计内容,基本能的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介绍方案不能表达设计内容,不能正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第一章 一般部分1、矿山概况1.1地理交通位置、自然条件及企业隶属关系矿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境内。地理座标为:东经9925,北纬2624,距兰坪县城东南面约5km,距金顶镇东南面约2km。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

7、位于金顶镇南侧。矿区经云龙县距大理市公路里程232km,距昆明569km;矿区经剑川县甸南镇距大理市公路里程246km,距昆明市583km。大理至昆明有高速公路及铁路相通,里程分别为337km及366km。矿区至怒江州府474km。矿区外围有丽江飞机场和大理飞机场的距离分别为200km及250km,交通较为方便。1.2自然条件兰坪县地理座标介于东经985823993834北纬266392745之间。东与剑川县、丽江县以老君山、大羊场及雪邦山隔山为界,西止泸水县与六库的碧罗雪山东坡,南接云龙县,北邻维西县,南北长107km,东西宽67km,幅员4325km2。全县修通大小公路20条,使全县8个乡

8、镇及104个行政村和办事处中有80%都通公路,公路总里程1025km。兰坪县地质地貌复杂,县城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的影响带上,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山河走向平行发展,形成闻名的横断山区。县城地段南北向和北北西向断裂交汇组合,显出清晰的“歹”字型构造轮廓和交叉分散的河溪。境内岩石类别庞杂,岩浆岩、变质岩、碳酸盐岩、红岩及砂砾、粘土都有出露。粘土散布零星,但却是重要河川地貌及农耕重点区域。 县内山脉多在海拔3000m以上,西北邻老窝山海拔4435.4m,东面雪邦山海拔4295.3m。而澜沧江大峡谷底海拔约1300m,高差悬殊,气候大异。可分出三个垂直气象带,即干热河谷区、温凉坝区、寒冷高原区三个

9、立体气候带。兰坪县城及矿区属于温凉坝区,处于林区及 比江河谷地带中部、河谷地带长约10km,宽13km。海拔标高22502885m,年平均气温13.3(最高31.7,最低-19.2),年平均结冰期102天,年平均降雨量1008mm,年降雨天数157.9天,年平均降雪2.3天,年平均日照2008.7小时,平均相对湿度74%,主导风向西南风,最大风速16m/s。地震基本烈度为度。2006年未,全县人口187295人,(农业人口16.4万人,非农业人口2.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92.5%,分属白族、普米族、傈僳族、彝族、纳西族、怒族及汉族。通行汉文,讲白话。兰坪县处于“三江”成矿带中部,自然资源很丰

10、富,为全国资源大县之一,铅锌储量居全国榜首,铜、银、锶、盐等矿产广泛分布;森林覆盖率42.4%,活立木积蓄量2500万m3;,耕地37019亩,牧草场40多万亩。200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4.66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122亿元,第二产业2.391亿元,第三产业1.153亿元。全县财政收入507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元。全县实有耕地面积39.48万亩,其中水田40.3万亩,旱地35.44万亩。产粮69469t。其中稻谷占17.41%,小麦占21.66%,包谷占36.74%,豆类占8.96%,薯类占6.66%。全县资产总计7.94亿元,资产负债率62.

11、36%。金顶镇国土面积 406.55km2,土地利用现况:耕地51351亩,其中:坡地39620亩(坡度25的11069亩)、水田2814亩、梯田8917亩;林地443410亩,其中:有林地370381亩、灌木林36674亩、疏林地35971亩、果林地384亩、草地774亩;荒山地75690亩;其他占地38603亩。1.3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云南金外鼎锌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鼎公司)是依据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决策,为大规模开发世界级的兰坪铅锌资源,按现代企业制度,在原云南兰坪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通过引进资金和引进机制,与四川宏达(集团)公司强强携手合作,以增资扩股的方式组建的有限公司。

12、公司于2003年7月29日正式揭牌。金鼎公司的企业性质属民营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企业注册资本为3亿元。各股东于2003年元月14日签定了云南兰坪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协议书,明确六个股东的注册资本及股权比例,详见表1-1。表1-1 各股东注册资本及股权比例表顺序股东名称出资数额(万元)股权比例(%)住址甲方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612020.40昆明市白塔路208号乙方云南省怒江州国有资产管理局24848.28怒江州六库镇丙方云南省兰坪县国有资产管理局307610.12兰坪县财政局丁方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3601.20昆明市人民东路73号戊方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27009.00成都市锦里东

13、路2号乙方四川宏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530051.00四川省什邡市四川宏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占股权51%,为金鼎公司的控股单位,也是金鼎公司的上级主管单位。金鼎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关上苜宿村9号,金鼎公司企业代码:71340191-2在矿区资源整合中,金鼎公司收购位于蜂子山南面的永汇选矿厂,利用该厂处理蜂子山矿段的铅锌矿石,新组建的南厂采选厂隶属于金鼎公司下面的生产单位。2、矿床地质及矿山生产能力2.1、矿区地质矿区位于比江断裂西侧、高坪老母井复式向斜东翼,略呈北北东向延长的凤凰山穹隆中。峰子山矿段位于穹隆西翼。区内地层以水平推覆构造的主断层F2为界,分上部外来系统、下部原地系统两部分。外来系

14、统分布于穹隆上部及翼部,由已倒转的中生界组成。原地系统主要分布于穹隆下部急核部,由正常层序中、新生界组成。景星组下段(K1j1)和云龙组上段(Eyb)为矿区主要含矿层。区内断裂较为发育,计有水平推覆断裂和南北向、东西向、北北东向等多组断裂。主推覆断层F2构成矿区外来系统与原地系统两套地层的分界。2.2、矿床地质该矿床为以热卤水成矿为主的多成因的层控铅锌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F2断层上、下盘的景星组下段、云龙组上段。常见围岩蚀变有重结晶作用、黄(白)铁矿化、重晶石天青石化、硅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赤铁矿化、石膏化及褪色作用。2.3、矿体特征峰子山矿段共圈定铅锌矿体8个。上含矿带(景星组下段)赋存

15、于层状砂岩型铅锌矿体,有XIV1主矿体和单工程控制的XIV(2)小矿体两个矿体。XIV1号主矿体与北厂矿段I1号矿体同属景星组下段(K1j1)层位,因被F4断层 错断并南移而构成峰子山矿段。XIV1矿体出露最高点标高为2505米,控制延深最低点标高为1900m,为一大型层状铅锌矿体。东端以F4为界,向南南西方向延长,总体倾向为北西西。矿体沿走向长100米,呈半隐伏状态。矿体南、北两段沿倾斜延伸不一,P40-P44延深一般为200m-300m,P45 以南矿体延深边界尚未圈定,现已控制斜深一般为400m、600m。矿体受F2断层控制明显;由于F2断层自北东至南西构成一个“S”型的扭曲面,因而矿体

16、也随之从北东向南侧伏,形成了一个与F2断层同斜的“S” 型扭曲。P40-P44之间矿体基本上位于2300m标高以上,P40-P46矿体在2330m标高以上的部位属“S”上段缓倾斜部分,矿体倾角一般为30-40度,局部仅为10度,矿体厚度较大,一般为10-25m。矿体在P45-P46线2330m标高以下至P50线2280m标高以上,系“S”型的陡倾斜部分,矿体产状陡,一般为62-77度,厚度薄,一般仅为2-10米。P48-P58之间2280m标高以下(个别剖面在2320m标高以下,如P52)为“S”型曲面下段,中等倾斜,一般为45-65度,矿体厚度大,一般为15-30m,最大厚度为40.5m。矿

17、体平均厚度为14.74米。矿体埋藏较深,1900m标高以下矿体仍继续延深。含矿岩性主要由景星组下段(K1j1)细粒石英砂岩组成,少数工程残留有K1j1-2白云质灰岩岩块、灰岩角砾岩、含角砾砂岩。P40-P52之间以表内矿为主,表外矿一般分布在表内矿主体的上、下边缘;P52以南在矿体倾斜深部仍以表内矿为主,浅部表内、外则呈交替插花出现,结构较为复杂。含矿以方铅矿为主,其次为闪锌矿。铅最高品位为17.06%,平均品位为2.82%;锌品位一般为0.30-2.00%,平均品位为0.95%。由于矿体所处位置较低,大部分未遭受氧化,但矿体底部沿F2断层附近,氧化作用可延伸到较深的部位。峰子山矿段下含矿带的

18、矿体极为零星,均属单工程见矿的孤立小矿体,一般为表外矿,厚度薄,规模小;无工业意义。2.4、工程地质条件含矿层:该矿段的主要含矿层为景星组(k1j1),其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产状上部缓下部陡。矿层厚上、下部一般20m左右,最厚40m,中部变薄。岩石致密坚硬,为石英细粒砂岩,岩体系块状结构,属坚硬岩层。在未受到风化和构造影响的情况下该层属中等稳固程度。矿体的直接顶板岩层:花开组(J2h1)为软弱岩层,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互层,夹粉砂岩和细砂岩。层理清晰,层间结合力弱,风化后微层理显著,沿层面常含有白云母,绢云母碎片。厚度变化大,一般在40m112m,岩体受构造变动强烈,挤压揉皱厉害,

19、伴随出现许多小断层及滑动面,岩层软硬相间,力学强度低,岩体为层状碎裂结构,稳定性差。矿体的底板岩层:云龙组(Eyb-2)系坚硬岩层,为含石膏砂质角砾岩,细砂岩。裂隙多充填有石膏,岩体为层状结构。因岩石颗粒度细,岩石力学强度普遍比北厂低。顶部数米至十余米的岩体往往比较破碎,稳定性差。对开采很不利。层间接触关系:矿层同顶、底板之间的接触关系均为大型软弱结构面,对矿体开采时稳定性极为不利。矿体顶板为一不整合面,局部为断层所代替,有泥化粘土薄层。矿层底板为F2断层,破碎带主要由断层角砾岩组成,后期扭动产生了断层泥和砂质碎硝,胶结松散稳定性差。矿段附近岩体结构构造:在不到1公里的距离内自东向西,就有F4

20、、F24、F2、F1及F3等五条断裂,呈北北东展布,均为大型结构面;其断裂的密度和规模都比较大。受构造影响,岩体中节理和裂隙的发育程度也都比北厂矿段强。结论:从上面所描述的工程地质条件来看,蜂子山矿段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顶板岩层软弱,岩体遭受强烈的构造变动,塑性变形大。软岩吸水后体积膨胀,当矿体采动以后坑内地压大。矿层底界岩体破碎,并含有易被溶解的石膏等有害物质,使岩体的力学强度降低。矿层随属坚硬岩层,但风化以后强度也会降低。总之,蜂子山矿段的工程地质是属于较为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5)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矿石不含泥、不结块、不自然。不含放射性元素,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很低。矿区的地震烈度为7

21、。(6)矿围岩物理力学参数矿围岩物理力学参数见表2-1。表2-1 矿围岩力学参数表矿岩类别体 重(t/m3)松散系数自然安息角(0)湿度(%)普氏硬度系数(f)矿石(k1j1)2.91.5411.7528直接顶板(J2h1)2.81.44216直接底板(E y b)2.81.54118(7)蜂子山矿段一期开采范围内矿体赋存情况统计见表2-2。表2-2 蜂子山矿段2300m标高以上P42P46线矿体赋存情况统计表勘探线号到下一条勘探线间距(m)矿体的平均倾角(度)矿体的平均厚度(m)顶底板表外矿的厚度(m )含矿层顶板岩层底板岩层矿体赋存特征备注水平铅垂真厚P425043161511顶板:235

22、0 m2450m有表外矿,厚度2m,底板:2360m2420m,有表外矿,厚度1mV1k1j1-1k1j1-2表外J2h1-4Eyb-2上薄、下薄中间厚顶部有F4断层P435034201512顶板:只在2420m标高附近有少许。底板:2350m2450m都有,厚13mV1k1j1-1k1j1-2表外J2h1-5Eyb-2上薄、下薄中间厚顶部有F4断层P445035301817顶板:无外表矿,底板:2380m2490m有外表矿,平均厚3m左右V1k1j1-1k1j1-2表外J2h1-4ohEyb-2上薄、下薄中间厚顶部有F4断层地表有露头P455043333423顶板:2370m2440m有表外

23、矿,厚度1m,底板:2315m2420m,有表外矿厚14mV1k1j1-1k1j1-2表外J2h1-5Eyb-2矿体2350m以上厚,倾角缓,以下薄,倾角陡地表有露头P465050102515顶板:无表外矿,底板:2270m2400m 有表外矿,厚度1m左右V1k1j1-1k1j1-2表外J2h1-5Eyb-2矿体上部厚倾角缓,下部薄倾角陡该部分矿体属缓倾、倾斜矿体,矿体平均倾角40左右,平均铅垂厚度20m左右。 蜂子山矿段2300m标高以上P46P50线矿体赋存情况统计表勘探线号到下一条勘探线间距(m)矿体的平均倾角(度)矿体的平均厚度(m)顶底板表外矿的厚度(m )含矿层顶板岩层底板岩层矿

24、体赋存特征备注水平铅垂真厚P465050102515顶板: 无表外矿 底板:2270m2400m,有表外矿,厚度1m左右V1k1j1-1k1j1-2表外J2h1-5Eyb-2矿体上部厚倾角缓,下部薄倾角陡P47506412急倾斜不统计13顶板:无表外矿。底板:2350m2410m有表外矿,厚度2m左右V1k1j1-1J2h1-5Eyb-2矿体上部厚,深部薄倾角大体一致60左右P4850613.5急倾斜不统计 3.4顶板:2410m以上,有外表矿,厚度0.8m左右,底板:2420m2450m有外表矿厚度1mV1k1j1-1J2h1-5ohEyb-2矿体上部厚,下部较薄急倾斜地表有露头P49506

25、39急倾斜不统计8顶板:无表外矿,底板:2400m2470m,有表外矿厚2.53mV1k1j1-1k1j1-2J2h1-5Eyb-2矿体上部厚、下部薄急倾斜P50100764.2急倾斜不统计3.7顶板:2300m2440m 有表外矿,厚2m左右,底板:2300m2430m有表外矿厚1m左右V1k1j1-1 J2h1-5Eyb-2矿体上部薄,下部厚,上部陡,下部缓 该部分矿体属于倾斜、急倾斜矿体,矿体平均倾角65左右,平均水平厚度8m左右。2.5矿山建设规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论证的矿山建规模33万t/a。在矿区资源整合中,金鼎公司收购位于蜂子山矿南侧的永汇选矿厂,公司利用该选矿厂处理蜂子山矿石

26、,该选厂处理能力为21万t/a或700t/d,因此,本次蜂子山矿段采矿建设规模为21万t/a或700t/d。3、矿山现用开拓方法平硐,盲斜井联合开拓方案。主平硐仍为现场已经施工的2380平巷,盲斜井为单钩,矿车组,甩车道连接的提升井。井口及提升机硐室设于2420阶段,2380为主要连接阶段。盲斜井底掘至2300阶段,竖曲线平车场连接,排水泵房及水仓即设在附近,不再开掘井底水窝。此盲斜井也是各阶段生产的矿石,人员、材料设备,开采废石提放,同时兼作通风进风井(风速不超过8m/s)的混合提升井。各阶段回采的矿石,在本阶段组车后,经与阶段连接的甩车道通过斜井提放到2380主平巷,用电机车牵引出坑。开采

27、的废石,作业人员(设有人车)、材料设备等均通过盲斜井提放到生产阶段。盲斜井倾角25,净宽度2.6m,高2.67m,净断面6.45 m2,砌砼支护,壁厚250mm,开掘断面8.38m2。沿井筒斜长每30m设有一组轨道防滑装置。2420、2380、2340阶段均采用甩车道连接,2300阶段用竖曲线与阶段平巷连接。提升机硐室按配置2.0m1.5m卷扬机掘砌。后期开采2300m标高以下矿体,需另外掘砌盲斜井接力提升。4、井巷掘进4.1主要井巷掘进(1)主平巷,设于2380阶段,硐口至P52剖面线间为主运平巷,P52剖面线以北为阶段平巷。硐口坐标X2928819.92m,Y7540697 .64m,Z2

28、366.85m。硐口至选矿厂矿仓卸载点间,由于种种客观不易协调解的实际问题,如现场征用土地,坑内已有的部份工程的利用,已改造建成的选矿厂的现实等等条件限制,出坑矿石不能实现直接卸载,需另建一套补偿高差的坑外提升系统,以确保矿石的顺利供给。主平巷(硐口至P52剖面线间)铺设轨距为600mm的22kg/m钢轨,供7t电机车牵引1.2m3矿车运矿和0.7m3矿车运废石。主平巷考虑按70%喷砼30%砌砼支护掘砌成巷。(2)23802420阶段人行、材料设备上山斜巷和矿石溜井,目前已经施工并已基本完成了此部份工程。上山斜巷,开掘在P45P47剖面线间,斜巷倾角283011,斜长110m;矿石溜井布置在P

29、45剖面线附近,井筒高40m并配有相关的装卸矿硐室。(3)盲斜井,提升机硐室及井口设于2380标高,硐室用联道与2380阶段平巷相连通,斜井用甩车道与阶段平巷相连接,为供2340阶段以下阶段生产作业人员的运送,井口还设有人车存放的甩车道。斜井为具主(矿石)辅(人车、材料设备车、废石)提升的矿车组斜井,并兼进风。斜井倾角25,铺设600m m轨距22kg/m钢轨,沿井筒斜长每30m设一组型钢固定的轨道防滑装置,以防轨道下滑确保行车安全。斜井与阶段间,采用甩车道连接。斜井及甩车道考虑按100%砌砼掘砌成井。(4)通风井巷,为保障井下新风流的畅通,在矿段北端P41P42剖面线间23802466m标高

30、内设有总回风斜井,倾角292745及通至地表的总回风平巷。硐口坐标X2921861.305,Y541752.829,Z2465.467。设计考虑到总回风斜井和总回风平巷兼具井下第二安全出口的功能,在斜井内应设置扶手和踏步。井巷内并配置有相应的照明线路。井巷均按90%喷砼10%砌支护成巷。2460m标高设有与采场连通的阶段回风平巷,按100%喷砼支护成巷。2380阶段以下,随着生产的下降,俱时接力地开掘回风井,在井筒内仍需设有人行爬梯并配有照明。(5)井下各辅助硐室井下排水泵房及水仓根据矿段采用集中汇聚井底加压至主平巷后自流排出地表的系统。水泵房及水仓设于2300阶段斜井底附近,2380阶段以上

31、的坑内涌水,由2380主平巷自流排出地表2380阶段以下涌水自阶段平巷水沟引至斜井水沟汇流入2300阶段的水仓、通过泵房加压排到2380主平巷水沟自流排出地表。水仓容积按开采到2300m标高,地质报告资料予测的2300m正常涌水量1185m3/d,存放68小时的水仓有效容积掘砌,泵房按配置3台水泵的要求掘砌。坑内爆破材料发放硐室。从方便供给坑内正常生产时采掘作业的爆破炸药需要考虑(集中大量落矿爆破除外),在2380阶段平巷的北端,总回风斜井附近,设置存放量为500kg炸药及相应起爆材料量的发放硐室。为使新风流贯穿硐室,设有专用回风天井与总回风斜井相连通。坑内电机车维修硐室。现场在2380坑口已

32、建有电机车矿车修理间,设计考虑2380主平巷线路较长1174m,上下阶段均有电机车工作,为求日常一般维修的方便,拟在2380阶段内设一巷道加宽式的电机车维修硐室。坑内凿岩机修理硐室。为确保坑内各型凿岩机具的完好,在2380阶段的适宜巷道内设一凿岩机修理硐室。根据坑内电力供给负荷平衡的需要,在2380阶段设置有坑内变电整流所硐室(10m4m4m),并在回采作业阶段设有移动变电所硐室(10m4m4m)。2420中段设有采掘变电硐室2个(10m4m4m)。在2420首采阶段,各生产采场均开掘有相匹配的采场装矿硐室共6个,和2420阶段的溜井卸矿硐室及2380阶段溜井装硐室。4.2主要基建开拓井巷工程

33、根据矿段矿体的主导产状,赋存条件和采矿方法结构,矿段开拓阶段高度确定为40m。自上而下分别划分为,2420、2380、2340、2300共四个回采阶段。在上部2460和2466m标高处设阶段回风平巷和总回风平巷,用总回风斜井与2420、2380阶段相连接。2340和2300阶段则随着开采下降渐次开掘回风天井与总回风斜井相连接。主要的基建开拓井巷工程(包括辅助硐室工程)有:2380主要运输平巷,2420首采阶段运输平巷及装矿穿脉平巷,2380阶段运输平巷,2340阶段与斜井连接的甩车道节点,2300阶段斜井底的部份运输平巷;2420至2380阶段的人行、材料设备运搬上山斜巷(绞车硐室),矿石溜井

34、(装卸矿硐室);2380至2300阶段的盲斜井(提升机硐室,绳道,各阶段连接甩车道);2460阶段回风平巷,2466总回风平巷(主扇硐室),23802466总回风斜井,爆破材料硐室专用回风开井;2300阶段井下排水泵房及水仓,坑内爆破材料发放硐室,坑内电机车维修硐室,凿岩机修理硐室,坑内变电整流硐室及采区移动配电硐室,采场装矿硐室等。4.3基建进度计划(1)为使矿段建成后能按期投产,达产并具备持续生产的能力,需要完成以下基建开拓工程量和基建生探,采准切割工程量。见表4-1。表4-1 基建工程量表序工程项目井巷长(m)开掘量(m3)支护砼(m3)木材(m3)钢材( kg)1运输平巷掘砌29341

35、96332832461022420人行材料设备上山14611942771438324202390矿石溜井4073412612550423802300盲斜井3864352103985945通风井巷494273630323386坑内辅助硐室19328436352.020325基建开拓工程合计41933149252122.049855基建生探采切工程合计262215312基建井巷掘砌工程总计68154680452122.049855完成上述基建掘砌工程量,矿段将获得的三级矿量及保有期见表4-2。表4-2 三级矿量表项目开拓矿量采准矿量备采矿量基建副产矿量矿石量(万t)122.52020.41620.

36、4162.39保有期(年)5.830.970.97 注:备采矿量已达到采准矿量的要求;开拓矿量2380阶段按完成70%工程计算。5、矿山现用主要采矿方法5.1开采技术条件蜂子山矿段V1主矿体受F2断层控制构成一个“S”型的扭曲面,因而矿体倾变化大,从缓倾斜、倾斜到急倾斜都有;矿体厚从薄矿体、中厚矿体到厚矿体都有。在开采范围内:南采区矿体平均倾角65,矿体平均厚度6m;北采区矿体平均倾角40,矿体平均厚度15m。矿体中等稳固,矿体上盘及下盘均不稳固/5.2采矿方法选择依据矿体赋存特点和开采技术条件,设计对采矿方法(空场法、充填法及崩落法)进行分析研究,推荐采用崩落法开采蜂子山矿段。北采区属缓倾斜

37、中厚矿体,采用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南采区属倾斜薄矿体,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采用电扒出矿,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采用装岩机出矿。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指标见表5-1。表5-1 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备注有底柱无底柱综合指标1矿石产量t/d4702307002损失率%2320223贫化率%1616164出矿品位:Pb%4.133.443.90 Zn%1.371.001.255矿山掘进比m / kt15.90m3 / kt93.336生探、采切比m / kt14.4514.0214.31m3 / kt87.2876.8583.83其中:生探比m / kt1

38、.751.08m3 / kt6.804.23采准比m / kt7.7311.37m3 / kt42.6165.42切割比m / kt4.971.58m3 / kt37.877.117副产矿石率%12.813.813.148废石产出率%12.08.210.79矿块生产能力t / d250150217 加权平均10标准矿块回采周期月61711回采掌子面工效t/ 班31176、主要阶段运输巷道的运输方法6.1各中段运输设备2420中段:溜井设于矿体中部,川脉漏斗用振动放矿机装矿、运送至溜井卸矿,运距较短,用3t电机车索引0.7m3翻斗车即可完成任务。2380、2340、2300三个中段,均采用7t电

39、机车牵引1.2m3侧卸式矿车18辆运送矿石;用3t电机车牵引0.7m3翻斗车16辆运送废石。下部两中段通过斜井提升至2380甩车道贮车道,有专用的7t电机车将矿石车拉至坑外的选厂贮矿仓。另有3t电机车一台负责运送废石及其他辅助材料。6.2线路参数选取轨距为600mm两条线路中心距:1400mm线路坡度:按重车下坡4设计轨型:2380中段坑口至坑内P48线附近采用22kg/m;其他地段均采用15kg/m,4号道岔。选用的机车车辆的规格及参数见表6-1。表6-1 机车车辆技术规格及数据表序号名 称型号外形尺寸自重(kg)有效载质量(kg)装载系数17t电机车ZK7-6-25046151050160

40、07000-23t电机车ZK3-6-250275095015503000-3侧卸式矿车YCC1.2-6190010501200100018530.84翻斗车YFC0.7-61650980120071010470.85平巷人车PRC-1242801020152513619006材料车3m长材车3240105012007582000 矿石列车:由7t电机车牵引18辆1.2m3侧卸式矿车组成。每列车的有效载质量为33.354t,列车全长38.82m。废石列车:由3t电机车牵引16辆0.7m3翻斗车组成,每列车的有效载质量为16.75t,列车长29.2m。各中段的错车道按50m考虑。各中段的运输距离仅

41、500600m。2380主平坑运距也仅1100m。选用的运输设备可以完成任务。平巷人车平时停放在2380工业场地的专用线上,三辆长度共13m。6.3斜井提升本斜井承担2300、2340两中段的矿石、废石提升至2380主中段的任务。斜井倾角25,垂直高度80m,采用单钩提升方式,提升斜长为195m。井底2300中段采用下部平车场,2340、2380中段则采用甩车道,轨距600mm,22kg/m钢轨,轨道设防爬器,甩车道用DK622-5-12型单向道岔,以先“右”后“左”布置方式。选用车辆及载质量见表6-2。表6-2 车辆及载质量表序号车辆名称串车数n( Qr+Q)kg总载质量Qmaxkg 11.

42、2m333(1000+1.20.951930)960020.7m344(710+ 0.70.951870)781437t机车1700070004斜井人车22(1700+15人75kg/人)5650表中: n串车数 Qr车辆质量(kg) Q矿车载质量(kg) 0.95装满系数 Qmax索引总质量(kg)7、矿井通风与防尘7.1相关安全规程冶金矿山安全规程规定:(1)井下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空气成份(按体积计算),氧气不低于20%,二氧化碳不高于0.5%。(2)井下所有作业地点的空气含尘量不得超过每立方2mg,入风井巷和采掘工作面的风源含尘量不得超过每立方米0.5mg。(3)井下作业地点(不采用柴油设备的矿井)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得超过表4-9规定的标准。(4)使用柴油机设备的矿井,井下作业地点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