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在女性主义视野下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9298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李清照在女性主义视野下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李清照在女性主义视野下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李清照在女性主义视野下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李清照在女性主义视野下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李清照在女性主义视野下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李清照在女性主义视野下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李清照在女性主义视野下毕业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题 目 论李清照-在女性主义视野下 (中、英文) Discuss Li Qingzhao-In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t 摘 要中国古代文坛上的女性作家凤毛麟角,而李清照却以她独特的艺术视角蜚声文坛。能诗擅词,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在封建时代男子专制的古代文坛发出最璀璨的异彩。李清照的词表现了女性自我的灵魂,勾勒出女性自我形象,她以自己独特审美视角对社会人生以及女性绚丽多彩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把握和感受,是女性自我意识的流露和表现。她独特的艺术手法,为后世闺阁词奠定了基础,应说正是这种独特的女性视角使李清照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赢得世人高度赞誉。 关

2、键词:李清照;女性自我形象;女性主义 Abstract The female poet is less poor in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But the appearance of Li qingzhao break the tradition, she is good at poetry, her literary achievements is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and extraordinary in the feudal era of women in ancient China .Li Qingzhaos wor

3、ds show self soul and outline self image of women. Li uses her unique aesthetic perspective to feel and grasp social life, female colorful life and inner world, is the self-awareness outpourings and performance of women. She observes and records the world around her with bright female perspective, H

4、er unique artistic techniques laid a foundation of the “Boudoir Poem” for later generations. No wonder there is someone said “Even though she is a female, but surpass male.” Key words: Li qingzhao; Female self-image; Feminist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前言1一、女性话语权的确立1(一)“闺音原唱”1(二)“巾帼不让须眉”的论争意识2二、女性形象的自我塑造3(一)女

5、性真实的内心情感及自我形象塑造3(二)“双性同体”-李清照词中的豪放、大气4三、李词独特的表现手法7结语9参考文献11谢 辞12前言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个男权社会,文化传统也是男子本位的文化传统,由于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偏见,中国古代妇女素来较少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因此文坛上的女性作家凤毛麟角,而李清照的出现打破了中国古代这一传统,她能诗擅词,她的文学成就,在封建时代男子专制的古代文坛发出最璀璨的异彩。她也是这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中的佼佼者。宋代文坛,人才辈出,李清照却能以自己独放异彩的优秀篇章蜚声文坛,特别是在词的领域里,她竟能异军突起,大胆开拓,自成一格、独树一帜,高步词

6、坛,赢得了当时和后世人们的交口称赞。女性意识,相对男性意识而言。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女性作家以自己独特审美视角对社会人生以及女性绚丽多彩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把握和感受,是女性作家自我意识的流露和表现。“几千年来订定了种种规矩,压抑束缚,蔽塞聪躜,使女子永无教育,永无能力,成为驯服的牛马和玩物。” 杨之华,妇女运动概论M.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社,1927:9.相应地在文学上,女性“讴歌的天才和能力,不容许表现出来,简直可以说,她们的能力是受礼教的摧残而葬送了。” 胡云翼,中国妇女与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27:38.李清照出现以前,文学几乎是男性的一统天下,她以一部漱玉词跻身于群星

7、璀璨的宋代词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李调元对李清照的评价:“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之斑。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唐圭璋,王奕清,词话丛编M引.李调元,雨村词话.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8:1413.把李清照置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审视发现,她具有极强的女性意识,她以鲜明的女性视角观察记录自己周围的世界,应说正是这种独特的女性视角使李清照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赢得世人高度赞誉。 一、女性话语权的确立 (一)“闺音原唱”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伦理道德传统中,女性所受束缚最深,受害最重,女性理想

8、分别概括在“三从”、“四德”里。女性成为卑下、弱势的群体,终生依附于男子,丧失了独立的人格,更谈不上参与社会及自身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文坛上,一般表达女性情感的作品都是男子掌握女性的话语权,这是男性以自己为中心的语义氛围中描摹的女性心理,中国古代女性自己也只是把做一个好儿女,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视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情感的生活目标,而李清照的认识不局限在这一点上。尽管古代整体的环境不利于女性参与社会生活,但她冲破种种限制,在作品中关注女性内心的情感和真实的生活,表现出一定的女性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她特有的艺术魅力在男权社会中发出了女性的呼声。唐五代以来,出现了很多以女性为题材的词作,但是

9、这些作品多为男性所作。男性词人们通过变位思考所做的“闺音词”尽管有芳菲悱恻之姿,幽渺之致,但毕竟处于男性对女性感情的揣测或模仿,多局限于写女性的美貌与多情,寂寞与伤感。女性在男性的词中,要么被参进政治,要么只是抱着观赏的态度并不是真正代表女性。男性创作主体的越俎代庖,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憾。而李清照则以女性特有的视觉和笔触去感知世界、抒写情意。她的词中所塑造的女性,个性鲜明而富有内涵,是女性的柔和美在词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李清照的词,多发自本人内心之诚,故多有自然真挚之情,没有男性模仿女性的扭捏作态。同时她的词表现了女性率直真切,热爱生活,摆脱思想束缚,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和情感,她从男性的话语中

10、夺回了女性自主的话语权,李清照才是真正的“闺音”的原唱者。例如,在减字木兰花中:“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刚新婚不久,词中写人也写花,写花也写人,人与花,花与人虚实相映,蕴藉含蓄,形象鲜明,妙趣横生,表现了年轻女词人天真爱美和纯洁好胜的心情。 孙崇恩,李清照诗词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73.这固然是写少妇生怕自己不美而被丈夫抛弃的恐慌心理,然而又是少妇在爱人面前娇憨情态的逼真描绘,词的最后,“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更是娇憨情态的极度升华,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坦率流露。还有在丑奴儿中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

11、凉。”李清照都以率真之笔抒发至真之情,不扭捏造作,男士们又怎么能揣想出如此自然细腻的生活场景来呢?李清照不同于一般的女性犹抱琵琶半遮面,她敢于表现自己,却又不同于男性作家们所描写的那些仅仅具有肉体美和情爱美的感伤轻佻女性。她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很大程度上已突破了个人与时代的局限。李清照向整个社会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倾吐自己身为女性的喜怒哀乐。其情感是心灵的展示,真情的喷涌,是女性审美情趣的流露,表现出女性对生命意识和价值的内省和感悟。她的作品摆脱了女性作为世俗玩物和被观者的遭遇,摆脱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物化的倾向,女性成为有血有肉有自己内心情感世界的活生生的人,塑造了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灵魂。(二)“

12、巾帼不让须眉”的论争意识在以男性为绝对中心的封建社会,李清照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词论主张和见解,写了词论这篇颇有影响的词的理论文章,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理论。她对词坛前辈和当时的大家的词成败优劣加以点评,她批评李后主“亡国之音哀以思”;本朝的柳永“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晏殊、欧阳修、苏子瞻的词“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等等。虽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是她不让须眉的个性和率真大胆的议论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她能与当时文坛的大家论争诗文,并得到了与男性文人同等的地位和待遇。深受当时和后世人们的喜爱和高度赞赏。她写词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语言既浅显自

13、然,又新奇瑰丽,音节谐婉,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被誉为“婉约”之宗。这些方面都体现了她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为自己以女性为创作主体的词作争夺了一席之地,确立了自己与男性同等的女性话语权。二、女性形象的自我塑造 (一)女性真实的内心情感及自我形象塑造李清照曾沉浮尘世之情海,得失尽是泪,又经历国家政权更迭,家破人亡之痛。所以她的作品与其人生经历无不息息相关,在表现尘世之悲欢离合所突显的人的感情也有轻重。她出生于贵族家庭,其父母能文善词,十八岁与太学生赵明诚结为连理,这一时期她的生活安逸、美好,她的词主要描写深闺女子的生活,其次是描写绚丽的自然风光,这一时期的词,意境玲珑剔透,语言清新明快,能够

14、深深的烘托出她少女的情致和心绪,体现出她的天真、烂漫、活泼、真与美的心致;后期经历家破人亡,她的词内容多反映东飘西泊的生涯,国破家亡的痛苦,思念故乡的情怀,缅怀丈夫的愁绪。李清照把这些内容如实地写入了她的词中,就不可避免地弹出缠绵凄苦,深沉抑郁的伤感情调。也正是由于这种情调如此缠绵凄苦,便造就了她词作极高的成就。 李清照在她少女时期所作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追忆李清照少女时代的生活。全词以悠然的游兴为始,中经溪亭沉醉,急切回舟,误入藕花,最后惊起鸥鹭,动作和情绪,起伏变化,很富于节奏感。最后一切都统一在白色鸥鹭苍茫暮色的

15、大自然景色中。瞬间的动作,瞬间的神情,瞬间的音容,瞬间的景色,联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一个极富有立体感的生活画面。作品中青春少女的蓬勃朝气和少女们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一个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她以自身的女性身份,感知着生活中的种种变化与乐趣,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形象,又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醉花阴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婚后不久,夫妇两地分居,时届重九,思念之情尤其强烈,便写了首词寄给赵明诚。“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把闺房中的生活情调,特别是当时如李清照身份的女子的寂寞的感情表现的很好。香烟袅袅消磨了长昼,说明了白天的寂寞。“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

16、凉初透”说明了晚上夜间的孤独。“佳节又重阳”点出了季节,这里有佳节重阳为反衬。这样的佳节,赵明诚不在,从早到晚都是孤寂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东篱”出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东篱就暗示着菊花,说自己在种满菊花的地方拿着酒杯,小口揠着酒,思念之情油然而生。“黄昏后”说的正是最寂寞的时候。可见,她独自一人在菊花前已经很久很久了。“有暗香盈袖”隐隐之间有阵阵菊花香气飘到衣袖中。闻到花香想起思念的人,真想与他一起共同欣赏。可思念的人不在身边,路途遥远,采花送去又办不到,惟有写下我的思念。“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几句出人意外,又在人意料之中。前面写的思念寂

17、寞之情已不少,这里笔锋突转,不再直说相思怀念,却道菊花清瘦,帘内的人也一样清瘦。由此以往,长亭边,古道旁,安排酒宴夫妻二人把盏话别“阳关四叠,唱千千遍,泪湿罗衣脂粉满。”可该走的还是要走;“惜别分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从此以后,便是剪不断的相思,浇不透的浓愁。这首词将一个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思念丈夫而变的憔悴、清瘦的女子。 在李清照45岁时,赵明诚突犯急疾,不治身亡。为了驱除心灵的苦痛,打发苦闷的岁月,缓解浓郁的乡愁,词人更加沉醉于酒。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声声慢寻寻觅觅。词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引进了无尽的悲凉,表达

18、了词人空虚迷惘、孤寂沉痛的心理状况。经历巨大的打击,往日欢乐已成梦寐,丈夫已经去世,生活已经破碎,一切已消失。如今,她要寻找什么,似乎自己也说不清,想找一个可以寄托情感的对象。暮年生活的凄清落寞,李清照带着对往事的追忆,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以及哀怨、无奈、思国的情思走完了她曲折坎坷的一生。读完这首词,一个年老无依、凄苦难禁的女词人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甚至她那惆怅若失的神情,那跌宕起伏的心潮、那抑郁难平的思绪,我们都能深切的感受到,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一般。这正是她用特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笔触感知人生和书写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体现出她不同一般的独到的艺术功力。(二)“双性同体”-李清照词中的豪

19、放、大气20世纪初期西方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芙最早提出了“双性同体”这一概念,她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是男性的力量,一个是女性的力量。在男人的脑子里男性胜过女性,在女人的脑子里女性胜过男性。最正常、最适宜的境况就是这两种力量在一起和谐地生活,只有在这种融洽的时候,脑子才变得非常肥沃而能充分运用所有感官,也许一个纯男性的脑子和一个纯女性的脑子都一样不能创作。” 陶东风,王南,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78.后来,西方女权主义者对女性在意识和写作上的“双性”的强调与赞颂,用意在于为在传统象征秩序中被抹煞的女性打开一片天空,抒发自我,发展自我

20、,李清照正是中国古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代表,她的词作就体现着西方女权主义批判的理论,体现着“双性同体”这一概念。第一,李清照饮酒词中的大气、洒脱。中国古代很多作品尤其是诗词都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所谓酒后吐真情吧。李白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迈与洒脱;苏轼“明月几时有?有把酒问青天。”的惆怅与忧郁;也有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总之,中国古代文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往往寄情于酒,借酒消愁。但是不难发现,在中国那个以男权为背景的封建时代,这种不解之缘似乎只属于男性,整个文坛也是只属于男性的。但是在宋代以后李清照的出现就打破了这种局面,李清照虽为女性,但她也是嗜酒的,

21、在今易安词中,写饮酒的竟有三分之二多。她的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词人昨夜醉酒,一夜酣睡到清晨酒味尚未完全消失。一个上层人家的少女,竟然纵情饮酒,因酒意未消,清晨又躺在床上不起。在这里,它透漏出李清照早年就具有自由解放的个性,后来她又写了许多借酒抒怀的词,可以充分说明她是一个典型的要求自由、解放,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多情的李清照只是担心风雨的无情会毁坏这自然的美好,就像美好的人心,在不经意间,总会受到现实无情的打击一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词人内心深处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尽管已是满怀心事的女儿家,可我们的女词人依然能在自己平淡的生活中去捕捉那种纤微的思绪,借助酒

22、来消除自己女儿家的忧愁。又如念奴娇萧条庭院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等等,都是李清照嗜酒的表现。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具有女性的细腻婉转,但同时具有男性的大气、洒脱。 第二,李清照的家国情怀与政治视野。在封建时代女性是被排斥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之外的,她们与社交、政治是无关的,所以她们的“事业”就局限在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中。但是李清照却不同,在那个社会动荡,家庭变故的时期,李清照由平静安宁走向漂泊动荡,由生活的一极走向另一极,饱尝了人生的大喜大悲。她的心灵在反差强烈的刺激中变得敏感而富于悟性。李清照虽一向被视为婉约之宗,她的

23、词大都表现了婉约的风格,但却也不乏那种雄奇豪放之作。易安词豪放词不多却赢得了:“易安词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之中苏、辛,非秦,柳也。” 唐圭璋,王奕清,词话丛编M引.沈增植,菌阁锁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8:95716.的评价。她这时的词作主要以民族情绪和爱国情感为主题,比前期哀愁伤感的基调更趋悲怆沉郁,情感的忧郁也更加深刻化。这在临江仙一词中反映得最为明了: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本词写出了她客居他乡的落寞心情。庭院深闲,江南地湿多雾,无耐只得把窗儿也关上,柳树、梅

24、花已发枝芽,春归时令好,人却老;时移境迁,到此人地生熟,再也没有与爱人吟风弄月的心情,就连元宵放灯的盛景也无兴致去观赏,更不用说去体味冬日踏雪了。整首词看不见一“愁”字,却始终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愁,幽然、悄然、无端。词作下片,承上片怕触景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下片以对往昔生活的追怀、眷恋与如今飘零异地、悲凄伤感相对比,写出一位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形象。整首词作几乎是以口语入词,明白晓畅,又极准确、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彼时的心理状态,对比手法的运用,情感抒发的深沉,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这比那些思夫之愁更显得悲怆沉郁。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

25、羽,不肯过江东。”当权者奴颜嬪膝,李清照作为封建社会一个女子,表现出过人的胆识,敢怒敢言,赞颂项羽的气节,对当时奴性的社会发出强烈的谴责之声。表示出对政治的敏锐见解和大气豪情,痛心疾首的地呼唤民族精神的觉醒。中国古代诗歌可以说是非常男性化的,非常具有阳刚之气,忧患意识、悲愤心理、国家之思等都是其常见的主题。李清照也以女性的笔写出了颇似男子汉的诗句。此时,她的创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她的一首豪放词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喈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驰骋丰富的想象

26、,表露出不满人间的黑暗,憧憬天上的光明,追求美妙的幻想,寻求精神的归宿,充分体现了她对自主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对于一个封建社会受到压抑、处于从属地位的妇女,这种设想本身就充满了豪气,表现了李清照旷远的胸怀。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饱览丰富多姿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三山的美景,使人为之神往。这种借神仙境界来表达自己胸怀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李词中是极为罕见的。李清照本为婉约派的女作家,能写出如此豪放的词,除了乱

27、世迫使她从闺阁中走出社会,面对现实这些客观原因之外,还有她的主观因素,就是她的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敢想敢说;同时,她饱读群书,记性很好,不常见的字句、故实,都能一一记得,这就丰富了她的形象思维,使她对各种神话传说和典故,都能运用自如地来书写自己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心愿,从而构成了这首具有浪漫情调而又气魄宏伟的豪放词。“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而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确实很难得。在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的妇女群中师很少见的。这首风格豪放的词,意境阔大,想象丰富,的确是一首浪漫主义的好作品。出之于一位婉约派作家之手,那就更其突出了。”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M,天津:百花文

28、艺出版社,1980:63.这首词正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情不羁的一面。这些正表明了李清照虽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但是她的作品里透露出她具有男性的豪放、大气,这正符合了西方女权主义的“双性同体”的理论。三、李词独特的表现手法 第一,李清照将细腻婉约的表现手法与多愁善感的女性情怀相结合,使她对自然景物有着特殊敏感。其敏感之特殊性在于她总把自己所触及到的自然景物同自身的青春、生命体验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对美的依恋和珍惜。她善于从自然中发现美感,并从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东西,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熔注其中。她对大自然一直保持一种纯真的情感,在她笔下,不仅体现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亲密无间,水乳交融,而且体现着女性的

29、深细柔软,娇媚多情。如花开花谢,梧桐细雨雁影莺啼等等,都能触动她的思绪,并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最为典型的一首词就是双调忆王孙 双调忆王孙:乐府雅词虽是现在漱玉词的最好版本,但是对于此词的调名却误作怨王孙,由此便以讹传讹.巴蜀出版社1922年9月版李清照作品集赏析集第10页,周笃文所撰此词赏析之文首纠其讹作双调忆王孙,兹从之.: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语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表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顾,似也恨,人归早。这首秋日湖上之作,写得笔致清妍,含情吐媚。它既没有无计可排遣的相思愁绪,也没有悲世伤时的印记。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一幅湖上秋色图但它却不

30、仅仅是一幅风景画。这首词中所蕴含的诗情,是任何画家都无法完全描绘出来的。这里充分显示抒情作品在传达感情上的长处。在词人眼里,水光山色都有生命的感情,与人亲近。眠沙的鸥鹭不愿与人离开,归时,它也不忍回头望一望。鸥鹭也人格化了,与上片的山水的感情化似是同样手法,但却一反上片的山水“与人亲”,而为鸥鹭对人恨,这一亲一恨之间就带给读者以清新多样之感,且通过人们在郊外的不能久留,更深一层地透露出深秋的到来。作者凭借着移情作用,把人物形象虚化了,主人公热爱大自然及生活的抒情形象由感情移入外物得到表现。这首词造景清新别致,描写细致传神,巧妙地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物我交融的深秋美意,耐人寻味。这明显的体现了

31、词人以女性独特视野对大自然的细致描写与热爱之情。“这画面、境界和意趣,真令人滓尘消尽腑膈俱清了抒情性是诗歌的第一生命。这首小词我们可以处处感受到女词人热爱生活的芬芳绵渺的深情。” 陈祖美,李清照词新释辑评M.北京:新华书店出版社,2003:8.第二,李清照特别注重心理描写,对女性的内心世界的心里描写,既真切、微妙,又精巧传神。例如浣溪沙中“眼波才动被人猜”这一句就是描写女子的心理,处于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内心的感情是异常的复杂丰富的,而眼睛最能表现他们的内心活动,女子此时是最敏感的,她最怕泄露自己的心事,越是觉得人们都在注意她,这一句词人抓住了女子神态的心理变化去描写,犹如画龙点睛,立刻使整个形

32、象完整、生动地表现出来,而不需要修辞比喻,由此可见作者对女性感情心理的捕捉与刻画,十分的贴切、细腻逼真,给人呼之即出的感觉。还有凤凰台上忆吹萧,是一首动态的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词作,这首词用细腻、含蓄、委婉的风格描绘离悲别绪的优秀作品。词一开头突出一个“慵(懒)”字来烘托离愁别苦的心情,并且给以后的情境展开创造了悬念。“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把她那时懊恼、心酸的心理感受都在“欲说还休”情态中形象地、曲折地显示出来了。“休休”又表现了一切努力失败后的一种失望、无可奈何的心理情绪。接着想象离别后之相思,“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运用了刘晨、阮许与仙女成婚又离开天台(武陵)而归和秦穆公之女

33、弄玉及其丈夫萧史的两个典故,含蓄委婉地说出往日感情深厚、志趣相投,而今丈夫走后自己独守空闺、孤独无所依的心情。既是空闺独守,则一定寂寞难耐、望穿秋水,所以才“终日凝眸”念武陵人归,情深切切,无人知,“惟有楼前流水”作知音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流水无情,落花无意,偏偏作者有意采用这种巧妙的创新来表达作者真挚、自然、感人的一番痴情。最后“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来送别,希望丈夫理解自己期盼的苦痛,悲伤的心情。这首词构思新巧,表达细腻,用简单朴实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作者离别的感情心理。另外,李清照在词的写作方面,比较注重音律美和节奏感,她主张歌词要分五音、五声、六律、清浊、轻重。她将

34、女性的感受与词的婉约谐美契合一体,最为明显的一首词就是声声慢,词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词来开端。“寻觅”叠成“寻寻觅觅”是这寻寻,那找找的意思。寻觅的范围扩大了,次数增加了,程度加强了,词旨深化了。“冷清”叠成“冷冷清清”,写出了环境的冷落凄清,加强了“冷清”的程度和色彩。“凄”,人心景凄凉;“惨”,悲伤;“戚”,忧愁。叠成“凄凄惨惨戚戚”,使得情怀更加恶劣,似有沉哀入骨。这十四个字七组叠词,一气呵成,细腻婉曲而又浑成一体,构成了心理描写的极致!在李清照的词中以叠词、重笔来描述环境,表现心境的不在少数,不仅有利于展现其难以言表的情怀,更是此自然流动,增加了词的音律美和

35、修辞美。又如行香子天与秋光中“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凄凄惶惶”都有着同样的艺术效果。总之,李清照在词中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将自己独特的女性视野和人生感悟表达出来,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这既是文学的塑造,同时更是李清照内心情感的表达方式,寄托了自己不同时期的人生体验。李清照独特的艺术才华为后世的闺阁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后世闺阁词多以她的词为楷模,清人况周颐评价说:“易安笔情近浓至,意境较沈博,下开南宋风气”。(清)况周颐,蕙风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42.结语李清照的词深刻地反映她生活的变化,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变化。她通过抒写个人的欢乐、痛苦、悲哀和理

36、想,形象地展示她自己的内心世界,概括地反映她自己走过的路。她把少女的天真娇憨,少妇的柔情挚爱、伤感离别,以及后来的失国之痛、丧夫之悲、悼亡孤寂、念亲怀乡、哀哀欲绝的真情实感都融入在自己的词作里。她生活的由喜到悲,间接体现了历史的由盛转衰,所以她抒的情、表的恨,表面上看来是她个人的,而实际上却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这也是她词时代意义所在之处。 无论是从李清照词的哪一个角度出发,我们都可以看到李清照以女性细腻、敏锐的触感和明确的自省意识,从女性角度出发,看待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女性自身的命运,并力图用女性“自己”的话语将它们表达出来。女性文人形象的自我塑造,因而被赋予了女性意识的文化内涵,具有

37、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更高的美学价值。它摆脱了男权话语体系中女性只能作为世俗玩物和被观赏者的命运,由表现被动人物的对象转化为表现血肉丰满、内心丰富、具有主体自尊的大写的人。李清照正是以她这种女性生命的独立存在,从女性一己的个体生命走向人类文化的至高点。她以女性文人文化精英的立场和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感,以心理情感中丰富的文化时空蕴含,书写女性的怀抱与情感,赢得了当时和后世赞赏,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参考文献 1 陈祖美.李清照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温绍堃,钱光培.李清照名篇赏析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3 陈祖美.李清照词新释辑评M.中国书店.2003. 4 蓝

38、天,林建,五岭.李清照诗词评释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5 靳极苍.李煜李清照词详解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6 阳利平.李清照词中所展现的自我形象J.中国文学研究.2002(4). 7 向梅林.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意识J.舟山学刊.2004(4). 8 张锡梅.解读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意识J.大理学院报.2007(5). 9 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10 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 张忠刚,綦维.李清照的女性意识J.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2001(5). 12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M.成都巴蜀书社,2003. 13 韩伟,鲁亚齐.浅议李清照词中的情感世界J.东京文学.2008(9). 14 徐定辉.论李清照词独特的淑女情怀J.肇庆学院学报.2007(1). 15 武沛荣.浅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J.山花.2009(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