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钨杂多酸与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的自组装以及结构、性能的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9475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钼钨杂多酸与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的自组装以及结构、性能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钼钨杂多酸与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的自组装以及结构、性能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钼钨杂多酸与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的自组装以及结构、性能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钼钨杂多酸与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的自组装以及结构、性能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钼钨杂多酸与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的自组装以及结构、性能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钼钨杂多酸与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的自组装以及结构、性能的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钼钨杂多酸与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的自组装以及结构、性能的研究毕业论文.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钼/钨杂多酸与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的自组装以及结构、性能的研究 摘 要 由于同多酸或杂多酸化合物不仅具有丰富的拓扑结构,而且在吸附、催化、导电、能量存储、光学材料和主客体化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同多酸或杂多酸化合物的合成与制备成为近十年来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溶剂热和传统的溶液法,成功地合成出了2个结构新颖的三维杂多酸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TGA等进行了表征,同时对部分化合物的EPR和变温磁化率进行了测定。论文工作概述如下:1简要的概述了近年来同多酸或杂多酸类化合物的最新研究发展动态,并归纳和总结了部分具有代表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性能以及应用等。2通过铝离子的诱导作用,合成

2、了2个含稀土离子的三维结构化合物H2K(H2O)2Ln(H2O)5H2M12O42nH2O (Ln =Tb,Dy)该类化合物具有非常漂亮的结构构型。关键词:杂多酸;诱导作用;晶体结构钼/钨杂多酸与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的自组装以及结构、性能的研究1 引言近年来,由于杂多酸所特有的独特结构构型以及所表现出来的优良的导电性、氧化还原性、磁性、光学非线性和催化性等性质,研究者们不但对它们的基础理论化学、合成化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在很多应用领域,包括生化、医药 (包果抗癌、抗病毒、甚至抗艾滋病)、分析、临床诊断、催化 (包含光催化)以及固态器件,也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如

3、今大量成果已经被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而且,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千篇有关多杂多酸盐的研究论文得以发表,不仅探讨了许许多多的新的POMS合成方法和新颖独特POMS的结构类型,而且还研究了所得到的目标杂多酸化合物在催化、材料、药物等领域的作用1-25。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先进合成方法和先进物理测试技术得到长足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多金属氧酸盐的分子结构、形成机理、连接方式、电子转移途径和化学反应等方面的认知。 由于含钼和钨杂多酸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电子,当它们在高氧化态,尤其在混合价态时,可以通过金属M(M = Mo或W)离子倾向于形成多个M-O的特点,在略微改变外界环境的情况下,会组装形成具有各

4、种各样拓扑结构的多核高核,甚至超高核的金属氧团簇合和一维、二维、三维的聚合物。通过至今为止所报道的化合物,M-O键形成的金属氧团簇合物一般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其化合物的表现形式通常为游离的酸或盐。而金属氧团簇合物通常由对称性较高的MxOy (M = Mo或W)基本单元组成。尽管杂多酸的合成研究已经很长时间,但是得到的含有稀土离子连接的化合物相对较少。这可能与它们之间的结合能力有着密切联系。稀土离子具有较强的亲电性,而钼酸盐中的氧原子相当活泼且具有较强的亲核性。当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混合在一起的时,往往由于快速的结合得到沉淀而很难长出单晶进行结构表征。此类化合物只有在条件苛刻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其

5、单晶进行并利用X-射线衍射测定和相应的程序解析。针对杂多酸传统的水溶液合成结果的报道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在于,可以人为操纵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浓度、还原剂、酸碱度等均被尝试。如果继续这类条件的摸索,得到的化合物很容易是报道的结构,这也是近几年来很多科研工作者放弃这方面工作的重要原因。在总结了大量文献的情况下,发现通过离子的诱导作用来组装新的杂多酸几乎无人详细的探索,利用铝离子和硒酸根等离子进行类详细的也可能会避免稀土离子与钼酸盐中的氧原子快速的结合得到沉淀的难题。实践证明,诱导作用在单晶培养的过程中可行。本论文报告2个新型的多酸结构化合物:(I) H4K(H2O)24Tb(H2O)54(H4W20

6、.88Mo3.12O84).16H2O和 (II) H4K(H2O)24Dy(H2O)54(H4W20.96Mo3.04O84).16H2O1.1实验仪器与实验条件1.1实验起始原料起始物名称分子式纯度 分子量钼酸铵 (NH4)6Mo7O24.4H2O分析纯1235.85钼酸钠Na2MoO4.2H2O分析纯241.95醋酸铵CH3COONH4分析纯77.05醋酸CH3COOH分析纯60.05氯乙酸ClCH2COOH分析纯94.50氢氧化钾KOH分析纯56.11氢氧化锂LiOH.H2O分析纯41.95硝酸HNO365-68%63.01氨水NH325-28%17.03钼酸H2MoO4分析纯161.

7、95稀土氧化物Ln2O3分析纯2仪器设备和实验方法一、仪器设备 (1) Siemens Smart CCD面探衍射仪 (2) Nicolet Magna FTS-40型红外光谱仪 (3) Vario EL III CHNOS Elemental Analyzer元素分析仪 (4) V2.4F TA热分析系统二、实验方法1.晶体衍射数据的收集与结构分析用于化合物的衍射数据收集的晶体是用 AB胶固定在玻璃丝的顶端或封在一个装有母液的细玻璃管内,在Siemens SMART CCD面探衍射仪上用石墨单色化的MoKa X-射线( = 0.71073 )进行单胞参数的测定和衍射数据收集.衍射数据经过还原

8、和吸收校正后,利用SHELXTS-97程序包(4011判断空间群并采用直接法或重原子法(Patterson)确定重原子后,再利用差傅立叶法进一步确定其它非氢原子的位置,然后采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进行修正,部分化合物进行差傅立叶或几何加氢。具体的晶体学数据见有关具体表格。.2. 变温磁化率的测定 变温磁化率的测定是利用 CF-1型超导仪在 4-300 K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测定的。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被测试的粉末样品是放在一个胶囊中来保持恒重的。在最后的分析过程中将所得的数据用Pascal常数进行抗磁原子的误差校正。3. 热失重和差热分析 热失重和差热分析采用的是V2.4F TA热分析系统。具体的操作是

9、将化合物的粉末样品在氮气的保护下以100C min-的速度从30升温至600或800或10000C.4. 导电率的测量将准备测量的样品研碎成粉末,装入到测导池中并压片,然后通过ZL5-智能-LCR测量仪在室温至850C的温度范围内测量其电导率。5. .红外和激光-喇曼光谱的测量 所有化合物的红外和激光-喇曼光谱的测量分别采用的是Nicolet Magna FTS-40型红外光谱仪和 Nicolet Raman 910 Flourier transform激光-喇曼光谱仪。通过采用KBr压片后,在400-4000cm-1的范围内进行红外光谱的测定,在100-4000cm-1,的范围内进行激光一喇

10、曼光谱的测定。3化合物的合成3. 1化合物I和II的合成 0.3 mmol Ln2O3 氧化物用浓硝酸溶解 ,然后用0.5 M乙酸钾溶液调到pH 值约4.44备用。2.35 g (7 mmol) Na2WO42H2O, 1.23 g (1 mmol) (NH4)6Mo7O244H2O 和 0.19 g (0.3 mmol) Al2(SO4)318H2O 溶解在45 mL 的蒸馏水中,磁搅拌到固体盐完全溶解,慢慢滴加上述准备好的稀土硝酸溶液,并最后把溶液酸度调到pH = 4.44。得到的溶液用滤纸过滤后,保存在开口的三口烧瓶中,在室温缓慢浑发水溶液,1-2个星后,完整的透明晶体析出。 3. 1.

11、1化合物I的合成产率约为: 0.02 g (2%). 依据化学式H96K4Tb4W20.88Mo3.12O128,元素分析:计算值: K, 2.21; Tb, 8.99; W, 54.26; Mo, 4.23. 实测值: K, 2.23; Tb, 8.96; W, 54.26; Mo, 4.27. 红外 (KBr, cm-1): 3407, 1635, 1400, 954, 906, 840, 645, 485.3. 1. 2化合物II的合成产率约为: 0.75 g (70%)。 依据化学式H96K4Dy4W20.96Mo3.04O128,元素分析:计算值: K, 2.20; Dy, 9.16

12、; W, 54.30; Mo, 4.11. 实测值: K, 2.22; Dy, 9.16; W, 54.32; Mo, 4.13.。红外 (KBr, cm-1): 3431, 1630, 1438, 955, 902, 847, 632, 486.4.结果与讨论4. 1化合物H2K(H2O)2Ln(H2O)5H2M12O42nH2O (Ln = Tb, Dy; M = W or W/Mo) (I和II)4. 1. 1化合物I和II的红外峰的归属针对化合物I-II的红外光谱,在3278-3456 cm-1区间的吸收峰大体上是由于O-H键的伸缩振动造成的,在960-889 cm-1区间的吸收峰大体

13、上是由M=O(M = W or W/Mo)的伸缩振动,而在880-445 cm-1区间的吸收峰大体上是由M-O-M(M = W or W/Mo)的不对称伸缩振动造成的。4.1.2化合物I和II的合成讨论如Scheme 4.1所示,化合物H2K(H2O)2Ln(H2O)5H2M12O42nH2O (Ln =Tb和Dy; M = W or W/Mo) (I和II)是由Na2WO42H2O和(NH4)6Mo7O244H2O的混合盐与相应的三价稀土阳离子在水溶液中经过硫酸铝的诱导反应得到的。硫酸铝的诱导作用可以通过另一个系列反应得以证实, Na2WO42H2O和(NH4)6Mo7O244H2O混合盐在

14、相同的水溶液环境中与相应的三价稀土阳离子反应,在没有硫酸铝存在的前提下却形成Ln4(MO4)(H2O)16(M7O24)414-系列化合物17 。Scheme 4.1 描述了三维系列化合物(I-II)的形成机理。在(ia)反应中,混合盐Na2WO42H2O 和 (NH4)6Mo7O244H2O在铝离子存在的前提下,当溶液的pH值 在1.4-3区间,则形成具有Anderson 结构的Al(OH)6M6O183-离子。这与文献报道的含 Ln(H2O)7(AlM6O24)6- 离子的化合物的形成酸度是一致的13c,16。随着pH值的继续增大,Al(OH)6M6O183-离子结构发生重组,形成了相对不

15、稳定的中间体H2M12O4210-离子,同时,释放出铝离子。不稳定的中间体H2M12O4210- 离子并不能在溶液中长期稳定存在,会与溶液中的稀土Ln3+和碱金属K+阳离子进行组装形成三维的框架结构K(H2O)2Ln(H2O)5(H2M12O42)2- (Ln =Tb,Dy; M = W or W/Mo) (I-X)。Scheme 4.1. 化合物I和II的相关反应以及反应机理。.化学式缩写为:化合物I和II-Ln2M12; 离子Ln4(MO4)(H2O)16(M7O24)414-Ln4M29; Ln(H2O)7(AlM6O24)6-Ln(AlM6); Al(OH)6M6O183-AlM6需要

16、强调的是:在合成过程中,如果用其它的醋酸碱金属盐LiAc, NaAc, RbAc, CsAc,或NH4Ac来代替醋酸钾溶液调节溶液的酸碱度,就会出现以下情况: 得到粉末状物质,或者是含有M7O246- 离子的盐,而得不到含有十二核-B (H2M12O4210-)簇结构的化合物。这充分显示了 K+ 和 Ln3+ 离子是三维杂多酸化合物形成的最有利结构单元。另外,尽管晶体物质H2K(H2O)2Ln(H2O)5H2M12O42nH2O (I和II)可以从Na2WO42H2O和(NH4)6Mo7O244H2O的混合盐与相应的三价稀土阳离子在水溶液中经过硫酸铝的诱导反应得到。实验程序必须严格而又小心的操

17、作,以避免急速的沉淀发生,只能得到无法表征结构的粉末。这种现象与公认的杂多酸和稀土难组装的机理是一致的:稀土离子具有较强的亲电性,而钼酸盐中的氧原子相当活泼且具有较强的亲核性。当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混合在一起的时,往往由于快速的结合得到沉淀而很难长出单晶进行结构表征。同时,在合成过程中,必须避免加热,尽管加热可以加速混合盐Na2WO42H2O, (NH4)6Mo7O244H2O, 和Al2(SO4)318H2O的水溶液变的澄清。否则,会极易由K(H2O)2Ln(H2O)5H2M12O422- 簇阴离子向 Ln4(MO4)(H2O)16(M7O24)414-转化。这个转化从副产品Ln4(MO4

18、)(H2O)16(M7O24)414- 得以证实。在合成化合物H2K(H2O)2Ln(H2O)5H2M12O42nH2O(I和II)的过程中,都有副产品Ln4(MO4)(H2O)16(M7O24)414- ,但是他们的块状结构不同于产品的相对稳定的菱形结构。另外,我们也研究了溶液的浓度,改变浓度只会形成 含有Ln4(MO4)(H2O)16(M7O24)414-的盐或者白色粉末,而不是目标化合物。4.1.3化合物I和II的结构讨论化合物I和II都是单斜晶系,属于P2(1)/n空间群。晶胞单元含有1/4不对称分子结构单元。晶体学数据和衍射实验的详细实验数据见表4.1。化合物I和II的部分键长()和

19、键角 () 见表2和3。化合物I和II的原子坐标(104)和温度因子(2 103)见表4和5。IIIFormulaH96K4Tb4W20.88Mo3.12O128H96K4Dy4W20.96Mo3.04O128Mol. mass(g/mol)7074.977096.32Crystal systemmonoclinicmonoclinicCryst size(mm)0.16 x 0.08 x 0.060.12 x 0.11 x 0.10Space groupP2(1)/nP2(1)/na, 12.542(3)12.5367(12)b, 17.052(3)17.0436(17)c, 12.936(

20、3)12.8239(13), deg106.37(3)106.1910(10)V, 32654.4(9)2631.4(5)Z11dcalc, g/cm34.4264.478 (mm-1)25.79026.244T(K)298(2)298(2)Measured refl.1352520965Unique refl.46855455Rint0.05320.0540Refined parameters3633642 range ()2.00 to 25.012.04 to 26.50R I 2(I)R1 =0.0413awR2 =0.1078bR1 =0.0557awR2 =0.1398bR (al

21、l data)R1 =0.0556awR2 =0.1178bR1 =0.0595awR2 =0.1426bGoofc1.0001.000()max (e-/3)4.6804.874()min (e-/3)-5.024-9.799尽管在化合物I和II中,Mo(VI)和W(VI)具有统计分布,这是因为Mo(VI)和W(VI)具有接近的离子半径有关Mo6+ and W6+, 0.59 and 0.60 ,18。但是,元素分析显示W(VI)的成分远高于Mo(VI)。在化合物I和II中,W:Mo的占有率的比重范围为6.59-10.00。在结构的解析过程中,每个M位置的Mo(VI)和W(VI)总占有率之和

22、被限制为1个M原子。正如我们在前言中所描述,至今,杂多酸 (W/Mo)化合物经稀土离子桥连成一维、二维、甚至三维结构相对来说并不多见。单晶衍射显示化合物I-X中是由H2M12O4210-在100 and 001两个方向上经 Ln(H2O)53+连接而成三维网状空间结构。H2M12O4210-结构类似于十二核钨-B(H2W12O4210-),19,20 由八面MO6共角形成的M3O13 和M3O14 簇形成。H2M12O4210-充作六齿配体与六个邻近的Ln3+ 相连接,形成漂亮的三维堆积框架如图4.1。 图4.1在c轴方向上,化合物I和II的堆积图。绿色八面体为MO6,深红色构型为LnO8兰色

23、球为K+,红色球为O.如图4.2显示,两个邻近的H2M12O4210- 在100 or 001方向上是通过三价稀土离子Ln(H2O)53+的两种不同的方式连接起来的。图4.2. 化合物I和II中在100和001面上,H2M12O4210-和Ln(H2O)53+的连接方式。绿色八面体为MO6,深红色构型为LnO8,兰色球为K+,红色球为O。(i)第一种连接方式是两个H2M12O4210-离子通过对称的两个MO2离子与两个Ln(H2O)n3+ 共用4个端氧原子从而形成四边形的 (OW(1A)O-Ln(1A)-OW(1C)O-Ln(1B)封闭结构,图4.3,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连接方式类似于报道的双核

24、化合物 Eu(H2O)3(R-2-P2W17O61)214-,21 (ii)第二种连接方式:四边形的 (OW(1A)O-Ln(1A)-OW(1C)O-Ln(1B)中的稀土离子通过MO2的桥氧连接另外两H2M12O4210-。对于每个稀土离子Ln3+,均作为一个结点通过端氧连接三个 H2M12O4210- 离子。与Ln3+相连的原子可以根据它们的来源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5个水分子,键长Ln-Owater 介于2.263-2.664 ;另外一种是三个端氧,Ln-Oterminal 键长介于2.306-2.477 。对于化合物I和II, 三维堆积结图的空隙中含有有许多结晶水分子,水分子和金属的中心

25、原子簇端氧之间存在众多的氢键,从而起到稳定整体结构的作用。如果忽略结晶水,计算显示分子的每个晶胞单元空隙达到1368 3 23, 大约占晶体体积的52%。氢键的长度介于2.99(2)-3.04(2) .在化合物I和II中,金Mo或W的价态与通过M-O键长计算出来的数值基本上是一致的。24 通过M-O键长计算的结果M价态如下: 5.84-5.96 and 5.90 for compound I; 5.86-5.94 and 5.90 for II.表4.2 化合物I的部分键长()和键角 ()BondDist.BondDist.K(1)-O(27) K(1)-O(14) Tb(1)-O(26) T

26、b(1)-O(23) Tb(1)-O(13) Tb(1)-O(24) Tb(1)-O(22) Tb(1)-O(25) W(1)-O(13) W(1)-O(16) W(1)-O(7) W(1)-O(9) W(2)-O(19) W(2)-O(21) W(2)-O(2) W(2)-O(5) W(2)-O(6) W(3)-O(17) W(3)-O(9)W(3)-O(6) 2.688(15)2.707(11)2.327(17)2.334(14)2.365(11)2.401(13)2.402(13)2.481(14)1.738(11)1.741(11)1.936(11)2.215(11)1.729(11)

27、1.773(11) 1.859(11)1.951(11) 2.229(11)1.717(11)1.805(11)1.891(11)W(3)-O(11) W(3)-O(3) W(3)-O(1) W(4)-O(15) W(4)-O(8) W(4)-O(3) W(4)-O(4) W(4)-O(2) W(4)-O(1) W(5)-O(14) W(5)-O(12) W(5)-O(10) W(5)-O(11) W(5)-O(8) W(5)-O(1) W(6)-O(20) W(6)-O(18) W(6)-O(5) W(6)-O(7) W(6)-O(6) 1.955(11)2.095(11) 2.267(11

28、)1.710(10)1.813(11)1.848(11)1.958(11)2.001(11)2.246(11)1.729(11)1.788(11)1.884(12)1.946(11)2.129(11) 2.242(11)1.720(11)1.738(11)1.913(11)1.920(11)2.287(11)Angle()Angle()O(27)-K(1)-O(14) O(26)-Tb(1)-O(23) O(26)-Tb(1)-O(13) O(23)-Tb(1)-O(13) O(26)-Tb(1)-O(24) O(23)-Tb(1)-O(24) O(13)-Tb(1)-O(24) O(26)-

29、Tb(1)-O(22) O(23)-Tb(1)-O(22) O(13)-Tb(1)-O(22) O(24)-Tb(1)-O(22) O(26)-Tb(1)-O(25) O(23)-Tb(1)-O(25) O(13)-Tb(1)-O(25) O(24)-Tb(1)-O(25) O(22)-Tb(1)-O(25) O(13)-W(1)-O(16) O(13)-W(1)-O(7) O(16)-W(1)-O(7) O(13)-W(1)-O(9) O(16)-W(1)-O(9) O(7)-W(1)-O(9) O(19)-W(2)-O(21) O(19)-W(2)-O(2) O(21)-W(2)-O(2)

30、 O(19)-W(2)-O(5) O(21)-W(2)-O(5) O(2)-W(2)-O(5) O(19)-W(2)-O(6) O(21)-W(2)-O(6) O(2)-W(2)-O(6) O(5)-W(2)-O(6) O(17)-W(3)-O(9) O(17)-W(3)-O(6) O(9)-W(3)-O(6) O(17)-W(3)-O(11) O(9)-W(3)-O(11) O(6)-W(3)-O(11) O(17)-W(3)-O(3) O(9)-W(3)-O(3) O(6)-W(3)-O(3) O(11)-W(3)-O(3) O(17)-W(3)-O(1) O(9)-W(3)-O(1) O

31、(6)-W(3)-O(1) O(11)-W(3)-O(1) O(3)-W(3)-O(1) O(15)-W(4)-O(8) O(15)-W(4)-O(3) O(8)-W(4)-O(3) O(15)-W(4)-O(4) O(8)-W(4)-O(4) O(3)-W(4)-O(4) O(15)-W(4)-O(2) 83.6(4)96.9(6) 82.9(5)146.5(4)97.8(6) 141.5(4)70.8(4) 144.4(5)83.9(5)77.7(4) 103.4(5) 147.1(5)73.2(5)122.7(4)75.1(5)67.1(4)102.2(5)95.1(5) 98.9(5)

32、170.2(5)86.6(5) 78.9(4) 102.6(5)100.5(5)97.4(5)96.7(5) 93.8(5)156.9(5)162.7(5)92.4(5) 86.0(4)73.3(4) 104.4(5) 103.7(5)96.2(5)98.3(5)91.8(5)153.9(5) 94.2(5) 161.1(5) 82.7(4) 81.8(4) 163.7(5) 88.3(5) 84.7(4)70.7(4) 72.7(4)104.4(5) 101.4(5)94.4(5) 101.6(5) 88.2(5)155.4(5) 97.6(5)O(8)-W(4)-O(2) O(3)-W(4

33、)-O(2) O(4)-W(4)-O(2) O(15)-W(4)-O(1) O(8)-W(4)-O(1) O(3)-W(4)-O(1) O(4)-W(4)-O(1) O(2)-W(4)-O(1) O(14)-W(5)-O(12) O(14)-W(5)-O(10) O(12)-W(5)-O(10) O(14)-W(5)-O(11) O(12)-W(5)-O(11) O(10)-W(5)-O(11) O(14)-W(5)-O(8) O(12)-W(5)-O(8) O(10)-W(5)-O(8) O(11)-W(5)-O(8) O(14)-W(5)-O(1) O(12)-W(5)-O(1) O(10

34、)-W(5)-O(1) O(11)-W(5)-O(1) O(8)-W(5)-O(1) O(14)-W(5)-K(1) O(12)-W(5)-K(1) O(10)-W(5)-K(1) O(11)-W(5)-K(1) O(8)-W(5)-K(1) O(1)-W(5)-K(1) O(20)-W(6)-O(18) O(20)-W(6)-O(5) O(18)-W(6)-O(5) O(20)-W(6)-O(7) O(18)-W(6)-O(7) O(5)-W(6)-O(7) O(20)-W(6)-O(6) O(18)-W(6)-O(6) O(5)-W(6)-O(6) O(7)-W(6)-O(6) W(5)-

35、O(1)-W(4) W(5)-O(1)-W(3) W(4)-O(1)-W(3) W(2)-O(2)-W(4) W(4)-O(3)-W(3) W(6)-O(5)-W(2) W(3)-O(6)-W(2) W(3)-O(6)-W(6) W(2)-O(6)-W(6) W(6)-O(7)-W(1) W(4)-O(8)-W(5) W(3)-O(9)-W(1) W(5)-O(11)-W(3) W(1)-O(13)-Tb(1) W(5)-O(14)-K(1)157.3(5)86.5(5) 82.0(5) 177.4(5)78.2(4) 77.8(4)78.8(4)79.8(4) 104.8(5)101.2(5

36、) 96.5(5) 99.6(5)92.6(5) 154.2(5)92.3(5)162.6(4) 83.5(5)80.7(4) 163.1(5)90.2(4) 84.4(4) 71.4(4) 72.4(4)36.7(4) 68.4(3)100.5(3)105.3(3)128.8(3)158.4(3)103.9(5) 100.6(5)97.2(5) 95.7(5)100.5(5) 152.3(5)89.5(5) 164.7(5) 72.7(4) 85.3(4)95.2(4)96.6(4)94.8(4)148.0(6)114.7(5)118.3(6)140.6(6)123.9(5) 94.5(4)

37、117.8(6)114.2(5)135.8(6)119.4(6) 170.4(6)120.9(5)表4.3 化合物II的部分键长()和键角 ()BondDist.BondDist.K(1)-O(27) K(1)-O(14) K(1)-O(29) Dy(1)-O(26) Dy(1)-O(17) Dy(1)-O(13) Dy(1)-O(20) Dy(1)-O(25) Dy(1)-O(24) W(1)-O(13) W(1)-O(16) W(1)-O(1) W(1)-O(8) W(1)-O(4) W(2)-O(5) W(2)-O(11) W(2)-O(3) W(2)-O(19) W(2)-O(23) W(3)-O(22) W(3)-O(4)2.653(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