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浅析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9602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浅析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浅析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浅析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浅析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浅析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浅析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析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析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析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

2、性,以此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在人才培养上的共赢。关键词家庭教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如何寻找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经和方法,一直是困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课题。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可以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赢。一、家庭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在高校大学生中,大致有三种类型的学生,一种是目标明确型。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态度端正,学习主动性强,自律,有责任感和善于与人合作,大概占40%

3、左右。第二种类型是顺其自然型。这部分学生知道学习,但学习主动性不强,愿意随大流,自律性稍差,占学生的50%左右。第三种类型是放任自流型。因不同原因导致他们不爱学习,无学习目标,沉迷玩乐,混大学,占学生的近10%。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学生往往是属于第一种类型和第二种类型的绝大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不取决于父母的学历和地位,我们在学习优秀的大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有50%的学生来自农民家庭,80%以上的学生家长受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家庭困难的学生占51%。但这些孩子在父母那里学会了待人以诚、积极乐观、温和宽厚的优秀品质。其中,学生们认为父母在做人和性格塑造上对自己影响最大。第二种类型的学生占学生的大多数

4、,并且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尤为重要,只要老师正确引导,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及时建立同家长的联系,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会进入成功者行列,如果不抓住时机,会有一部分学生成为第三种类型的学生。我们经家访、同学生谈心后了解到,第三种类型的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出现了偏差。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家庭教育相结合,有利于避免教育的”真空”状态和“后教育”状态所谓真空状态是存在于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误区。学生家长往往在孩子升入大学后就彻底放松了,一是认为孩子长大了该懂事了;二是孩子一般上学离家较远且住校,对高校缺乏了解;三是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我们在一

5、次家长会上讲解学校有关学籍管理规定时,一位家长吃惊地问:“上了大学还有退学啊?”所以,家长一般是孩子说什么信什么,缺乏同高校老师的主动沟通。高校老师认为,大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行为能力,应该受更深层次的教育,更人性化,更尊重学生;同学生家长联系是否是“无工作能力”的表现。以上误区会导致学生在上大学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处于真空状态,对于第二种类型的学生会出现滑坡现象,第三种类型的学生会出现问题后,再进行教育的现象,对家庭和学校造成不该有的损失。如果学生在报考学校前和在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家长就了解学校相关信息;高校老师自学生一入学就以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宣讲有关政策,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和家

6、长联系方式,公布老师的通信地址、电话、信箱等,及时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寄送学生喜报、罚单、成绩单等,建立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绿色通道,就会避免许多问题的发生。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家庭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式地反映出来,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较高,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家长把孩子考上大学看成了唯一的选择。为此,孩子的学习成为家庭中压倒一切的要务。只要能满足孩子的学习,家长做什么都心甘情愿。绝大多数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综合素质等可以

7、说无暇顾及。大学前的家庭教育已使许多大学生养成了懒惰习惯和依赖心理,这导致了大学里出现了幼稚园现象;出现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诚信缺失、拜金主义、迷恋网络等也大有人在。另外,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学习压力较大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作为家长不能顾及“面子”,把孩子的或家庭的问题掩盖起来,这只能导致恶性循环。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籍簿、电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大学生的心理测试和观察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相关的知识,掌握沟通的技巧,针对不同家庭和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思想教育方式。高校还要通过开展各种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

8、意识,让学生学会感恩。学生有了一颗对家长、老师、朋友的“感恩”的心,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才能不畏任何险阻勇往直前,才能承担起当代大学生应承担的责任。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家庭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提升学校竞争力家长在帮孩子选某所大学的时候,不仅要看这所大学的名气、教学水平,更要关注这所大学的校风建设。学校的培养目标、文化理念都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和所培养的每个学生身上。高校老师在同学生家长电话、网络、书信等沟通时,不仅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同时也在传递着学校的培养目标、文化理念和育人职责。我想没有一个家长会不为之感动的!我们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学生家长就是我们大学精神的传

9、播者,是大学宝贵的资源,是我们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美国一著名大学校长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曾指出:“学校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一方面,实现向家庭渗透教育的社会职能;另一方面,能广泛地获取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调整学校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效益大有裨益。”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对象是不可分割的。目前,家庭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只有我们真正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让每个人都成功!”研究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一方面,希望能引起高校的重视,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10、,开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也提醒广大家长重视孩子在各个阶段的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激励功能、示范功能和调控功能,不仅重视知识,更要重视能力和素质。参考文献:1曲建武.识读大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王长民.论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教育发展研究,1997,(1).3吴宪.高校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机制的研究.学生工作研究,2005,(4).4杨永青.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大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

11、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

12、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

13、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