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论文逐级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及其借鉴意义.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96241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论文逐级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及其借鉴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法律论文逐级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及其借鉴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法律论文逐级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及其借鉴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律论文逐级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及其借鉴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论文逐级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及其借鉴意义.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及其借鉴意义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及其借鉴意义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及其借鉴意义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强调生命进程中各年龄阶段的非正式社会纽带对犯罪的重要性。该理论对人生进程中犯罪的新视角解释,为反思当代犯罪

2、学理论和刑事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犯罪形势严峻、犯罪学研究滞后、刑事政策尚不完善的历史背景下,介绍及借鉴该理论的研究成果尤显必要。关键词 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人生进程;刑事政策中图分类号 D916 文献标识码 A一、引言美国犯罪学家罗伯特J桑普森(Robert JSampson)和约翰H劳布(John HLaub)在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转折点(Crime in the making:pathways and turning points through life)一书中提出并论证了“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An age-graded theory of in

3、formal social control)。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转折点一书获得诸多重要评价:1如,“这是一部具有创造力的、直率的、在理论观点和方法论方面存在诸多争议的书。”(约翰.莫德尔( John Modell ),美国社会学杂志)。“本书值得广为传阅和引证。(作者)极其谨慎地构建了一套用于解释人生进程中违法犯罪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特征的理论体系,并对该理论进行了极为细致地论证。”(坎迪斯克鲁茨克尼特(Candace Kruttschnitt),犯罪与违法研究杂志)。“犯罪之形成一书值得广为推广。”(琼麦科德(Joan Mccord),当代社会学)。“把量化研究的统计数据与个体生活史的质化研

4、究娴熟地结合在一起。该书必然使人们对犯罪学或生命进程产生兴趣,必然会拥有广泛的读者群。犯罪之形成一书注定成为经典。”(迈克尔路特(Michael Rutter),伦敦大学精神病学学院)。“在犯罪之形成之前,没有一部著作能够提供涉及从青年时期到成年时期违法犯罪的如此体系化的、理论化的观点”(约翰哈根(John Hagan),查佩尔希尔的北卡罗来纳大学)。笔者认为,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对人生进程中的犯罪的新视角解释,为反思当代犯罪学理论和刑事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犯罪形势严峻、犯罪学研究滞后、刑事政策尚不完善的历史背景下,介绍及借鉴该理论的研究成果尤显必要。二、逐级年龄非

5、正式社会控制理论的理论基础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的提出与建构是建立在诸多犯罪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对这些理论的批评与发展、反思与借鉴。笔者认为,罗伯特J桑普森和约翰H劳布所提出的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至少受以下理论影响。第一,生命进程理论(the life-course perspective)的影响。生命进程被定义为“人生不同年龄段的道路”,这里的不同年龄段“由形成生活阶段、生活变迁和生活转折点的事件以及决策过程紧密相关的期望和选择来表明。”是一种“随着时间变化而形成的一系列文化角度定义的逐级年龄段角色与社会转化过程”。1(P8)可以用两个中心词来分析生命进程的动态性。一条轨线(A t

6、rajectory)是指生命进程中所经历的一段道路或一个发展阶段,诸如工作经历,婚姻,父母子女关系,自尊心,或者犯罪行为。多条轨线( Trajectories)则意指长期的行为模式并以一系列的变迁为标志。变迁(Transitions)以生命中的事件为标志(如第一份工作或第一次婚姻),这些事件体现在多条轨线之中并随着一小段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些变迁是逐级年龄段的,而另一些则不是。因此,被假定为重要的是标准化的时间段和先后角色的变迁。生命进程分析常常被刻画为如下特征:聚焦时间周期、时间段、生活中先后发生的主要事件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结果对日后社会发展的影响。生命进程理论的长期观点是:轨线表明儿童时期的

7、事件与成年时期的经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另外,生命进程理论的短期观点也表明,变迁或转折点可能修正生命的轨线它们能够使生命“改道”(Redirect paths)。可能修正生命轨线的社会机构与事件包括:学校,工作、兵役、婚姻以及父母子女关系。2 因而,纵向研究方法构成了生命进程研究的核心。显然,罗伯特J仁桑普森和约翰H劳布的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的研究视角便是建立在生命进程理论基础之上的,只不过该理论强调的是“社会联系的品质和强度,而不是生命事件的出现和消失。”3第二,犯罪与违法稳定性理论(Stability of crime and deviance)的影响。犯罪与违法稳定性观点广为流行

8、,该观点强调:反社会行为的个体差异在生命进程中具有稳定性。犯罪与反社会行为的稳定性经常被定义为同型连贯性(Homotypic continuity),意指同样行为或表型个性在不同时间段的连贯性。(P553)4 一些研究表明,早期的攻击行为预示着后期的攻击及犯罪暴力,犯罪与攻击行为具有较高程度的稳定性。“早期具有较高比率实施反社会行为的孩子比具有较低比率的孩子在日后更有可能去实施该行为。”5(P433)格鲁克夫妇(the Gluecks)在他们的犯罪生涯(Criminal careers)研究中发现,所有的510名少年犯“都有过严重的反社会行为经历”。他们的数据也证实了“反社会行为生涯中的早期反

9、社会行为因子”。另外,格鲁克夫妇在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揭密课题研究中对1000名男性的后续研究也证实了行为所具有的显著的连贯性。正如他们在犯罪人与非犯罪人视野一书中所强调的:“原先属于非违法犯罪人组的大多数男孩在随后的日子里依然遵守法律,而原先属于犯罪人组的男孩大多数在1725岁年龄段继续实施各种犯罪行为。”6(P170)简言之,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反社会行为在生命进程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一直强调行为的稳定性,发展心理学家特别重视儿童早期而忽视成年生活过程。即使是最近的犯罪社会理论也持相同的观点,否定成年时期的变迁会对成年犯罪产生真正影响。罗伯特J桑普森和约翰H劳布吸收了犯罪与违法稳定性理论观

10、点,他们提出的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并不否认犯罪与违法行为所具有的稳定性,但同时又认为,“犯罪学家不应该把稳定性作为普遍性规则,该稳定性是以儿童时期的变量作为最适中的预测工具的长期性的预测性研究为依据的。”更确切地说,“虽然存在着纵向的连续性,但研究已经证实,青年后期存在着诸多的变量,并且成年犯罪行为并不直接归因于儿童时期的行为倾向。而且,有证据证明成年时期犯罪行为的变化受生命进程中的社会变迁及成年生活事件的影响,这也就强调了生命进程视角研究的意义。”1(P1516)第三,变动性与成年生活进程理论(Change and the adult life course)的影响。该观点强调“社会自

11、身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的本性”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性”,并进而认为“社会学研究与社会学理论的贡献在于为从社会组织与社会作用方面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基础,人类行为的形成不仅取决于早期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还要受制于整个生命进程中的社会结构、社会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个体生活机遇的影响。”7(P106)其代表性理由有: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

12、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13、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

14、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