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视角下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9682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众参与视角下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众参与视角下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众参与视角下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众参与视角下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众参与视角下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众参与视角下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众参与视角下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分析公众参与视角下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对策分析程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300387)【摘要】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解决政策问题的根本性途径和决定性步骤.然而在现实的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偏差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造成偏差的诸多原因中,政府这一行为主体的消极影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引入公众参与的视角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对监督和制约政府的消极作为,提高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最终解决政策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公众参与;对策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主体为实现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政策对象,使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2、它的实质是遵循政策指令所做的变革,是把政策付诸实施的相关行动的总和.然而在现实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执行活动偏离了政策目标,并且产生不良后果的现象.这些执行偏差,不仅会削弱政策权威,影响政策效果,破坏政府形象,还可能造成整个社会各个领域的无序和混乱.一,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主要原因分析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主要有政策问题,政策环境,政策对象和政策执行主体四个因素,其中政策执行主体发挥着关键性的影响,对执行的有效f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下面将从执行主体,政策客体及政策自身三个方面,对造成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做一简要分析.(一)政府执行主体导致的偏差1.政府执行主体不恰当的利益追求是出现偏差的根源不可否

3、认,政府作为政策的执行主体,也应该有着自己的利益追求,那种针对公务人员基于道德人假设的要求是不切实际,也是不科学的.然而在现实中,一些政府执行主体,如果觉得上级的政策内容触犯了其自身利益,就会以各种借口变通,拖延或改变执行这些政策;还有些政府执行主体则是出于局部利益的需要,任意扩大或缩小政策的使用范围对象,擅自对政策进行改动,以追求当地的政绩,佯装出一副和谐稳定发展的景象.2.政府执行主体对政策的认知不足造成执行偏差一项公共政策得以贯彻到什么程度,通常取决于官僚对它的解释,以及取决于他们实施该政策的兴致和效率.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政策执行主体对公共政策认识不够,理解不清的问题.主

4、要表现为由于执行者知识水平素质偏低,没有把握公共政策的实质,没有理解公共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原因,没有考虑到各项政策之间的系统关系,最终影响政策的顺利执行.3.政府执行主体的能力不足与方法不当导致的执行失败毋庸置疑,政府执行主体的能力是促进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要素.如果政府执行主体的专业素质低下,就无法制定具有长远眼光的可行的执行方案;如果政府未能根据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具体现实和本身所掌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恰当的方法,就会使政策的顺利执行遇到较大的阻力,甚至出现执行行为的负效应.(二)政策客体导致的偏差作为政策发挥作用的对象,政策客体指的是政策所针对的问题和人群,这些要素在政策执行中也发挥着重要

5、的作用.在现实中政策问题被公众所认识具有一定的困难性,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也为执行的偏差埋下了伏笔.涉及范围越广的政策问题,执行难度就越大;目标群体行为所需调适量越大的政策问题,执行难度也就越大.不仅如此,政策所针对的人群也就是广大的民众,这一群体对执行效果产生着巨大影响.公众对政策的不理解,不支持都会积聚巨大的负面力量,间接导致政策执行的偏差.(三)政策本身存在障碍性在造成政策执行偏差的众多因素中,政策本身的不完善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点.政策缺乏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政策表达得模糊,模棱两可,单个政策之间联系少,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却容易相互抵触和不匹配,这些都会造成执行的偏差,妨碍政策问题的

6、解决.此外,政策还应存在一定的弹性,如果在这一点上有欠缺,政策执行就会失去灵活和变通,执行者就不能在不偏离政策目标的大范围内,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地实施和执行政策.二,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对策分析针对上文所分析的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政府这一执行主体是各主要因素中影响最大的,因此也就凸现了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必要性.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有利于增加公众对政策内容的认同与支持,提升公共政策执行的绩效;有助于调适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和客体的利益矛盾,消减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增强公共政策与公众需求之间的相互适应性,促进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在这一视角下,依据政策执行的一般过程,可以在执行的准备,具体

7、实施和总结反馈三个阶段引入公众参与对政策执行偏差加以纠正.(一)公众参与政策执行计划在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制定政策执行计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为政策的执行进行物质准备,组织准备和配套的制度.公众参与政策执行计划,有利于公众准确,及时地了解政策内容,目标和要求,将公众的参与和支持转化为政策执行的内在动力,克服公共政策执行的盲目性和随意,从根本上促进公众对政策执行的理解,有助于减小执行过程中的阻力,也对政策执行中可能出现的独断专行和以权谋私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二)公众参与政策执行沟通公众作为政策的目标群体,参与政策执行实施各步骤中的沟通环节,可以防止政策信息的失真和信息渠道的不畅,也有利于

8、防止小道信息的四散传播.公众参与政策执行沟通,主要表现为通过电子政府,政务公开,听证会等渠道积极参与政策执行活动,防止公共政策执行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发生,防止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三)公众参与政策执行监督和评估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和评估,应该是贯穿整个执行过程的重要活动.监督是建立在评估之上的,评估是为监督提供了判断的标准,它们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政府执行主体因为自身不合理的利益需求,模糊的价值观和不足的能力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偏差的时候,公民的监督以及公众参与下的评估可以从另一个方向对政府的行为加以制约,以纠正偏差.公众参与政策执行评估要求建立健全公共政策执行的社会评价机制,通过听众来信,电视

9、座谈,检举信箱,民意调查等公民参与渠道来保证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公开,公正,公平.基于这种基础之上的监督,可以有效地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防止公共政策执行的违法乱纪行为,保证公共政策执行的方向,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参考文献】1莫勇波.政策失灵的政府执行主体原因剖析rJ.学术论坛,2005,4.2叶大凤.论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J.北京大学学报,2oo6,11.3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中译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何宏浪,朱旭光.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失灵的原因及其矫正探讨J_.当代经济管理,2009,2.5宁国良,陆小成.论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民政治参与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5.E6王琳,韦春艳廉政政策执行中的公民参与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