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强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9733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5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志强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志强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志强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志强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志强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志强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强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志强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设计报告)(工程设计说明书)组长组员班级学号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年 月 日提 纲1. 概述12. 基础资料63. 填埋库区主体工程154. 填埋工艺205. 渗滤液处理系统246.气体的集导与利用297. 配套工程设计318.企业组织与人员编制379.环境保护与监测3810. 职业安全与卫生防疫4311. 主要工程量和机械设备材料表46目 录1. 概述11.1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单位21.2设计依据与选用标准21.3设计原则41.4 设计内容52. 基础资料62.1场址62.2区域自然地理地质概况62.2.1 气象水文62.2.1.1气象62.

2、2.1.2水文72.2.2地形地貌与构造72.2.2.1地形地貌72.2.2.2构造82.2.2.4地震82.3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82.3.1地形地貌82.3.2岩土构造92.4 水文地质条件102.4.1含(隔)水层组102.4.1.1+含水透水层组102.4.1.2 层相对隔水层组102.4.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1125不良工程地质现象112.6 城市生活垃圾现状122.6.1 城市垃圾产生源122.6.2垃圾成分122.6.3 垃圾产量预测122.6.4 处理规模122.6.5库容的确定(见13.库容与面积标高)143. 填埋库区主体工程153.1 场底平整(8.场地平整、截洪沟

3、)153.2垃圾坝(见7.垃圾坝平、剖面)153.3 防渗工程(见10.盲沟、地下水导排断面(防渗层图)163.4 渗滤液排导系统(见 10.盲沟、地下水导排断面(防渗层图)173.5 截洪沟(见8.场地平整、截洪沟)173.5.1 概述173.5.1.1设计依据183.5.1.2执行主要标准及规范183.5.2截洪沟设计183.6垃圾填埋设备183.6.1垃圾摊平碾压作业主要设备183.6.2取土和挖土设备193.6.3喷药和洒水设备194. 填埋工艺204.1 填埋作业法204.1.1 工艺流程204.1.2 具体作业方式204.2 填埋单元设计(见15.填埋工序)224.3 填埋堆体设计

4、224.4封场设计(4.封场平面、14.库区封场大样)235. 渗滤液处理系统245.1渗滤液产生量及处理规模245.2设计进出水水质与处理程度245.2.1 进水水质245.2.2 排放水质标准与处理程度255.3 处理工艺的选择265.3.1 方案比选265.3.2 推荐方案工艺设计276.气体的集导与利用306.1填埋气产生的机理、成分及危害306.2填埋气的产量预测306.3填埋气体的处理316.4导气系统316.5排气系统317. 配套工程设计327.1总平面布置设计327.2建筑物与构筑物337.2.1 管理区综合楼337.2.2大门及围墙337.2.3门房及计量间337. 3 给

5、排水347.3.1供水及用水量347.3.2 排水347.4消防347.4.1设计依据347.4.2消防设施357.4.3消防措施357.5 供电及电讯367.5.1 供电367.5.2 电讯367.6绿化367.7道路工程377.7.1外道路377.7.2场内道路377.7.2.1设计阶段377.7.2.2方案要点378.企业组织与人员编制388.1企业组织388.2人员编制388.2.1工作制度388.2.2人员编制389.环境保护与监测409.1污染物分类与性质409.1.1 填埋场气体409.1.2 填埋场的粉尘409.1.3 污水409.1.4 噪声419.1.5 固体废物419.1

6、.6 臭气419.2 环保措施419.2.1本设计采用最近颁布的国家标准:419.2.2大气污染物控制措施419.2.3污水处理措施429.3环境监测429.3.1大气监测429.3.2地下水监测系统439.3.3渗滤液监测井439.3.4蝇、蛆、蛹指数监测449.3.5噪声监测4410. 职业安全与卫生防疫4510.1编制依据4510.2 概述4510.3 安全防护措施4510.4 劳动保护措施4610.5 卫生防护措施4711. 主要工程量和机械设备材料表4811.1主要工程量4811.2填埋场机械设备5011.3其它设备51附录:1. 湖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关于湖北省志强县垃圾处理工程

7、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鄂计投资20021265号2. 湖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省计委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03年西部中心城市环保基础设施项第二批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计划的通知鄂计投资20031009号3. 志强县环境保护局文件志强县环境保护局关于业州垃圾处理厂工程的设计委托书(建环文20043号)2004年2月15日4. 志强县环境保护局函志强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志强县垃圾处理工程渗滤液排放标准的函建环函字20041号1. 概述志强县地处东经10933至11013,北纬3006至3054,位于湖北西南边陲,恩施州东北部,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本州巴东县、鹤峰县为邻,北与重庆市奉节县、巫

8、山县接壤。美丽的清江横贯境内,将县境分南北两大部分,境内林业、水利、矿藏资源非常丰富。全县国土面积2659平方公里,耕地58万亩。2000年末居住着汉、土家、苗、回等15个民族,总人口50余万人,志强县府所在地邺州镇现有各类人口共计6.0万人,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控制面积40平方公里。随着志强县城区建设的发展,人类活动不断改造浅表地貌和自然环境。根据志强县新修编的总体规划,至2005年,城区居住人口将达到7.01万;至2010年,城区居住将人口达到8.84万;至2020年,城区居住将人口达到12.98万。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在城区周围无序堆放,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危害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9、和身心健康。为了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有效地控制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危害,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对城市生活垃圾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区域城市,志强县 2001年人均日产垃圾约1.5公斤/人日,城市生活垃圾每日清运量85吨。随着城市扩大、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垃圾生产量将有所减少,垃圾总量将有所增长。预计2019年生活垃圾每日清运量将达到121吨。目前,所有的垃圾都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只是在城区附近就近堆放。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垃圾随处堆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区周围的环境卫生和居民的生活环境。 清江是长江的支流,她横贯志强县,将志强

10、县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建设城市垃圾处理场对保护清江水质乃至保护长江水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当今正逢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志强县凭借着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创造一个优美的投资环境,一个良好的卫生条件,将给志强县人民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因此,搞好志强县环境治理,是顺应将来发展趋势,也是西部吸引国内外资金,发展志强县经济的必要条件之一。1.1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湖北省志强县城市垃圾处理工程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湖北省志强县环境保护局1.2设计依据与选用标准1) 湖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关于湖北省志强县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鄂计投资20021265号2) 湖北省发展计划委员

11、会文件省计委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03年西部中心城市环保基础设施项第二批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计划的通知鄂计投资20031009号3)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设计研究院湖北省志强县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2年9月4) 志强县环境保护局文件志强县环境保护局关于业州垃圾处理厂工程的设计委托书(建环文20043号)2004年2月15日5) 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鄂西办事处志强县垃圾场处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设计阶段)2004年2月6) 湖北省辐射管理中心站志强县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2002年10月。7) 工程选址1:1000地形图8)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志强县城区

12、总体规划(修编)2000年2020年(2000年12月)9) 志强县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2000年12月)10)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11)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12)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1995)1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1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5) 关于城市生活垃圾设施建设有关问题的报告,国家计委1999年6月2116) 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0号。17) 工业

13、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1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3095-1996)1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4551-93)2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22) 防洪标准(GB50201-94)23)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24) 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0号25) 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卫生安全监督的暂行规定,劳字198848号文26)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1.3设计原则执行建设部CJJ17-200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

14、填埋场技术规范和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实现对志强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是本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确定设计原则为:(1)采取完善的清污分流措施,减少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量;(2)设置填埋气体导出和处理设施,防止填埋气体对环境及安全造成危害;(3)设计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渗滤液处理措施,保护区域地表水水体的水质;(4)采取有效经济的防渗措施,保护填埋库区下游地下水水质;(5)设备选型应以节能、高效为原则,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少占农田,远近结合,结合自然地形、地貌。根据工艺流程、采光、通风、日照、卫生等要求因地制宜布置构筑物。1.4 设计内容本工程设计采用的工艺为改良型

15、厌氧卫生填埋工艺,主要工程设计内容有:(1)填埋主体工程:场地平整工程、垃圾坝、垃圾填埋设备、防渗系统、雨水导排系统(截洪沟)、渗滤液收集系统、填埋气体的收集与安全导排系统、填埋封场生态恢复工程、填埋库区围墙等。(2)污水处理站:包括渗滤液调节池、生物处理构筑物、物理过滤池、自然氧化塘等构筑物和污水处理设备。(3)生产管理与辅助设施:包括综合办公楼及场区绿化、交通和运输设备、计量设施(地磅房)、供电设施,供水及消防设施、通讯及其它辅助设施等等。(4)场区道路工程:包括进场道路、污水处理站道路和填埋库区临时道路。(5)城市垃圾转运系统:不包含在本设计文件内,另外设计。2. 基础资料2.1场址 拟

16、建工程场址位于志强县邺州镇指阳社区关山槽,占地面积约47925平方米(投影面积),近72亩;本场征地包含部分农田,林地和绝大部分荒地,总征地面积为103.7(以斜坡面积计)。场地南西距209国道400米,自国道起120米有简易道路,120米处至场地仅有田间小路。2.2区域自然地理地质概况2.2.1 气象水文2.2.1.1气象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5.5; 年极端最高气温:39.9年极端最低气温:-15.2; 平均无霜期:232天降雨量:年均降雨量:1416mm; 最大月平均降雨量:593.8mm主导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静风频率为59%最大风速28米/秒; 多年平

17、均风速1.8米/秒2.2.1.2水文场区内无大型河流分布,主要地表水体为沿槽谷底部分布的常流溪沟,平面形态呈树枝状,坝线以上汇水面积约47300m2。溪沟雨季主要排泄降水,枯季主要排泄层浅层基岩裂隙水及孔隙水,差异较大。勘察时坝轴线两侧(S3、S4)实测溪沟流量分别为13.8 m3/d、3.5m3/d,合计流量17.3 m3/d。据查洪水期流量骤增,致使下游1.10.6断面排水沟溢出,排水沟与两侧水田共同构成泄洪通道。2.2.2地形地貌与构造2.2.2.1地形地貌 场区位于志强盆地中部南东侧,盆地呈带状北东向展布,盆地内为低山丘陵地貌。地表沟谷发育,将丘陵切割成垄岗、岗丘,比高差2050m。场

18、地所在关山湾槽谷,整体北东至南西展布,在垃圾坝以南20米处转为近东西向,槽谷底宽1540m,平面呈树枝状,共发育五条坡立谷与槽谷相接。近垃圾坝处的杉树槽及张示祠湾基本垂直主槽谷分布,长度分别为80 m、150m;近顶端三条坡立谷长度5070m。槽谷底部ZK10至坝址及张示祠湾坡立谷纵坡度相对平缓,坡度35%,其它地段纵坡度1217%。槽谷及坡立谷横断面均呈“U”型,两侧坡度陡坡急坡,坡角2550。沿槽谷四周分布垄岗及垄脊构成自然地表分水岭,最高点位于场区北东山脊,高程约625m;最低点位于坝址(ZK1)一带,高程约576 m;相对高差49 m;地形总趋势北东高,南西低。2.2.2.2构造 场区

19、构造位置处志强断陷盆地南东侧,北西距志强屯堡断裂约2.5km,场内出露地层为白垩系正阳组粉细砂岩,岩层产状:倾向135148,倾角1822。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一般呈闭合状,局部脊岭处张开,宽0.12cm,两组共扼产生,其中一组走向为 200235,另一组走向为320330。2.2.2.4地震 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资料,志强县城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志强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2.3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2.3.1地形地貌 场区位于志强盆地中部南东侧,盆地呈带状

20、北东向展布,盆地内为低山丘陵地貌。地表沟谷发育,将丘陵切割成垄岗、岗丘,比高差2050m。场地所在关山湾槽谷,整体北东至南西展布,在垃圾坝以南20米处转为近东西向,槽谷底宽1540m,平面呈树枝状,共发育五条坡立谷与槽谷相接。近垃圾坝处的杉树槽及张示祠湾基本垂直主槽谷分布,长度分别为80 m、150m;近顶端三条坡立谷长度5070m。槽谷底部ZK10至坝址及张示祠湾坡立谷纵坡度相对平缓,坡度35%,其它地段纵坡度1217%。槽谷及坡立谷横断面均呈“U”型,两侧坡度陡坡急坡,坡角2550。沿槽谷四周分布垄岗及垄脊构成自然地表分水岭,最高点位于场区北东山脊,高程约625m;最低点位于坝址(ZK1)

21、一带,高程约576 m;相对高差49 m;地形总趋势北东高,南西低。2.3.2岩土构造场区构造位置处志强断陷盆地南东侧,北西距志强屯堡断裂约2.5km,场内出露地层为白垩系正阳组粉细砂岩,岩层产状:倾向135148,倾角1822。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一般呈闭合状,局部脊岭处张开,宽0.12cm,两组共扼产生,其中一组走向为 200235,另一组走向为320330。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工程查明,场地分布第四系(Q)及白垩系正阳组(K2z),各层分布及特征如下: 耕植土(Qpd)灰褐色、灰黄色,粉细砂为主,表层含淤泥、植物根茎及有机质,松散,谷底饱和谷坡带稍湿。主要分布于槽谷

22、底部表层,谷坡上零星分布,厚度00.80米。粉细砂(Qdl+el)灰黄色,局部棕红色,粉细砂为主,含少量粘粒。湿饱和,松散,稍具粘性,土芯易散。槽谷底部均有分布,层顶埋深0.000.80m,层顶面标高576.66594.33m,厚度0.503.34 m;垃圾坝轴线处谷底埋深0.80m,厚度2.70m,两坝肩缺失。粉细砂岩(K2z)灰黄色、棕红色,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硅泥质胶结,胶结不致密,岩芯扰动切削后极易破碎,大部呈粉未状,少量呈柱状,属极软岩石或半成岩。场区均有分布。槽谷中层顶面埋深1.203.62m,层顶面标高574.65592.79m;坝轴线处槽谷底埋深3.50m,两坝肩基本裸露,

23、局部埋深0.60m。钻孔揭露最大厚度17.30m。2.4 水文地质条件2.4.1含(隔)水层组场地分布第四系及白垩系正阳组,依据岩土物质组份、孔隙与空隙发育程度、地表水文地质调查、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及水文地质试验成果资料,划分场区含(隔)水层组。2.4.1.1+含水透水层组土层以粉细砂为主,含少量粘粒,松散状,湿饱和状态。经抽水试验测定渗透系数为3.747. 7210-3 cm / s,为透水类别,判定为透水层组。ZK5钻孔揭露至基岩面时,地下水自钻孔内外溢,表明地下水局部具承压性。2.4.1.2 层相对隔水层组岩性为棕红色厚层粉细砂岩,地表调查闭合状节理较发育,钻进过程中冲洗液均能自孔口返

24、出,且冲洗液耗量较小, 对ZK2、ZK6、ZK8、ZK12钻孔压水试验表明,该层单位吸水量3.010-46. 7710-3L/minm2,渗透系数4.1710-78.8010-6cm/s,为不透水微透水类别。判定为场区相对隔水层组。经地表调查,谷坡地带岩石表面潮湿,沿节理裂隙及岩面有渗水痕迹,表明该层岩石表层微弱透水;较明显的季节性泉水有2处(S1、S2),调查时基本枯竭,降雨后呈单股状流出。2.4.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场地中+层为主要含水层组,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槽谷底部土层中;下伏粉细砂岩为相对隔水层,但浅层具弱透水性,局部裂隙中季节性充水。谷底施工钻孔中地下水位埋深多为0米,其中Z

25、K5钻孔揭露地下水具有0.2米高承压水头;谷坡上ZK2、ZK4地下水位分别为2.70及7.40米,应为冲洗液残留水柱,同时表明水柱以上岩层具一定透水性。场区地下水补给源为大气降水,降水部分下渗使基岩表面节理裂隙、土层孔隙充水,部分蓄积于水田中,余量沿槽谷两侧排水沟经坝址向南西排泄出区外,裂隙及孔隙含水层组裸露地表,补给条件较好;谷坡上裂隙水受地形控制由高向低径流,迅速在谷底排泄,渗出地表或补给孔隙含水层,渗流量极小,季节性变化明显。谷底孔隙含水层整体径流方和受含水层及地形控制,由北东向南西径流;部分为地下径流排泄,部分集聚于地表溪沟中径流排泄出区外,径流排泄条件较好。25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场区未

26、见大型滑坡、岩崩、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共发现3处小型掉块,分别位于关山湾ZK13南西20米、张示祠湾北侧谷坡及进场道路东侧谷坡上,体积25立方米,细砂岩岩体在临空条件较好时沿节理面顺坡向坠落。2.6 城市生活垃圾现状2.6.1 城市垃圾产生源志强县城市垃圾产生源主要为: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垃圾、集贸市场垃圾、道路清扫垃圾。其中以居民生活垃圾为主。2.6.2垃圾成分据2002年调查,志强县城区垃圾成分构成如表3-1。表3-1 志强县垃圾成分的物理构成(湿重%)类百 别分 数有机物无机物可回收物动物植物灰土砖瓦陶瓷纸类塑料橡胶玻璃金属木竹%1.6617.1871.613.2

27、12.792.170.490.470.422.6.3 垃圾产量预测本工程建设目的是处理志强县中心城区邺州镇的城市垃圾.根据志强县城市总体规划,对志强县城区垃圾产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见表3-2;历年累计垃圾产量、填埋覆土量和总填埋库容量见表3-3。2.6.4 处理规模因志强县城市垃圾无机物含量高,填埋压实密度按T/m3计,则在15年(2005年2019年,含建设期)的服务期间累计产量为58.62万吨,填埋场按服务年限15年计,平均日处理规模为107吨。表3-2 垃圾生产量 年份人口数(万人)人均日产量(kg/d*cap)日产量(吨/日)年产量(万吨/年)20057.011.35953.4720

28、067.381.35983.5820077.771.301013.6920088.111.251013.6920098.471.201023.7220108.841.151023.7220119.231.101023.7220129.641.101053.83201310.001.051093.98201410.381.051104.02201510.771.051124.09201611.181.001134.12201711.611.001164.23201812.051.001194.34201912.510.951214.42表3-3垃圾生产量与覆土预测表年份年产量(万吨/年)累计年产

29、量(万吨/年)年覆土量(吨/年)累计年覆土量(吨/年)总库容量(万吨/年)20053.473.47931693164.40020063.587.059517.0118833.018.93320073.6910.7410107.5828940.5913.63420083.6914.4310107.5839048.1718.33520093.7218.1510153.5749201.7423.07020103.7221.8510153.5759355.3127.78520113.7225.5710153.5769508.8832.52120123.8329.4010321.1179829.9837

30、.38320133.9833.3810585.3690415.3442.42120144.0237.4010646.32101061.6647.50620154.0941.4910766.77111828.4352.67320164.1245.6110826.99122655.4257.87520174.2349.8411006.57133661.9963.20620184.3454.1811188.71144850.7068.66520194.4258.6011308.80156159.5074.2162.6.5库容的确定(见13.库容与面积标高)根据1:1000地形图和填埋库区工艺设计,估

31、算库容如表2-4。表2-4:填埋库区容积计算表标高(m)高差(m)面积(m2)分层容积(m3)累积容积(m3)578000058022893289328935822491178041069758427130120412273858621029117421401595882130112330263461590215751287629222359221787833629125852592-59311915718518144370593-596.33.3上:2176967033211403下:18857596.3-599.63.3上:2318173326284729下:21259599.6-602.

32、93.3上:2335975717360446下:22530602.9-606.23.3上:2298075169435615下:22577606.2-609.53.3上:2246273582509197下:22133609.5-612.83.3上:2089970247579444下:21675612.8-616.13.3上:1816162943642387下:19986616.1-619.43.3上:1167147848690235下:17328619.4-625.05.6上:021786712021下:11671清库挖方总共为3.24万m3,所以库容为71.20+3.24=74.44(万m3)

33、。志强县垃圾填埋场服务区域为志强县城区,服务人口:2005年7.01万人,2012年9.64万人,2019年12.51万人。服务年限15年,占地面积72亩。3. 填埋库区主体工程填埋库区主体工程包括:场底平整、垃圾坝、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系统、雨水导排系统、道路工程及垃圾填埋设备等。3.1 场底平整(8.场地平整、截洪沟)本场为利用天然地势处理垃圾的填埋场,垃圾进场前要对场底进行必要的清理、平整和夯实,作好防渗层的基础。由于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规定:填埋场场底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不小于2%的纵横坡度。而该场区的自然条件不满足工程要求,所以必须场底平整

34、。对场底和边坡先进行清除根植土,再按设计标高及坡度重整场底及边坡。场底纵横坡度不小于2%,以利于渗滤液的收集,边坡坡度不大于60度,以利于防渗膜的铺设。场底及边坡平整后要碾压夯实,要求密实度大于95%,且不会因填埋垃圾的沉陷而使场底变形。场底及四周开挖平整,开挖土方量为10.38万m3,弃土堆放于填埋场内东南角的张示祠槽谷内,作为覆盖土备用;当堆土用尽后,此槽谷经防渗处理后,可用于填埋垃圾。3.2垃圾坝(见7.垃圾坝平、剖面)由于场址周围缺少土源,所以本工程中垃圾坝采用浆砌块石坝,为了防止坡体和垃圾坝的滑移,必须进行必要的地基处理,以保证垃圾坝和坡体的稳定性。垃圾坝位于场地南侧,底部标高578

35、m,顶部标高593m,长68.7m,坝顶宽2.6m,底宽8m。为增强抗压能力,坝内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由下向上分三层,分别为1.5m、1.2 m、.6m;坝外侧为浆砌块石,外坡坡度为1:0.3。坝基开挖致基岩。在1:1000的地形图中坝顶轴线上与原地形交点A、B(详见总平面布置图)的坐标为:A点(X=269.5,Y=298.0)B点(X=328.2,Y=262.2)垃圾坝构筑材料见工程量表。3.3 防渗工程(见10.盲沟、地下水导排断面(防渗层图)根据场内地质勘探报告结果表明,第四系土层为透水层,渗透系数3.177.7210-3cm/s;基岩层为微透水层,渗透系数4.1710-78.801

36、0-6cm/s,不能满足CJJ17-2001规范要求,必须进行人工防渗处理。本设计根据场地特点并经过经济技术比较,拟采用整体防渗方案。在填埋库区底部及周边用2mm的HDPE防渗膜。HDPE膜上铺设450g/m2的无纺土工布,其上铺设30cm厚的排水层,最上层铺设砂层。本工程场底防渗结构层采用的结构从上面填埋垃圾层到下面平整的填埋场基底依次为:(1)0.2m粗砂层;(2)0.3m渗滤液排水层,包括砾石层和管道系统;(3)无纺布保护层:密度450g/m2,面积45100万m2(4)HDPE防渗膜:厚2mm,面积45100 m2,密度0.94g/cm2(5)0.3m厚粘土层;(5)场底平基础层3.4

37、 渗滤液排导系统(见 10.盲沟、地下水导排断面(防渗层图) 9.盲沟、石笼布置)渗滤液集排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场底导渗盲沟、中层导渗盲沟、场底部导流层、垃圾覆盖后的排水断沟沟及集液井。场底导渗盲沟:是指在已清基的平基层上开挖出梯形盲沟,主盲沟断面尺寸上宽2.8m,下宽1.8m,高1.0m,中间埋管径为600mm的HDPE多孔工程塑料管,周围埋碎石,坡度为0.02,总长为93.01m;次盲沟断面尺寸上宽1.4m,下宽0.9m,高0.5m,中间埋管径为300mm的HDPE多孔工程塑料管,周围埋碎石,坡度为0.02,总长为427.21m。场底部导流层:在填埋库区谷地平基层上铺设0.6m厚的碎石

38、导流层,卵石直径25mm-60mm。渗滤液经经过主盲沟收集后,进入渗滤液调节池。3.5 截洪沟(见8.场地平整、截洪沟)3.5.1 概述为了减少垃圾填埋场初期渗滤液的产生量,维护填埋作业的安全。考虑场址的汇水面积比较小,为了有效实施清污分流,本工程设一条环库截洪沟,环库截洪沟断面形式为矩形,结构类型为浆砌块石。3.5.1.1设计依据业主方志强县环境保护局提供的地形图及有关资料3.5.1.2执行主要标准及规范(1)防洪标准(GB50201)(2)城市防洪设计规范(CJJ50)3.5.2截洪沟设计(见图37.截洪沟断面1、2)对于志强县垃圾填埋场的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50年一遇的防洪校核。设计

39、截洪沟宽度0.6-1.0m,沟深0.5-0.8m,全长约811m。为方便场区的雨水顺畅排放,在厂区内设计0.40.4米的雨水沟,接入截洪沟;在填埋库区598m等高线上按1%的方坡,设计一条临时截洪沟。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3.6垃圾填埋设备3.6.1垃圾摊平碾压作业主要设备垃圾碾压设备是提高垃圾在填埋过程中的压实密度、节省库容的关键,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减少填埋场不均匀沉降。目前,国内垃圾填埋场使用的垃圾碾压设备有:推土机、国产垃圾压实机和宝马垃圾专用压实机。国内垃圾填埋场大多使用湿地式推土机对垃圾进行摊平和简单的碾压,其主要的优点在于低廉的价格,其缺点是压实密度不高。根据国内填埋场设备

40、的使用经验,结合志强县经济承受能力较弱和气化率较低的特点,及志强县的垃圾成分灰土成分多。本设计选用的垃圾摊平和碾压设备为环卫型湿地式推土机。3.6.2取土和挖土设备在填埋作业中,每天均需要覆盖黏土层。故需要配备挖土、装土和运土的设备和车辆。主要采用挖土机、铲装机、推土机和自卸汽车。3.6.3喷药和洒水设备现国内大都使用绿化喷洒多用车对填埋场及周围地区喷药,但还需人工喷药补充使用。为减轻进场公路及作业场所扬尘。在主要作业点及道路面要喷洒水,以保护场区及周围空气质量。本工程采用国产的喷药和洒水两用车。根据工程规模、场区条件和作业制度,设计配备的填埋和覆土作业主要设备详见下表:表3-1 填埋作业设备

41、明细表序号主要机械与设备技术特征数量订货1推土机1国 产2洒水车1国 产3自卸车5t5国 产4工程巡视车1国产5挖掘机1国产4. 填埋工艺4.1 填埋作业法填埋作业采用自下而上分层单元填埋法。作业工序为卸车、推铺、压实、覆盖。一天完成一个填埋单元。工艺流程与具体作业方式:4.1.1 工艺流程(图12.填埋工艺流程)排放或燃烧填埋区自卸汽车截洪沟备料场广润河自卸汽车指阳河挖装设备达标水污泥污水处理调节池渗滤液填埋场气体降雨消毒覆土摊平碾实卸车计量自卸汽车生活垃圾图6-1 填埋工程工艺流程图4.1.2 具体作业方式1)检测:凡进入本场的垃圾应是城市生活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不应进入本场倾倒,如工业固体

42、废弃物、医疗垃圾等;2)城市垃圾的收集:城市垃圾经各类容器和垃圾池收集后,由人力板车和工程车送至中转站;3)垃圾中转:由人力板车或工程机动车将收集的各类垃圾在中转站集中后,由自卸车送入垃圾处理场;4)计量:垃圾车进入垃圾场必须称重以便记录入场垃圾量,测量容重和统计垃圾的产生量、处理量;5)倾倒:计量后的垃圾按照“分区分层”填埋的原则直接进入填埋区倾倒;6)压实:垃圾容重较小,体积大,压缩比大,必须经压实机反复碾压,加上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使最终容重达到1.0吨/m3;7)覆盖:覆土是生产管理的重要一环,按本场的深度和单元区域的要求,每一层为一个填埋区域,即压实厚度达到3.0m时,覆土0.3m,构

43、成一个约3.3m厚的填埋单元层,对每一填埋单元要求做到逐日覆土;8)消毒:为消除垃圾病原性昆虫和滋生苍蝇,必须每天进行消毒处理;9)污水处理系统:垃圾中产生的渗滤液,经场底盲沟收集,再导入调节池中,进入后续处理工艺。 10)废气处理:垃圾中的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产生低分子化合物将对环境产生污染,尤其是在堆体内聚集,有产生爆炸的危险。因此必须采用排气井群将气体导出或进行处理。本设计中在导气管上装有阀门点火装置,定期点火将废气燃烧掉。填埋作业方式为:逐日填埋,逐日覆土;当日填埋,当日覆土。每天作业完成后,形成一个高3.3m的矩形单元(每年矩形的大小不同,矩形单元覆土量最少),以便节约覆土用量,相对增加库容,降低运行费用。填埋作业不能简单地从上往下倾倒,而应从下至上,分层填埋,压实和覆土。4.2 填埋单元设计(见15.填埋工序)填埋单元是每一工作日完成时形成的填埋体基本单位。其形成过程一般为:推土机将运来的垃圾在规定的地域平面内堆成0.5m厚的薄层,然后用压实机压实。若无专用压实机,亦可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