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97334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 姓 名: = 系 别: 环境与规划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 学 号: = 指导教师: = 2014年5月4日目 录摘 要IIAbstractIII引言11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11.1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11.2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趋势22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分析32.1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32.2 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32.3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33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影响44 我国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措施44.1 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44.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54.3 实

2、行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模式并存54.4 积极发展农村老年产业,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54.5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体制55 结语6参考文献7致 谢8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益加深。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研究了我国近十几年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及形成原因,并针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养老保障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缓解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矛盾,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化;养老措施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

3、ituation of Chinas rural population aging and the solving measures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and population, population aging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the aging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degree is deepening. By way of contrast, the paper studies the aging population trend dur

4、ing the last ten years, anglicizing of development status and reasons. Faced with the old-age security problems caused by the aging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propos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s of Chinas rural population aging,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table growth of

5、Chinas economy aging population.Keywords Rural; population; pension measures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其解决措施引言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问题,我国也已经迈入人口老龄化的行列并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及我国的工作之重。农村人口老龄化作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部分,要求我们应充分了解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并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为缓解并解决农村人口化的矛盾,我国应在保持原有农村养老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现有的养老模式,完善养老制度,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促进社会健康

6、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1.1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根据联合国标准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7以上,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则称之为人口老龄化国家。据调查,1999年我国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7.1,说明我国于1999年就已经跨入人口老龄化行列且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趋势更加显著。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1776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3.32,此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11892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

7、.92。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总人口中,城市老年人口约为7829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11.68,农村老年人口约为993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4.98;城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5225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7.8,农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666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0.06。下图反映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在城乡所占比重的不同程度:图1-1 城乡人口老龄化对比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调查显示,从图1-1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近十年来我国农村与城市人口老龄化均成增长趋势,但农村老龄化人口与城市老龄化人口相比,所占比重比较大,说明农村人口

8、老龄化形势比城市更加严峻。1.2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趋势区域之间农村人口老龄化具有差异性。依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我国各省份之间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明显不同,如下表所示:表1-1 各省份农村人口老龄化省份五普(%)六普(%)省份五普(%)六普(%)北京8.49.7湖北6.910.4天津7.99.2湖南7.911.1河北7.58.8广东7.79.3山西6.98.6广西7.810.4内蒙古5.98.2海南7.69.3辽宁7.811.1重庆8.114.5吉林5.97.8四川7.812.3黑龙江5.17.2贵州6.19.5上海12.612.1云南6.27.8江苏9

9、.813.6西藏5.15.6浙江10.612.9陕西6.39.3安徽7.911.5甘肃5.38.7福建7.39.9青海4.55.9江西6.58.1宁夏4.46.4山东9.115.1新疆4.85.6河南7.59.1根据表1-1我们可以看出,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还不是很明显,只有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浙江、山东、重庆等地中东部由于农村经济的速度发展相对较快、受教育程度相对高、生育观念相对先进,计划生育工作开展较为顺利,导致农村生育率逐渐降低而老年人口却逐渐增多。而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甘肃等西部地由于地区较为偏远,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受教育程度偏低、生育观念比较落后,计

10、划生育工作很难展开,生育率依然很高,农村老龄化程度并不高。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也随之提高,教育水平也得到较大提升,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较为顺利,生育率下降明显,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根据六次人口普查调查数据显示,相比第五次人口普查调查结果,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明显加深。比如江苏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农村老龄化为9.8,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则为13.6,十年之内上升了72。但新疆、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区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相对中西部仍相对缓慢,农村人口老龄化变化不明显,老龄化程度依然很低。注:南海地区由于缺少数据来源,暂不统计。图1-2 各省份老龄化不同程度我们通

11、过极差的方法把农村老龄人口按照不同的老龄化程度划分为四个地区,即轻度老龄化地区、中轻度老龄化地区、中度老龄化地、重度老龄化地区。从图1-2可以看出新疆、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区属于轻度人口老龄化地区,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地区属于人口老龄化严重地区,河南、河北、山西等中部地区属于人口老龄化中、中轻度人口老龄化地区1。总体看来,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将在2011年2020年迅速发展、2021年2033年高速攀升、2034年2060年持续高速运行的趋势,且呈现人口出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特征2。2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分析2.1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

12、高,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我国应对疾病的手段得到很大提升,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为74岁,这也是我国形成农村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2.2 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城市与乡村受教育程度不同,生育观念不一样,城市生育观念比农村先进,导致农村生育率比城市高,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村家庭构成成分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并逐渐向6-4-2或者4-2-1结构演变,青年人数逐渐减少而农村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农村青年养老负担加重,导致农村养老出现的问题渐渐凸显。2.3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城乡社会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农村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的落后与不完善进一步加重了人口老龄化的矛盾。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研究结果

13、显示,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占城市总人口的66.3,而在农村中却只占4.63。许多农村青年为寻求更好的收入,获得更好的生活,往往选择去城市打工,大量青年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养老与留守儿童的增加,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总之,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另外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医疗卫生水平的好坏也是引起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的重要因素,应全面了解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影响,以便采取更好的措施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3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影响首先,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比重下降,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农村家庭养老负担加重。由于农村传统的

14、教育思想,科技、文化水平也不高,受教育程度低,中高等教育水平的人数所占比例较低,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口更是少。依靠农田难以满足家庭生活开支,大多数青年选择进城寻求工作机会,工资水平不高而且面临着失业的压力。根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老人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009年年初,由于农村青年大量的进程打工在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约为3288万户,占全国农村家庭的48.9;空巢、类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口约为4742万人,占全国农村老年总人口的43.9%,留在农村的妇女不但要照顾农田,还要兼顾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照顾老人的精力有限,且随着传统尊老爱幼思想的逐渐淡化养老纠纷时有发生,导致无法保障农村

15、老年人的养老问题4。此外,由于缺少娱乐设施,文化活动少,子女常年不在身边,也容易造成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孤独。其次,农村老龄人口的增加,导致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至2012年年底,城镇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支出的6.4,而农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支出的8.7,虽然目前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在实施,对解决农村老人“看病难”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面对巨额医疗费用时患者家庭仍需承担大部分医疗费用,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据卫生资源部门统计,在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余生中有66.7的时间属于带病度过,老年人所消耗的卫生资源是总人口人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5。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尤其是高

16、龄老年人的增加,医疗卫生支出比重会进一步增多,将会给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增加巨大的压力。 然后,农村人口老龄化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农村老年人无固定收入甚至没有收入,其养老主要依赖子女或者微薄的农田收入。他们将养老问题寄托于下一代,主要把希望放在男孩身上,加上农村受“养儿防老”、“母凭子贵”、“传宗接代”等传统思想影响,重男轻女等现象十分普遍,导致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再加上农村养老收入的不稳定性等诸多因素势必会加重计划生育工作的困难度。最后,农村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需要一定的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农村青年的进城务工使我国有些地区劳动力短缺,加上农村科技

17、水平落后,农田单产量不高,甚至出现大量耕地荒弃现象,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势必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国家和地方在养老方面的开支在总财政开支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加重国家财政负担。总之人口老龄化不仅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4 我国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措施4.1 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是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只有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456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7917元,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存

18、在明显的差距。因此要按照城乡之间统筹发展的要求,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如加强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方面的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采用多种手段促进农民增收,为解决农村解决养老问题奠定物质基础6。如安徽郎溪县通过成立家庭农场,其主体是职业农民,主要劳动力是家庭成员,农业活动采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管理方式,并把农业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来源收入的新型农业。这种新型农业即解决了因土地大规模流转而导致过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企业运营存在风险的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到2012年,安溪县的家庭农场人均纯收入为28910元,是全县人均纯收入的4倍。

19、4.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中,由于地方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村保险意识不强,农保覆盖率很低,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不强,导致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实际上并未真正展开。除了原有的低保、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制度外,近年来有关农村养老保障方面的措施并未得到多大改善,和城镇居民的五险一金相比,农村在养老保障方面依然很薄弱。在2014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为了让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养老保险,建议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即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面覆盖的基础上依法将这两项制度并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20、保险制度,并且与合并前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相比,在融资、支付等方面保持基本保持不变7。东莞市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全国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2001年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实行了农民基本养老制度并与2010年实施了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东莞市对农民和城市居民采取相同的参保缴费政策,并在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方面和城市居民相同,农民基本养老金随着城市居民基本养老金的调整而做出相应的调整,逐渐缩小了城乡养老待遇的差距。2009年全市农民与城市的基本养老金分别为234元、1521元,到2013年时,全市农民与城市的基本养老金则分别为661元、2001元,基本养老金水平明显得到

21、提升。4.3 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模式并存 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自我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为辅的现代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与发达国家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养老保障体系相比,我国经济并不十分发达,国家财政支出能力有限,难以解决老年人养老生活的全部问题,再加上财政支出多倾向于向城市,用于农村的财政支出所占比例相对减少,因此不能只依靠国家的财政支出来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加农民收入,为自我养老储备资金。完善法律法规,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倾斜,给农村养老实施更多的优惠政策等。为解决因

22、青壮年外出务工而导致的空巢老人问题,除原有的镇街养老院,可以在空巢老人集聚的地区建设农村互助养老院,村集体利用闲置空地或村委办公区建设养老院,采取村民自愿的原则把农村空巢老人集中起来,政府承担基本的水电费用,衣食住行等费用由子女承担。这样一方面农村老人之间可以互相照应,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老人的生活乐趣。4.4 积极发展农村老年产业,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老年产业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特殊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包括养老服务设施、社区服务、娱乐业等在内的新型产业。随着农村老年人数的增加,大多数人的儿女外出打工而不能长时间陪在身边,再加上娱乐基础设施的缺乏,文化活动很少或者没有等诸多因素

23、导致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空虚,倍感孤独。政府出资在农村大力发展老年产业如建设健身基础设施、下乡举办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老年人的精神空缺。对老年产业的发展应该尽快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前提下,保证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的公平性,改变农村老年人落后的消费观念,以实际行动支持老年产业的发展。4.5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体制由于缺乏规范制度的引导、合理的投资渠道及不健全的监管机制导致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存在风险,我们应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监督与管理8。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结合当地生

24、产力实际发展及农民收入实际水平,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国家应实施倾斜政策采取各种手段加大扶持,保证农村养老资金及时到位。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老年人的逐渐增加,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养老金也日益增多,地方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金使用情况透明度不高,人们对养老保险金的流向并不清楚,导致政府公信力低,基金监管机构应加强监督,同时公开透明养老保险金流向。5 结语总之,虽然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有不成熟的地方,只要我们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采取多种手段增加农民收入,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加强财政投入,同时鼓励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完善养老保险的监督,让农民能够

25、放心的参加养老保险就能有效缓解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要作用,同时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参考文献1 关爱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28(6):114-120.2 陈昱阳.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保体系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N.人民日报,2011.3 闫然.地区差异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分析J.人民论坛,2013,23(13):84-85.4 袁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9,12(3):68-69.5 王宇飞,郑怡.我国农村老龄化现状及影响分

26、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0,29(6):21-20.6 罗江龙.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口老龄化矛盾分析J.农村经济,2012,12(9):118-121.7 朱峰.李克强主持国务院会议:建立统一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N.中新网,2014.8 卢成会,吴丽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安全问题研究J.前沿,2013,20(19):106-108.致 谢本文从选题、研究、撰写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得到=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并且为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导师严谨求学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以及渊博的学识让我在这次论文的写作中受益匪浅。在此,我谨向我的导师致以深深地敬意和感谢!感谢院系所有的老师们,感谢他们在这四年来对我的悉心教导,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他们的言传身教,将使我在今后的人生中受益匪浅!与此同时,在本论文的写作中,也得到了很多其他同学们的默默支持与帮助。是你们的帮助,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在此我也衷心的向所有关心过我的人表示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