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5农业劳动力.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4127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经济学5农业劳动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农业经济学5农业劳动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农业经济学5农业劳动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农业经济学5农业劳动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农业经济学5农业劳动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经济学5农业劳动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学5农业劳动力.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经济学 主讲教师:车 明 诚,第五章 农业劳动力,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 第四节 农业劳动生产率 小 结,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一、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和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一)、农业劳动力的概念 劳动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广义的劳动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或劳动资源,是一定区域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数量和质量。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是指农村中符合劳动年龄并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数量和不到劳动年龄或已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参加劳

2、动的人的数量。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因受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二)、农业劳动的特殊性 劳动力只有投入使用,才能发挥作用。农业劳动力主要是投入农业生产,由于农业生产有不同于其他生产部门的特殊性,因而便产生了农业劳动力的特殊性,其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劳动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由于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人们的劳动必须遵循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在生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人类劳动的需要量不同,人们要按照生产对象本身自然生长规律的要求,在

3、不同的阶段及时投入劳动,否则就会贻误农时,影响生产。这就造成了不同季节农业劳动的项目、劳动量、劳动紧张程度的巨大差异,产生了农业劳动季节性的特点。,2.农业劳动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农业生产深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不同地域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往往只能经营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生产项目。由于适宜条件的这种地域差异以及空间上的位置固定性,使得农业劳动不得不在广大空间上分散进行,呈现出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3.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 农业劳动不像工业生产那样分工细致,不可能由一个劳动者常年固定在同一农活上进行同一种劳动。农业发展应走专业化生产与多种经营相结合的道路。农业生产包括众多的生产部门和项目

4、,即使同一生产项目,在整个生产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和作业方式,使农业劳动具有多样性。,4.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 农业生产的周期比较长,每个生产周期有许多间断的劳动过程组成。各个劳动过程一般不直接形成最终产品,而要等整个生产周期结束以后,农业劳动的最终成果才能体现出来。但各个农业劳动过程却相互关联,上一个劳动过程的质量对下一个劳动过程的质量或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以至影响最终的生产成果,甚至给下一个生产周期带来影响。加上农业生产对外界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从而使农业劳动的最终成果或效益具有不稳定性。,农业劳动的特点将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

5、的不断提高而发生变化。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必须适应农业劳动力的特点,以利于确定正确的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农业生产。,(三)、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劳动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任何社会的一切社会财富,都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人类劳动与自然界相结合的产物。正如恩格斯所说:“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力把材料变为财富”。没有农业劳动,就没有农业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因而农业劳动是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农业劳动力在农业中的

6、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农业劳动力具有能动性,即它是在农业生产力各要素中,惟一具有活力和发展最快的。从人类产生以来,自然界的变化可以说是很小的,而农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自然、经济规律认识的加深,有了极大提高,而且正是农业劳动力的不断提高,才使农业和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自然界为社会提供的物质财富得到急剧增加。,重视劳动力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中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农业劳动力规模巨大,十分丰富,而劳动力既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又是消费者,如果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丰富的农业劳动力,就能促进农业的更快发展,如果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就会成为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沉重

7、负担。因此,必须认真研究解决好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充分合理利用问题。,二、农业劳动力的供给 农业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劳动力进行农业劳动供给的数量及质量。(一)、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点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主要来自农村人口资源。人口资源的状况是由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等综合状况决定的。农村社会的综合状况与城市状况相比,存在着极为鲜明的差异,促使农业劳动力的供给有其自身明显的特点。,1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强劲的经济推动力农产不仅是一个生活消费单位,更重要的是一个生产运行单位。农户自身就是一个农产品再生产和农业劳动力再生产相统一的独立运行的社会经济单位。在科技水平相对稳定或提高相对缓慢的

8、时期,农户为了维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客观上需要一个较大的家庭人口规模。,因为,在以畜力、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下,一个简单的农业劳动力所创造的农户经济收益,比起一个经过教育培训的复杂农业劳动力所创造的农户收益可能还要高。这样农业扩大再生产主要是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手段来实现,而且,这种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手段就是依靠多投入简单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所以,农户愿意以多生儿女的方式增加简单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来扩大农户的生产规模,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推动力。,2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具有较强的弹性 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主要是来自农村人

9、口资源,所以,农村人口资源的状况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状况。在农村人口资源中,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力之间的界限也不十分严格。,第一,在农村人口资源中,60岁以上的老人和16岁以下的儿童,从法律角度和经济理论来讲,都不能划入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但是,这两部分人口无论是农忙季节、还是农闲季节,大都是积极参与农业劳动的,而且,这两部分人口供给的劳动量是相当大的。第二,在农产中,那些长期在外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在农业生产大忙时,大多回来参加农户的农业生产活动。,第三,由于农户的家务劳动复杂而且社会化水平低,因此,每个农户都需要一个较为固定的从事家务劳动

10、的成员。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在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人口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农村社区供给生产的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相对要低。第四,农业自然资源承受农业劳动的耐力较为强韧,不像在非农产业中,资金和设备吸纳劳动力具有明显的界限。只是由于农业生产的直接收益和比较收益较低,农户才不把全部时间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中去。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促成农业劳动力供给具有很大的收缩性,或者说具有很大的弹性。,3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效供给又严重不足在以畜力和手工工具为主的传统农业中,农业劳动力的生产劳动技能主要是从生产劳动实践中获得的,因此,一般农民对子女的学校教育重视不够,致使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总体素质偏低。随着

11、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进程在加快,要求农业劳动力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但是,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形成的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却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发生了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过于庞大,而有效供给又严重不足的社会经济现象。,(二)、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研究农业劳动力供给必须研究决定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及其各个因素的地位和作用。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农村人口及其结构、农业劳动的经济收益、农业劳动力的素质等等。,1农村人口规模和构成,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的规模和构成农业劳动力资源基本上是由农村人口资源适宜劳动的人口资源构成

12、的,农村人口就业也主要是在农业部门。因此,农村人口资源的规模与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农村人口的年龄构成对于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更加直接,农村人口各年龄组人口数量的分布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变动趋势。,2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实际供给的多少劳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为了谋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人们再就业选择中就偏爱那些劳动报酬高的产业部门,而不愿意到劳动报酬较低的部门就业。因此,农业部门劳动所得经济收益的高低,就决定着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多少。,3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多少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证明,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生产力是人,最基本、最重

13、要的社会经济资源是劳动力资源,尤其是掌握了一定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劳动力资源。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推广,以及农业生产工具的升级换代,迫切要求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素质的提高,以适应现代科技进步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现实情况下,农村的经济、文化、营养和教育水准要比城市低。因此,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较低,难以适应农业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当中,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村适龄人口,就成为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中的无效供给部分。加之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更加剧了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的不足。所以在科技发展速度迅猛的时代,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

14、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多少。,4农业劳动时间供给量的多少,同样是决定农业劳动力供给状况的重要因素农业劳动时间供给有两个来源:一是参加农业劳动的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天的农业劳动时间和全年农业劳动时间的总和;二是非农业劳动力在农忙季节或其他时间参与农业劳动的时间。非农业劳动力包括未达到或超过法定农业劳动力年龄的农村人口,还包括农村社区中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在农忙季节参与农业劳动的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每个工日的长短、全年劳动工日的多少,受农业气候、农业劳动对象、农业劳动手段、农业劳动力供给规模和国家法律等因素的限制。,非农业劳动力年龄的农村人口在农业部门劳动,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一种表现,是与人权的道德

15、价值和法律规定相违背的,但在贫困落后的农村又是一种生存需要,应该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得到克服。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劳动的农村人口,在农忙季节参与农业劳动,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期、是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表明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势头。随着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深入与发展,这种经济现象也将逐渐消失。,三、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内涵,包括对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两个方面。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需求,是指农业部门维持再生产所必需的农业劳动力达到一定的数量;农业劳动力的质量需求,是指农业部门维持再生产对农业劳动力文化、技能及健康等

16、达到一定的素质。,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形式,包括对农业劳动力的微观需求和宏观需求。农业劳动力的微观需求,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为了维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再生产,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量;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是指在现存的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整个社会对农业劳动力总量和质量的整体需求。,(一)、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基本特点 1农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数量和劳动时间的季节性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在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不同的生产季节或不同的生产时期,对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和劳动时间长短的需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农作物

17、播种季节、收获季节或出现自然灾害时期,农业生产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非常大,对劳动时间需求很长,而且对时间的限制性相当严格;在农业生产的日常管理期间,对于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和劳动时间长度的需求,相对要少得多、短得多,甚至农业劳动力在一年中有很长的时间无农活可做。农业劳动力需求有数量和劳动时间季节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劳动力的基本利用形式。,2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具有技能上的复杂性。农业内部各行业对于农业劳动力生产技能的要求极不相同,而且,即使在一种行业内部,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生产时期,对于农业劳动力生产技能的要求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农业部门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具有技能上的复杂性。

18、,事实表明,又由于农业部门对农业劳动力生产技能需求复杂性的特点,培养训练出一个合格的、掌握多种生产技能的农业劳动力,实在不容易。可以说,比培养训练出一个专业化的工业劳动力还要难得多。这一特点决定了,为了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以满足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需要农户和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够做到。,3农业劳动力需求的质量在提高、数量在减少在农业自然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农产品社会总需求量的扩大,要求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有与之相协调的增长速度。所以,农业劳动力需求的核心,是需求质量的提高,而不是数量上的扩大。然而,在现实中,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供不应求,低素质的农业劳动力供过于求

19、。,(二)、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 1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潜在需求的大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自然资源既是农业的劳动对象,又是不可替代的劳动手段。在社会对农产品整体需求相对稳定、农业劳动力素质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农业自然资源数量越多,农业劳动力需求的数量也越多;农业自然资源数量越少,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也越少。,农业自然资源质量越高,如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适中,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数量越少;反之,农业自然资源质量越低,如土地贫瘠、灾害性天气频繁,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也就越多。农业自然资源的农业劳动力的需求量成反比。然而,农业自然资源的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特

20、点就是数量上的有限性,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也就是有限的。,2社会人口和经济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状况人口状况是决定农业劳动力宏观需求的基本因素。首先总人口的规模越大,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就越多,相应地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也就越多;反之,越少。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对于农业劳动力宏观需求的变动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其次,人们的食物构成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影响力。,社会经济状况是决定农业劳动力宏观需求的根本因素。社会的产业结构不同,决定着社会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量也不同。在非农产业部门中,有的部门直接以农产品为生产原料;另一些部门则无需以农产品为原料。因此,非农产业构

21、成状况,对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有很大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科学、教育、非农产业部门发达,则工农业劳动力素质好,资本有机构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高,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就少;反之,就多。,3政府的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政府的人口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政府可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人口资源的规模就会逐渐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就会增加,社会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也就会随之扩大;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政府便可以采取限制生育的政策,人口的

22、增长速度也就会减缓,社会对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也就会随之减缓,甚至可以达到农业劳动力需求的零增长。,政府的教育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影响 如果政府重视教育事业,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就高,劳动力的资源素质状况就比较好,人口规模就会以正常的速度发展,全社会对于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也就会在合理的环境中适宜变动。同时,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特别是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较高,由于素质高的劳动力资源的形成,社会对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需求也就会自然降低。,四、中国农业(村)劳动力的供求特点1农业劳动力数量大,质量低 到2000年底,中国共有人口12.7亿,其中农村人口8.1亿,农村劳动力4.89亿,其中第

23、一产业为3.56亿,占全国劳动力的50%,占农村劳动力72.8%。到2000年底,农村人口文盲为6700万人,占农村人口是8.25%。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构成是文盲半文盲占8.09%,小学占32.22%,初中占48.07%,高中占9.31%,中专占1.83%,大专以上占0.84%。,2农业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按照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面积来计算,种植业所需劳动力为1.75亿,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计算林、牧鱼业所需劳动力为0.25亿,乡镇企业及个体经济吸纳劳动力1.3亿,农村劳动力供求相抵,剩余1.6亿。,3农业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中国各地人口密度相差十分悬殊,由此,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地区间存在很大

24、差异。中国东南部地区,尤其是珠江、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大,而西北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相对不足。,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产业或城市的流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部门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的流动。二是空间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如下。,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逐步下降。具体讲有以下规律:人均GNP在300美元以下,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缓慢下降,农业

25、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一般在23以上;人均GNP在8002 500美元,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在50一33;人均GNP在2 5005 000美元,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在3310。人均GNP在5 000美元以上,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在10以下。,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如果差距扩大,转移的拉力就强,转移的速度就快;反之,如果差距缩小,转移的拉力就会减弱,转移速度就慢。,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3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呈现两个阶段的变化趋势: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相

26、对比重下降;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重同时下降,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 在二元经济结构向发达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或者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必然发生的共生现象。对此,发展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著名的理论模式。,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一)、刘易斯模式1954年,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学派经济和社会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题为“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发展经济学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第一个理论模式。其基本含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1发展

27、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是能够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以土著方式进行生产的,含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农业部门,这一部门生产率低,劳动报酬低;二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的城市工业部门,它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比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高。,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所谓剩余劳动力是直接对于土地资源而言,一些劳动力虽然出工出力,但是并不增加产量,其边际产量很低,低到接近零甚至负数。,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只要农业剩余劳动力继续存在而又无人为的障碍,农业剩余劳动

28、力将由农村源源不断地流人城市,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固定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他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其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在追求最大利润的动机下,积累的利润被转化为资本,从而吸收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再扩大生产,再取得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更多的利润,进一步扩大资本,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消失,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不再是无限为止。,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

29、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传统农业部门中,伴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不断流出,劳动边际生产率将逐步提高,农业劳动报酬的水平将逐步与工业工资水平接近,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业部门逐步进步,从而传统农业部门得到了改造,二元经济结构的痕迹慢慢消失。,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刘易斯模式对经济发展理论、劳动力转移理论有重大影响,在刘易斯建立这一模式的初期,受到了许多发展经济学家的赞扬,因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无限劳动供给模式,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基本上是适用的。,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二元结构在由殖民地、半殖民地脱胎而来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普遍的客观存在;在人口众多、土地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农业

30、剩余劳动力确实大量存在。发展中国家为了谋求经济发展,必须改造二元结构使其一元化,必须鼓励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流动。,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模型的假定条件)该模式在许多方面也有不足之处:该模式仅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按照这个模式,只要存在着现行(农业)收入低于工业工资水平的劳动力,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就可以持续地进行下去,而不管农业是否发展。事实上,农业的停滞肯定会阻碍制造业的扩张。,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该模式假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和城市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加,在速度上是与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扩大成正比例的,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与资本比例始终是不变的,资本积累

31、越多,工业部门扩大越快,新的就业机会就越多,从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畅通无阻地流人工业部门。然而,事实上,工业部门在扩大再生产时,往往倾向于资本密集型技术的采用,以至就业机会增加的速度会落后于资本积累的速度,从而流入城市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一部分将不可能得到在工业部门就业的机会。,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该模式在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城市不存在失业。显然这一假定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不符,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有着大量失业人口。该模式把不变的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事实上,随着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城市工资必然会相应地上升。,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二)、拉费模式 拉尼斯和费景汉两人在刘易斯

32、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劳动力流动模式。他们认为,刘易斯模式存在两个缺点:一是没有足够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没有注意到农业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应该是农业中的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为此,他们根据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发展的对应关系把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第一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在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显性失业人口,劳动力供给弹性无限大,他们可以由农业部门流入城市工业部门,不会影响农业生产,而且由于他们的流出,使农业部门形成的剩余农产品,正好成为流入工业部门就业人口的粮食供应。,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33、第二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在农业部门存在隐蔽性失业的过剩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继续流人城市工业部门,而农业总产量却不能与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同步增长。粮食的短缺必然引起农产品价格的相对上涨,因此,工业部门不得不提高工资。由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的转变点被称为“粮食短缺点”。,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第三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农业部门已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部门劳动力收入不再取决于制度工资,而是按照分配原则取得收入,这意味着传统农业已转化为商业化农业,因此,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转变点被称之为“商业化点”,由此开始进入稳定增长的发达经济,二元结构

34、特征消失。,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在拉尼斯-费模式中,第二阶段至关重要,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使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平衡进行,是劳动力流动进入商业化第三阶段的前提条件之一。,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然而,仅仅是工业和农业两部门生产率同步增长还不能保证二元经济顺利进入商业化阶段。临界最小努力方程:C=G+Ln1/(1-V)/T+Ln1/(1-V(Tt)/TC为工业劳动力增长率,是实际努力的指标;G为人口增长率;V为最初从事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Vt(T)年总人口的比重。说明在T年内,如果工业劳动力增长率低于C,不可能将农业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

35、。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要想顺利进入商业化阶段,其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增长率必须大于人口增长率。,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拉尼斯模式也存在着一些缺陷。首先,它与刘易斯模式一样,假定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并且工业工资水平是不变的,显然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其次,还假定农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会因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这一点也是不合理的。,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三)、托达罗模式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之交,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阐述了他的劳动力流动模式。归结起来,托达罗劳动力流动模式的基本含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收益与成本

36、的理性的经济考虑,这种考虑包括心理因素。,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2使人们做出流人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收入差异。所谓预期的收入差异,包含两个因素:一是收入水平;二是就业概率。如果城市收入为农村收入的1倍,只要城市失业率不超过50,人口就会不断向城市流动。,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3农业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4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在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很大的条件下,情况必然是如此。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高失业率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机会不均等的必然结果。,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四)、拉文斯坦的推

37、拉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拉文斯坦等人最早提出了推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力量是原住地的推动力或称排斥力,如迁出地缺少就业机会、农作物收成不好、社会关系不和、居住环境恶劣等因素都属于推力。另一种力量是迁入地的拉力或称吸引力,如公共设施较好、气候好、收入高、文化氛围好等,则是拉力。根据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农村有较高的人地比例,而一些土地制度使土地占有不均,农产品交易条件不利,都形成了农村的推力,而城市较高的收入水平,有利的就业条件与生活条件构成了拉力,使广大农民纷纷流人城市。,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五)、吉佛的引力理论 美国社会学者吉佛的引

38、力理论探讨了人口迁移量与迁入地与迁出地两个地域的人口规模和距离有明显的联系,迁移量与两地人口数的乘积成正比,与其距离成反比。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低工资到高工资的地方,从劳动力过剩的地方到劳动力不足的地方。城乡人口迁移的动机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差异越大,流人城市的人口就越多;距离越短,流人的量就越大。,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六)、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论 舒尔茨和夏斯达则从迁移的成本和收益出发来解释人们的迁移行为。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将收益定义为迁移者预期到迁入地会取得比现在多的收益。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货币成本是交通、住宅、食物等方面增加的支出,非

39、货币成本包括迁移时减少的收入以及心理成本等。只有迁移的收益大于成本,人们才做出迁移决策。,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与类型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即使这部分劳动力分离出来,原有的有效劳动时间和产出量不会减少,也不影响农业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农业生产力、生产资料、生产结构等条件的变化,农业劳动力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也将发生变动。,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可分为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

40、 超过农业需要量的农业劳动力,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这是一般的提法,是按每个劳动力的平均生产率计算的,没有考虑农业生产的特性。农业生产有强烈的季节性,在农忙季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有时甚至要动员未成年的少年和已超过劳动年龄的老人参加。超过农忙季节需要的农业劳动力,称为绝对剩余;只是在农闲季节呈闲置状态的农业劳动力,称为相对剩余。,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区分这两种类型剩余的意义在于:首先将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安排他们常年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其次,相对剩余的农业劳动力要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潜能,安排一些临时性的非农生产活动(如第三产业)。,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

41、劳动力的转移,(二)、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可将剩余劳动力分成以下几种类型:1积累型剩余积累型剩余是指由于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增长过快,超过非农产业吸收量,以及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资料过量结合,其超出部分逐渐积累的一种剩余劳动力类型。,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生这种类型的原因有以下两种:农村劳动力自然增长量大于转移量,沉淀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逐渐增多。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农业资源不断减少,农业劳动力不断地被农业资源排挤出来,积累在农业部门。,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结构型剩余结构型剩余是指由于宏观经济结构,如城乡、产业、农业劳动力素质等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劳动力剩

42、余的一种类型。产业结构倾斜所造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如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只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忽视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第二产业资本有机构成很高,不利于对劳动力的吸收。而容纳劳动力较多的第三产业却发展受阻,不利于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结构中,向重工业倾斜。由于重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更高,吸纳劳动力更少。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使城乡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由于城乡分割,通过户籍等制度来封闭城门,阻挡农业劳动力进城就业,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封闭在农村的结果。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所造成的农业劳动力剩余。

43、尽管农业劳动力有大量的剩余,但真正符合非农产业要求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却比较少。很大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因不符合要求而不能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而继续滞留自农业中。,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3替代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替代型剩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对农业投入大量的农业机械、技术和能源,从而置换出农业劳动力,使农业劳动力过剩;二是由于用工业方法生产农产品的代用品,等于用工业劳动力替代农业劳动力,从而使农业劳动力过剩。,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机械增加,新技术应用替代了部分农业劳动力,替代下来的农业劳动力如不能及时转移出去,便形成了替代型剩余。由于农业机械的增加和新技术应用

44、于农业,能完成过去很多人才能完成的劳动量,从而节省约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据国际标准推算,农业每增加一个马力的农业机械就要替代4个农业劳动力。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如化学除草剂、喷灌技术、飞机播种和飞机防治病虫害都能节约大量农业劳动力。,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业部门用工业合成方法生产农产品的代用品,这样用工业的劳动力替代了农业的劳动力,替代下来的农业劳动力不能及时转出农业,积存在农业部门,形成了替代型剩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分子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合成橡胶和化学纤维等,在相当程度上替代了天然橡胶和植物纤维。目前,世界化纤总产量已占到纤维总

45、产量的70以上。,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4季节性剩余农业由于有农忙和农闲强烈的季节性差异,在农忙季节,即便农业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有时还感到缺乏。到农闲季节又有大量农业劳动力闲置起来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形成季节性剩余。,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其他几种类型的剩余劳动力转出农业并不会引起农业总产量的下降,而农业生产季节性制约着超过农业需求量的超额劳动力,不能游离出农业生产本身。也就是说不能离开土地常年谋他业。在寻找不到非农业就业机会时,这部分季节性剩余劳动力是以闲暇的方式消耗的。在寻找到就业机会时,大多以兼业方式或以季节性转移方式利用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第三节 中国农业

46、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是多种原因形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中国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农业人口及其劳动力数量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953-1957年出现了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平均分别达34.7和24.1。,年平均绝对增加人数达1 400万。19621973年,又出现了第二次人口高峰,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高达33.8。与25.6。,年平均绝对增加人数达2 300万人。19821996年又出现了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人口年平均出生率在21。左右,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在15。左右,年

47、净增人口数达1 500多万。近些年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有较大降低,但仍偏大。由于人口的持续增加,使得中国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长期处于上升阶段,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虽然不断下降,但仍占很大比重。,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的农业劳动效率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前很低,但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劳动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无效劳动时间减少,使农业劳动力实际需要量减少;同时,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劳动者借助于农业机械、电力等,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节省了一些劳动力。,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3耕地的减少由于二、三产业、

48、城市化及道路建设等的发展占地,以及对耕地保护不利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量逐年下降,土地对劳动力的吸纳越来越少。,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4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吸纳劳动力少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二、三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仍不发达,吸纳劳动力的数量仍只有13亿人,还不能很好满足吸纳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的需要。,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5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及其二、三产业的转移多年以来中国一直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村户口的农业劳动力转成拥有城镇户口的市民基本没有可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许多农村剩余劳动

49、力涌人城市,从事二、三产业,但各地政府普遍采用了一些限制政策,使得农村劳动力不能顺畅地进行部门、区域间的转移。,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甚少,改革开放之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但总体转移量不够大,累计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约为03亿,转移到二、三产业的约13亿,共转移16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现以下特点。,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从转移地域看,以就地转移与农村内部转移为主,具有较强的封闭性自20世纪50年代末实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内容的城乡隔离政策后,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在城乡系统封闭的状况下进行的。从

50、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还是依靠在农村社区内部发展乡镇企业及个体私营经济的就地转移。据测算,农村内部的劳动力转移占总劳动力转移量的8085,转入城市的占1520。,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从转移产业看,以农村工业部门为主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转移到了农村工业部门,非农村工业部门就业比重偏低。农村工业又过分偏向于各种与农业关联度较弱的工业。3从转移方式看,以兼业型为主目前,绝大部分转入农村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他们或者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属于季节性转移,即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