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床翻浆冒泥的形成机理与防治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97501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基床翻浆冒泥的形成机理与防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床翻浆冒泥的形成机理与防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床翻浆冒泥的形成机理与防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床翻浆冒泥的形成机理与防治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床翻浆冒泥的形成机理与防治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基床翻浆冒泥的形成机理与防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床翻浆冒泥的形成机理与防治研究.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012 届)设计(论文)题目:基床翻浆冒泥的形成机理与防治研究姓 名:系(院):交通工程系专业名称:班 级:学 号:指导老师: 2010年6月31日 中文摘要 道路翻浆冒泥一直是我国铁路出现最频繁的基床病害之一。要减少和杜绝翻浆冒泥的发生,满足基床排水设计与规范,就必须采用合理的材料,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高度重视基床施工技术、工艺、机具、及现场质量的研究。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解决好基床防排水问题,是确保减少基床翻浆冒泥的关键。由于道床不整洁,使外流雨水受阻,形成不透水层,粘土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经过列车荷载的反复振动

2、、挤压和抽吸,使泥浆通过道床向上翻冒,形成翻浆冒泥。本文介绍了道路翻浆的形成机理研究,道路翻浆的产生是一个多因素综合的影响。道床厚度不足、路基土质不良、排水不良等因素造成道路翻浆冒泥。以及介绍了翻浆冒泥整治研究等。 AbstractThe mud pumping road is the most frequently appear in railway bed one disease. To reduce and prevent mud pumping, meet with standard bed drainage design, we must adopt rational materia

3、l,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rational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b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cess, equipment, and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bed is waterproof and d

4、rainage bed that reduce the mud pumping. Due to the roadbed untidy, make outflow water, impervious layer formed by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clay, through train loads of vibration, extrusion and pump, ballast through mud, turned up mud pumping formation.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formation mecha

5、nism of pumping road, the road is a pumping 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effect. Insufficient thickness of ballast, soil, drainage adverse factors such as road mud pumping. And introduces the mud pumping regulation, etc.引言中国铁路的发展 中国从1876年修建淞沪铁路以来,到1981年止的105年内,共建铁路50181公里。另有地方铁路3725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平均

6、每年只修建铁路 300余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铁路的修建有了统筹规划,修建铁路的速度达到平均每年800余公里。到1981年底中国大陆铁路营业里程为50181公里,其中双线铁路为8263公里,电气化铁路为1667公里。铁路总延展里程为89580公里。路基石以天然土石修筑而成的条形建筑物,它分布在广阔的地区,处在各种地质、水文、气候等复杂的自然环境下,它的强度和稳定性受到地质条件及雨、雪、水流、气温、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水的活动是促使路基病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使路基不致遭受地面水、地下水的侵蚀破坏,路基应具有良好的排水、防护及加固建筑物。既有铁路路基在列车荷载作用及各种自然因素

7、的影响下,会产生各种变形和路基病害,因此,应对路基加强养护与维修,并对不稳定边坡进行防护与加固,以减弱或消除各种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及行车安全与舒适。对于路基病害,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一次整治,不留隐患”的原则,采取合理的整治方案及有效的工程措施。在一些翻浆冒泥贴别严重的路段,轨道下沉速率叫快,列车通过速度不得不降低,极大影响了正常的运输能力。为了提高铁路路基排水技术,减少或消除翻浆冒泥,保证列车行车速度与舒适。因此,从设计时就应该引起重视,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使我国铁路修建水平不断提高。目录(没写序号,也没分层次章节,不符合规范要求)基床的基本构造1路基的基本特点1路基本体的

8、组成2翻浆冒泥的定义4影响路基翻浆的主要因素5翻浆冒泥种类及特征6翻浆冒泥形成的原因7基床翻浆冒泥的整治8做好路基排水8换填土9设置隔离层9基床排水9铺设砂垫层10砂垫层施工及养护注意事项10应用土工纤维整治基床翻浆冒泥11整治原则和技术条件11采用土工纤维整治翻浆冒泥的基本原理12设计原则及施工应注意的事项12设置路肩盲沟或渗沟13双河工区翻浆冒泥地段的原因分析及整治14整治方案14工法特点15施工工艺15总结18参考文献19致谢20一 、路基的基本构造铁路路基是为了满足轨道铺设和运营条件而修建的土工构筑物。他是轨道的基础,承受着轨道及机车车辆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扩散。在

9、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轨道顶需要的标高;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练级组成完整贯通的铁路线路。在铁道工程的发展过程中,路基为轨道结构的不断更新、改善和轨道定型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了保证路基正常工作,路基工程主要由三部分建筑物组成:1.路基本体路基本体是直接铺设轨道结构并承受列车荷载的部分,例如路堤、路堑等。他是路基工程中的主体建筑物。2.路基防护和加固建筑物路基防护和加固建筑物属路基的附属建筑物,例如挡土墙、护坡等。3.路基排水设备排水设备也属于路基的附属建筑物,例如排除地面水的排水沟、侧沟、天沟、和排除地下水的排水槽、渗水暗沟、渗水隧洞等。二 、路基的特点1.路基主要是有松散的土(石)材料

10、所构成路基或者直接以土(石)作建筑材料(例如路堤),或者直接建造在地层上(例如路堑、支档建筑物等)。而土和岩都是不连续介质,各种岩石性差异悬殊,并具有多种结构面,使其被分割,甚至破碎;土的成因、成分、结构、构造也个不相同。在自然营利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土石的工程性质也在不断变化,所有这些都将对路基工程产生跟并性的影响。2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之中路基处在各种复杂的变化着的自然条件之下,例如地质、水、降雨、气候、地震等条件,因而它时刻受到自然条件变化的侵袭和破坏,引起各种路基病害,如路基边坡冲蚀、坍塌、路基下沉、翻浆冒泥、滑坡等。因为路基材料是土石等松散体,所以路基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也是常变化的。3.

11、路基同时受轨道荷载和列车荷载的作用路基上的轨道荷载时静荷载,列车荷载是动荷载,属交通荷载,其特点为多次重复作用,是引起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路基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计变形,而且土的强度会降低,表现出疲劳的特性。另一方面,路基同轨道结构一起共同组成的这种线路结构是一种相对松散连接的结构形式,抵抗重荷载的能力弱。此外,路基工程还具有工程数量大,占地面积大等特点。三、 路基本体的组成在各种路基行驶中,为了能按线路设计要求铺设轨道而构筑的部分,称为路基本体。路基本体由路基面、路肩、基床、边坡、基底几部分组成,见图1。 图1 路基本体组成图(1)路基面。由直接在其上面铺设轨道的部分及路肩组成,称为

12、路基顶面或简称路基面。在路堑中为堑体开挖后形成的构造面。(2)路肩。路基顶面中,倒床覆盖以外的部分称为路肩。其作用是保护路堤受力的堤心本分,防止道砟滚落,保持路基面的横向排水,供养护维修人员作行走、避车、放置养护机具,供防洪抢险临时堆放沙石料,供埋设各种标志,通信信号、电力给水设备等。因此路肩必须在考虑了施工误差、高路堤的沉落与自然剥蚀等因素以后,保持必要的宽度。(3)基床。基床是指路基上部受到列车动荷载作用和水文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土层,其状态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和速度的提高。(4)边坡。路基两侧的边线称为路基边坡。边坡常修筑成坡形、折线形和阶梯形,每个一破断面的斜率以边坡上下两点间的高差与

13、水平距离之比表示,当高差为1单位时,水平距离折算为m单位长,则列率为1:m。以1:m方式表示的斜率称为坡度。边坡与地面的焦点,在路堤中称为坡脚,在路堑中称为堑顶。(5)基底。路堤下地基内承受路堤及轨道、列车等荷载作用的部分称为路堤基底。在路堑中,因为路基是在地基内以外开挖方式构成的,所以,路堑的基底为路堑边坡土体内和堑底路基面以下的基底内产生应力变化的部分。基底的稳固对路基本体以轨道的稳定性都至关重要。因此,在软弱基底上修筑路堤时,必须对基底进行处理,以免危及行车安全与正常运营。四、翻浆冒泥的定义翻浆:由于线路道床不洁,形成不透水层,当道碴内的泥土杂物含水量超过饱和状态和路基表层的粘土受地表水

14、和地下水的影响逐渐泥化时,经过列车荷载的反复振动、挤压和抽吸,使泥浆通过道床向上翻冒,即为翻浆。冒泥:是翻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往往发生在比较软弱的粘性土或粉质粘土的路基面,特别是轨道结构层较弱的线路上,在列车反复振动和挤压作用下,路基面软塑的泥土顺着阻力薄弱的地方向外侧枕木头处及轨枕盒内冒出,称为冒泥。五、影响路基翻浆的主要因素影响路基翻浆主要有4个因素:土质、温度、水、与行车荷载。(1)土质。粉性土是最容易翻浆的土,该土的毛细水上升高度大,在0以下水分聚流严重,易使路基产生水分累积,造成严重的冬时冻胀,春时翻浆。黏性土透水性很差,粘聚力大,虽然毛细管水上升高,但上升速度较慢。因此。只有在水

15、源供给充足,且土基冻结速度缓慢的情况下,才可能形成比较严重的翻浆。砂土在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翻浆。它强度高,透水性良好,毛细水上升高度很小,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因此,在冻结过程中水分聚流现象很轻。(2)温度。一定的冻结深度和冷量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例如,如果初冬时气温较高或冷暖交替,冻结线长期停留在路面下较浅处,大量水分就会聚流到距路面很近的地方,将会产生严重翻浆。反之,初冬很冷,冻结线很快下降到距路面较深处,则路基上部聚冰少就不易出现翻浆。此外,春季气温特点和化冻速度对翻浆也有很大影响,如春季化冻时,天气骤暖,路基急速融化,则将加重翻浆程度。(3)水。翻浆过程就是水在路基土中转移、变化的过

16、程。路基附近的地面积水及较高的地下水位,提供的充足水源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4)行车荷载。道路翻浆是通过行车荷载作用后形成的。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翻浆季节交通量愈大、车辆愈重,则翻浆就会愈多、愈严重。六、翻浆冒泥种类及特征1道床翻浆特征:(1)雨季翻浆严重,除排水不良地段外,一般雨季后不再翻浆。(2)浆较稀,一般从枕木底部翻出,颜色与道砟外来污染物致。(3)钢轨街头处翻浆相对严重。(4)轨道状态变化不大。(5)基床状态良好。2土质基面翻浆 特征:(1)一般出现在雨季,雨季后仍然延续一段时间。(2)开始时产生在钢轨接头处,随后蔓延整条钢轨。(3)泥浆教稠,颜色与基床上的颜色一致或更深。(4)翻

17、浆位置在枕木端或枕木中,形状是柱状或条状。(5)翻浆期间或雨季轨道标高及水平有连续的轻微变化。(6)基床软层较薄,其下土质仍较坚硬。3风化石质基面翻浆特征:基本同土质泥浆,只是泥浆更稀,软弱层厚度不超过60cm4裂隙泉眼翻浆特征:(1)几乎全年翻浆。(2)开始时在泉眼或裂隙处出现,随后延续扩散至较大范围。(3)泥浆较稀。(4)翻浆呈条状,漏斗状或柱状。(5)轨道标高及水平稍有变化。(6)多发生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线路。七、翻浆冒泥形成的原因1道床厚度不足道床厚度是指在钢轨下(曲线为里股钢轨下)轨枕地面与路基面之间道碴(含垫床)的厚度。道床的基本作用是扩散列车的动荷载,使路基面均匀受力,减小其承受的

18、压强。道床的厚度一旦不足,势必会使道床弹性变差,路基受力不均,压强增大,在列车动载作用下基床产生塑性变形,造成道床和路基的变形积水产生轨道空吊板病害。在道心积水和轨道空吊板的情况下,列车附带的重复动载形成反复冲击和吸附,使吸水饱和的淤泥穿过道床翻上线路,形成翻浆冒泥。2道床板结及道碴槽 道碴级别不高,其耐磨、抗压和抗冲击性差,在列车作用下就会逐渐加速道床粉化,使之失去透水性能,日久会使道床板结,因为道床板结使轨道失去弹性,路基面受列车冲击力大,容易产生变形,影响路基排水,使基床有很大的含水量,是造成翻浆冒泥的因素之一。道碴粒径级配决定道床的物理性质好坏。如粒径级配偏低,其弹性不好,道碴颗粒间隙

19、小,道床污染快,影响排水;如颗粒级配偏高,道碴密实性不好,受力分布不均匀,底部石碴很容易在列车荷载下钻入路基面,形成道碴槽,加速道床板结,影响路基面正常排水,在地表水作用下,会形成翻浆冒泥病害。3路基土质不良路基分为上部直接承受动载的基床部分和下部的基体部分。基床部分一般采用渗水性较好的砂性土,若先天土质不良而施工时没有换土造成基床排水性差,随着含水量的增大,基床逐步吸水软化,密实度下降,在列车的作用下逐渐由固态到可塑状态,再到流动状态,就出现了翻浆冒泥。4排水不良排水不良指线路排水设施损坏致其作用降低,也有路基本身由于纵横坡度施工不当和线路下沉等造成部分地段排水不良。水是造成翻浆冒泥的主要因

20、素,因此排水不良在一定条件下决定了翻浆冒泥产生的必然性。八、基床翻浆冒泥的整治1.做好路基排水。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地下水都应通过顺畅的途径迅速引离路基,以防水分停滞浸湿路基。为此,应特别重视排水沟渠的通畅,注意排水纵坡和排水孔的设置。为降低路基附近的地下水位,可设置渗沟,拦截并排除流向路基的地下水。2.换填土。清除道碴囊,采用水稳性好、强度高的粗颗粒土换填路基上部,根据经验,换填厚60-80cm厚的粗粒土,路基可以基本稳定。换填厚度也可以根据实际病害情况和强度要求确定。3.设置隔离层。在基床面上铺一层不透水材料,防止地面水渗入引起基床表层土软化。在整治方案中重点考虑对土工合成材料的用土工合成

21、材料的类型较多,其功能差异较大,可用于隔离道碴和基床土,并具有透水和排水作用,亦可用于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常用的土工合成材料有无纺土工布、带膜土工布、土工格栅等。4.基床排水。在翻浆冒泥较严重地段,应注意做好基床排水,通常采用砂垫层和横向盲沟等措施,砂垫层可起排水和隔断毛细水上升,防止路基泥浆上挤污染道床等作用。横向盲沟可设成人字形,填以砂砾等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地表水引起的翻浆冒泥整治方案。滇西地区雨量充沛,长时间降雨导致基床水份饱和,如果路肩排水不畅更易引起基床翻浆。处理方案:将翻浆地段原梯形路基面改为三角形路基面,坡比为1:15,在路基面上铺设8cm厚砂夹卵石,再铺设一层带膜土工布,其上

22、再铺15cm厚级配良好的中粗砂,要求路基面夯填须平顺、密实和强度均匀,遇有道碴囊陷槽或软弱部分应挖除干净,用砂粘十或掺料土分层填至路基画。带膜土工布铺设位置要求在轨枕下不小于35cm,其上、下面砂和底砂铺设均匀并夯拍密实。路肩排水是此整治方案的重点:采用在路肩宽度(不小于40cm)范围设排水沟(盲沟或排水孔)排水,路堤部分沟宽20cm,内填碎石,顶部用ClO砼罩面,路堑侧沟部分在沟帮处开泄水孔,其后填碎石反滤层。地下水引起的翻浆冒泥整治方案。地下水出露将长期浸泡路基。导致路基下沉,当水份过于饱和,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形成翻浆。整治方案:将原梯形路基面挖成三角形路基面,坡比为1:15路拱,并夯拍密

23、实、平整,如遇到有道碴囊陷槽或软弱基底,应挖除干净并用砂粘土或渗水土分层夯压,带膜土工布与无纺土工布之间设20cm厚、粗砂,可起到排水盲沟的作用,无纺土工布尚具有反滤层作用,土工格栅和无纺土工布对基床具有加筋作用5.铺设砂垫层在碎石道床下部,用符合一定材质要求的砂,铺设一定断面的沙层(砂垫层)。砂垫层的作用是使碎石与基面隔离,使其手里均匀,避免碎石直接与基面接触破坏基面的平整,从而避免基面因坑洼不平积水而造成翻浆冒泥。铺设砂垫层用于防治翻浆深度不大,无地下水影响的土质基面翻浆及石质风化基面翻浆,不适用于裂隙泉眼翻浆,也可用于地下水丰富的基面翻浆地段,但必须同时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砂垫层施工

24、及养护注意事项如下:(1)在既有线路上铺设砂垫层,一般宜结合线路大、进行。(2)在施工作业准备阶段,应调查好清挖、清筛深度,安排好卸砂。咋地段、避免砂、咋混合。(3)在基本作业阶段,应保证按设计要求,做好路拱;基面应平整,不容许有外高内低的反向坡度;铺砂后,保证厚度;砂垫层内不容许掺入石砟。在列车通过前线路状态必须达到养路工作保证行车安全规则的规定标准。(4)在整理作业阶段,应按规定的期限提高限速或恢复正常速度。(5)应注意保持砂垫层的完好状态,已形成的砂垫层表层与底层的紧密硬层不应破坏,砂垫层个别失效处应及时处理。(6)及时清除轨枕端的土、砂龚。6应用土工纤维整治基床翻浆冒泥6.1整治原则和

25、技术条件(1)本原则和技术条件适用于采用土工纤维防治新线和整治既有线的区间、战场、道口、隧道内的基床翻浆冒泥。(2)采用土工纤维整治基床翻浆冒泥必须贯彻加强排水、综合整治的原则。(3)对基床强度不足的非典型土、石质基面翻浆,应考虑处理软层的铺助措施。(4)凡符合本技术条件所提出的主要技术规格要求的各种土工纤维均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5)在选择材料类型和设计中应考虑轨道结构、运量、基床土质、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6)本原则和技术条件仅提出了有关土工纤维整治基床翻浆冒泥的特殊要求及条件,其他有关的技术要求应遵循由关的规范规定。6.2采用土工纤维整治翻浆冒泥的基本原理。土工纤维与其上、下的砂层一起

26、,在路基基床表面构成一复合结构层,材料上的砂层对各种土工纤维起保护作用。透水型土工纤维与其下面的砂层形成一反滤结构层。含有透水性材料的复合结构层的主要作用是反滤、隔离,同事对基床有一定补强效果。含有不透水型土工纤维的复合结构层的主要作用是对地表水的隔离,同时对空隙水压力可起消散作用。6.3设计原则及施工应注意的事项在进行具体的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勘测调查的结果确定病害的类型及整治方案,并遵循以下原则。(1)土工纤维的选择当基床水的来源是地下水时,选用透水型土工纤维可快捷排水,以免基床积水;当水源是地表水时,选用不透水型的土工纤维,以防止水侵入基床土,软化基床。(2)基床面的处理处理基床面,挖出已

27、有的软弱土层,排除道砟陷槽积水,保持基面排水横坡为4%5%,困难地段不小于2%。基床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否则应换填基床土。(3)排水系统为避免道砟刺破土工纤维和保持良好排水性能,土工纤维上下均应设置砂垫层,上层厚度不小于10cm,下层不小于5cm。防治地段应保证地下水位降低到不影响基面表层的水平,地表水可以迅速排离基面。遇有承压的裂隙水地段必须采用疏导的铺助措施。(4)砂层为维持土工纤维的渗滤功能,垫砂应与同工纤维的有效孔径匹配,满足如下要求:砂料中小于0.05mm的砂不得大于3%,同时不含沙粒经大于5mm的颗粒,且)2D。目前,国内有些经过土工纤维处理的基床扔有部分泥浆通过土工纤维上至道床,就

28、是因为垫砂的级配与土工纤维的有效孔径不匹配,形成不了完整的反滤系统。(5)土工纤维的设置深度及材料的宽度,土工纤维的铺设宽度不应大于3.8m,设置深度距轨枕底大于35cm。(6)土工纤维的搭接长度土工纤维连接部分的搭接长度应大于0.3m,若使用现场粘接,粘接长度不应小于0.1m。7.设置路肩盲沟或渗沟。(1)路肩盲沟。为排除春融期间路基中的自由水,达到疏干路基上部土体的目的,可在路肩上设置横向盲沟。盲沟布置应与路中心线垂直。盲沟应用渗水性良好的碎(砾)石填充,沟底应设12的纵坡,出水口底面高程应高出边沟外最高水位20 crll。(2)设置渗沟。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可在边沟底下设置排水渗沟,以降低

29、地下水位。九、双河工区翻浆冒泥地段的原因分析及整治形成“翻浆冒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路基土层与道渣结合部的饱和水未及时排除,排水不畅,水聚积在道碴锅内无法排出。路基中的水分不能迅速向下或向两侧排除,路基上部处于过湿状态。雨天路基湿度更大,这样路基在化冻过程中强度便显著降低,以至丧失承载能力,在行车反复荷载作用下发生“弹簧”、开裂、鼓包现象,严重时泥浆外冒,路面大量破坏,土质以细颗粒为主,主要为粉质黏土,个别地段为黏土,并以此作为路基填料的主要来源。由于黏性土细颗粒含量高、比表面积大、亲水性强,因此易出现翻浆冒泥。一)整治方案:我们目前选用的吸排水材料恰好具备以上特征,最主要特点是:克服了其他

30、排水材料易堵塞失效且承载力低易损坏的问题,是永不堵塞的排水材料; 施工时间短,天窗时间即可完成;将翻浆冒泥吸排水组件铺设在土层与道渣结合面的下部,使不能下渗的饱和水迅速排出,切断“翻浆冒泥”的水源,避免“翻浆冒泥”现象的产生。二)工法特点传统的排水:重力排水,只排高位向低位运动的水且土壤细小颗粒与水一起运动,易产生堵塞和水土流失。吸排水组件:利用毛细自吸水,吸水片可以自动达成吸水、过滤、封闭、排水等动作,吸附靠近吸水片周围和饱和水,而高于吸水片的水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靠近吸水片时,水被吸走随之再排出。毛细吸水收集面大于传统应用的集水管。 三)施工工艺 1、施工放样: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放样

31、,以确定排水组件的准确位置,按图纸施工。2、开挖沟槽(1)根据设计好的排水管线图开挖40cm宽深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把排水管铺设在不透水层的上方),挖到不透水层的上方,“V”字形沟槽,用于铺设吸排水组件。 (2)“V”字形沟槽保持向排水端大于2%坡度,以保证排水组件排水通畅。(3)与“V”字形槽垂直(沿铁轨方向)再挖出低于“V”形槽底部8cm的排水管槽,用于安装排水管收集排水组件向外集中排水,排水管槽向排水端有大于2%坡度,以保持排水通畅,延长至排水出口(或排水池内)。3、砂料铺设(1)在V字形槽内铺砂(砂粒直径13mm)厚度3cm5cm,使用专用推平工具把砂均匀的平铺在V形槽的表面上。(2)

32、在铺砂的过程中,保持向排水端有大于2%的坡度,以保证管内水及时排出。4、铺设吸排水组件和排水管(1)在铺好砂的V型沟槽内铺设吸排水组件(吸排水材料沟槽面向下),统一向排水管槽一端倾斜,高端与低端大于2%,吸排水组件封堵端为高端,长短排列一致以便于向排水管连接。(2)在排水沟槽内铺设排水管,水管由高向低铺设。在排水管壁上开孔(已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做好),孔的位置应与吸排水组件的排水孔对齐,以便连接。 5、连接 吸排水组件与排水管铺设完毕后,将两者连接,吸排水组件的低端与软管连接并用管箍固定以防漏水和脱落,将软管的另一端插入排水管壁上的开孔内,排水管连接至排水沟。6、覆盖用3cm5cm砂由排水组件管

33、中心均匀向两侧覆盖吸排水组件,防止吸水片不平整。回填沟槽。总结本文分析了道路翻浆产生的原因,深入探讨了影响路基翻浆的因素,包括土质、温度、水、行车荷载,产生翻浆冒泥的原因,包括道床厚度不足、道床板结及道碴槽、路基土质不良、排水不良,并有针对性地对采取整治措施,对路基病害提出经济实用的治理方案。简单介绍了翻浆冒泥整治的几种方案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基床翻浆冒泥是基床最普遍的一大病害,严重影响列车速度与舒适度。整治翻浆冒泥首先分析了解翻浆冒泥的原因,拿出最简单方便的方案,从而对症下药,在最短的时间解决翻浆冒泥问题,以保证行车的速度与舒适。参 考 文 献:(至少10篇,写明名称、作者、版别)1、2、

34、3、4、5、6、7、8、9、10、 致 谢这次毕业设计的论文我能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专业的研究和深刻的简介,使我受益匪浅。老师诲人不倦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肃认真的治学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值得我学习。在此,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毕业论文是对我专业知识的总结和考验,因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很高的积极性,更幸运得到老师在整个过程中给给予的很大帮助和耐心对我的指导。同事,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感谢长期以来的指导和在设计过程提供的大量资料和修改意见,让我对论文要求以及各式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为日后的工作更进一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积累了更多宝贵的经验。 陈鑫 2010年6月31日评语:该论文内容结构基本合理,但是格式上没有按照规定要求排版,内容上没有做到理论没有联系实际,缺少大量的现场工程实例来充实,缺少大量的现场图片资料来佐证,整个篇幅没有做到图文并茂,好像都在泛泛而谈,显得过于呆板、空洞,因此该论文没有太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