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乡村旅游社会整合及其与城乡统筹的互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乡村旅游社会整合及其与城乡统筹的互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村旅游社会整合及其与城乡统筹的互动 乡村旅游社会整合及其与城乡统筹的互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乡村旅游社会整合及其与城乡统筹的互动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乡村旅游社会整合及其与城乡统筹的互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及其内涵,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其中,世界旅游组织(WTO)认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
2、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方式的活动。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并强调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也存在多种观点,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大多是从乡村旅游的发生地域、活动特征、旅游吸引物特征等方面来界定乡村旅游的范畴。吴必虎( 2001)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发生在乡村和自然环境中的旅游活动的总和。乌恩(2002)认为:乡村旅游是指在传统乡村地区开展的,以乡村自然环境、风景、物产及乡村生活为旅游吸引物的,不过多依赖资本和高度技术,较少使用专用接待服务设施的旅游活动形式。并认为乡村旅游只是农业旅游的一种
3、类型。何景明(2002)等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其概念包含了两个必要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2004年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他们认为中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简言之,乡村旅游的特殊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乡村地域、乡村性、经营主
4、体以及目标市场。具体而言,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社区),以乡村性作为主要卖点,农民是主要的经营主体,目标市场主要定位于附近的城市居民。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已经成为改变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自然也引起了包括社会学在内多学科的广泛关注。旅游活动从原本被单纯地看做是旅游者简单的休闲游憩活动到将其视为旅游者群体与接待地社会之间的复杂的社会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旅游活动可以对旅游接待地从文化艺术到个体和团体的基本行为方式、态度、观点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涉及价值系统、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形态、安全、道德、传统、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屈锡华从分析旅游体验人手认
5、为,社会文化精神交互模型互动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方面是旅游者旅游过程中的旅游体验与日常生活体验的自我互动;另一维度是人际之间的互动。两种互动的结果就是促进了社会文化精神的交流,且这两种维度的社会文化精神交互作用往往是共同作用,并最终促进了社会整合(见下图)。由于旅游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所起到的社会整合效应的深度和广度也自然会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主客双方在旅游活动中进行社会接触的程度和类型。结合上述乡村旅游的概念分析,不难发现乡村旅游的社会整合效应在如下5个方面有着与其它旅游活动所不同的特点。(一)社会接触面广泛据研究,乡村旅游具有以大自然为取向的显著特征。乡村旅游
6、者要求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愿望强烈。这说明乡村旅游活动的发生地较之传统固定景区式的旅游活动,分布范围较为广泛。此外,乡村旅游是以散客为主。这一切都使旅游者与接待地社区的社会接触面更加广泛。(二)旅游活动季节性较弱,发生频率高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以本地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的旅游活动,与都市环城游憩带联系非常紧密。乡村旅游,尤其是近郊乡村旅游,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场所体系的范畴,成为都市居民周末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像一般性的旅游活动的季节性那么明显,而且重游率要高于一般性的旅游活动。这使乡村旅游活动中的社会交往得以经常化。(三)社会交往深度深乡村旅游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
7、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特色,这使得乡村旅游活动中的主——客社会交往深度大于普通走马观花式的团队游客。主客双方可以在较少的时间限制以及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深入的社会接触。(四)游客文化层次较高相关研究表明,乡村旅游的游客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其他旅游活动。而教育程度分层是社会分层的重要指标。因此,乡村旅游所涉及的社会交往层次跨度较大。(五)经济效益的惠及面广国外研究表明,由当地社区居民投资的小规模经营性项目,是保证旅游经济效益本地化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规模较小,投资较少的旅游产业,资金的门槛较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乡村地区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必将成为城乡一体化的先
8、导,为城乡社会文化的整合与对接夯实基础。(一)城乡统筹的基本含义诠释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城乡统筹的终极目标应当是达到城乡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统筹协调发展。因此,分析城乡统筹的内涵,经济的统筹以及文化、社会的统筹都应当是其应有之意。从两种统筹的实现途径来看,前者主要依靠城乡产业的统筹;后者则比经济统筹要更复杂,历时也更长,这需要城乡的文化社会的广泛沟通并达到融合。(二)乡村旅游发展与城乡统筹的互动结合上述对乡村旅游社会整合效应特殊性的阐述,并通过分析城乡统筹的基本内涵与内容,就不难发现两者已有的和潜在的契合点。1乡村旅游促进长效城乡社会文化交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所引
9、发的城乡间广泛的、制度化的、以及较深层次的社会交流,为缩小城乡思想文化差距创造有效途径。这必将会大力促进乡村地区思想文化观念的转变成为城乡经济统筹的思想文化先导,为乡村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扫清思想观念上的障碍。2乡村旅游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地区凭借当地乡村性等资源比较优势融人城市产业体系的重要手段。这为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很可能成为城乡全面统筹的导火索。3乡村旅游提高广大农民对城乡统筹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可在很大程度上和更大的范围内提高农民的收入。这无疑是对广大积极参与到城乡统筹发展中来的乡村居民的经济犒赏,从而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广泛参与的
10、城乡统筹才是真正的、高效的城乡统筹。乡村旅游具有良好的社会整合效应,有利于城乡社会文化交流与产业协调,对城乡统筹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诚然,上述预期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各级政府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合理调控,尤其是利益分配体系中对当地社区利益的特殊保障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参考文献: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RuraITourism: Absolutionfor Employment, Loc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M.Madrid: WTO,1997.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
11、.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3).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德村志成论乡村旅游的定义和核心EB/OL.中广网,httphvwwcnncntbtjt20051112_5 04126714html Robin Cohen,Paul Kennedy.Global SociologyM. NY: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0.王宁,刘丹萍,马凌,旅游社会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屈锡华,陈睿,旅游活动:社会疏离缓解的
12、新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黄艳华,张兵,李佳北美乡村旅游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昆明大学学报,2006(2).高鑫,董青,姜辽环城游憩带对周边县域旅游产业影响机制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责任编辑:谭志远p class=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13、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
14、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
15、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