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关于四川民族地区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9774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关于四川民族地区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关于四川民族地区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关于四川民族地区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关于四川民族地区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关于四川民族地区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关于四川民族地区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四川民族地区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关于四川民族地区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思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关于四川民族地区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思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关于四川民族地区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思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民族地区在四川省占有很大比重,加强这些地区的科技实力对于推动四川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全社会统筹发展、和谐发展以及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现状和不足,并结合当地新农村发展对科技的切实需求,提出思考与建议。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科技发展;现状;不足;建议;四川民族地区中图分类号 F32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340-0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在这当中,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科技服务体系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渗透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几年来,四川省通过组织“星火富民科技工程”、 “科技富民强县”等专

3、项行动,大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民族地区的科技实力却明显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对当地新农村建设支撑力度还相当不足。1加快四川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四川民族地区包括甘孜、阿坝、凉山3个自治州以及峨边、马边、北川3个自治县。幅员面积30.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1.37%。民族地区富集的资源,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三州有耕地面积48.67万公顷,草原面积1 636.5万公顷(占全省草原面积的78.3%);森林面积836.5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0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1.043 1亿千瓦,可开发量达6 762万千瓦(占全省可开发量的88.84%);矿产丰富

4、,其中稀土、钒钛、磷矿等储量居全国前列。此外,奇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拥有4个国家级名胜风景区和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民族地区特殊的区位,对全省、全国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一方面,三州地处长江、黄河和各大支流地带,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对确保长江流域生态平衡和三峡库区的安全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四川民族地区是内地通往边疆的重要通道,努力促进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对实现全省、全国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制约四川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因素涵盖历史、自然、社会等多个方面,使其比省内其他地区更为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点。2.1生

5、存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四川民族地区处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边缘,大部分地域为高寒山区,地理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土地贫瘠,交通不便;而这些区域却又集中了主要的的贫困人口,部分人的生活基本与外界隔绝,甚至保留在较原始的状态。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民族地区自然灾害频繁,泥石流、地震、山体滑坡、雪灾等发生频率高,危害强度大。此外,长期的掠夺型粗放经营,以破坏生态系统为代价的农业生产、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植被锐减、水土流失、农田荒芜、草原退化、沙化,因而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2.2基础条件薄弱,抗灾害能力差到2006年底,民族地区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实际耕地面积的3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6、;交通、通信、能源条件在全省均处于最落后地位,尤其是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更为落后,约有75%的乡不通电话,公路等级低、质量差,电网建设严重滞后。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民族地区人均受教育时间不足5年,广大农牧民的科学素质低,受传统落后思想观念影响深,接受科学技术能力弱;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到2006年底,卫生机构数和医务技术人员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和5%。2.3人才总量匮乏,结构布局欠佳2006年民族地区人才总量2 252人,占人口总数的0.04%,人才密度为3.6人/万人,而同期全省人才密度为22.1人/万人,可见人才总量明显不足。四川民族地区还普遍存在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一

7、是高学历者少,中低学历者多,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民族地区人才总量的62%,大专和本科学历者占37%,硕士及其以上学历者仅占1%;二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严重偏少。此外,民族地区人才布局不合理。当地机关事业单位严重超编,而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人才却得不到满足,从而出现人才严重缺乏的同时又面临人才安置难的问题。2.4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技术落后传统农牧业在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2006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之比为1.001.571.32,而同期全省三次产业生产总值之比为1.002.362.05。同时,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种植业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

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很小,且经营管理粗放,产量很低;牧区生产方式原始,牲畜出栏率、商品率低;第三产业起点低、规模小、领域窄,大多以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为主,保险、信息、策划、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不发达。3四川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现状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1986年国家星火计划和科技扶贫的实施,有力带动了四川省民族地区的科技工作,科技进步成为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实施,对科技提出了更高需求,以期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赖以依托的强大动力。但目前这些地区科技发展的问题与不足,深刻反映出四川省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还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3.1民族

9、地区科技内生力不足首先是当地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远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由表1可知,3个自治州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3%、2.8%和4.2%;科技投入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也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甘孜州相对较好,为3.5%,而凉山州比重仅为1.1%。另一方面,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形成,据统计,民族地区由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其他方式筹集的科技活动经费普遍低于四川省其他地区。这一情况将导致高技术和人才难以引进,也制约了当地人才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科技人力资源远落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3个自治州的科技机构数和科技活动人员分别只有

10、全省平均水平的9.7%、16.1%、21.0%和7.8%、6.3%、21.2%,科技活动人员占当地人口比重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0.38%、0.29%和0.20%。科技能力建设未能引起当地政府足够重视,致使科技人员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人才流失严重,而现有人员的能力又得不到很好的提升,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加之当地科研机构研发能力较低,而高校人员主要从事基础理论和应用性研究,与企业横向联合少,产学研结合不够,科技转化能力较低。再次是当地科技部门发展缓慢,还不足以成为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民族地区科技部门的工作集中在技术推广、科普、防灾减灾等方面,但很多地方的科

11、技部门缺少开展工作的支撑条件,从而制约了他们提供科技服务的有效性。3.2民族地区科技外哺力缺乏首先是国家对民族地区的科技投入不足。从统计数据来看,去除当地政府投入,3个自治州的科技经费总数和科技计划项目总数分别只占全省的0.7%和1.8%,与其地理面积和人口所占比例极不相符。目前,国家对地方农村科技的支持主要是通过各类专项如“星火富民科技工程”、 “科技富民强县”等计划来实施。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相对较低,企业实力相对较弱,使得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缺乏竞争力,往往争取不到名额有限的科技计划项目。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科技计划还不能持续有效地惠及少数民族地区。其他

12、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13、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

14、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