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解构与重建: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解构与重建: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问题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解构与重建: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问题研究 解构与重建: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问题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解构与重建: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问题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解构与重建: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问题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通过对长沙地区8所高校520名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2、相应的对策,以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恋爱价值观。关键词:解构;重建;大学生;婚恋价值观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08-03婚恋问题,历来是大学生十分敏感的热门话题,也是高校工作者最难以处理的问题。因为,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爱情生活充满了向往和追求。许多相关研究表明,大学阶段有过恋爱经历的大学生达到70%。此外,国家相关法规规定,大学生在读期间可以结婚。现实中,部分大学生已经选择在大学期间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因此,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爱情的真谛,摆正爱情在人生道路上的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采集的相
3、关调查数据对当代大学生的婚恋价值观进行实证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婚恋价值观作一些对策研究。一、研究概述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长沙地区高校520名在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资料。(一)变量界定依据调查对象的特点及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从恋爱行为、恋爱动机、择偶标准、择偶方式、婚恋取向、婚姻基础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二)抽样方法调查样本的选择,我们采用随机多阶段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办法。课题组成员于2007年9-10月,随即抽取了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商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湖南中医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长沙大学等八所大学,并对每所大学一至四
4、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在每所学校随机抽取65名学生。调查结果表明:一年级学生12.8%,二年级学生38.2%,三年级学生37.9%,四年级学生10.9%。男生占60.5%,女生占39.5%。14.1%的中共党员,60.9%的来自农村,28.0%的来自县级城镇,11.0%的来自城市。本研究对所获资料用SPSS11.0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同时对访谈资料进行了定性分析。二、结果分析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婚恋有着自己特有的观点和看法。当代大学生由于受传统价值观和社会风尚的影响,在婚恋观上打上了明显的时代烙印。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具有下述特征:(一) 恋爱行为普遍化
5、恋爱已经成为是大学生活里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大学生在大学里曾经谈过恋爱,但是现在没有谈,有36.8%的大学生正在谈,没有谈过的仅占29.2%。76%的大学生认为,没有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说明恋爱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另外,大学生的恋爱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表现在大学四个年级中,大一年级与其他年级相比,恋爱比率最高。(二) 恋爱动机消极化恋爱动机是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人为什么要恋爱的问题,是产生恋爱行为的内部动力。“恋爱动机决定人们的恋爱目标及恋爱生活方式的选择。”1学生尚处于继续社会化的阶段,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以及责任意识的淡薄,其恋
6、爱动机并不单纯,趋于消极化。表现在:寻找感情寄托的占第一位,为36.9%;寻找理想的人生伴侣的仅28.0%,详见表1。(三)择偶标准多元化所谓“择偶标准”(Standard of spouse selection)是人们选择婚恋对象时所拥有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对恋爱、结婚对象条件的要求。调查数据显示,转型期的中国大学生在选择配偶时,最看重的前五项标准分别是品质、性格、责任感、爱情、健康状况。最不看重的五项标准分别是兄弟姐妹数量、海外关系、人种、家庭背景、信仰。显见,当代大学生择偶注重感情和外表,对生活之必须的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没有太多的关注,说明大学生对待爱情罗曼蒂克的成分多于理性的成
7、分。(四)择偶方式自主化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往往决定着男女双方能否结成秦晋之好。随着社会进步,自由恋爱和婚姻自主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调查数据显示:自主追求恋爱对象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缔结恋爱关系的主要方式。在回答“在择偶方式上,您主张”的选择时,82.6的大学生主张“自主认识”,7.6的主张“朋友介绍”,4.6的主张“网上认识”,只有2.3的选择由“父母包办”,选择其他方式的占0.4。详见表2。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自主性倾向很强,而且大多数能够自主选择恋爱对象。 (五)婚恋取向开放化传统的婚恋价值取向倡导“贞操”、“从一而终”等观念。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主体的个人意识不断
8、觉醒,调查表明,传统的婚恋价值取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已经大大弱化。首先,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评价越来越宽容,详见表3。从上表可见,对婚前性行为坚决反对的只有18.4%,认为可以的为68.7%,事实上,认为无所谓的对婚前性行为是默许的,这样来看,同意的比例就高达81.6%,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性行为是比较开放的。(六)婚姻基础理性化婚姻是人生的重大事件,大学生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明显比婚前性行为要慎重。调查表明,高达57.9%的人认为,婚姻的基础是“爱情和物质兼而有之”,认为是“性”的只有8.1%,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把婚姻和性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对待“性”是浪漫的,“婚姻”是现实的,“性”是
9、感性的,婚姻是理性的。详见表4:此外,从“试婚”的态度来看,持反对态度的为75.3%(把比较反对和非常反对合并为反对),赞同的为24.7%(把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合并为赞同)。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对待婚姻的态度还是比较慎重的。三、对策建议恋爱、婚姻和家庭,既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也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一个重大因素。正确、健康的恋爱价值观,才能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而造福于社会。当前,大学生的恋爱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健康、理性的,但是也存在消极和非理性的因素。事实上,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社会阅历,决定了他们思想的不成熟性。他们的价值观,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未定型,存在很大程度的矛盾性。大学生价值观上的
10、不成熟性与矛盾性,也说明了他们的可塑性。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就如何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恋爱价值观,提出如下几点思考:(一)以正确的人生观为核心,积极引导大学生妥善处理婚恋中的矛盾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婚恋价值观,它对大学生的恋爱择偶行为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大学教育者要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让大学生在感受爱情的神圣和崇高,欣赏爱情的纯洁和优美的同时,思考生命、事业、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要使大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个人爱情美满、家庭幸福的基础。就人生而言,只有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才具有决定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地位,当代大学生只有把
11、爱情融于振兴中华的壮丽事业中,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意义。那种抛开学业谈婚恋的作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 (二)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倡导当代大学生追求美好、高尚的爱情同时,要在大学生中认真开展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也是一个青年立志成才,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责任是锤,敲响奋进之钟;责任是石,砥砺意志之剑;责任是风,鼓满事业之帆;责任是笔,绘出人生之画。因此,应按照马克思主义恋爱观的要求指导青 解构与重建: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问题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解构与重建:当
12、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问题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解构与重建: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问题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年正确认识爱情的本质,对青年恋爱观中一些不负责任的观念应充分重视,要以高层次的恋爱生活方式作为恋爱指导思想,提倡对待爱情要认真严肃,感情专一,明确婚姻的本质是以男女两性结合为特征的伦理关系,其根本点是爱情与义务的统一,从而促进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婚恋问题。2(三)开设多形式的性教育课程
13、,加强大学生的性教育、形成科学的性伦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呈现开放的态势,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性伦理教育,学校可针对不同年龄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进行系统的课堂讲授;家庭应适时对子女进行性健康教育;大众传媒可加强对青年群体的正面导向,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从而引导和教育他们主动追求高层次的爱情生活方式,反对和杜绝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关系,进而促使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总之,婚恋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随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是必然趋势,但在旧的传统观念被解构而新的观念尚未建构的社会转型时期,许多不合理、非科学乃至被历史所证明曾给人类带来灾难的观念乘虚而入。
14、因此,应充分利用性健康教育这一阵地,在普及性科学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使他们能够在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四)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最活跃的群体,但是他们的年龄阶段和社会阅历,又决定了他们思想的不成熟性。而社会是个大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而在高校的婚恋观教育中,要围绕社会上婚恋问题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理解、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及社会大
15、环境中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婚恋观。3同时,要积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由师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能够通过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大学生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通过开展健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参考文献:1 李志,彭建国.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特点及教育对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4)2 薛娟.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J,河南教育
16、,2007(9)3 杨南丽.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看高校婚恋观教育以对云南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与分析为例J,昆明大学学报,2007(1)责任编辑:李建君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
17、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
18、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
19、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