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直播稻壮秧营养剂施用适期试验.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9783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直播稻壮秧营养剂施用适期试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直播稻壮秧营养剂施用适期试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直播稻壮秧营养剂施用适期试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直播稻壮秧营养剂施用适期试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直播稻壮秧营养剂施用适期试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直播稻壮秧营养剂施用适期试验.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直播稻壮秧营养剂施用适期试验 直播稻壮秧营养剂施用适期试验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直播稻壮秧营养剂施用适期试验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直播稻壮秧营养剂施用适期试验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2007年如皋市进行了直播稻壮秧营养剂施用适期试验。结果表明:基施处理的秧苗素质优于对照,追施的秧苗素质有下降趋势;施用壮秧剂的生育进程比对照快,叶龄、成穗数、穗型均比对照

2、有所增加;使用壮秧营养剂有明显促进早发的作用和增产效果。关键词 直播稻;壮秧营养剂;施用适期;江苏如皋中图分类号 S51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6-0188-02针对直播稻秧苗前期苗质偏弱、生育进程慢等不良因素和苗期培育壮苗难的技术难题,根据直播水稻苗期的需肥规律研制出的直播壮秧营养剂,在2006年室内盆栽安全性测定试验、田间用量试验基础上,2007年在如皋市东陈等镇进行了施用适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本试验设在东陈镇、白蒲镇、江安镇、搬经镇、九华镇,供试壮秧营养剂由如皋市土肥站提供,播种方式为机条播,播种期在6月上、中旬,

3、播种量90kg/hm2,水稻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1.2试验设计试验共设6个处理,处理1:施壮秧营养剂150kg/hm2作基肥;处理2:在秧苗1叶1心期施壮秧营养剂150kg/hm2作苗肥;处理3:在秧苗2叶1心期施壮秧营养剂150kg/hm2作苗肥;处理4:在秧苗3叶1心期施壮秧营养剂150kg/hm2作苗肥;处理5(CK1):空白对照。处理15肥料运筹相同,即基肥施水稻专用肥600kg/hm2,2次分蘖肥各施尿素150kg/hm2;穗肥分别在倒4叶和倒2叶时施用,其中,促花肥穗期施专用肥300 kg/hm2(或尿素112.5kg/hm2),保花肥施尿素75kg/hm2。处理6(CK2):基肥

4、施水稻专用肥750 kg/hm2,2次分蘖肥各施尿素150 kg/hm2;穗肥分别在倒4叶和倒2叶时施用,其中,促花肥穗期施专用肥300kg/hm2(或尿素112.5 kg/hm2),保花肥施尿素75kg/hm2。可在播种后施肥,施肥后应立即灌跑马水。其他田间培管措施基本一致。小区面积为3367m2,四周设保护行,不设重复。东陈镇、九华镇试验点设置处理16,江安镇、白蒲镇、搬经镇设置处理1、处理3、处理6。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施用时期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直播水稻在不同时期应用壮秧营养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差异比较明显。表现为:一定程度上控制株高、根长,促进分蘖,增强发根力,增加单株叶面积、单株鲜重和

5、单株干重。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1受到壮秧营养剂的控制作用最明显,特别是在7月24日,基施处理株高最矮,较追肥处理株高降低0.9cm,较对照处理株高降低6.6cm;就单株分蘖数而言,基施处理为2.8个,比追肥处理增加0.8个,比对照处理增加0.4个;假茎宽、单株白根数均较对照多。综合分析各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基施处理秧苗素质优于对照,而追施处理秧苗素质有下降趋势。 2.2不同施用时期对秧苗茎蘖动态的影响施用壮秧营养剂对茎蘖动态的影响,各处理表现为生育进程比对照快。从表2可以看出,营养剂作基肥,分蘖快且多。2.3不同施用时期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由表3可以看出,根据齐苗期观测,增施壮秧营养剂的出苗

6、稍迟12d,但秧苗叶色深绿,叶片短而肥厚。四叶期观察,处理1已见分蘖,而其他处理分蘖尚未发生。7月中旬,连阴雨过后,处理与对照差异明显,前者生长旺盛,茎蘖抽生同步,后者茎蘖抽生出现停顿,且叶色稍淡,总苗较处理少60105万株/hm2左右。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壮秧营养剂处理的明显厚实,生育进程稍快,总叶龄、成穗数及穗型均较对照有所增加,总叶龄增长0.30.5叶,成穗数增加22.533.0万穗/hm2以上,逐步体现了“秧好半熟稻”的增产增收优势。2.4不同施用时期对植株性状的影响由表4可以看出,随着壮秧营养剂使用的后移,株高有降低的趋势,而伸长节间数有增多的迹象,基部3节间则明显缩短,占株高的比例

7、逐步减少,对提高植株抗倒能力有所帮助。使用壮秧营养剂有明显的促进早发作用,单株成穗数、单株茎蘖数均有所增加,尤其是早期分蘖的比例提高,为后续优化调控争取了主动。2.5不同施用时期对直播稻穗粒结构和产量的影响2.5.1对成穗数的影响。直播稻专用肥无论是基施还是追肥,均能促进有效分蘖形成,增加成穗数。5点平均来看,基施比对照增加21万穗/hm2,追施比对照对照处理增加13.35万穗/hm2(见表5)。2.5.2对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直播稻专用肥能促进水稻颖花分化,增加每穗总粒数。由表5可以看出,基施、追施处理每穗总粒数分别比对照增加8.9 粒、1.1粒。对结实率影响并不一致,对基施处理而言,

8、由于前期促进早生分蘖的发生,中期群体比对照处理大,因而结实率较对照处理降低;对二叶一心期追施处理而言,结实率较对照处理略有增加。2.5.3对千粒重的影响。对千粒重的影响与对结实率的影响趋势一致(见表5)。2.5.4对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的影响。就理论产量而言,基施与追施处理均比对照处理增产,5点平均来看,分别增产966.7kg/hm2、588.0kg/hm2,增产率分别为12.12%、7.37%;就实际产量而言,基施与追施处理均比对照处理增产,分别增产665.4kg/hm2、629.1kg/hm2,增产率分别为8.81%、8.32%。对5个试验点实际单产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基施与追施处理间产量差异

9、不明显,而基施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较,产量差异比较明显,达到5%的显著水平;而追施处理与对照处理比较,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可能与九华镇试验点病虫害防治不力对试验结果影响有关(见表5)。3小结综上所述,直播水稻施用壮秧营养剂,有利培育壮苗,有效控制植株株高,基部第1、2节间长度,增加基部节间粗度,增长穗茎节间长度,增加成穗数和总粒数。不同施用时期相比较,基施明显优于追施。随着追肥时期的推迟,专用肥增产潜力呈减小趋势。从各试验点综合表现结果来看,直播稻施用营养壮秧剂作基肥,用量为150.0187.5kg/hm2,增产率在8%左右,建议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规模。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

10、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

11、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12、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