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疏导的有效方法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疏导的有效方法探索.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疏导的有效方法探索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我国的教育模式不断网络化,这必然要求辅导员要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积极运用好网络载体,创新工作方法,掌握网络疏导思想原则,提升网络思想疏导的专业性、科学性、系统性以此来创造出了一个适合时代需要、人民群众满意、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生动活泼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辅导员;网络;思想疏导 方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与应
2、用,冲击着大学生尚未成熟的思想,我国的教育模式不断的网络化,给传统的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必然要求作为辅导员要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积极运用好网络载体,创新工作方法,以此来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疏导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从网络应用的时代背景来看,网络走进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是大势所趋,也是我们的教育工作紧跟时代的必然选择。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引导大学生才能不断顺应时代发展,全方位把握舆论动向,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疏导工作。 (1)网络拓展了师生沟通的新渠道。网络的开放性有助于畅通师生交流渠道,把握大学生实时舆情动向,与传统思想政教育形成鲜明互
3、补,形成网上网下联动,为凝聚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找到了新的支撑和平台。 (2)网络开辟了辅导员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新路径。网络的匿名性,使网络成为大学生自由彰显个性,发表见解的主要场所,再加上网络的交互性、多媒体,形象而直观,方便而高效,使得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 (3)网络为辅导员占领高校思想文化提供了新手段。网络的传播性突破了单向、平面的传统传播模式,使高校思想文化的传播功能增强,如何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需要密切联系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始终树立马克思主义阵地,防止被反动的、错误的、腐朽的、庸俗的
4、、低级的东西占领。 二、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疏导的原则 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的各种思想观点、文化思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同时,还要适应新变化,贴近学生新要求,紧跟时代新变化。 (1)尊重需要,实事求是的原则。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输的动力,辅导员只有在尊重大学生的物质需要、情感需要、理想需要的基础上做思想疏导工作,才能使大学生主动内化信息,解释疑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2)把握时机,反应快速的原则。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要求辅导员时刻把握网络舆情动态,当舆情出现,只有第一时间与学生沟通,才能抢占舆论
5、的主动权,使官方的信息占据新媒体和各种媒体,减少各种流言和谣言的出现。 (3)思想疏导工作的常态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思想疏导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为了获取大学生客观全面的思想信息,需要对他们的网络行为、网络语言进行关注和跟踪,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筛选、过滤、整理和分析,形成诊断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对那些思想混乱、言语异常、行为偏激等不良特征的大学生,及时进行沟通疏导,达到密切监控和有效预防的目的。为此,应建立网络思想疏导阵地进行跟踪分析,常态化、动态化的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对于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动态,应采取个性化的疏导方法对症下药,提升思想疏导工作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三、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大学
6、生思想疏导的路径分析 1.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网络思想疏导的专业性 (1)培养和提高辅导员利用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能力。舆情收集是大学生思想动态危机分析和预警机制的基础,只有掌握真实、全面的信息,才能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因此,培养和提高辅导员利用网络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关键在于打造畅通快捷的网络平台,完善思想动态收集网络,及时发现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管理中的盲点、危险点、失控点。 (2)培养和提高辅导员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疏导的能力:培养网上“意见领袖”,强化正面宣传能力。根据当前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新特点和新情况,辅导员们应整合网络资源,争取并积极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坚持马克思主义
7、阵地,引导网络舆论,强化主流舆论,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传播,提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准确把握舆情,掌握网络思想疏导技巧。舆情的分散性、扩散性使辅导员必须动态的、全方位的实时做好网络舆情调研,掌握其发展规律,这是准确把握舆情的关键,同时充分尊重网络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在进行舆论引导的过程中注意综合考虑各种要素比如网络舆论环境、学生的心理状况、社会大环境等因素,在思想疏导大学生的实践中探索舆论引导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2.形成“以学生为本”网络思想疏导文化,提升网络思想疏导的科学性 (1)构建仁爱与责任的“以学生为本”的网络思想疏导文化。有效的网络思想疏导应突出疏导教育的育人
8、氛围,首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博客、论坛等网络载体中的板块设置应侧重关注大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引发学生共鸣,随后在网络上及时跟进与学生进行对等沟通,解决当前大学生在经济、学习及心理适应方面的问题。 (2)“以学生为本”网络思想疏导应注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统一。在尊重学生多方面需求的同时,高校辅导员必须在多元网络环境中坚持自己的主导地位,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积极运用多种网络载体用正面的观点去影响网络言论,与错误的观点辩论,在工作过程中把握舆情生成规律,提升工作预警机制和科学性,有针对性地疏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矛盾,做到主导和疏导相结合,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
9、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多种新媒体渗透,提升网络思想疏导的系统性 (1)辅导员应与时俱进向着各种网络技术渗透,强化系统阵地建设。近年来,随着微博、博客、播客、网摘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网络应用已经进入个性化发展阶段,网络传播也进入了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格局,面对如此现状,辅导员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深入网络生活实践,综合运用并熟悉多种网络技术,把握机遇,树立前瞻性,充分发挥网络的主动话语权。 (2)辅导员应注重形成网上网下合力,提升网络思想疏导教育的系统性。目前以BBS、网络论坛等技术为代表网络交流方式是高校中最为普遍网络人际交流模式,高校辅导员应当率先掌握这些代表性网络互动模式的特点,深入认识其
10、规律,了解其对大学生的影响范围,在尊重大学生主体性的同时通过网上网下的合力来实现网络阵地教育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队伍,创造出了一个适合时代需要、人民群众满意、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生动活泼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丽琦,刘伟伟.建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06) 2骆立丽.心理疏导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05) 3邵献平,张耀灿.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输的动力J.理论探讨,2006(04) 4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10) 基金项目:此文为文丰安的教育部辅导员课题高校辅导员运用网络载体创新工作方法研究的研究之一,项目编号: 12JDSZ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