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5.《行政成本控制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初探》.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013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805.《行政成本控制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805.《行政成本控制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805.《行政成本控制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805.《行政成本控制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3805.《行政成本控制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805.《行政成本控制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805.《行政成本控制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初探》.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绩评卷人姓名 学号 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论文行政成本控制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初探班 级:2008级MPA课程名称:政府经济理论课程课程类别:必修课任课教师: 开课时间:2010年10月大学MPA教育中心行政成本控制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初探 【摘要】行政成本是反映行政效率、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政府行政活动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消耗。行政成本是政府机关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和支撑,并贯穿于整个行政管理工作之中。长期以来,由于受体制的影响,政府总被看作是“全能型”政府,“全能型”政府意味着政府规模大、政府职能多、行政人员多和行政开支大。政府角色“错位”现象时有发生,行政成本不断增加。因此,控制

2、行政成本,建立有限的政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行政成本包括行政组织成本,行政决策成本,行政执行成本。现行行政成本增长过快,一些无效成本占比较大。而影响行政成本的因素包括政府规模、政府职能、内部管理制度、监督机制弱化、行政观念、行政决策、腐败因素等。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提出以下解决途径:一是科学合理的设置机构,建立有限政府;二是改革财政管理制度,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三是规范职务消费制度,控制内部行政成本;四是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五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关键词】行政成本影响因素控制途径【ABSTRACT】Administrative cost is the import

3、ant symbol of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and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level. It is the consumption of social economical resources by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ctivities. Administrative cost which runs through the total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ctivities is the basis and support for governmental a

4、gencies to manage and serve the society.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because of the system, the government in such a country was a “versatile” government which played the roles in any area. A “versatile” government means larger scale more functions more staffs and more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The di

5、sloeation of governrnental role occurs from time to time and the adminlstrative cost is increasing unceasingly. Therefore ,it is of more realistic significances to establish low-cost government and to control the administrative cost in our country.the features of administrative cost in our country i

6、nclude: extensive main bodies, fast increase, invalid and related administrative cost occupying fairly major proportions ,and so on.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our countrys administrative cost mainly include: government scales, government functions inner management rules, supervision system attenua

7、tion administrative ideas, administrative ways,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s, corruption, etc. In view of the above factors which impact administrative cost, several ways of controlling administrative cost are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Firstly, setting up organizations reasonablelty, establishing

8、 limited governments; secondly, reforming systems of government finance management, establishing public finance systems; thirdly, normalizing systems of official business consumption, controlling inner administrative cost; forthly, pushing on electronic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improving administr

9、ative fficiency; fifthly, establishing reasonable decision-making systems, improving decision-making level; sixthly, perfecting systems of appraising government staffs, introducing systems of appraising performances; seventhly, perfecting systems of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strengthening anti-co

10、rruption.【KEYWORDS】administrative costimpactcing factorsways of controlling1.行政成本的概念及构成美国会计学会对成本所下的定义是:“成本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量的价值牺牲。” 政府作为管理和协调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需要对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进行管理,提供服务,而这种管理和协调是有费用的。政府作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其活动也要占用和消耗各种社会经济资源,只有占用和消耗这些资源,政府才能正常运转,才能为社会提供各种管理和服务。因此,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也是有其成本的,这就是行政成本。从实际

11、工作来看,行政成本就是政府组织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生产公共产品的活动过程中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一般来说行政成本是由行政组织成本、行政决策成本、行政执行成本构成的。1.1行政组织成本行政组织成本是指构成政府组织机构所花费的各种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政府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 朱慧涛,王辉.行政成本概念桨辨与重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8,(1)。1.2行政决策成本行政决策成本可作广义和狭义的理解。而广义的行政决策成本更具有代表性,它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某一行政管理目标通过决策确定的将要投入的全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总和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大学,20

12、00 。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因此,为了有效控制行政决策成本必须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以减少失误和浪费。1.3行政执行成本行政执行成本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决策、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全过程中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王庆仁.行政决策成本与行政成本决策J.中国行政管理,1997,(4)。主要行政执行活动成本。在行政执行过程中要力求做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而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2.以某市某区为例看行政成本的现状首先是行政成本所涉及的行政主体比较宽泛,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规定来看,我国公务员包括七类机关工作人员,除行政机关外,将人大,政协、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公检法以及民主党派等人员的

13、支出都纳入了行政成本的范畴。2009年某区财政供养人员就达到了13000多人,某市则达到了120000多人。其次是行政成本增长较快。以某区为例,2009年公用支出比2008年增加了5000万元 地方财政供养信息系统分析统计数据。三是无效行政成本占了较大的比重。在行政成本中,最受人非议的,是各级政府不必要的公车费用、接待费用、考察费用和建造楼台馆所的费用,以及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所带来的巨大的资源浪费。此外,无效成本的支出也较大。比如,机构臃肿,程序繁多,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机构运作起来笨重,因此,用于协调的行政成本也就是说无效成本往往相当高。3.影响行政成本的因素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府规模、行

14、政职能、制度不健全、行政观念、行政方式、行政决策等。3.1在政府规模方面,政府规模与行政成本成正比,政府规模越大,政府消费量越多,政府行政成本就越高。而政府的规模又体现在机构的数量和人员的数量上。从纵向的地方设4个层级的机构,横向又有多个部门的职能交叉,这就形成了现在机构过多的局面。政府工作人员数量越多,则政府规模越大,反之亦然。从财政支出上看,每增加一名财政供养人员,平均每年需增加23万元财政支出。3.2在政府职能方面,政府职能定位决定行政成本,有什么样的政府职能,就有什么样的行政成本,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实现政府职能,就会形成不同构成的行政成本。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行政成本也必将增加。由于政府

15、职能“错位、越位”、机构重叠、设置不合理等造成“大政府、小社会”现象仍然存在。工作不协调,衔接不紧密,多头检查,设备重复配置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和行政效能的下降。3.3在内部管理制度方面,主要包括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及公务消费制度涉及缺陷也增大了行政成本的基数。具体而言,由于财政预算在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缺乏精细化,造成了行政成本不但得不到控制,反而成为提高下年度预算拨付的理由,使行政成本具有膨胀的趋势。政府采购制度的目的是在于降低行政成本、节约财政资金以及促进廉政建设。然而,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或制度不完善,在现实中,政府采购制度不仅没有降低行政成本,而且还增加了成本,

16、同时产品质量也不一定有保证。公务消费基本上不受约束,虽有一套规章制度和复杂的批准程序,如报销制度、公务用车制度、公务接待制度、公费出国制度等,但由于把关不严和人情关系,不少制度形同虚设,造成了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现象。3.4在监督机制方面,财政的监督体系还不够健全,内控制度不健全,缺乏严格的资金授权批准制度,收支混乱、责任不清;缺乏详细的资产管理制度,资产购置随意,资产账实不符。审计部门在监督中重支出规模和合法性,轻支出的投入与产出效益的现象较为普遍。3.5在思想观念方面,不重视行政支出成本管理中的市场意识、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的提高,控制成本就难以有所作为。“文山会海”,重复统计,不计成本的调

17、研和检查,盲目超前的设备配置和基本建设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是行政成本意识淡薄的表现。成本效益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而政府组织和公务员在管理和服务中却缺乏这种经济理性。加之公务员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争取更多的经费和更大的权力是政府机构的一种本能,公务员贪图享乐、肆意浪费、建造豪华的政府办公大楼等,也是理性经济人的本能。3.6在行政决策方面,政府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行政行为的成败,也直接影响着政府行政成本的高低。成功的决策,可以提高政府管理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率;失误的决策,则必然带来经济的严重损失和社会的低效率。3.7在腐败因素方面,权力寻租催生了腐败。政府规模越大,政

18、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范围和区域越大,寻租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也越大。各地开展了专项治理“小金库”的工作,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小金库”依然存在,其款项已成了行政成本的组成部分。4.行政成本控制的基本途径提高行政效率,尽可能降低行政成本,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核心,是行政管理的最终目标。基于行政成本的现状,重点从政府规模、公共财政改革、公务消费、政府决策水平、绩效评估以及遏制腐败等方面探讨控制行政成本的途径。4.1转变政府职能,控制政府规模: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解决市场失灵领域的资源配置和市场秩序的维护和监管上来。要减少行政管理层次。改变人浮

19、于事、效率低下的现状,从而从整体上构建一套精干的行政机构,从根本上压缩行政成本并强化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4.2改革财政管理制度,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完善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规范预算外资金统一到预算内控制。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形成统一的政府预算,规范政府支出行为,杜绝大笔公共财政资金体外循环、随意支配现象的发生。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细化预算编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采购制度,必须通过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财政支出制度促进行政成本的控制与降低。最后是全面推行电子政务,既能让公众体会到“一站式”的便捷,又可以节约办公经费的开支。4.3规范职务消费制度,控制内部行政成本:首先,必须规范职务消费项目。积极推行

20、公务卡消费,出台有关公务员职务消费管理规则制度,从而规范职务消费行为,杜绝公务消费变为私人消费的现象。其次,进一步扩大公车改革的范围,可以按照公务、职务的需要,实行适度货币化,取消副县级不执行车改的规定,实行一视同仁的车改方案。真正降低行政成本。第三,清理和完善现有的内部制度,比如差旅费报销规定中的相关标准,由于制度建立时间早,相关规定已经不适宜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否则老规定形同虚设,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造成行政成本的增加。4.4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首先,促进决策的程序化和法制化,使得决策有法可依,避免盲目的个人决策失误导致行政成本的倍增。其次,明确决策者的责

21、任,约束决策者行为,降低决策失误。第三,建立决策评价体系,委托专家学者对决策进行评估论证,避免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的发生。4.5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首先,加强内控制度,实现内部牵制和内部稽查及审计的监督功能。其次,加大反腐倡廉力度,鼓励群众参与,借助网络,新闻媒体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行公众监督,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各方监督之下公开行政,遏止浪费和腐败,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参考文献:1王庆仁.行政决策成本与行政成本决策J.中国行政管理,1997,(4)2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大学,20003朱慧涛,王辉.行政成本概念桨辨与重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8,(1)4地方财政供养信息系统分析统计数据评阅成绩(百分制):学术评语:包括专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等。还须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评阅人(请用正楷签名):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