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六盘水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现状及有效途径.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025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 六盘水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现状及有效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word 六盘水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现状及有效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word 六盘水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现状及有效途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word 六盘水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现状及有效途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word 六盘水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现状及有效途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 六盘水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现状及有效途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 六盘水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现状及有效途径.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盘水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现状及有效途径第23卷第1期2011年2月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JournalofLiupanshuiTeachersCollegeVo1.23NO.1Feb.2011六盘水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现状及有效途径仝双梅;连国奇;秦趣;刘兴荣(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1)摘要:六盘水当前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在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及城市形象上得到了提高,但仍存在着基础设施配套滞后,产业模式单一,城市人文精神缺乏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六盘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六盘水;生态宜居;城市功能;有效途径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5

2、X(2011)01008203DOI:10.3969.issn.1671-055X.2011.01.020ADiscussionofPresentSituationandAvailableApproachesofBuildingEcologicalandSuitableResidentialCityofLiupanshuiTONGShuangmei;LIANGuoqi;QINQu;LIUXing-rong(LiupanshuiNorlnalCollege;Liupanshui553001,China)Abstract:Thispassagemainlyintroducesthegenersit

3、uationofthelocationandeconomicconstructionofLiupanshui,indicatestheachievementaboutimprovingenvironment,andmakuseoftheresourceandupgradingcityimage.Butalsogoingwithsomeproblems,suchassupportinginfrastructurelagsbehind,singleindustrymodelandlackingofhumanspiritandSOOil.Someavailableapproachesinbuildi

4、ngecologicalandsuitableresidentialcityareproposed.Keywords:Liupanshui;ecologicalandsuitableresidentialcity;cityfunction;availableapproach城市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一个地乡,三合乡嵌于毕节地区西南部.六盘水市中心方综合实力的体现.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区面积近6O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50万.城市居民要面对交通阻塞,空气质量恶化,水污六盘水市是国家确定的”攀西六盘水地染,住房拥挤等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态区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

5、国家发展观的广泛认同,人们意识到发展是人类生存西部大开发南,贵,昆经济带中的重要结点城市.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1.建立适宜人矿产资源丰富,煤储量居全省之首,素有”西南煤类居住的生活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现.生海”,”江南煤都”之誉.近年来,城市建设注重规态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划设计,以打造”凉都”城市品牌为突破口,逐渐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推进城市扩容,生态宜居等,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21.建绩,六盘水市先后获得”中国凉都”,”全国十佳绿设生态宜居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新理念.色城市”,”全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

6、”等称号.一,六盘水概况二,六盘水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存在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界于北纬25.19的主要问题44”265533”,东经1041820”105o4250”之(一)六盘水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现状间.总面积9965.3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大5.63%,现辖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四个六盘水市在加速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县级行政区.市境东与安顺市相连,南与黔西南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打造和谐宜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西与云南省曲靖市交居城市,已经成为近年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推界.北与毕节地区毗邻;钟山区的大湾镇,二塘进城市建设的重心.自”

7、十五”环保规划实施以收稿日期:20100603基金项目:六盘水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项目合同编号:200907.作者简介:全双梅(1983一),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方向:环境地球化学.一82来,六盘水5年共投入8.4亿元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六盘水先后投入巨资开展河道综合整治,污水垃圾处理,清洁能源改造,城市绿化,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等,使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六盘水加大了工业污染治理力度,环保部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把新,改,扩建项目的环保审批关口.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污染物总量逐年削减,全市70%以上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实现了达标排放.严格实施污染

8、物总量控制制度,加大对火电行业,焦化行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切实开展对”一江两河”的污染治理工作,使六盘水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削减.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六盘水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矿产资源富集,但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浪费严重,增长方式落后,成为制约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六盘水在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坚决取缔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及小焦化,小钢铁,小洗煤等落后生产能力.在继续做大做强煤炭产业的同时,更把煤炭做精,做细,做强.整合发挥煤电产业集群优势.加强地企共建,充分发挥国有大企业在工业强市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发展

9、煤一气一化联产,煤一焦一化联产,煤一电一化联产的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逐渐形成一条以煤为依托的煤电煤化工产业链.3,大力营造城市绿化,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近年来,六盘水市不断加强城市绿化工作.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施市中心区环城林带综合治理工程,加大城市主次干道的绿化力度.中心城区现有主次干道二十余条,道路绿化率达98%,其中城区主干道钟山大道,凉都大道绿化带基本完好,人民大道和凉都大道西段绿化正在建设过程中;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如凤池园,人民广场,白鹤公园等公园的建设;加大对机关单位和居民小区的绿化建设,如市政府,市啤酒厂,德坞办事处,时代佳园等单位和居民小区.市中心城区现有绿地总面积106

10、6公顷,建成区绿地率27.63%,绿化覆盖率30.45%,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3.88平方米.进一步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形象.(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市空间无序,市政设施配置滞后老城区改造缓慢,用地布局过于集中,在用地结构,交通组织,市政配套,建筑布局及居住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发展的需要.新区开发滞后,为城市居民生活配套的公园,广场,停车场,社区服务设施等不足.城市缺乏主题公园,步行商业街,市民广场等提高生活品质的公共开敞空间及休闲,游乐,运动场所.城市道路功能不够完备,交通秩序混乱.总体上看各类市政设施不齐全,人居环境亟待改善.2,产业模式

11、单一,集聚和带动力不强六盘水产业结构主要由煤炭,电力,钢铁,建材四大支柱产业构成,均属于能耗高,排放高的重工业产业.而旅游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对乡镇经济发展辐射带动功能不强,乡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较少,规模不大,工业化程度不高,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3,城市品牌打造力度不够,缺乏知名度较高的景观目前,六盘水广为所知的是”江南煤都”,”西南煤海”等,而凉爽,舒适的气候资源优势却不被外界所知,玉舍森林公园,盘江大峡谷,麒麟洞公园,丹霞山等旅游景点更是鲜为人知.因此,必须加大六盘水城市品牌宣传,提高景区的知名度.4,城市人文精神缺乏,市民的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六盘水

12、市民综合素质总体不高,尤其是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意识还比较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乱扔,乱堆垃圾,随地吐痰:市场经营混乱;车辆乱停乱放,阻塞交通;电动三轮车乱停,乱调头,闯红灯,乱摆摊点.行人乱横穿马路等,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市民的生活出行.三,六盘水进一步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有效途径六盘水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已具有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基础.笔者认为.六盘水要进一步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为城市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问,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着手.(三)科学系统地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将生态宜居的理念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一R3一划要与生态建设规划相融合3】

13、.加快老城改造步伐,加强污水排放,电力电信,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改善老城风貌,对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有针对改造;加强钟山开发区,双水新区,凤凰新区,德坞新区的城市道路网络,大型绿化广场,商业广场,办公住宅区等项目的建设.打造成多功能综合性的新城区.实现新老城区功能良性互补,不断提升城市景观形象.(二)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多样性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加快形成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最低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扩大发展原有主要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开拓发展其它适宜性的多

14、种工业,如煤化工工业,机械工业,机电工业,铅锌工业,铝工业高科技工业,和其它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的各种加工制造业与日用轻化工业等.全面发展金融,物流,会展,贸易,信息,旅游,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逐步确立第三产业的主体地位,加速提升城市的功能质量.(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栽能力着重抓好凤凰山新区开发,老城片区改造,水城河综合治理和红桥新区建设这几个重点,注重功能齐全和设施配套,继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4,进一步抓好城镇路网,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医院,学校,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城中村,城边村改造建设力

15、度,全面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品位.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发挥黄土坡和人民广场这两个商业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搞好凤凰山新区商业场所,公益性设施的建设.加紧建设凉都大道,人民路东,西段和凤凰路,碧云路东延伸段等交通网络.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投资者提供一个休闲宜居的发展环境.(四)开发风景旅游.打造凉都气候品牌重点建设以北盘江大峡谷为主线的大型旅游区,打造”民族风情”,”夜郎文化”,”乡村旅游”,”工业文化”等旅游精品,体现六盘水文化魅力与自然风光特色,并加强各类景区景点的创新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六盘水独具特色魅力的城市名片,扩大知名度,增强景点的吸引力.以凉都气候品牌

16、为核心.以凉都消夏文化节为主题,突出气候优势,使其作为宣传六盘水的重要载体,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全国性旅游城市,藉此吸引各地游客.尤其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全方位地展现”中国凉都”的魅力.(五)加强市容市貌建设,提高市民综合素质这是树立城市整体形象的”窗I:1工程”,也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点工程昀.把加强城市硬件建设与加强管理相结合.深入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大力解决集贸市场混乱,垃圾乱倒,污水乱排,车辆乱停等问题,对市中心城区重要路段进行分时段的交通管制.解决堵车及交通不便等问题,为市民创造良好的通行环境.六盘水生态宜居建设如何有一个质的飞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17、必须高度重视市民素质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舆论引导,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充分激发广大市民热爱六盘水,建设六盘水的责任感注释:六盘水市环保局.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一记六盘水建市30年环保成果.生态保护.2008(7):4547魏后凯.黔六盘水市:试点循环经济加速区域经济新发展模式【N】.经济参考报,20100310.(陈璐.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化情况调研报告.六盘水市经济发展研究,2009.刘一民.在全市开展”双创双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市办通报,第14期.参考文献:【1】藤学荣.浅议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设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8,24(1):3033.【2】李炜.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IN.扬州民建,2007.9.25.【3】刘守义.张家口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现状及对策田.河北北方学院,24(6):7479.4】朱丹.打造全新”生态宜居城市”.城乡建设D,2006(6):1415.【5】胡连真,赵自申等.漯河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和措施.河南林业科技,24(1):3435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