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论文我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战略论文我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张福东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摘要:中国企业成功地“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关键的一步。本文在对新形势下“走出去”的涵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走出去”的必备条件和发展战略,最后提出了成功走出去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对相关企业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关键词:走出去;国际化;战略加入WTO(WTO论文)以后,中国的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于是,经济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非对称性的问题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那就是,当中国降低壁垒、承担WTO有关义务以后,外国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会不断地进人中国市场,而中国的企业却不能很好地利用WTO的有关规
2、则,成功地、不断地进入国际市场。这自然地会引起人们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再思考。第一,对“走出去”的界定问题。例如,在中国经济国际化的过程中,什么样的国际商务活动可以被界定为“走出去”?是否任何到国外的经营活动都可以定义为“走出去”?第二,成功“走出去”应该具备的条件。第三,“走出去”的战略问题。中国的经济形势在不断向前发展,具备“走出去”条件的企业越来越多,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应该注意对“走出去”战略进行研究和合理的选择。一、“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理论动因2000年,“走出去”被中央正式确定为新时期的一项开放战略。2001年,十五计划纲要将“走出去”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并列为“十五”开放
3、型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2002年,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对于我国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其动机也是多样化的。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从而降低成本,拥有真正的竞争力。二、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状(一)市场多元化取得成效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66%、对外承包工程的42%和对外劳务合作的54%集中在亚洲。对北美、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的直接投资增幅在
4、80%以上,对非洲和拉美的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业务增幅在60%以上。(二)经营领域逐步拓展信息和通讯业、采矿业和制造业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主要集中在建筑、交通运输、电子通讯、石油化工和电力行业,外派劳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建筑、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等行业。(三)跨国并购趋势加强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绿地投资(投资建厂),目前我国企业到海外投资也从直接投资转变成了并购投资。对我国来说,并购方式比过去大量采用绿地投资有很大好处。并购主要集中在电讯、汽车、资源开发等领域;境外加工贸易类投资占总额的近一半,主要集中在轻工、机械、建材、电子、纺织服装等行业。(四)大型项目
5、增多及技术含量提高对外承包工程不断向EPC总承包、BOT等更高层次发展,大项目不断增多,技术含量日益提高。近年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总额是“十五”(20012005年)期间的四倍,年均增长%;新签合同额是“十五”期间的五倍,年均增长20%。相比起来,2010年的业务增长率有所回调:完成营业额922亿美元,同比增长%;新签合同额1344亿美元,同比增长%。三、企业“走出去”应该具备的条件(一)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核心资源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智慧竞争力、技术竞
6、争力、制度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等因素构成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的表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的综合反映。智慧竞争力是指能够分析研究市场形势、制订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及时解决企业所遇到的问题,促进企业在市场中健康发展的研究和决策能力。技术竞争力是指产品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越来越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产品的档次、质量、附加值等主要取决于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等因素。制度竞争力是保证企业正常运作、按计划完成企业既定目标的能力。制度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体制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竞争力是一种潜在的凝聚力,是企业形象的基础和促进企业核
7、心竞争力在市场中充分发挥作用的素质条件。文化竞争力是竞争对手很难模仿的、具体体现在企业制度、职业道德和处事哲学等方面。(二)正确的战略决策和实施。一般来说,“走出去”是以寻求较高的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为此,要对“走出去”的时机、目标、实施方法等问题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否则,是很难奏效的。韩国汽车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在亚洲是颇具代表性的,但是,之所以在激烈的欧美市场竞争中失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没有掌握好进入国际市场的时机,过早地与发达国家的汽车业发生了激烈的竞争。企业的战略计划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如何利用国内市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一旦进入国
8、际市场就能够获得成功。(2)掌握国际市场的形势,选择适宜的市场和时机。(3)确定预期的经济效益指标。这里所提及的条件是“走出去”的必备条件。仅从这两项条件就可以看出,我国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尚不具备“走出去”条件。四、“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企业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市场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素质、国际竞争力决定“走出去”战略的成败。“走出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2004年底,曾被中国企业捧为“走出去”战略棋盘上过河尖兵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其60%的股权属于大型国有企业中国航油总公司),于20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1982年嘉陵摩托率先走出国门,占领东南亚
9、市场,但最终全军覆没。康佳集团2002年度关闭了四个海外机构,并对四个公司的长期债券性投资款项计提100%的减值准备。TCL集团在对越南投资三年后也宣告投资失败。“走出去”企业失败的经验教训是:规模小、组织和管理方式落后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是难以生存的。(一)练好内功,培育自身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进一步坚持自主创新(创新论文)精神,自主研究、开发出高质量的自主品牌,加大技术人才和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养,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二)学法、懂法,并克服“走出去”的文化障碍。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处处都须依法行事,应严格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准则开展经营生产活
10、动;同时,妥善处理好与社会各个层面的利益关系,关注当地的社会公益、税收、环保等事业,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三)必须要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任何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都离不开国家支持和保护,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称霸世界,从过去主要以军事斗争转变为主要以经济斗争为武器的形势下,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更是积极支持跨国公司向外扩张。西方新自由主义者高喊自由,反对国家干预和保护,只是对别人不对自己的欺人之谈,我们千万不能上当。(四)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国内企业在大举开拓国际市场时,应该先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为何要走向世界?为什么要开拓国际市场?不同的战略目
11、标会要求不同的跨国经营策略。目标不清晰,经营策略难免混乱。(五)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一旦决定“走出去”,就必须决定应该从世界哪个地区、国家的市场开始着手。是全面开花,以多元化策略来试探市场,摸索出经验后再加大力度强攻,还是选定一个目标市场,然后全力以赴,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六)选择适合的方式落实战略目标。确定了目标市场之后,还需选择合适的进入方式。如果是为了开拓国外销售市场,就需要决定是应该利用中间商,还是直接向国外客户出口?是打出自己品牌,还是先做OEM?是以出口方式占领目标市场,还是采取跨国投资的方式在当地生产?进入方式都各有利弊,必须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行业特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七)按
12、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方针进行目标市场拓展。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不能操之过急,以免欲速不达,反受其害。即在前述“走出去”的基本条件尚不具备时就不要贸然“走出去”,或者是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走出去”。当然,由于跨国经营的复杂性,处于“从本土走向世界”初级阶段的企业往往很难对上述问题作出比较透彻的分析。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是挑选企业已经比较了解的国外市场,用比较灵活的进入方式,以学习的态度,作试探性的摸索,并积极向有经验的企业、政府机关和研究机构请教,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建设跨国经营的队伍,建立健全相应组织和制度,然后逐渐形成策略。中国企业只有当能够以全球视角来审视并组织自己的企业时,才能够拥有真正的竞争力。然而,这样的一种全球视角及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运作和组织需要的是充足的“知识”储备,包括先进的理念、管理水平、高素质人才和好的管理机制。在迈向全球竞争的征途上,中国企业才刚刚开始起步。参考文献:1刘冀生,石涌江.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M.新华出版社,2003.2刘爱珍.企业国际化经营特征与决策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0(4).3杨中侠.什么制约了企业走出去J.国际融资,2002(9).4邱国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战略挑战对策J.中国外汇管理,2002(3).5卢进勇.国际经济(国际经济论文)合作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