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维稳工作现状浅析与对策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058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基层维稳工作现状浅析与对策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基层维稳工作现状浅析与对策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基层维稳工作现状浅析与对策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基层维稳工作现状浅析与对策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基层维稳工作现状浅析与对策思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基层维稳工作现状浅析与对策思考关于基层维稳工作现状浅析与对策思考关于基层维稳工作现状浅析与对策思考:2013-4-7 13:53:34关于基层维稳工作现状浅析与对策思考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总工会主席 稳定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只有稳定,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稳定,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发展是中心、稳定是重心、民生是核心”理念,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用稳定来保障发展的社会环境,用民生来筑牢发展的群众基础,确保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主要做法(一)坚持以正确的维稳理念为指导。区委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我们工作的重心来抓,

2、深刻把握住了维稳工作的规律和关键,把着力点放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去,用加快发展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用改善民生来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更多、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只有人民群众满意了,社会才更加和谐,稳定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为此,区委提出了“发展是中心、稳定是重心、民生是核心”理念,把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两个支撑,不仅着眼于治标,更着力于治本,一改过去被动维稳、单一维稳的模式,创新性地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二)坚持以朴素的群众观念为导向。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件数量降到最低、影响降到最小。对于一些违规建房赔偿、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钉子

3、户”以及企图突破现有政策获得好处的上访群众,因基层政府头上始终悬着“零指标”这把剑,逼迫其对上访群众只好“饿了给馒头、困了给枕头”,不断地妥协退让,陷入两难境地。这种考核机制,极易导致维稳理念夹杂简单、粗暴、表面等非理性的元素,逐渐形成“助长缠访闹访”、“花钱买稳定”、“能捂则捂、能压则压”、“越维越不稳”等怪像。(二)复杂利益调整折射难度。当前,大多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说到底就是利益问题。近年来,基层党委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倾斜是前所未有的,基层发展的过程中也是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但因利益调整引发的问题仍然是焦点和热点,如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资福利、医患纠纷等等。作为人民内部矛盾

4、,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协商、谈判、宣传、解释、说理等方法得以有效化解。但我们也要看到有部分群众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动辄闹事、闹访,给政府施压,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还有部分群众明知其矛盾纠纷属于法律调节范畴,却固执认定信访比诉讼解决问题快,怀有信“访”不信“法”、找法院不如找政府的思想,以各种理由要求政府出面协调。这些不按合法程序信访、不按法律规定诉讼的现象,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三)基层政权薄弱激化矛盾。部分乡镇(街道)的村组干部、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朴素的群众观念,做群众工作水平不高,没有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不做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工作方式方法简单,对

5、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正当要求搪塞、推诿、拖拉或置之不理,甚至有的基层干部因一己私利还鼓动群众上访、积极出谋划策。个别村组、职能部门基层干部缺乏担当,缺乏责任意识,遇到矛盾、遇到问题就绕、就推,导致矛盾、问题越积越深,群众怨气增加,导致矛盾激化。还有个别村组、部门也存在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现象,以及办事不公、暗箱操作等问题,使其逐渐在群众中间丧失威信和号召力,导致一有问题有纠纷,人民群众就纷纷涌向党委政府,找上一级党委政府给他们做主,造成社会不稳定。(四)政策标准差异滋生矛盾。受区域经济总体实力、历史以及政策日趋向好等因素影响,不同群体享受的政策、标准都不一样。如“两金一保”、拆迁安置、征地补偿等

6、等,每隔几年一个变化,且总是表现为越往后享受的政策越好。具体到不同群体,则表现为在政策规定的时限前后就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享受前一个政策的群体就会因此而觉得自己吃亏了,非要享受之后好的政策,而作为基层政府没有相关政策依据则无法兑现,这类问题同样易引发社会矛盾。三、基层维稳工作的创新思考基层维稳工作必须要摆脱越维越不稳的困局,不然将严重损害党的执政根基。当前,我们应该树立新的维稳理念,从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入手,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巩固社会稳定基础。(一)树立维稳工作正确理念。随着法制建设进程加快,人民群众维权意识的提高,互联网、手机微博等广泛普及,在处置突发事件时,稍

7、有不当就有可能形成重大负面影响,过去一些基于高压之下的维稳做法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因此,我们既要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维稳形势,又要理性看待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当前存在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主要是因利益分配引发的矛盾和冲突,而发生在基层的许多视为危害社会稳定的事件,往往只是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或情绪的一种方式,虽然可能存在过激,但仍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各级党委政府务必树立正确的维稳工作理念,不以“零指标”作为简单衡量社会稳定的标准,以新的维稳考核机制匡正维稳工作理念,以“权利维稳”代替“权力维稳”,避免以“维稳”名义滥用权力、侵害人民群众权益。(二)增强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切实加强法制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综合素质,能清楚辨别自身行为的合法性和违法性,引导人民群众理性对待问题,依法表达诉求,依法解决诉求。同时,也要切实加强各级司法机关执法能力建设,简化诉讼环节、缩短诉讼时间,解决“执行难”问题,通过树立司法权威,既要让人民群众能够守法,更要学会更好的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使解决社会矛盾回归理性的司法渠道。(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一些影响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