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政府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策略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方政府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策略研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深度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内容,201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一、对两化深度融合的理解两化深度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大的范围、更细的行业、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应用、更多的智能实现彼此交融。从范围来看,两化融合将向地市、区县、产业
2、集群、园区等基层单位延伸。从行业来看,两化融合将从大类行业向各自细分行业扩展,并从工业扩展到生产性服务业。从领域来看,两化融合将从单个企业的信息化向产业链信息化延伸,从管理领域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节能减排、安全生产领域延伸。从层次来看,两化融合不只是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还将引发商业模式创新甚至商业革命,催生更多新兴业态。从应用来看,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工业领域得到应用,企业信息化从单项应用向局部集成应用、全面集成应用发展。从智能来看,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将更高,涌现出一批“智慧企业”,“智慧行业”、“智慧产业”。如果说以前的两化融合只是把两种物质搅在一起,产生“混合
3、物”,那么两化深度融合将是两种物质起化学反应,产生“化合物”。两化深度融合是两化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是地方政府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二、两化深度融合研究现状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认为,就一般意义上的两化融合来说,其本质是需求牵引,即工业化需求牵引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驱动工业化的进步。而两化深度融合则要在上述融合基础上促进并解决两化相互依存、渗透与牵引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工业产品在设计、制造、集成、控制、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全面信息化,以及这样的信息化对信息技术发展本身的支撑与促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深度融合是无缝式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成为一体,互相推进,而且
4、在此过程中无法分出哪一部分是工业化,哪一部分是信息化,这才是最高境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认为,我国两化融合进入了深度融合的高级阶段。在技术上,两化融合从初级的单元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到初步的集成化应用,再向更高级的集成加协同方向发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网上协同设计等都是具体的表现。在产品上,从加快产品研发速度和提高研制水平,发展到在产品中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使产品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功能,因而具备更高的附加值。在管理和业务流程上,从初级的应用信息技术支持业务的高效运作,发展到促进新生产模式的产生和企业业务的重组,甚至发展到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制造资源的优化整合。在效益上,从初级的降低单个
5、企业的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的战术层指标,发展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战略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得到战略性收益,并通过为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提供透明的及时信息服务,提高产品制造、物流、管理的精益化水平。在国家层面,从初步的鼓励企业实施两化融合,发展到全面推进企业、行业、区域的两化融合的试点和示范工程。从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软件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到鼓励和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工业软件的做大做强。两化融合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更加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他认为,做大做强国产工业软件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认为,高端工业自动化技术是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
6、重要途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认为,两化深度融合旨在形成由信息化支撑或催生新型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新的企业竞争力。其目标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升级,其本质是让企业更多地依靠信息资源,使工业体系知识化、智慧化、高端化。深度融合是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而不是从信息技术应用出发,融合成为企业发展的常态。企业级两化融合的目标指向为创新、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而全球化、平台化以及向创新型和效率型方向转型,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方向。三、地方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思路推进两化融合是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苗圩部长在201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两化融合,要在“深度
7、”上下功夫。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一)在工业领域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一是应用物联网技术,发展工业物联网,提高工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围绕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开展“工业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设备监控、产品质量溯源、物流管理等领域。通过进料设备、生产设备、包装设备等的联网,发展具有协作能力的工业机器人群,建设“无人工厂”,提高企业产能和生产效率。二是应用云计算技术,建设面向工业企业的云计算平台、云服务平台,发展云制造。通过云计算技术,解决企业进行数值模拟、虚拟仿真、工业设计等所需超大规模计算
8、能力的问题。将SaaS服务提升到云服务,把管理软件、工业软件等放在云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可以支付少量费用就可以按需使用,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门槛。李伯虎院士领导的团队提出了“云制造”,这是一种面向服务的、高效低耗和基于知识的网络化智能制造新模式。发展云制造,可以促进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二)推进产品信息化推进产品信息化,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一是发展智能家电、智能家具,为打造“智慧家庭”奠定基础。重点发展变频家电,适应低碳生活;发展信息家电、智能家电、物联网家电等,实现家电的远程控制,网络化管理;发展智能家具,如能自动调节到
9、人体最舒适姿态的椅子。二是发展智能化的生产设备、机械装备。重点发展具有远程控制、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功能的工程机械,发展类似工业机器人的无人驾驶、智能化工作的工程机械,发展网络化、具有协作能力的工程机械群。三是发展智能化的交通工具,提高汽车电子、船舶电子、航空电子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能力,提高汽车、船舶、飞机的信息技术含量,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使之成为移动的信息终端。(三)促进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目前,一大批企业的信息化已经从单项应用阶段向集成应用阶段迈进。工业企业的两化深度融合,关键要在集成上下功能。大力发展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商务,促进企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企业内部各部门、产业链上下游
10、企业的协作效率。开展产品数据交换、项目数据交换,实现产品、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与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执行系统(MES)等其他系统的集成。发展企业信息门户,实现企业多个信息系统的单一入口登录。鼓励企业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简称“两业融合”)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发展趋势。两业融合一方面表现为制造业服务化,即以产品为中心的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增值服务环节延伸。另一方面表现为服务业产品化,即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类似具有规格、型号的工业品。两化融合
11、不但可以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而且可以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要在服装、家具等行业推广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大规模定制。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业务流程外包,实现非核心业务外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鼓励信息化部门从原企业剥离出来,为原行业甚至其他行业提供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五)培育两化深度融合衍生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催生出的新兴业态,如工业电子产业、工业软件产业、工业信息化服务业。工业电子是指专门用于工业领域的电子产品,如汽车电子、船舶电子等。工业软件是指专门用于工业领域的软件产品,如工业控制软件、工业仿
12、真软件、工业产品中的嵌入式软件等。工业信息化服务业是指面向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业,如B2B电子商务。在工业电子产业领域,整合研发资源,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汽车电子、船舶电子、机电一体化。在工业软件产业领域,重点发展研发设计软件、生产控制软件,以应用带动嵌入式软件发展。在工业信息化服务业领域,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面向产业集群的全程电子商务平台、面向工业企业原材料采购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以及区域性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要发展从事企业信息化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项目监理、绩效评估等的第三方咨询服务,发展两化融合政策咨询服务。要大力培育发展支撑两化融合的
13、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化服务企业与工业企业的供需对接,实施一批两化融合新兴业态培育项目。(六)推进产业集群两化融合产业集群是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领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对于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要开展调查研究,立足产业集群的共性需求、瓶颈问题和关键环节,找准切入点,开展试点示范,循序渐进地推进产业集群两化融合。支持一批面向产业集群、市场化运作的信息化服务平台,采用“政府补一点,平台让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降低集群内中小企业使用信息化服务平台的门槛。地方各级信息化推进部门和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产业集群两化融合。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把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作为本部门“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作为促进当地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及时出台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壮大人才队伍,加强能力建设,完善支撑体系,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