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学力, 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J].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093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教学力, 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J].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提升教学力, 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J].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提升教学力, 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J].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提升教学力, 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J].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提升教学力, 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J].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升教学力, 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J].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教学力, 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J].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升教学力,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马必学 刘晓欢 摘 要:高职院校教学力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教力、学力、管理力、支持力等综合而成的一种教学力量,是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能力和力量的综合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提升教学力要从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教师教学力和学生学习力的提高、管理能力以及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建设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教学力;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在高职院校的建设中,教学是主体,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校整体竞争实力中的各个因素最终都会通过教学的最终成果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出来,这就提出了一个学校教学方面的力量问题。教学力量强,则人才培养能力强,从而学校整体竞争实力强。因此,加强学校教学

2、力量建设,保证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即可从根本上推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在此,我们将这种教学力量称为“教学力”。高职院校教学力就是指学校在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教学理论研究与应用能力、教师的教学力、学生的学习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学模式、教学环条件境和教学等要素所整合而成的教学力量。教学力是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能力和力量的综合体现,也是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因此,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力,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内涵建设的突破口。 一、加强职教理论的学习、研究与应用,是院校教学力建设的基础教学力作为一种反映学校教学能力和效能的力量,是与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紧密联系的。教育思

3、想和理念不同,办学的目标导向会不同,从而影响教学投资的方向,以及对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的角度、程度和方法;同样的人,同样的物,在不同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可能有迥然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可见,教育思想和理念对教学力的作用是一种决定性的作用。要发展和提高高职院校教学力,最根本的是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掌握、研究与应用问题。当前,随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推进,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逐步深入,教育思想和理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新理念、新思路对传统的办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快改革以适应新形势成为高职院校的中心任务。在专业建设上,我们

4、面临着旧的基于学科的课程体系的解构、新的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重构的艰巨任务,以及伴随而来的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要构建“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并举的教学团队;在教学管理上,需要建立适应课程改革的学习制度、教学制度与管理制度;在教学硬件设施上,需要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企紧密结合的校外实训网络;在教学环境上,要按照职业的要求建设融入企业文化的校园环境;等等。这一系列的改革会涉及学校体制的变化和工作方式的全面调整,其核心是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而且常常先在制度层面展开,学校的每个人都会成为改革的主体和动力。因此,必须对全体教职工尤其是领导层和专业教

5、师进行相关教育理论的教育与培训,使其树立现代职教理念,掌握和研究职教课程及其教学的规律及方法,以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和突破。职教理论的学习、研究与应用对教学力的另一方面的支持是帮助学校确立其建设的方向与重点。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学习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示范性建设方案的设计,提出了创新以“三全一主体”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即:校企合作全过程贯穿(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校企共同承担专业教学,校企共同实施教学考核与质量监控);工作过程导向全方位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适应行动导向要求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学校专业教学向企业延伸等);工学交替全面普及(生产

6、性实训、顶岗实习、“双证”融通等在学院所有专业和教学环节推进和普及);以“订单式”培养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体,同时根据专业性质不同,创新工学结合的多样化实现方式。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力是院校教学力建设的核心 教师的教学力是院校教学力的核心要素,可从个体和整体两个层面来理解。从整体上看,教师教学力是指教师队伍整体的学习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整合而成的教学力量。从个体的层面看,教师教学力是教师个人在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教学能力、学习能力(重点是继续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指导学生实际工作的实践技能及社会联系与沟

7、通能力等要素的整合。对于一所院校来讲,教师个体的教学力是形成整体教学力的基础。 在这里,我们将人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能力”分解成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三部分,是为了明确和突出高职教育对教师教学力的要求。对于高职教育来讲,课程开发不仅是改革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的需要,也是由于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技术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因而,高职教育更加突出对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要求,这是高职教育区别与普通教育的一大显著特征。专业教学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组织和实施的能力。高职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强调的是教、学、做的一体化,包括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设计(包

8、括教学情境、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以及指导学生专业学习与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熟悉专业工作现场要求,具有规范的专业技能操作示范能力和专业实践指导的技能)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专业工作能力,主要反映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专业实践经验以及对行业和专业的熟悉程度。 除了与教学直接相关上述的三项能力之外,学习能力是教师队伍保持教学力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在继续学习和接受新事物方面,是当前高职教学改革最需要教师所具备的品质与能力。在许多院校,教学改革之所以难以推进,其重要原因就是一些教师固守传统观念,不接受新生事物。因此,教师的学习意识与能力应成为提升教学力的关注要

9、点。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在科研方面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科研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综合素质,是其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集中体现。学校教师队伍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是促进教学力的整体提升有效手段。 三、提高学生学习力是院校教学力的根本学生学习力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领悟能力、理解能力、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要素整合而成的学习力量。其中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力的核心。对于学校来讲,“学习力”还体现在学校学生整体的学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建构主

10、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这些思想近年来对职业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教学的目标应从理论知识的存储向职业能力的形成转变。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这里的“学”不仅是指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还包括对“学习”的学习即“元学习过程”。培养元学习

11、意识,可使学生“更好地从教师的教授策略中领略到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而不只是学习具体知识”。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力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入手。要充分认识元学习过程的意义,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要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指导和促进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氛围和校园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力,从而实现有效地学习的目标。 四、提高管理能力是院校教学力建设的重点 管理力是学校在教育思想、制度体系、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方式等方面对教学的指导与规范的力量。在院校教学力的诸要素中,管理力是连结各要素的纽带,是形成整体教学力

12、中枢系统。以课程改革为例,由于课程改革涉及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以及相应的设施与条件,涉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还会涉及到教师工作方式、工作量及其考核评价的变更,因此实施课程改革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一是组织层面,包括行政、科研和人事等多方面的力量支持;二是制度层面,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校本研究制度、分配与激励制度等;三是技术层面,包括有宏观层面的课程方案、微观层面的课程标准、教材开发等。前两个层面都是管理问题,没有这两个层面的保障,具体的课程改革是无法推行的。所以,管理能力建设既是高职院校教学力提升的保障,又是其建设的基础内容。 管理能力建设最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范和指导内部行

13、为的能力,二是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具体包括有效确立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激发二级院系与教师自我发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制度环境,还包括建立校企合作制度,形成“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共赢”的长效机制等等。 在教学管理方面,当前高职院校管理能力的建设目标是建立能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机制。其原因一是当前高职教育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全面推动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模式的变革;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型的中小型企业承担了大量就业职能,由此产生的新兴岗位群呈现

14、出小批量、多元化的特点。这些都对传统的刚性化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几年前制定的教学方案很难持续满足市场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一种能够灵活配置教学资源、提供定制服务的教学管理机制。这种柔性管理机制的建立将为院校整体教学力的提升注入强有力的组织支撑。 五、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是院校教学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对教学的支持力度,是院校教学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它可分为教学基础和基本保障两个方面。教学基础主要指教学仪器设备、实训环境与条件、信息资源状况以及包括教风、学风、校风在内的教学环境;基本保障主要是财力保障和基本设施等状况。当前高职院校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重点一是现有教学资

15、源的整合利用;二是以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为主的实训环境与条件建设;三是信息化资源平台的建设。 在我国高职院校,一方面因招生规模扩大、办学经费投入不足使得教学资源紧张,而另一方面现有的资源因配置不合理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是目前我们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重要手段。一是要对教学设施的布局与结构进行充分论证,突出不同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能发挥综合效益的项目上,防止重复或低水平建设;二是要在整顿、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施设备,提高其利用率;三是在资源整合中要突出教学设施的功能性,目前高职毕业生不能满足行业企业要求的表现之一就是不能快

16、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这反映了我们的教学环境建设方面仍旧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应用性,缺乏职业训练功能。 以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为主的实训环境与条件建设,应是高职院校当前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建设的主渠道。其目标是按照“基本技能养成专项核心技能形成职业环境下的综合职业技能培养”的职业技能形成内在要求,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与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其核心任务则是搭建沟通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平台”,如职教集团、校企联谊或协作组织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前提条件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训或顶岗的岗位,这仅仅靠学校与单个企业联系的

17、方式是很难保障的。因此,需要一个融合多家企业和学校、有行业和政府参与、信息能得到充分交流的平台。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机械、电信、旅游等职教集团就集结了百余家企业和学校。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建立校企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深度融合。 信息化资源平台的建设是教学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包括建设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共享型教学资源、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资源平台,能够支持教学信息发布、精品课程制作、网络课程制作、网上考试、教学交流、实习预约、模拟实训、在线培训等多种功能,为学生及各类人员职前职后培训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综上所述,

18、教学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内涵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我们应重视关于教学力的研究,探索教学力形成的规律,包括教学力的要素及其建设的途径,促进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参考文献1.郑太年.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三个层面J 全球教育展望,2006/52.张楚廷.教学论概要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3.徐 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4.黄秋明 赵丽敏.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5.谢仁业.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价值、问题及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6/7A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08,(21):44

19、-46.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

20、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

21、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

22、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

23、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

24、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