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095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现状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现状及对策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现状及对策研究摘 要:公共体育设施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与物质保障,提高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是解决我国当前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用地紧缺矛盾的重要手段,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丰富,通过对我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考察,得出现阶段制约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场馆利用;体育公共服务;群众体育 公共体育设施是发展体育事业,构建我国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的重要物质基础。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更是实行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改善国民体质与健康状况,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2、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供不应求,同时土地资源紧缺又决定了短时间内大量新增公共体育设施存在较大困难这一现实问题。因此,提高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才是解决目前该我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供给不足矛盾的最主要手段。 一、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概念及其内涵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为市民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的建筑或设备。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运行直接影响到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从而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好的公共体育设施运行机制能有效改善提升效率体育公共

3、服务的效率与水平,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同时还能充分带动消费并促进就业。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它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以及受益上的非排他性;而从社会学来讲,公共体育设施是满足城市居民体育公共服务需求的重要载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体育设施原则上可分为公益性公共体育设施和商业性公共体育设施两大类:前者作为城市规划严格控制管理的对象,不得随意改变用地性质,保持足够的刚性;后者一方面应以实现城市土地最大利用价值为工作目标,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控制,以防止外部负效应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公共设施并不意味着完全免费,以上两者都具有公益性、公共性

4、及服务性的特点,两者的区别在于其管理与运行模式而非收费标准。 二、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体育场馆通常功能单一,难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现有的体育场馆大多都是为了举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而专门建造的,而这其中又以大型综合体育场(馆)为主,这一批大型国有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成为了一大难题。首先,这些场馆在建造时都需严格按照赛事国际竞赛标准修建,致使场馆的赛后改造、修缮及多功能化问题常常被忽视,这就使得大量场馆华而不实,只适合专业竞赛与观赛,功能单一,难以实现多用途;其次,群众普及率高的单项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项目的单项体育设施建设不足;再次,大型的场馆数量居多,小型

5、体育场馆、建设中心短缺,这就造成了国有场馆运用及维护成本高,居民并不愿意支付较高的使用费,导致此类设施效益低下,常需要通过举行文艺演出进行弥补,开放能力有限。 (二)学校体育设施虽然逐步向公众开放,但积极性显然不高。各级政府长期以来推出了很多政策、措施来促成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方面的积极性并不高,这主要处于学校普遍对开发校内资源可能造成的风险的顾虑。主要问题集中在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带来的安全隐患、校内体育设施的损耗与维护以及最关键的外来人员健身过程中发生意外的责任等问题上。由此,学校体育设施虽然可以弥补社会体育资源短缺的问题,但是其向公众完全开放仍

6、存在一定障碍。 (三)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封闭管理。与学校十分类似,机关、企事业单位由于其主体性质的特殊性,常常将自由体育场地设施封闭起来,只供内部人员使用,宁愿闲置也不愿意对外开放,实际上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四)社区体育健身场地质量与功能常有缺陷,挤占、挪用现象严重。社区体育建身场地应当为城市居民最为便利的体育建设服务场所,虽然社区中一般都有健身场地与设施,也设立了一定规模的社区体育俱乐部,但是,社区体育设施的质量及服务的水平常常不尽人意。一方面,社区的体育建设场地设施本来就安排较少,见缝插针现象较为普遍,且在设备安装上缺乏科学规划,功能简单,往往不能有效达到健身效果,同时又一大

7、批设施缺少维护与修理,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大多数社区并不会安排专门的人员对设施进行管理维护,也不会安排专门人员进行使用指导,设施形同虚设。同时,社区体育健身设施被挤占、挪用的现象也较为严重,部分社区体育设施被挪作商业化经营,市民无法享受平价服务。 三、制约设施利用率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设施规划建设存在盲区,缺乏长远考虑。要使公共体育设施项目的建设既符合人民的要求与愿望,又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力、财力相适应,这就需要政府从长计议、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稳妥实施。显然,在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体育设施在建设时,一定程度上存在脱离市场实际使用能力和需求基础制定规划情况,没有充分考虑场馆今后的多功

8、能化、民用化等问题,这就造成场地在建成以后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参与体育建设的实际需求。一旦脱离城市现状的规划定位,势必导致过大的建设规模、高档次的设施设置、过低的利用率,使欠缺合理性的大中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成为城市沉重的负担。 (二)宣传力度不到位,社会认知度低。长期以来,城市居民缺乏公共服务诉求意识,普遍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服务方式及服务手段认识不全面,甚至存在一定误区。主观上认为公共体育设施需要支付大量费用,不愿意尝试,这种种误区都是公共体育设施的社会认知度不充分的体现,因此,宣传意识不强烈、宣传力度不到位也是制约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的重要因素。 (三)缺乏管理经营人才,运行主体

9、效率不高。目前,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在管理运营的过程中大多缺乏专业的管理运行人才,这导致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与维护不能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同时,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运行主体以公共部门为主,尤其事业单位占据更大比例一方面,虽然事业单位拥有人员、资源及经验优势,但固有的体制因素使得运营主体自身活力未能充分释放,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缺乏多元化运行主体将无法在市场中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这更使得设施运行效率低下。 (四)管理手段不健全,权责界定不清晰。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手段不健全,行政干预明显。政府在市场准入、服务价格、质量监督、政府公共服务采购、预算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构架未建立,具体的管理手段还不完善

10、。行政主管部门和负责运营的事业单位之间权责界定不清晰,往往对设施经营管理产生行政干预。 四、关于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的对策 (一)适当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与完善,合理规划设计在建项目。对于现有的大中型体育场馆来说,应当加以改造与完善,使之既能达到举办国际比赛的标准又能通过分割与组合来满足市民使用的需求,更具实用性。而今后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必须以具有全民健身功能的体育中心、单项运动体育馆、社区俱乐部场所等为重点,注重结构的合理性,进一步满足社会大众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促成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学校的体育设施向大众开放,在此基础上还要打造一支具备良好技能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对民间体育社团及社区体育

11、俱乐部发展提供各类支持与引导,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良好的运行保障机制。 (二)完善政府补贴机制,保障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政府公共投入利用效率,对公共体育设施运营单位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供给体制,通过服务定价、政府购买、财政补贴、政策优惠等方式完善公共体育设施运营投入回报机制。从而最大限度的促成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与利用。 (三)丰富公共体育设施运行主体,引进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与运营中去。可以适当引入现代企业制度,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模式,实行“用人社会化、管理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的创新制度。打造一支具备良好技能水平的公共体育设施管

12、理人才队伍,对运行主题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类支持与引导。健全管理维护责任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更新,形成良好的运行保障机制。 (四)加强相应绩效评价,形成良性激励约束制。针对不同种类的设施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加强绩效评价,建立有效监督考核制度。对公共体育设施以财政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为重点实施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审计和绩效评估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运行单位的绩效评价和监督考核。对公共体育设施以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以财务指标、服务质量、服务价格、社会满意度等为指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确保设施服务功能、服务质量,提高运行方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季跃龙.山西省公共体育场馆开发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