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误区及对策探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102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误区及对策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误区及对策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误区及对策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误区及对策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误区及对策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误区及对策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误区及对策探讨.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误区及对策探讨作者:韦宁周文章来源:当代教育论坛 2008年第1期点击数: 1735更新时间:2008-9-2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有部分教师却走进了误区。本文对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所存误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强调了只有教师主动“自我更新”和建立起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发展外部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在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 专业化发展 误区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声势浩大地在全国逐步推进。此次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转换等方面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作为课程

2、实施者的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教师们都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自身发展进行了调整,一部分教师已经在个人的专业化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在改革的推进中我们却发现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内涵把握不够准确,产生了许多误区。因此,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重新审视和反思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推进我国中小学在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误区 (一) 理念更新的形式化、躁进化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们都进行了积极的自我调整,可是许多教师只重视表面行为的转变,忽视对新课改内涵的认识,缺乏对新课改理念的深度认识与自我建构。主要表

3、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教师与学生关系上,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增加,但学生主体却不一定都被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体现不强。 二是在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中,活动设计目标在于搞活动,不在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三是教师参与校本课程设计时,注重校本课程的编撰开发,但是这些校本课程却在开发之后被束之高阁,这样忽视利用校本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本没有起到利用学校、社区的文化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的作用。 (二) 知识整合和建构的模式化、统一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靠一本教科书、一本参考书、“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模式再也不能满足人们对现代教师的要求。但

4、是当前的教师群体只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更新,而往往忽略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的更新和重新建构。教师也难于突破自己的学科界限,只专注于自己学科的发展。 现行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中也大多属于“补偿性”教育,教学内容大多脱离了教师的教学实际,既不注重教师个体的参与、教育经验的总结,也不注重教师个人知识、不同学习内容的整合,以及个人认知结构的优化,存在学习内容单一、学习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无论是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还是教育科学知识,大部分教师还是相当缺乏的。 (三) 能力发展的指标化、机械化 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但在对教师能力方面的专业化发展评价中仍主要使用机械的量化指

5、标,使得教师能力的发展被引向了误区。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上级部门对教师的工作业绩评定仍以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指标为重,特别注意教师的学历与成绩,从而导致了当前教育界普遍存在的“文凭热”现象,这必然导致以文凭代替水平、以学历代替能力,使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同程度地走上了形式主义,这种评价方式也使得教师成为考试的工具,严重制约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所存误区的原因分析 (一) 内部原因 1. “自我更新”理念尚未建立 新课程改革观念系统的核心是课程改革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价值观”,通过教师把握,完成教育“对象观”的具体化。 教师和学校在把握教育活动中

6、师生交流的“双边共时性”、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灵活结构性”、教育过程的“动态生成性”及整体上的“综合渗透性”时,往往从传统的观念着手,希望得到课改的具体化操作建议,有怕麻烦和走捷径思想,容易忽视新课程改革的“建构主义”哲学基础,导致“依样画葫芦”、“一哄而上”,只得形而未得真正的要义。教师需要通过学习、反思、领会,来建构“自我更新”的发展理念,以此推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2. 教师缺乏自主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 - 1970)提出了动机理论,又称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

7、不同,而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即为一种追求自我实现需要的体现。 现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的驱动力是“自上而下”的压力,而不是教师通过自身的专业发展而得到一种尊重和自我的价值实现。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就是教师个人对教育教学的主动关注,要求教师对个人专业化发展产生内在的需求,以驱使教师的主动发展。只有教师自己“乐教”,有乐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能真正得以推进。 3. 教师压力过重,专业化发展缺乏实施条件 俄克拉荷马州教育专家罗恩拉奇克和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大学爱德华凯恩斯教授的研究认为,教师职业的众多冲突是引发教师压力与紧张的根源,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不同、教师工作成效的潜在性、教师自

8、身价值观与教学中所传输的价值观的冲突等,都可能使教师感到压力与紧张。在众多压力面前,教师的自身发展又缺乏实施条件,教师专业发展难于落到实处,这与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认识不到位、教师收入低、师资力量缺乏等因素有关,也导致了教师教学负担过重,被牢牢地束缚在了讲台、作业和试卷的批改上,自身专业发展没有时间保证。(二) 外部原因 1. 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偏差 培训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有效参与,难有实效。目前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集中的(或函授的)教师培训基本上是沿袭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教学理论灌输和旨在获取学历或学分的应试教学。没有体现学员教师的特殊性,缺乏受训人员积极主动的参

9、与,很难使培训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2. 教师发展环境的文化氛围偏差 学校是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但是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的文化氛围的建设进展缓慢,对教师发展的评价指标仍然陈旧。由于现在的学校升学压力比较大,在教学资源、师资条件等方面严重受限的情况下,应试教育的理念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学校氛围”。因此,教师的动力来源于应试的程度,自然在教育观念的提高上就存在“真空状态”。这就制约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提高,导致教师个人自我发展意识淡薄,难于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3. 教师社会角色的定位偏差 我国较多地重视教师抽象的社会角色,教师的社会角色有过多的感情色彩,常以“灵魂的工程师”、“蜡烛”等赞誉性的描述代替了

10、教师切切实实的社会角色。现实的教师不是作为教育的“专家”而是作为“公仆”存在的。教师社会地位相对较低,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教师个人的专业性发展一直被人们(包括教师自己)所忽视。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探讨 (一) 建立“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 教师的“自我更新”是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自觉”、“自主”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它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即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程度做出规划,并能自主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并付诸实施,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

11、自觉性,才能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优秀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教师要向一名“自我更新型”教师发展,即一是自我发展需要和意识,或者说自我更新需要意识; 二是自我专业发展能力,或者说自我更新能力。只有具备自我更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才能不断地促进自我专业成长。 (二) 改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1. 通过需求分析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 教师继续教育是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外部手段之一,有实效的教师培训又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上的。培训需求分析的侧重点是教师内在的学习需要。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可采用自上而下的“菜单式”调查和自下而上的问卷调查。自上而下的“菜单式

12、”调查是由培训部门提供足够数量的培训项目清单(培训“菜单”),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由教师自由选择培训项目,然后对选择结果进行分析并实施培训。“菜单式”调查的关键是要提供足够数量的菜单和较详细的项目培训说明,对选择结果进行分析是需求分析的主要环节。自下而上的问卷调查由专业人员设计问卷,组织心理学有关组织气氛、知识技能和个人因素的一些研究成果,特别是有关绩效问题种类的成果,对培训需求问卷的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环境 沃特金说,所谓“学习型组织”不只限于企业,而是囊括了“通过学习提高人员素质、大规模或小规模的公司、专家组织、大学、中小学、城市、国家及其他人类

13、的一切组织”。这种组织的第一要素就在于,组织的一切成员都能够展开主体式学习。教育作为时代发展的最前沿阵地,创建“学习型”学校是保持学校自身的活力和激情、保证学校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学习型”学校的文化氛围与激励动力也是学校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良好文化背景的有利支持。 3. 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 在反思传统教育评价弊端的基础上,我们应逐步提出新的教师评价理念,把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相结合。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是为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服务。教师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进行管理的方式与途径,更应该是让教师从评价反馈中获悉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

14、提高自身素质与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发展。因此,新的教师评价体系应旨在努力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增加评价双方的对话和沟通,加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去除教师评价中的“唯学历主义”、“唯分数主义”、“唯形式主义”,尽量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过程性评价。 总之,新课程改革在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的同时又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只有教师主动地“自我更新”和建立起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发展外部环境,教师专业化发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

15、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

16、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

17、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

18、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19、。(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

20、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