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茶文化旅游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110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茶文化旅游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杭州茶文化旅游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杭州茶文化旅游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杭州茶文化旅游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杭州茶文化旅游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茶文化旅游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茶文化旅游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杭州茶文化旅游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摘 要:杭州是我国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具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杭州依托茶文化提升茶产业,推进茶文化旅游。但在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茶文化旅游形象不够鲜明,参与型和体验型旅游所占的份额不足,茶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缺乏精品路线等问题。本文在这些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加大宣传力度,统筹规划,整合茶文化资源等,并对杭州茶文化旅游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从而使杭州茶文化旅游更好的发展。关键词:茶文化旅游;杭州;对策研究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the Exiting Problem for Tourism

2、of Tea Culture in HangzhouLiu Qianyu Abstract:Hangzhou is the matrix of the culture in China.Has the rich tea cultureal resources. Hangzhou enhance tea industry by tea culture,help to develop the tourism of tea culture.But also has some problems in the traveling developing process.For example:the im

3、age is not bright of tourism of tea culture,the tourism of participaticon and experienceoccupies the shareis in sufficient,propaganda dynamis is insufficient,lack the high-quality goods line and so on. On these investigations foundations, this article gives that some solutions: enlarge propaganda dy

4、namics,master plan,conformity culture resources and so on.And proposeds some own view to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future of tourism of tea culture in Hangzhou.Thus,to tourism of tea culture in Hangzhou developmeng better an better.Key words:Tourism of tea culture;Hangzhou;Countermeasure research茶为国饮

5、,始于神农,闻于周鲁公,兴于唐,盛于宋,明清时遍及中华。漫长的饮茶历史,不仅充分利用了茶的自然属性,也认识了茶的精神属性,形成各种民间饮茶风俗,品茶活动成为一种美和艺术的创造,成为一种文化。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而文化旅游是地方旅游品质、品位提升的关键。杭州,既有宜茶的人文环境,又有宜茶的自然环境,作为龙井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兼古今,集中外,底蕴深厚,基础坚实。生活在这里的杭州人民,在长期的知茶、植茶、制茶、事茶和烹茶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品质风格和品饮趣味。2005年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旅游报等10家权威机构联

6、合授予了杭州市“中国茶都”的称号,使杭州发展茶文化旅游拥有优厚的声望条件1。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及其衍生艺术形式为主要吸引物,以了解茶文化、认识茶文化、欣赏茶文化为主要目的,融触景、品尝、参与、购物于一体的一种文化主题旅游。杭州茶文化旅游作为一项新型旅游项目,以杭州的自然资源优势为依托,以西湖龙井开茶节、西湖茶文化博览会、茶文化嘉年华等地方节庆为平台,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旅游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其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一、杭州茶文化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杭州茶文化旅游开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着如下许多问题。1.茶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规模小,茶叶市场管理混

7、乱杭州茶文化旅游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特殊功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但作为茶文化旅游的一个绝好的平台中国茶叶博览会、西湖龙井开茶节、国际名茶之乡博览会等地方茶叶节庆活动却没能很好地把握机会,表现在对西湖龙井、狮峰龙井等名优茶叶的市场管理不到位,行政管理体制混乱等方面。这对西湖龙井的名茶形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茶叶节庆活动的宣传推介缺乏力度,仅仅把茶叶节庆活动当做一个展示性、参观性的活动,缺乏文化性的宣传,没有把地方茶叶节庆活动提升到一个推动杭州旅游业发展的更高文化层次,这大大削弱了茶文化旅游的市场竞争力,也导致了茶文化旅游缺乏较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杭州固有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没能得到很好

8、的利用。2005年6月正是杭州旅游的黄金季节,但作为茶故乡的茶叶博物馆几乎没有游客前来参观,许多展厅里甚至没有见到工作人员2。这样具有历史底蕴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只在节庆活动时热闹一阵,平时冷冷清清,缺乏宣传力度。2.茶文化的旅游形象不够鲜明说起到杭州旅游观光,在旅游者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杭州西湖、雷峰塔、六和塔、“西湖十景”,这些景点成了杭州旅游形象的代名词。近年来茶文化旅游项目虽有所开发,但“新西湖十景”中的龙井问茶、梅家坞、龙井村等景点外地旅游者都知之甚少。杭州作为“中国茶都”的旅游形象仍未树立起来。近年杭州新开发的杭州宋城、杭州乐园等主题公园,对于杭州茶文化旅游项目也形成冲击力。3.旅游

9、产品结构单一,参与型与体验型旅游所占份额不足杭州虽然具有如梅家坞、龙井村、茶叶博物馆 、龙井山园等一批茶文化旅游景点,但在大体上仍以观光、休闲喝茶为主,真正的采茶、炒茶、辩茶等茶乡参与性的项目很少,在吃、住、行、游、购、娱上,茶文化旅游往往只体现在“游”和“购”上。单一的茶文化旅游项目致使游客只能到能观看茶艺表演的场所喝茶、买茶叶,而不能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到其中,没有获得强烈的感官体验。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没有抓住游客这一消费心理,从而导致参与型与体验型旅游所占份额不足。4.缺乏精品线路杭州茶文化旅游资源很多,但缺乏高品味的旅游精品线路,从市区到周边地区都缺乏稳定的旅游热线,只有之江段的梅家坞

10、、龙井村、龙井山园拥有较稳定的客源,而其他的如茶叶博物馆等茶文化旅游景点,则远远没有实现其旅游价值。对茶文化旅游线路的设计只停留在观赏茶艺、休闲品茶和购买茶叶上,旅游项目缺乏内涵,缺乏体验项目的设立,没有独特风格的旅游精品路线,没有形成大旅游的气候。5.茶文化旅游人才匮乏茶文化旅游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修养都要求比较高。目前杭州市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都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均的严重隐患,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发展杭州的茶文化旅游,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对杭州的茶文化历史以及茶的采制、品饮、传说轶闻等有一定的了解。目前,这方面旅游人才是十分匮乏的,它极

11、大地阻碍了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缺乏战略性旅游策划经营人才,特别是旅游经营行家,使杭州茶文化旅游的营销和旅游线路的设计都难以适应目前文化旅游市场的需要。6.茶文化场所过于市场经济化而今,杭州的茶文化正以多种形式表现其独特魅力,各类茶馆、茶庄等茶文化场所吸引着大量旅游者的造访。但有些茶馆、茶庄,虽然以“茶文化”的名义招徕客人,比如茶艺表演、曲艺表演、炒茶表演等,但卖茶的目的显而易见,急功近利的“茶文化”演示,使很多没打算买茶的旅游者不敢停留,这样的“茶文化”场所不受游客欢迎。据了解,相当一部分前来欣赏茶文化展示的人尽管没把买茶作为初始目的,但后来大部分都成了消费者,给外地旅游者留下不良

12、的旅游印象,很难形成“回头客”。7.茶叶节的内容缺乏文化关联杭州茶文化地方节庆活动在形式上突出了其以茶文化促进杭州地方经济发展的宗旨,但形式与内容上却存在着极大的不协调,特别是在茶叶节期间,有关茶文化的宣传和茶文化旅游的主题活动还明显不足,从而导致西湖龙井开茶节、国际名茶之乡博览会等节庆活动的亮点不多、卖点不足、吸引力不强。作为地方节庆要想从根本上吸引投资,吸引游人,不仅需要从形式上突出茶文化,更应该在内容上注重茶文化的渗透和张扬,没有文化或文化关联度不足的地方节庆很难吸引游人。我国洛阳牡丹花会、潍坊风筝节、大连国际服装节、哈尔滨冰雪节这四大节会都是在特色文化开发和研究上下功夫,吸引了大量的游

13、人,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有力地提升了城市形象。二、解决方法杭州茶文化源远流长,富有特色,可谓是一个鲜活立体的中华茶文化博物馆,理应为杭州旅游业发展做出贡献,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杭州茶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上述问题,针对杭州茶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法:1.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开拓茶文化旅游市场从整体上说,杭州茶文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大,力量不强。茶文化旅游的市场促销与市场环境是一种适应关系,茶文化旅游的市场促销必须深入研究茶文化旅游市场营销环境,适应环境因素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杭州市民和外地旅游者来说,西湖龙井开茶节、茶文化嘉年华等节庆活动是一个让人

14、接触、了解茶文化的机会,活动中除了盛大的祭茶仪式,还有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歌舞、民俗表演等,这些活动不仅本身就是旅游项目,而且又是强有力的旅游宣传方式,能极大地提高杭州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在宣传中应注意挖掘和介绍茶文化内涵,让潜在旅游者对杭州茶文化的特色有一定了解,进而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杭州茶文化旅游产品宣传应有的放矢,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在国内市场开拓中,应根据游客需求和偏好,不断调整和组合出令旅游者满意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例如:青少年旅游者追求刺激、求知欲强,可以针对他们推出以山水生态游为主题的茶乡夏令营、茶园生态游、茶文化学习考察游等活动,在活动中请茶学专家为他们讲授茶文化的有关知识,如茶道

15、、茶礼等,观赏采茶、炒茶的过程,并亲自参与到采茶制茶的活动中去,体验茶民农家乐的生活;而对于中老年旅游者,则应以休闲、度假、保健旅游的为主,在旅游过程中体会茶文化所追求的淡泊心志、情境和谐的意境,让身心彻底的放松,并从中了解到茶叶的保健功效。在海外市场开拓中,将重点放在既是杭州主要客源国,又具有饮茶传统的国家,例如韩国、日本、印度、东南亚国家及台湾地区,它们都处于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亚洲茶文化圈内,在饮茶习俗、茶道、茶艺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向这些国家和地区重点推出以茶乡访古寻根游(杭州径山是日本茶道的发源地)、茶文化学习考察游、茶民俗风情游等旅游线路,必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2.统筹规划,树立“

16、中国茶都”形象2005年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旅游报等十家权威机构联合授予了杭州市“中国茶都”的称号,杭州借此机会,打响“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品牌,引入CIS设计,根据规划,梅家坞已建成乡村茶文化旅游中心,茶乡新农村休闲旅游区、小牙坞家庭旅游休闲度假区、十里琅珰古道旅游等8大茶文化休闲旅游景观小区。在2007年3月26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杭州西湖龙井开茶节上,杭州又诞生一个全新的以茶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点龙坞茶村。在茶叶博览会上还策划推出茶文化之旅专项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这些旅游专线有“茶文化遗存游”、“茶文化徒步游”、“茶文化健康

17、养生游”、“生态环保之旅”、“茶工业游”等。杭州还建立辐射长三角的茶叶集散中心,这个中心要建成杭州市的一个新的重量级旅游景点,集茶叶交易、旅游休闲、茶文化展示为一体的高水平、高档次的茶叶市场。从而使茶文化旅游融入杭州休闲文化大圈,营造出明确而又迎合公众心理需求的形象、气氛,使用一定的传播程序,利用各种信息传播工具和手段,如:电视、网络、报纸等传媒和各种博览会、交流会及各种节庆活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进行宣传,努力打造杭州作为“中国茶都”的形象,使“中国茶都”成为杭州继西湖之后的又一张旅游名片。3.更新观念,整合茶文化资源,推出以体验型为主的茶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之一

18、。旅游业作为一种文化经济产业,只有改变原有观念,深入发掘文化旅游资源,才能提高旅游者的消费档次,形成效益型的增长。中国茶文化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情等内容,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和谐安乐之道。从整体来看,杭州茶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茶文化旅游的空间很大,但还需要观念创新和要素整合。而资源的整合,必须融观光、购物、饮食、娱乐于一体。以茶为载体,设计涵盖观光、习艺、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茶文化旅游产品。例如,“斗茶大奖赛”、西湖茶艺泛舟、教游客西湖龙井、教游客养茶壶、教游客做茶菜(如龙井虾仁、茶糕等)等,这些集娱乐、休闲、购物、习艺、餐饮为一

19、体的综合性茶文化旅游项目,都集中体现了互动性和体验性,迎合游客渴望亲身体验的心理。在此基础上,推出龙井茶宴、茶菜、茶艺教学、茶民农家乐等一系列以体验型为主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丰富了茶文化旅游的内容。4.深入挖掘杭州茶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茶文化旅游产品杭州茶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必须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才能不断丰富茶文化旅游产品,提高茶文化旅游的品质。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茶文化旅游资源,创造出可以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并从各个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出发,找到各自的特点,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以资源为基础,以游客为中心,以创新和实效为出发点,开发出自己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以丰富多彩的茶文

20、化旅游项目来迎合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旅游者的需要。如可推出茶乡寻根访祖游、茶文化学习考察游、茶乡生态游、茶工业游、茶民俗风情游、茶保健游、名优茶采尝游、茶具生产工艺游等一系列的茶文化旅游。在培育新资源方面,可以借鉴“梅家坞模式”,将茶文化、茶旅游与茶产业有机结合,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并由政府或大型企业引导和协助一两家现有条件较好的茶馆,朝着精致化和艺术化的方面发展,加强文化性的建设,使旅游与茶文化良好互动,实现双赢。5培育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搞好茶文化职业培训,拓展茶文化学历教育 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旅游教育。可以采用“请进来”

21、、“走出去”或与其他地区的大中专学校联合办班的办法,培养高层次的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同时,可以和旅游行业岗位培训结合起来,对经理人员、导游人员、茶艺员等进行茶文化旅游相关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茶文化旅游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导游人员和茶艺员除了要具备旅游方面的知识外,还应该对茶的历史、茶种、茶具、茶饮、茶点、茶道等一系列茶艺知识有所掌握,能熟练地为旅游者进行介绍和引导,既提高了饮茶的兴趣和爱好,又增加品茗的氛围和雅意,从而大大增加了茶文化的内在品味。 同时,还应建立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激励机制,开展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力资源的国际沟通与合作,定期举行茶人雅集、茶艺表演和茶文化知

22、识讲座等活动,使茶文化旅游的专业人员可以及时地更新知识,又可以体会茶文化的精髓,掌握传统文化的礼仪。2007年以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与浙江林学院合作,共同筹建了首家茶文化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培养本科层次茶文化专业人才。2007年8月份招收到首届本科生30名,今后还将招收留学生,并逐步争取设立茶文化硕士点、博士点,同时开展大规模的,面向国际、国内的茶艺职业培训,为茶文化产业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3。6加强文化环境建设,切忌唯利是图,努力营造茶文化氛围和特色旅游环境茶文化旅游环境的建设,不仅仅是从深化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构建旅游产品合理的文化结构着手,还要对茶文化旅游行业进行规范,主要是确立正确的

23、的旅游经营管理理念,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切忌唯利是图;完善旅游管理的法规和制度,茶文化旅游既要注重时效性,更要注重传播性、欣赏性和 文化性。新华社主办的新闻杂志瞭望东方周刊与芝加哥大学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奚恺元教授合作,在2004年4月,对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成都在内的6大城市进行了一次幸福指数测试,结果显示杭州人幸福指数最高。公安部在全国4个直辖市和26个省会城市通过随机暗访的方式,对3万名群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杭州市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居全国第一,是全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4。这种精致和谐、闲适淡泊的人文氛围和杭州“东方休闲之都”、“中国茶都”的旅游

24、形象,对茶文化旅游者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杭州应努力营造舒适、休闲、和谐的杭州茶文化旅游空间,使之与茶文化所追求的淡泊心志、情境和谐、闲适放松的意境相融合,让旅游者身心得到放松,以有效增强茶文化旅游的辐射效应。7突出杭州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使茶文化旅游名副其实 “文化是海,旅游是舟”,以茶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的茶文化旅游不仅仅是对茶园、茶艺等的观光旅游,更重要的是对茶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体会。茶如果离开了禅意、水、诗、画、器、风俗、饮食、健康等内容,它便失去了文化的内涵,与旅游就无缘了。因此,开展茶文化旅游就必须突出它的文化内涵,文化性越强,游客了解、学习到的内容就越多,游客的满足感满意度就越强,对

25、游客的吸引力也就越大。杭州茶文化旅游资源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茶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主要在于是能给旅游者一种怀旧情调、淡泊情调的文化憧憬,旅游者憧憬一个特殊的文化氛围,希望置身于其中,甚至参与到其中去。所以这也就对从事茶文化旅游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对茶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例如,在介绍龙井茶时,不仅要介绍它的品质、属性,还要讲解与其有关的传说故事,同时还要介绍与龙井茶有关的虎跑泉水、老龙井胡公庙前的十八棵御茶、龙井问茶等景点,要结合景点随口能吟诵相关的茶诗、茶词、茶联等来制造意境,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给旅游者更高层次的满足。三、杭州茶文化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发掘利用茶文化、发展

26、茶文化旅游对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文化品味、突出文化特色和发展杭州旅游业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充分挖掘茶文化的内涵,把握茶文化旅游未来发展的脉向。本文对于杭州茶文化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观点:1.将西湖旅游与茶文化旅游相结合,塑造大旅游在杭州,西湖与龙井茶是其两大旅游品牌,西湖旅游与茶文化是不可分隔的,茶文化要通过西湖旅游而得以传承,发扬光大;西湖旅游也需要茶文化而使其具有内涵与魅力。“西湖龙井”已不是狭义的旅游产业或旅游景区品牌,而是杭州甚至是浙江省整体形象的展示,可以达到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品牌概念。杭州周围辐射的旅游黄金热线,如从杭州向西出发,沿富春江、新安江,

27、经富阳、桐庐、建德,一路上七里陇风光、瑶琳仙境、白沙奇雾等山川秀色,美不胜收,处处都有茶的踪迹。杭州的名茶除了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区的西湖龙井之外,还有余杭区的径山茶、淳安县的千岛玉叶、桐庐县的雪水云绿、建德市的千岛银针、临安市的天目青顶、富阳市的富春茗绿、萧山区的云石三清茶和滨江区的桂花茶。这些名茶构建了杭州茶文化与西湖旅游相结合的坚实基础。杭州周围有众多的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从杭州开始,利用辐射的旅游黄金热线,建立茶文化营销战略、树立营销理论是产品营销的前提,准确的市场定位是景区营销的关键,结合市场需求和景区优势实施有序的茶产品开发是关键环节,促销手段在于品牌,在于实用。2.茶文化

28、旅游与其他文化旅游的结合重新审视与整合杭州的旅游文化资源,给杭州的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定位,是对杭州旅游资源、人文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一种整合与梳理。在此基础上,将茶文化旅游与其他文化旅游进行融汇和整合,推出新的文化旅游产品。(1)与禅文化旅游结合 回顾杭州2000多年的历史,有一条主线若隐若现,那就是发源于五代的宗教文化,尤其是从唐代以来发扬光大的佛教禅宗。在佛寺长大的茶圣陆羽在杭州郊区著茶经,培植径山禅茶,使得径山成为禅茶的发源地。一方面许多名茶出自禅林寺院,中国的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了禅茶的“禅风禅骨”;另一方面,禅佛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多方面贡献

29、巨大,直接造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兴盛,推动了中国茶文化在东亚地区的传播,成为日本茶道之源,历史上禅宗文化和茶文化在意境上高度统一,有所谓“茶禅一味”的哲理。在这样的文化内涵上可推出禅宗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旅游产品,例如余杭县境内径山寺,春季在寺内举行茶宴,坐谈佛经,并逐渐将茶宴形成一套较为讲究的仪式,称之为径山茶宴5。使旅游者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精神的开释,增加了体验的满足感。(2)与园林文化旅游相结合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这一悬挂于杭州西湖涌金门“藕香居”茶室的楹联,点出了我国著名风景园林与茶的关系。杭州风景园林之美,少不了茶文化的点缀和修饰。杭州诸山中都有适宜冲泡茶叶的名

30、泉,如杭州西湖三大名泉(虎跑泉、龙井泉、玉泉)。这些名泉均和园林风景妥帖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人们必游的景点。但仅仅依靠这些园林设计和泉水景观是无法撑起园林文化旅游和茶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巨大价值的,园林文化旅游与茶文化旅游的结合是离不开茶诗、茶联、茶事等为载体。白居易和苏东坡在杭州的茶诗、茶联、茶事,如苏东坡有:“道人不惜阶倩水,借天与匏自在偿”,这些已深深融入到园林风景中,长伴着西湖的茶山泉井,成为园林文化与茶文化结合的典型范例。适时的推出园林风景文化旅游与茶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文化旅游产品,是要使旅游者的审美感受更上一个层次。如“龙井茶叶虎跑水”,被誉为西湖双绝。古往今来,凡是来杭州游历的人们,无不

31、以能身临西湖园林其境,并品尝以虎跑甘泉之水冲泡的西湖龙井之茶为快事。3.打造杭州茶馆文化旅游杭州的茶馆业在发展历史中与旅游有一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杭州美景与茶馆始终联系在一起,但仅仅满足于表层的结合不能产生更大的合力,茶馆业与旅游业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茶馆文化是现代品位、休养与传统文化底蕴有机融合的产物,其特点是以高雅的茶艺和温馨的环境赢得旅游者的青睐。一般情况下,旅游者在旅途中喜欢吃清淡的饭茶,喝清淡爽口的饮料,而茶膳正是以清淡爽口为特色,能够适应各种消费层次和不同年龄旅游者的需要,是旅游者进入旅游状态的最好方式。据统计,现今杭州茶馆达到了300多家,各种风格类型的茶艺馆,成为中国茶馆模式

32、的博物馆,是吴越茶馆文化的代表。如明清风格的“明清园茶馆”,注重纯茶道加盟店发展和茶文化推广的“太极茶道”,以古典家具艺术见长的“珊娜娜古艺术茶坊”,以返璞归真、乡村野趣见长的“风荷茶馆”,以著名景区雷锋阁为背景的“雷锋阁茶楼”,以园林绿化见长的“门耳茶坊”。这些茶馆是杭州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杭城山水构成杭州茶馆文化的自然氛围。以杭州各具特色为资源依托,可推出杭州茶馆文化游、吴越茶馆文化游等茶馆文化旅游项目,使游客体会到人文与自然、茶文化与吴越文化的交融。4.以“杭州西湖龙井茶”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早在1982年,杭州西湖第一批进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行列。1987

33、年国家建设部将杭州西湖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由于西湖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孕育的龙井茶,被誉为“中国绿茶皇后”,同时西湖龙井茶蕴含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所以成为西湖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西湖在中国社会化的景观文化中所深厚积淀的美学特征,使西湖成为中国传统湖泊型景观文化的经典,也是西湖作为惟一性的文化资源而应当受到保护的足够理由。在2004年,杭州市确定了以“杭州西湖龙井茶”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申报文本已经编制完成并正式上报。但由于对历史文化把握不够深入,西湖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停滞不前。因此,在今后的旅游开发中,要加强对文化资源方面的深入挖掘。总之,随着旅游业的持续

34、纵深发展,文化旅游以其独特而神奇的文化底蕴深深打动了旅游者,成为高品位的旅游项目。杭州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应大力开展茶文化旅游,既可以吸引国内外旅游者,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又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生活品质,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已成为继西湖之后的又一文化亮点,像杭州这样集悠久历史、深厚茶文化、响亮茶品牌、众多茶机构及发达茶产业于一身的城市,使我们坚信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具备强大的潜力与市场。参考文献:1刘枫切实推进中国茶文化事业的发展J学会,2007(10)2杨妮,李小明,杨骏茶文化旅游初探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3周永广杭州“休闲之都”的文化背景初探J桂林

35、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徐祖荣倡导“茶为国饮”,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4) 5徐先玲,李相状智慧生活点点通中国茶饮文化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986刘少和奥运旅游与文化展示J旅游学刊,2007(9)7向常华茶艺大观M金城出版社,20058周文棠特色茶楼装饰M广西科技出版社,20049徐凤龙饮茶事典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翟文明茶道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11孙艳红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主体层次分析及开发构想J商场现代化,2005(4)12周晓芳广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13龚永新茶文化与茶道艺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4杨明休闲与旅游调研导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5 Larry A.Samova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MForeign Research Press,200716王玉成旅游文化概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17张祖群,张宏旅游地策划文化创意空间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