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124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四川省开江中学 杨明国 (邮编:636250) 摘要: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在于教师和学生这一层面,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也必须选准新的立足点;就外部而言,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个方面均须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可取得应有实效,才能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课改;问题;对策一、绪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新的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观念、行为上的诸多转变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学生这一层面。 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管理行为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同时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现行教育体制也要作一些相应的调整。社会的价值取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以及高

2、考制度及相应的顶层设计,都会成为制约新课程改革成效的重要因素。没有与之相应的管理理念、管理行为的支撑与保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保驾护航巩固一步步成果和提供其推动力,不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和宏观微观设计,新课程的实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为继,难以名符其实。 从一些工作现象的分析和反思中我们不难看出,很多学校现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已经明显滞后,学校现行管理体制严重影响课程改革的推进:重制度管理而忽视人文关怀,重经验推行而忽视方法创新,重硬件添置而忽视软件建设,重形式新颖而忽视实质内容,重微观认识而忽视宏观架构;一言堂、个人主义、集权意识,师道尊严现象突出。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在人

3、事上重传统安排而忽视体制调整,对校长和学校教师的考核指标依旧、管理职能单一;社会人才观成才观依然较为陈旧;高考制度改革进展依然缓慢。一度有个说法“课改的阻力来自一线教师”,实践中觉得有些片面了。对照新的课程理念,我们就会发现来自方方面面的诸多陈规陋习和问题凸现出来。如果不加以调整、改变,势必严重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校的发展,甚至教育的成效,危害不言而喻。可以说,新课程改革给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社会管理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各级各类学校及政府面临着新的巨大的挑战。新课程改革实施这么多年,有的学校收效甚微甚至是低效和无效,学校之间办学效益差距越来越大,根源于此。 面对新课程改革所

4、引发的诸多新的变化、新的情况以及新的问题,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育管理者必须本着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促进“人、校”共同发展的根本宗旨,选准新的立足点,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管理体制,激发管理活力,赋予管理新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为课改的实施扫清障碍。所以,笔者从学校的行政管理、师生的教与学、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各级政府的要求,从校内和校外各方面,浅析课程改革须要关注和解决的一些问题。二、问题的原因在那些地方?第一,教师的素质不适应课改的要求新课改使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面临严峻的挑战。教师队伍怎样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是摆在新课

5、改实施过程中的一道难题。新课程明确要求教师要实施“创新教学”,但是,目前从事课改教学工作的教师都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成长的,多数教师习惯了多年形成的讲授系统知识的教学方式,同时,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教师的评价和专业发展的内涵出现了偏差,教师的创新能力未能有效地发挥和得到充分的肯定,致使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部分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知识结构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适应,难以满足新课程所需综合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较高要求。另外,新课程的实施还需要为教师创设更为宽松的环境,形成引导教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激励机制,现在这种宽松的环境和激励机制远未形成。新教材给教师大量自由裁量权,许多教师特别是

6、新教师和农村教师感到无从下手,难以适应。思想较保守,难以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上,还是喜欢老“经验”,热衷于当合格的“教书匠”,甚至绝大部分老师都把“教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为数不多的青年教师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人心思走”普遍。教师的培训工作虽然已经开展,但力度不够,而且往往是重形式轻实质,重理论轻实践,参加培训的教师重考勤轻实效。培训流于形式,操作性和实用性很不强。由于教师的素质不适应课改的要求以及培训跟不上,使得许多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出现了偏差。如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对立起来,把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对立起来,把因材施教与整体发展对立起来。追求形式,使得

7、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教师指导作用弱化,“探究”“合作”学习泛化,“启发式”教学简单化,“活动”无效化的现象。素质教育理念、新课程理念得不到深入贯彻,学校从校长到教师普遍观念落后、素质偏低。中小学校长都以“应试”作为主要质量抓手,不问过程,只看成绩;不按国家课时计划开课设节,无限制地延长学生学习时间等等。第二,现行的高考制度是课程改革的瓶颈目前,绝大多数的教师都认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好的,方向是对的,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听到最多的意见是:“课改要成功,关键看高考制度,考试制度不变,课改难行”。就目前中国的国情而言,高考仍然是选拔人才较好的方法,高考是关系到学生前途和命运的大

8、事。很多时候,社会上乃至教育行政领导,还是以一张试卷的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好坏与学校的教学水平,升学率仍然是悬在老师头上的一把“剑”,学校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在此情况下,催生了新一轮课改的“怪胎”:教师一边应付上头推行课程改革,一边仍按“老方法”教学,“换汤不换药”,尽管换了教材和增加了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但老师依然采取了应试战术;学校和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存在观望,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动作迟缓;学校为了保持升学率,在“以考定教”的思维模式下,高中课改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在开设选修课的时候,一般就以高考相关的内容为主题,从而使选修课变为必修课的延伸,甚至“选修”的内容和“必修”的部分内容、实质只是取名而己

9、、实质还是作为为高考提升考分而开设,根本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的目的。不少学校对课改的原则是在原有的教学中尽量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因此,办学理念与价值取向上,“分数”至上,“成绩”至上,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围绕着“分数”、“成绩”做文章,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可能受到公平对待,即使受到特殊“关照”的优秀学生,学校、老师也没有关注他们今后的发展。之所以受到特殊关照,是因为他们是学校“高成绩”的产出“机器”,是学校荣耀的“贴金片”。办学的宗旨究竟是什么?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虽然每位校长都能清楚地表述出来,但却从来没有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实践过!第三,社会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学教育的健

10、康均衡发展在经济文化都还相当落后的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他们送子女上学就一个愿望:考大学,光宗耀祖!因此,如果哪所学校多上了几个重点学校的学生,他们就片面地认为这个学校就是好学校,校长就是好校长,老师也就是好老师。反之,这个学校就不是一所好学校。其实,在我国的大多数地方,又何不如此呢?正是这一价值取向,导致各中小学都千篇一律地死抓“升学率”,死抓“质量”。同时,高中阶段“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政府重奖高考升学率高的学校、重奖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抓教育的主管领导甚至强调要从小学开始“培尖”,并说:如果你的学校连重点大学都没上几个,校长就是无能的校长,教师就是无能的教师。在地方政府狭隘的“质量观”诱导下,素

11、质教育政策就基本没有落实。人们都说:是高考指挥棒起了关键作用,但我看来,主要是地方政府狭隘的教育“质量观”和政绩思想与校长们的急功近利思想“融合”后产生的特殊的“化学反应”。第四,教学管理的难度增大,教师负担过重现在,各个学校都处在转轨时期,各级教研部门的教研工作跟不上,学校的管理也感到吃力。选修课、学分制和走班制等都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新问题。同时,在课程改革和应试教育的双重要求下,很多教师感觉压力很大。教师编制严重不足,特别是通用技术课的教师难寻。现在选修课的模块大大多于必修课的模块,使教师的教授工作量大大增加,每节课都要填写繁琐的评价表,每周每月要评、每课每天要评。另外教师既要上课改课,又要

12、抓考试,感到压力很大,他们甚至认为目前教师的压力是解放以来最大的。第五,评估体系尚未建立,改革的外部气氛营造缺乏力度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学行为的评价体系尚未健全,尤其是对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尚无完整的评价方案。现在的评价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再说,某些课程的开设、某些评价体系的出现,与学生的高考毫无关系,在高校录取过程中没有起到作用,于是课改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和力度自然就降低了。 同时,当前社会各界对新课程改革的关注度和支持度是很低的,家长对课改的理解也远远不够,学校在开发和利用社会各种资源的活动中,难以得到各类机构的支持,社会舆论尚未形成有利于课改健康发展的氛围。第六

13、,配套保障措施难以落实教学用房、设备设施严重不足;班额过大,教材滞后(主要是统一教材)都是问题。比较发达的地方尚且有很多学校的教学用房和实验室都不足,实验设备、电教设备、网络设施的数量不足或配置偏低,更不用说落后地区的学校了。三、学校自身应该怎么做? 第一,找准恰当的学校定位不少学校的管理很少关注自身的定位,对学校缺乏一个整体的盘点,行政化、“推着干”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是学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新课程理念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即只有从实际出发,从教育发展的规律出发,找到促进自己发展的关键点,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就需要对学校进行准确的定位。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是学校追求个

14、性鲜明的办学特色的起点,它关系到学校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设计并制定出与自身相吻合的发展战略。因为只有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才能有的放矢地、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准确为学校定位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骤:首先要进行战略分析,运用系统分析法对学校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思考 、整合分析。首先要把握准社会的客观需要。即了解社会的发展形势、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和动向,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所在区域的发展要求,全面洞察宏观趋势。做到“跳出学校看学校,走出教育看教育”,因为学校不是生活在真

15、空中,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正视学校的办学条件。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学校的文化传统、社会形象、 学校特色以及师资队伍、生源状况、教学设施、条件资源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再次,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这是学校正确定位的基础。最后,根据这些实际状况,采取策略分析法,从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等各个方面对学校现状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创建理想的办学模式。同时,理清办学思路,更新教育理念,拟定出极具发展空间的短期、中期、长期的办学规划。办学理念是贯穿学校工作始终的一条红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用明确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去统帅学校的各项工作,指导、规范教育行为,这应成为每一位管理者

16、的最高追求。可以说,这也是决定办学层次高低和有效性的重要标尺。所谓“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深刻含义正在于此。时下,课改给了学校发展极大的自由度和极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用先进的理念贯穿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促进学校的目标达成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二,追求“人本”的管理极致“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基于此点,关注教师的成长,立足于发现人、培养人、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应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而对学生而言,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地看待学生。正象有人说的那样: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

17、人。反思我们的管理实践,凸现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工具价值,即把师生当作完成学校目标的工具,没有全面地关注师生的需要、成长和发展,忽视了对师生的发现和培养,或者说仅仅维持在低效的培养水平上。这无异于对他们的慢性自杀,因为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学生成才的方式多种多样、成才的标准千条万条,而不是考“高分”这一条。研究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指标只有一个,就是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拥有创新开放的学生群体。若照此定位,就不难理解“立足于发现、致力于培养”该有多么的重要。所以作为管理者,更多考虑的应是如何造就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观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师生,如何根据不同的发展

18、阶段、不同的发展优势,制定出因人而异的培养规划,如何按时代的要求,促进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和学业的进步。尤其是在课改的起始阶段,管理者面临着诸多难题,例如,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等新的技能培养,如何发动学生参与、主动积极配合,如何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协调一致有效配合,如何营造有效的民主的课改氛围等等,都需要一个一个问题去攻破,只有这样,教师的工作能力才会与日俱增、整体实力才能不断攀升,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高素质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第三,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民主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虽然被经常提及,但它没有真正地在管理过程中生根发芽,在现实中往往是流于形式,

19、有名无实。究其根源是受传统的管理观念束缚太深,习惯于“权力支配、无条件服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其实,教师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具有双重身份。学生也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具有双重身份。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以学生为源的主体意识,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合作、探究”“我的课堂我做主”,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这才是提

20、高学校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效益的管理,有赖于大家的相互尊重、共同参与、团结协作。高效益的管理,是全员参与共同努力的管理,这种管理当然既包括教师又包括学生在内的。校园的各个角落,洋溢着民主气息、盛开着民主之花。真正的民主管理是思想交流、碰撞、互动中谋求统一的过程,师生如果不再只是被动服从,而是主动适应,管理才会有质的飞跃。所以作为管理者的学校领导,应转变“家长式“的工作作风,打破单一的、封闭的工作局面,走出“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增强民主意识、团队意识,采取柔性的、 开放的管理策略,把广大师生当作合作伙伴,与师生进行广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讨,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的“参政”、“议政”、“创新”、“求

21、异”,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取得最大的认同和理解。第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促进人不断发展的文化场所,它应该追求一种文化品味,体现一种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从而达到时时引导人、塑造人、实现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进一步地推动学校的发展。受一定的认识局限,一些管理者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虽说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仅仅强调物质建设未免有些偏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应在建立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化校园上多做文章,创设开放、宽松的交流空间,开展各种科研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论坛、辩论会、信息发布会等活动,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学

22、术气、书卷气,体现出一种文化追求,这对师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都大有裨益。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需要几代的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共同为之努力奋斗,才能不断丰富其内涵,提高其文化品位。第五,重建“绿色“的管理制度笔者认为,学校的管理制度既包括学校的大的制度,也包括年级、班级学生自行制定的各项管理规定。制度管理是一种常规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不难发现,旧的制度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甚至起了反作用,所以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和创新已迫在眉睫。重建管理制度应体现“绿色”宗旨。所谓“绿色”宗旨,意指新

23、课程下的管理制度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思想,立足于催人奋进、共求发展这样的主题,要充满生命的活力。具体来说,首先要“新”,即总体上要符合时代精神和课改的指导思想,要体现学校的管理意图,引导、矫正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导向功能。其次要“活”,即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可随时根据形势变化以及实际状况进行微调,同时还不束缚人的手脚,有利于师生的探索和创造,有利于师生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激励功能。重建制度是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益,所以在重建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目标上的认同,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促进人、发展人,这样制度管理才能

24、焕发出新的活力。四、课程改革需要社会哪些方面的支持?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任何学校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运行的,所以任何学校的变化发展都离不开外界的客观因素。就社会而言,全方位地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让全社会都要理解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真正让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社会各阶层、深入人心。第一,政府部门管理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府部门不仅要从硬件、经费保障等方面全力支持教育,更应该从理念上、舆论上、政策上、法律上来引导全社会支持教育。尤其是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等的执行与维护方面,更要带头落实并监督教育部门及相关部门去执行。 第二,政府、教育部门抓教育要“分工明确

25、,各负其责”办学、督学是政府的职责,政府部门必须在整个社会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全社会就人才培育给出正确的导向,让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消除不良的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监督甚至应该强制教育部门和学校真真切切地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第三,更新社会人才观大力宣传,实施全新的招工用工制度,不拘一格降人才。缩小行业差距地区差距。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形成新的适应课程改革的教育评价制度,全方位评价学校和教育,不可将“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育的唯一指标。第四,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现有的高校招生办

26、法,消除“一考定音”的弊端,实施全方位的招生考试制度,以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重视改革措施的配套,课改要与高考改革配套进行。要加大高考改革的力度,对考试的理念、考核的内容、实施的形式和录取的方式进行改革,使其与高中各科课程标准相衔接和贯通。高考方案应切实体现课改的精神,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适当加大考察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题目比例,给高中教学树立正确的导向,提高高中课改积极性。对高考改革方案要广泛地调研,充分地论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听取来自中学教学一线的意见,并汇同专家观点,尽量使高考更好地适应、推动新课程改革。 2014年4月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