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纳塔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134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纳塔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纳塔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纳塔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纳塔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纳塔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纳塔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纳塔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纳塔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014年11月近年来,我深入联系点纳塔乡开展群众工作全覆盖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现将相关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基本信息纳塔乡位于我县东部,总面积1419.32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卡塔、措拉、金都、昌根、纳塔、纳邛6个行政村,现有乡干部职工23人,学生312人,党员87名,其中机关党员18名,农牧民党员69名。(二)产业情况纳塔乡是一个少林无耕地的纯牧业乡,牧业占生产方式比例为100%。1.草地资源。全乡共有草地面积1196039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193844万亩,退化草地面积950037亩,人工草地面积45000亩,

2、禁牧面积537233亩,平衡面积656611亩,合理牲畜承载量为108440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为119865羊单位。2.牲畜资源。截止2013年,牲畜未存栏总数46143头(只、匹),出栏6161头只匹,出栏率14%。畜种结构为:马7596匹:牦牛24190头:藏山羊3262只:藏绵羊11105只;畜群结构为:成年牲畜28046头(只、匹):幼年牲畜18100头(只、匹),能繁殖母畜25716头(只、匹),占55.7%。二、发展现状全乡农村户籍人口4073人,贫困人口237户961人,贫困发生率23.59% ,低保人员812人,五保人员10人。牧业人口3941人,其中具备劳动力的人口2491人

3、。去年畜牧业总产值为2118万元,人均纯收入5142元,工资性收入315元、经营性收入4004元,转移性收入823元。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自群众工作全覆盖开展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乡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乡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牧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仍然较低,从客观方面分析,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一)地难种,产业结构单一。全乡境内最低海拔4050米,最高海拔5300米,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四季气候较为寒冷,霜期长,少林无耕地,不能发展种植业,目前仅依托牧业发展经济,牧业占生产方式的100%。(二)水电难通

4、,生产生活困难。全乡牧民多过着游牧生活,6个村中通电、通水的只有4个村,牧民们多随着牲畜走到哪儿天黑就在哪儿搭帐篷休息,可以说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没有及时感受到水电全通带来的方便,收获畜牧产品时也是多靠经验与人力,未能形成产业化,仅能维持基本温饱,生产生活较为困难。(三)路难行,软硬环境建设差。全乡地域偏僻,到目前,仅有4个村通路,但无论是从县到乡、乡到村还是村到牧场的路,路况都比较差,建成标准普遍偏低,安全隐患大,交通的不便使物质难进也难处,导致全乡各方面起步较晚,根基浅,底子薄,从而对于生产生活环境的建设推动力不足,发展滞后。(四)学难上,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60后、70后、80后只有小学

5、文化水平,普遍认为学文化读书无用的思想根深蒂固,同时,全乡仅有一所中心校,部分家庭离得较远,导致90、00后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多不愿意进校读书,科学文化知识的匮乏,使部分农牧民群众认为儿子比女儿好、人口多对于发展家庭经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造成家庭人口多、经济负担重,是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五)钱难赚,思想观念落后。由于全乡牧业人口多,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受传统观念影响,思想比较保守而滞后,采取传统方式从牧发展生产的老思想较严重,不少牧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不习惯,他们一贯视牧为本,宁愿守着草地、牲畜贫穷,也不愿外出务工或者经商,多数群众听天由命,安于现状,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托于风调雨

6、顺,把希望寄托于草地与牲畜,在经济上则是依靠政府的救助和支援,以拿补贴为理所当然,甘愿受穷。四、思考与对策(一)加强新农村建设1.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做好致富基本功。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实现全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就必须在软硬环境上下功夫。首先要要针对该乡畜牧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状况,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其次要完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向牧民群众宣扬好的方针政策,使牧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转变牧民群众的发展观念,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第三加快发展乡经济结构和畜牧产业调整,在确保基本温饱的前提下,提高牧民的自身素质,引导牧民发展特色牧业、生态牧业。2.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建好

7、致富新团队。全乡班子队伍中不愿做事、消极做事的要进一步做好思想工作,仍不改变的要及时调整,同时,紧紧围绕发展致富脱贫主题,在全乡范围内加强培训教育,强化常态化教育培训机制,促使业务能力与思想素质稳步提升,班子队伍团结奋进,集中个人优势与集体智慧,进一步增强班子队伍的战斗力,推动班子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创新性的提升。3.加大党员发展力度,选好致富带头人。目前,全乡共有党员87名,占总人口数的1%,其中机关党员18名,占总人口数的0.4%,农牧民党员69名,占总人口数的1.6%,党员数少,党员结构不合理,导致先锋示范作用发挥不了,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党员发展力度,以党员带动牧民群众进一步发展致富脱贫,具

8、体来说,要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坚持标准,做到三个重点与三个优先,重点发展35岁以下青年党员,重点发展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重点发展女党员;优先把优秀回乡知识青年发展成党员,优先把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发展成党员,优先把发展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二)改变思想观念1.提高适龄入学儿童的升学率是根源。“少年强则国强”,要加强对牧民教育的重要性宣传,宣传国家的“教育兴国”战略。在现阶段,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落后状况,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摆脱落后的思想和传统的旧观念,根除陈旧思想,使这些牧民能够全力支持子女的受教育。同时,政府和社会团体要给予必要的援助,使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政策能够惠及到偏

9、远牧区的孩子,使他们能够正常的接受教育,进而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变教育落后状况和人口素质低的状况。2.提高牧民的文化素质是基础。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勇于破除安于现状、守旧发展的思想,强化他们的危机意识,开展“双语”培训、基础算术、专业技术职能如汽车维修、挖掘机等培训,提高牧民的文化素质;通过宣讲或发放宣传册,宣传“外面的精彩的世界”,激发他们勇于走出家门,外出务工或经商,打破以牧为业,经济来源单一的局面,使该乡富余劳动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3.破除多生孩子的观念是关键。坚持贯彻执行好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牧民党员要对群众做好一对一的思想工作,打破人口多对于发展家

10、庭经济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观念,引导牧民群众少生优生,晚婚晚育;乡卫生院要加强对牧民群众生育的监控力度,引导牧民群众安全避孕。(三)创新政府扶贫指导思想1.转化扶贫思路措施,变“养”为“推”。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政府就不能采取长期把这些贫困人口“养起来”的做法,而是要为贫困牧区彻底改变落后面貌逐步奠定基础,积极创造促进他们加快发展的先决条件,引导贫困群众靠自己的能力摆脱贫困,扶贫努力的目标应是长远利益最大化;应该注重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该乡经济发展水平低,投资环境差,相对其他地区投资回报率极低,仅从经济效益衡量,向其投资在一定时期内都是低效率的,但若综合考虑社会安定团结、社会进步、社会公平等方面,

11、其巨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是不小的,在其的投资综合回报率是比较高的。2.克服短期行为影响,变“短”为“长”。政府应该克服短期行为的影响,不应以追求短期解决温饱为目标。长期以来,扶贫工作就一直是该乡的重点和难点,要改变贫困现状,就必须客服短期行为影响,形成一套完备的、健全的长效扶贫工作发展方略,逐步带动贫困人口靠自身发展摆脱贫困,而不能仅仅满足于暂时性的脱贫,要培养贫困人口脱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给予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3.建立健全帮扶机制,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要形成一套完备的扶贫工作帮扶机制,根据贫困牧民分布特征,实行贫困地区政策资金倾斜,以贫困牧民为扶持对象,通过社会服务计

12、划实施物质援助,向贫困牧民提供粮食、衣物等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以及人畜饮水、卫生设施、健康服务和基本住房,以迅速缓解贫困,相应促进贫困农牧户发展结构的优化。同时,强调贫困牧民直接参与社会服务计划如草地养护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为其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并辅之一系列政策措施,保证贫困牧民在参与中实现收入增加,并不断激发贫困牧民产生新的需要和追求,逐步形成一种能够使贫困牧民发展自身潜能的发展模式,有效提高扶贫投资效益及贫困牧民自力更生的程度,为其稳定脱贫奠定基础。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变“解决完”为“解决好”。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放宽低保条件,提高低保标准,解决好特困牧民的基本

13、生活问题,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型农牧合作医疗,扩大医疗救助范围,解决好牧民因病致贫的问题。积极开展教育救助,解决好农民子女读书的问题,拿出专项助学基金,支持贫困生上学,通过教育学习技能,改变贫困的现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优化慈善环境,争取企业及相关单位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解决好帮扶救助资金来源渠道问题,同时,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将各方救助资金纳入统一管理,实行一个口子朝下,一个标准发放,解决好帮扶救助社会效益差的问题。总的来说,通过这次调查分析,我认为,摆脱贫困现状一方面应以政府为主体,向贫困牧民提供良好的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以全方位改善实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社会环境条件。另一方面,围绕扶贫制度创新,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按照新阶段扶贫开发的要求,制定各种稳定而有吸引力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切实转换职能,使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直接生产者职能逐步分离,逐步减少通过财政资金直接进行生产性建设投资,而将资金重点投放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以及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福利事业上,努力改变交通运输、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我相信,通过全县各族群众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及党和国家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贫困牧区最终能够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呈现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发展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