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消费分析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144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消费分析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管理论文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消费分析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管理论文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消费分析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消费分析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消费分析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消费分析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消费分析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消费分析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消费分析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 要 目前,我国大学生文化消费增长迅速,但目前还处于较低层次。因此应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消费环境,并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培养学生文化消费的良好习惯。关键词 大学生 文

2、化消费 分析为了调查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状况,我们在湖北省10所高职院校共发出问卷680份,收回有效问卷590份,有效回收率为86.7%。调查数据的录入和整理使用Excel软件,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13版。一、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内容1.大众文化消费品需求的比重日益增加。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新异、易接受、浅显和情感释放的功能普遍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在“您喜爱读的书籍”的调查中,消遣类书籍在大学生中普遍受到欢迎,被选率为63.4%,而学术类书籍的被选率仅为8.1%。2.文化消费的需求心理越来越不成熟。具体表现为对“卡通文化”念念不忘;对“青春偶像文化”独有钟情;三是对鱼龙混杂的大众文化缺乏判

3、别能力,往往是不假思索的吸收。这类学生占69.3%。3.文化消费注重实用的趋势。虽然大学生文化选择的具体文化消费品各异,但“注重实用”是一个共同趋势。86.4%的学生们期望文化消费能给自己将来就业带来立竿见影的作用。因此,各种实用技术型文化消费品受到他们的青睐。二、大学生文化消费方式的特点1.多样性。受家庭经济状况、社会环境、个性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方式呈多样化,从不同角度可分为理智型、随意型;经济实用型、追求享受型等。2.功利性。具体表现在对专业和实用技术方面的文化消费品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即使要自己付费也十分主动,而对付费较少或无须付费的主导文化消费品等,反应比较淡漠。3.短期性

4、。具体表现为一是追求一时的感官刺激,对休闲文化表现出较大兴趣;二是把个人发展简单地理解为拥有当前社会比较实用的专业技术,而没有把它和正确价值观的确立、生存能力的提高、身心的健康等有机结合起来。三、大学生文化消费结构发展趋势1.生存、享受、发展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生存文化消费品是大学生最具吸引力的部分。原因主要有是希望满足就业需要,这样使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变得世俗、功利、单调。享受文化消费品在大学生文化消费中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且消费的数量、形式、时间、货币支出都有增加的趋势。但休闲、娱乐层次较多,陶冶、启迪层次较少,比较注重感官刺激,忽视高级情感的培养。发展文化消费品没有引起大学生的足够

5、重视。在他们文化消费的经济压力和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没得到缓解之前,这一倾向不可能有多大改变。2.文化消费欲望急剧膨胀。(1)学习辅助用品支出的增加。当今的学习越来越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产品。比如收音机、单放机、磁带、计算机等。(2)实用技术文化消费支出的增加。学生不得不关注将来的就业,并凭着自己从市场上获得的就业信息来判断和选择自己文化消费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塑造市场需要的人才素质,以扩大自己将来就业的选择空间。(3)情感文化消费支出的增加。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各种大众文化商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根据消费者的情感需要的变动和流行趋势而批量生产出来的,易激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因此,情感文化消费成为了

6、学生文化消费实际支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3.文化消费内容丰富,质量不高。从大学生文化消费活动的现实情况来看,他们需求强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从前面所述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特点可看出,他们的消费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只追求一时消费的满足,忽视终极发展即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消费虽然可以给大学生带来一时的方便、舒适,但它是一种“快餐文化”,不能给人带来终极关怀。4.网络消费发展较快。现在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调查,已有27.8%的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经常上网的人数已达到70.8,许多同学在网上的消费每月已达100多元。但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仍然处于低水平阶段:一是学生对上网聊天、浏览娱乐

7、新闻、电子邮箱、免费下载、游戏、电影的使用最高,学生网络消费主要是满足学习、交友、娱乐生活的需要;二是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意识不强。学生真正将网络用于学习,查找学习资料的并不多。据调查,将查找学习资料列入上网目的前三位之内的学生,只占上网学生总数的15.8%,查找学习资料的上网时间只占学生上网时间的7.6%。四、加强引导,培养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良好习惯当前的大学生文化消费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令人担忧的消极现象,应对大学生文化消费加以正确的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1.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消费是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求,以实现某种价值(如智能价值、审美价值、思想价值等)的活动,所

8、以价值观念决定着文化消费观念。大学生文化消费中的西化倾向、攀比与炫耀现象,体现出他们文化价值取向的褊狭与倾斜。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文化对大学生冲击强烈,因此正确、得力的价值导向更显得必要和重要。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引导大学生养成理性消费、健康消费的文化消费观念,使大学生文化消费适合自己的实际需要,符合自己的(或家庭的)支付能力。2.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消费环境。首先是注重教师的导向和榜样作用。教师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文化消费行为的导向者。教师的角色特殊,他们的言行常常被学生认可模仿,对学生的文化消费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正确言论、积极的精神文化产品来教育学生。其次,创造良

9、好的校园文化消费环境,充分利用高校传媒工具,形成高尚的文化消费舆论。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给大学生以广阔的自我展现的舞台,拓展他们的视野,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第三,从社会层面来看,要建立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机制,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督,以正确的消费舆论引导大众,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风尚。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0、,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

11、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12、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