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新洲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193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世纪新洲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1世纪新洲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1世纪新洲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1世纪新洲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1世纪新洲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世纪新洲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世纪新洲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1世纪新洲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靖建钢 从21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新世纪伊始,我国加入了WTO,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步伐,伴随而来的是机与挑战的并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洲区作为武汉市的一个新区,应当抓住机遇,与时俱进,顺应潮流,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加快发展。 新洲也是武汉市的一个农业大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新洲农业的发展对新洲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新世纪新洲农业和农村如何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对新洲农业发展的再认识 新洲过去是农业大县,现在仍然应当是农业大区。新洲农业发展有过辉煌的历史,新

2、洲的农业机械和新洲的棉花生产曾闻名全国,农业上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农业支撑了新洲的发展,农业为新洲挑了重担,农民为新洲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无私奉献。但时至今日,新洲农业的弱质地位仍然没有彻底改变,农业和农村仍然没有摆脱困境,农业上诸多深层次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的发展仍然处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并存的阶段,而以传统农业为主。这种状况很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并将严重制约新洲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步伐,甚至于整个新洲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新洲农业重新加以认识,对新洲农业发展重新作出战略选择,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入世”对新洲农业的机遇和挑战,尽快使新洲农

3、业在短期内(至2010年)基本形成以现代农业生产力为主力,具有新洲特色的向着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方向大步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 (一) 农业仍然是新洲国民经济的基础 新洲在强力推进“三区一明珠”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仍然应当强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的认识,这不仅是因为农业是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农业也是发展工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需要,对于新洲来说,农业的发展与否,更是直接关系着占新洲80%以上的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乃至新洲全社会的稳定。农民收入如不稳定增加,农民就难以富裕,农民不富裕,农村经济就难以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缺乏有力的经济基础,新洲也就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4、标。 (二) 农业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人口多,素质普遍低,就业压力大。新洲人口密度位居全省第二大(县域比较),达622人/km2,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劳动者科技素质普遍偏低,还有适龄儿童的隐性失学,农村劳动力普遍过剩。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2、传统农业思想和生产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表现是分散独立的小规模经营,品种单一,自给自足,以人力和畜力为主,机械化程度较低。大多数农民的商品意识不强,市场意识不强,科技意识不强,缺乏现代农业思想。大多数农民缺乏对我国加入WTO给农业带来严峻挑战的危机感。 3、农业基

5、础设施严重滞后。新洲农业和农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建设,在农业自然资源的治理开发能力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有较大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反映在为现代农业服务的良种繁育推广、农业资源和环境监测、农业病虫害防治、农业科研教育、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信息与市场等建设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 4、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几年来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明显减缓,实际货币收入严重不足,这虽然与国内外大环境有关,如农产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结构性调整带来暂时利益的降低,体制性改革带来利益分配的重新调整等等。但根本的原因还是农业自身发展不够,发展后劲不足,

6、不能用现代高新农业技术武装农业,农业面貌得不到大的改观,农产品质量不优,卖不出好价,经常出现种田亏本的现象。农业生产链短,农产品加工业及多种经营没有发展起来,农民就业门路狭窄,缺少有效的收入来源。另外,小生产及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缺乏有机联系,农民生产的盲目性较大,风险性也大,农民收入也极不稳定。近几年虽然“订单农业”在不断推广,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挫伤农民积极性的事件时有发生,农民的收入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生产经营往往与市场脱钩,使得农民劳动的成果很难转变为经济收入,农产品商品率不高,经济效益也不好。 5、资源优势没能有效地转变为特色优势和经济优势,没有形成市场特色拳

7、头产品,没有真正形成市场认可的品牌。虽然农业结构在不断地调整优化,也不断地在争创精品名牌,但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新洲农产品除蔬菜在武汉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外,其他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较低。比如,我们自己叫得响的“汪集汤”、“李集小香葱”、“徐古蘑菇”、“新洲黄颡鱼”号称“四个楚天第一”,还有“三店牛肉”、“张店鱼面”、“陶河板鸭”、“双柳压白菜”、“孔埠土豆”等特色产品,实际在大市场上的占有率很低,知名度极小。这说明我们的生产规模不大,标准化和系列化服务没跟上,对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影响,实际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色精品名牌。 (三) 新洲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 新洲农

8、业发展首先从总体上要围绕21世纪武汉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的要求找准功能定位。这是因为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农业,尤其是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是其重要内容,国家和武汉市也必然在农业领域不断加大投入。新洲作为武汉市新的郊区,其地理优势和资源与环境优势是其他郊区无法比拟的。因此,新洲有条件、有优势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战略机遇期,使农业彻底脱胎换骨,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为武汉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突出贡献。其次,新洲农业发展也应当紧紧围绕“三区一明珠”发展战略选准功能定位。 基于上述思考,新洲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应当是:丰富和满足全市人民对绿色、安全、营养、多样化发展的农产品消费需求,

9、稳定提供“鲜、活、洁、游、赏、玩”等农产品;提供观光、休闲、旅游等新型农业;提供具有科技含量高、优质、高效、低耗的现代化农业,建设“武汉特色的都市农业”。为此,必须进一步加深对拓展农业功能的认识,由过去相对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态、生活等多功能的转变。 二、新洲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面对新洲农业的现实和时代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新洲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对新洲农业发展及时作些战略性调整。 (一) 思维方式的调整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首先要“跳出农业抓农业”的发展思路,彻底摆脱过去传统农业的思想束缚。加入WTO后,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的对外开放将

10、进一步扩大,并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农产品将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迫使我们不得不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再也不能只注重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而忽视品质、安全和市场。要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壮大特色农业。要把农业发展统筹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上来,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要把对农业的发展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上来。就是要根据新洲的实际,根据新洲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总览新洲农业发展,围绕21世纪武汉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的要求和新洲强力推进的“三区一明珠”发

11、展战略的要求,形成新洲的特色农业和现代化农业。 (二) 农业结构的调整 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搞调整,要把多品种、优质、高效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线,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农业。要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和目前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和产业,把特色产品和产业做大、做强、做特、做精。新洲在地理、交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有比较优势,应当积极推进“无公害蔬菜产业”、“特种水产业(如黄颡鱼、鳜鱼、甲鱼等)”、“花卉产业”、“食用菌产业”、“畜禽养殖业”等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优势产业的发展,要避免盲目发展、小而全、遍地开花的状况,一定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动作、社会化服务的要

12、求,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同时应当积极推进具有新洲独特社会文化特点的旅游农业的发展,以适应市场对农业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新洲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应当始终把生态环境系统建设作为武汉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农业建设的突出地位,以达到都市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使新洲的农业真正走上生态优化、美化和环境安全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 三、新洲农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新洲农业和农村要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必须抓住机遇,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是农村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它直接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限制了再生产投入和农业的稳定增长,桎梏了扩

13、大内部需求和开拓农村市场,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和复杂的矛盾。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因此,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当前农业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一项带战略性的重要任务。要运用新的思路和办法,努力为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拓展新领域,为农民增收开辟新来源。一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特色产品,帮助农民以市场为中心,围绕市场谋划生产,做好各项服务,特别是生产的技术服务和市场的销售服务。发展特色产品要形成规模效应,占据规模优势,获取规模效益。二是发展特色产业,要根据新洲的优势和大市场的需求,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蔬菜产业、养殖业、园艺农业及观光旅游农业;要选准项目,发展创汇

14、型农业。三是千方百计拉长农业的产业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 发展小城镇,提高城镇化水平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的根本出路。要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这就必须发展农业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这也就必然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因此,应当积极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农村富裕农民转向非农产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还应当加强对小城镇的规划和增加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改革小城镇户籍和人口管理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壁垒,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扩大农民

15、的就业空间。 (三) 加快高新农业技术的研究、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园区。 应当在政府的扶持下(在项目、资金、政策、服务等方面),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农业园区。农业园区建设实质上是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具有极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农业的发展与竞争,关键在人才和科技的竞争,科技的关键环节就在于转化,而转化的重要舞台就在农业园区。因为农业园区通过对先进适用农业高新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引进示范,使其效果直接在园区展示出来,不仅有利于宣传和推广,而且减少了中间转化环节,转化速度明显加快,转化成本显著下降。特别是对于目前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的广大农民来说,科技园区是最佳的培训基地,是效果最突

16、出的推广形式,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好,用得上,也最受农民欢迎。另一方面,农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农业与市场对接,特别是与国际市场接轨,迎接加入WTO挑战的现实选择。这是因为农业园区是以市场趋向配置资源,以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易于实现对农产品品质的控制,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农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可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园区建设应当高起点,有特色,要防止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园区建设千万不能政府包办,必须实行市场化运作。 (四) 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良性循环的农村经济体系。 新洲农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生产近年来发展也较快,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农业技术

17、进步也较快。但是,新洲农业始终没能形成强势,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精品名牌,“强项不强,优势不优”,农民收入也增长缓慢,农业弱质地位始终没有彻底改变,其问题的主要症结还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弱化,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区域化布局不合理,专业化生产没有发展起来,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化经营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农村经济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要以产业化的新思路统领整个农村经济活动,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真正把新洲的农业做大做强。为此,首先要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把生产布局、优势产品、优势产业等结构调优,真正形成新洲品牌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第二,必须下大力气把“龙头”企业搞好搞大搞强。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和

18、新洲的特色产品,坚持高起点,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开发、加工能力。新洲应当推广以精深加工为重点,围绕蔬菜、水产品、畜牧产品、食用菌4大产业,论证一批龙头企业项目,积极开辟新的加工领域,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真正使农业得到更多的高附加值的产品。第三,加快流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建设,走产品商品化之路。 (五) 确保对农业的稳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新洲农业的持续发展,单靠农业自身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农业本已成为一个弱质产业,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扶持,尤其是在当前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更是如此。政府应当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从长远和全局利益出发,对农业实施必要的倾斜政策,千方百计、多渠道从人才、物力、财力和技术等方面确保对农业的稳定投入,着力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农田基本建设和为现代农业服务的良种繁育推广、农业信息和市场体系等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