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8.试论“资源型”城市政府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及其责任 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98.试论“资源型”城市政府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及其责任 论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试论“资源型”城市政府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及其责任 作者姓名 考号 完成时间 2010 年 6 月 3 日目录一 榆林宏观经济的SWOT理论分析4二 分析结论和预防“资源枯竭”综合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6(一)发展服务业一直是后工业时代国家产业的主导政策6(二)打破行业界限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和工农业旅游和创造旅游. 6三 适应现代和后现代化同步进行的的政府经济服务经济职能的调整 8参考文献 10试论“资源型”城市政府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及其责任 以榆林宏观经济发展为例内容提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一直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区域自然环境以及资源禀赋的不同,所以区域发展的
2、路径就不同。榆林市在世纪之交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依靠区域内丰富的能源发展起以能源开采与化工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而资源密集型工业城市经济的后工业“资源枯竭”病症一直是学界和业界棘手的问题。因此在能源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同时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顺利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转轨变的尤其必要。本文以国家新建的“榆林市”为例,试从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和责任的角度论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政府引导第三产业发展,从根本上预防区域资源城市出现“资源枯竭”病症,实现资源城市的长远健康的发展。关键词: 榆林 SWOT 政府 宏观调控 目前学界关于政府宏观干预经济或者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
3、研究集中于转型时期政府宏观调控治理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货币和财税以及产业政策的实施和效应。一般地理解政府经济职能,则定义应表述为:政府在组织,领导,协调社会经济运行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优先资源配置或实现某种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从而履行的经济、法律、行政职责及响应发挥的功能。(姚庆丰,1999)。至于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如何在哪些范围内,采取哪种手段干预经济,不同的经济学派别有不同的观点。新古典经济学派崇尚市场的万能,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政府的经济只能被严格限定在提供公共产品(历以宁,20000。)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现实环境的限制,许多情况下市场是根本不能发挥作用的,于是出现了“市场失灵”,为政
4、府宏观干预经济提供了基本依据。信息社会经济学认为由于政府经济职能是一种特有的社会规范,政府经济职能的着力点在于引导、转换个人的行为方式,使个人只能以促进社会目标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政府的经济干预本身不是一种经济活动,只是影响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因素之一,政府的经济职能也就只能通过个人行为转换来实现,例如银行降息,诱使个人扩大投资和消费。因此政府经济职能在于保护和发挥个人追求自身目标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目标。本文综合“信息社会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结合我国现实政府掌握舆论导向的只能:提出政府对于宏观经济的干预尤其是治理通货紧缩是通过“公共产品的提供”,宏观财税政策和创造消费热点,引导消
5、费方向,促进消费和利用政府掌握的国有投资调节经济结构的平衡多种手段来实现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是法美德先后兴起了以煤炭,钢铁和棉纺等生产原料就近开发的工业中心,而这些工业中心随着以后几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改善,以资源为依托的工业中心发展在后工业国家逐步走向衰落,先后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完成了城市转型。而在发展中国家,内陆资源富集区域的开发在重工业的发展上多借鉴了西方的发展经验,依靠能源开采与化工为支柱产业,建国际工业生产原料高涨不下的机遇,区域生产总值在数年内成倍的增长。近年来,我国东北和西北一些依据矿产资源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面临着“矿”竭城衰退的现实难题:环境污染严
6、重;就业人数下降;主导产业衰落;而忽视产业结构的失衡和导致城市运转困难;面临着经济荒漠化的危险。这一类问题本文称之为“资源枯竭”症。这类资源密集型城市工业生产多采用改革开放以后从西方引进来的工业园区生产模式。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工业生产,尤其是集中的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学界和业界都开始质疑这种集中生产的以园区为单位的产业集群的产业布局。尤其在中国内陆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的的地区,由于工业生产的迅速上升和采矿造成的地下漏斗所造成的地质和环境问题对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还有区域单一的能源经济为宏观经济长远发展埋下不利因素以及这种不健康的发展造成的贫富分化加剧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都为建
7、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了障碍。资源型城市如何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将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挥出来,为培育潜在的代替产业发挥作用,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挑战。本文利用文献整理和数据分析方法结合企业管理和经济学的理论进行本文的写作。一、 榆林宏观经济的SWOT理论分析SWOT法即态势分析方法,也称道斯矩阵。是一种常用的战略规划分析方法。上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用于微观的企业战略制定,竟争对手分析等场合。最早应用于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势(weakne
8、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企业的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因此确定企业资源优势和劣势,了解机会与挑战,对于制定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近来多被决策者和学者用于特定产业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来,下边通过对榆林市宏观经济状况的分析,从而对政府有限干预经济提供帮助榆林经济发展优势(S): 榆林市发展优势:地下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四种资源组合负存,煤炭的地质储量是2700亿吨,现在探明的是1400亿余吨,占晋陕蒙的25%。榆林矿产资源蕴藏量占到全国的 25%潜在价值约为40多万亿元,石油的储量,天然气的储量也是很丰富的,特别是岩盐的储量预
9、测达到6万亿吨。榆林市是秦朝古上郡所在地,从历史上一直是中原汉文明与蒙古高原游牧民族交流的前线,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战争和发展的遗迹以及无形的文化遗址,这些都是发展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珍惜资源。 榆林消费潜力:榆林市在过去的十年中,从西部大开发开始,大规模的矿产资源被开发和交通以及城市的建设,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七年居于陕西省首位。人均GDP由1966元增长到2008年的436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2008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跃上千亿大关,预计达到1010亿元,居全省第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4360美元,比全省平均值高出1740美元。榆林市20
10、07年个人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申报个人税截止4月底有675人,居陕西省第二位。特别是北部靠能源起家的煤炭和石油行业的老板年收入都在百万以上。经常组团外出购置豪华进口车辆和别墅。例如西安的高级住宅楼紫薇花园业主基本上都是榆林人。按国际经验,一般在人均GDP进入千元级水平后,居民消费的结构将不断提升,由衣食为主的温饱型,转向住房汽车教育和旅游为主的小康型,发展型转变,这会有利地推动消费结构的转变。这样榆林从基本的生活消费,中级的小康消费到高级的豪华和奢侈型商品的消费市场体系都形成了。这为地方政府宏观培育新的消费亮点和热点提供了市场 榆林经济发展劣势(W):产业结构不合理:十多年来,国家在榆林投入
11、750多亿资金用于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中,形成了两园六区的基本格局和基本的交通基础设施。但在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第一产业弱,第二产业大,第三产业小”的不合理的发展态势。第一 产业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而农村边际生产力呈递解趋势,市内耕地少,基本上是山地,集约化经营难度大,牧业草地上,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养殖。农村劳动力大量外移。农业的发展需要另辟新路。依靠区域外部市场对能源的强劲需求发展起来的化工业对外部市场依存过大,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种模式已经影响到企业的运转。再加上资源的有限性,能源的深加工也不是长远之路。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而第三产业的产值虽然有所增长,但占国内生
12、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在下降。以历史经验上来看,发展第三产业一直是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时代产业规划的主要着力点,转移了大量劳动力,也丰富和便利了国民的生活。 机会(O):榆林市在过去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雄厚的财力。形成了从基本的生活需求市场,中级的小康生活市场和高端的奢侈品需求市场。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级和高端的需求市场在不断壮大。又时逢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全国工业原料需求的不足,政府必须在维持能源重化工生产的同时必须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榆林市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与1998年时中国面临亚洲金融危机的情况比较相似:“内部银行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外部有效需求不足。九八年中国政府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大规模
13、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汽车等高档商品的市场开发,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或许对政府处理眼前的危机有所借鉴。 进入2000年以来,国家一直不断出台支持第三产业,尤其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而榆林在过去的十年来因资源之利,乘能源价格虚高的便当,引致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一直不太重视,没有纳入支柱产业。榆林拥有多种榆林独有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遗产。都是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榆林媒体产业的发展还停留在二十世纪末的水平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居民收入普遍比较高,而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银行利率的下调刺激消费的效果不太明显。另外政府需要对文化领域内的消费进行引导,为经典
14、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便利。创造文化消费热点,通过政府掌握的媒体引领时尚文化消费潮流。之前,政府很少涉足这一方面。 威胁(T):榆林东部“山西成功的晋商文化和旅游产品成功的交互营销模式和南部的“延安红色旅游”“西安周边文化游”以及“北边的“蒙古,宁夏草原和沙漠以及西夏文化旅游”对榆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拳头产品品牌的打造和经营模式以及宏观战略对榆林有借鉴很大程度上是威胁,是榆林第三产业主要行业产品开发异化思路必须注意的问题。榆林内部不断的建设造成对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以及“现代时尚文化对本地民间艺术的侵蚀”和工业污染对水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污染都在不断的破坏文化资源。二 、分析结论和预防“资源枯竭
15、”综合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综合上述战略分析和西方后现代国家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第三产业通过城市经济结构脱胎换骨的调整重新实现城市的复兴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我国现代化和后现代化同步进行和榆林自身区位的限制。本文认为发展政府强势主导的全新的现代的第三产业循环产业圈是榆林实现宏观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道路。(一)发展服务业一直是后工业时代国家产业的主导政策。而新兴的工业大国一般把扶植服务业作为经济不景气时帮助缓解就业压力,贴补制造业低迷时的策略。按照现代循环经济理论,制造业是整个经济发展的骨干,在现阶段,第二产业尤其是煤炭石油开发及其相关成品和半成品的加工业和衍生产业依旧是榆林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重要着力
16、点。依靠国家政策经营能源的大型企业必须加大力度搞精深加工。截至2000年科技统计年报年底,全区有地属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研究与开发机构7个,从业人员534人,科技经费741万元,固定资产总计11425万元;发表科技论文77篇;登记科技成果l项;承担各类课题20项。这与榆林迅速发展的工业是不相称的。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化工科研力度的经费支持和人才的引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减轻对外来和中央大型国家控股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依赖程度,努力打造自主的循环经济圈。我们面临的形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严峻。资源的有限性和工业化与后工业化同步进行的外部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依靠能源化工产业的雄厚积累,培育与资
17、源有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科技园区,实现产业建构升级与优化至关重要 。(二)打破行业界限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和工农业旅游和创造旅游榆林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弱势,旅游业发展虽然速度较快,但是收入比较低2006年旅游业收入为6.18亿元。接待游客全年接待游客27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1%。榆林旅游业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依靠简陋的招待设施和传统的文化遗址作为吸引物。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比较低。产品的文化和知识含量都不够高。旅游基本上还是空白,没有完整的区域发展规划。而就没有传统的旅游规划的束缚正好为发展“创意旅游”和“山地休闲旅游”创造了条件。榆林在过去十年里建成的两大工
18、业园四大工业园区的工业布局为正在兴起的“工业旅游”做好了资源开发准备。榆林在做好工业的同时应该加强政府各个管理职能部门的横向合作。各个园区要加快工业发展档案的整理和遗物的收集,整理榆林几十年来工业发展档案和历史以及实物。积极通过媒体引导潜在消费者消费工业旅游产品。大力建设专业的“工业博物馆”和“煤炭,石油,等工业原料的艺术品加工”。后工业时代大众文化很大程度上是消费性文化。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现代娱乐媒体一直主导着市民的消费方向。榆林广播电视等传媒的发展一直处在二十世纪末的水平。电视媒体还属于完全的事业单位管理。加快电视媒体娱乐频道娱乐节目的改革,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素质。利用电视媒体
19、引导居民文化消费方向。创造消费热点,尝试以本地为背景主题和包含本地文化精粹的电视剧,电影,动漫,音乐艺术产品的制作,构建传媒产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互工业,农业的互动体系。设计榆林旅游目的地形象和城市文化形象。三、 适应现代和后现代化同步进行的的政府经济服务经济职能的调整(一)政府必须加强各个职能部门的合作,并且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扶持,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市场环境。第三产业中无论是旅游餐饮业,还是文化媒体产业、出版产业以及工业产品的售后服务,都是跨行业的产业,高度依存当地交通,媒体等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所以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行政首长的协调。“凯恩斯主张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
20、”认为“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创造在投资,从而拉动经济发展。而中国是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干预历来是通过政府主导产业内大中型企业的运营进行,所以从全局上组成包括“交通,旅游餐饮,安全,文化,建设”等部门的专门管理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职能部门是必要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专利申请的管理。积极调动,创意人才创造的积极性。鉴于创意产业发展的风险的不确定性比较大,所以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民间资本在文化产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一直持观望状态。所以政府在财政收入中在文艺休闲营业单位中所收的税额一部分留作文化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城市文化宣传基金,对于经营文化产业的企业在税费上给予适当的优惠,
21、财政上给予不同程度的扶持。(二)加快政府下属的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改制,电视,网络媒体的经营向健康娱乐,文明娱乐的方向发展。榆林市区和各个县区现在没有一所记录自己历史的博物馆,在建设的浪潮中拆掉好多的传统民居和上世纪七十年代建起来的老建筑全被连根拔掉。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陕北传统民居被现代水泥结构的建筑所代替,传统的农具,例如,石碾子、石磨、牛具、辘轳几乎上全被现代机械所取代。而这一类传统器物全部被废弃,无论从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区域文化经济的长远上去考虑,建设市级的遗产博物馆或者器物展览馆都是很必要的。媒体产业化在中国还是刚刚开始,以互联网的娱乐化走的比较成功,对于广播电视生活频道的改革
22、还在试点中,以湖南卫广电集团的改革为例,形成包括十个省级频道,五个广播频道,一家电影集团以及一个融合舆论宣传、节目生产、行政管理、文化演艺、地产酒店,旅游会展于一体的大型文化产业生产基地。榆林作为低级城市的广电改革应该从中吸取一些经验,选择大众生活频道作为突破口,以传统的娱乐游戏作为节目方式,以榆林的文化,民间艺术作为主要内容,加强节目的娱乐性,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互动的开发,改变被动的文化访谈类录制节目逐步扩展到新闻舆论,报业,和出版行业的生活超向改革。(三) 政府需要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和出版物引导文化产品健康消费和高档商品或者奢侈品消费。上海学者王大悟认为现代时尚文化是一种消费文
23、化,也是一种资本驱动型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引导居民消费的作用。对于宏观经济的有限干预的有效性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全球大萧条结束后开始被西方经济学界承认。凯恩斯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的第一就是主张国家从宏观上干预经济。作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宏观干预一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而对于政府从具体的某一个行业的扶持,往往都是为其财税方面提供便利。而真正的引导某一个领域的需求和消费在经济学理论上还没有涉及。事实上国家宏观引导消费从九十年代就付诸于实践了,典型的就是“政府引导的红色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当然有明显的非经济因素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具体到榆林,由于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24、。榆林市靠能源起家的大量的暴发户,对于消费的选择往往是盲目的。趋向于赌博,等不健康的消费。政府应该利用媒体履行起健康生活方式和道德导向的职能。通过电视节目,报刊,论坛等管道用灵活的亲近生活的“竞赛,PK”栏目向居民传播健康的消费方式,通过选聘“健康消费榆林人”形象大使等赛事向市民传达健康的生活知识和信息做好舆论导向。鉴于汽车,房子,等高档商品消费在市内具有巨大潜力,政府通过经济频道,为市民购买大件的的高档商品提供专业的购买和保养的咨询。(四)常楷认为中国的休闲道路是全民共享的,覆盖目标高的前提下进行的,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特殊下,是与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整个产业发展的渐进过程中,政府更
25、起着实质的作用:政府不仅要营造健康休闲气氛,而且要提供休闲供给和休闲机会,制订休闲政策等方面,都会为让休闲文明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的生长点作出努力。随着区域经济总量的越来越大,市民收入越来越高,休闲度假产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现在的休闲度假主要是“海滩度假”,进入21世纪后,山地度假在东南沿海也迅速发展起来。榆林市现在是度假休闲的大客源地。从长远上讲,居民普通健身设施和高档的运动休闲设施例如大型的体育馆,高尔夫球场,都是应该列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这样,既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也为旅游休闲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结论:西方经济学对于政府宏观干预经济理论的研从上世纪的全球大萧条通过国家宏观经济走出
26、大萧条以后,经济学界开始对国家宏观干预经济开始认可并开始理论研究,产生了著名的凯恩斯主义,再以后是资本黄金时刻的“绝对自由竞争”理论。而在中国既有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全面掌控经济发展的理论和经验,又改革开放后,政府通过职能部门和国有企业驾驭宏观经济发展,抵御金融风险,刺激经济增长的实践,使得宏观干预理论更加成熟,丰富了理论。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具有掌握着绝大多数的社会资源,具有把握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能力。况且政府掌握着舆论导向的国家机器,而现代服务业的消费,特别是文化消费方面,居民的消费意图基本上是通过现代传媒来传播。如此政府就站在了各个级别文化消费导向的制高点。在高度利用宏观经济需求疲软,
27、通货紧缩的机会调整产业结构,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休闲,现代媒体为主的第三产业,引导消费潮流,培育消费热点这一方面政策。这样政府从对外的招商公关到到对内的面向消费市场的公关在经济不景气,市场疲软时就越来越明显,并且曾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政府宏观干预经济的手段随着政府引导市场消费多样化和组织规模以上产品的远距离营销,政府切践入微观经济的运作,成为运行的其中一个环节,这一方面也需要理论上作出更多的探索。参考文献:1 历以宁,西方经济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姚庆丰,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讨论,J.社会科学动态.1999(11).3 中国宏观数据分析系统,Whttp:4 榆林市政府M,.2007-05-09 08:355 陕西省政府在线M,6 贾腾,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2008(30).7 陈清华,发挥政府作用拓宽文化产业投资渠道J,江苏农村经济,2007(11)8 常楷,发展中国家休闲文化建设与政府引导责任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4)9 臧旭永恒,徐向艺,杨蕙馨.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0刘建光,打造湖南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 要言要论J,20060711王大悟,旅游文化之当代解读J,旅游科学,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