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与解决对策.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229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与解决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与解决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与解决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与解决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与解决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与解决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与解决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与解决对策-权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本文主要以地方政府债务情况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与增大的原因,试图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地方债务 债务形成 债务监管 一、地方债务现状 (一)省市以建设性债务为主,县乡以经常性债务为主。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规模的国内基础性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地方政府,特别是省市两级,也效仿中央,加入到建设的浪潮中。但由于财力有限,地方政府纷纷大举借债,而这些债务的

2、主要用途便是地方城市建设。因此,省市两级政府的主要债务是建设类债务。而县乡两级的债务主要是由于财政收入不足,尤其是农业税等地方收入取消,使依靠农业收入发展的基层政府财政收入更加短缺。 (二)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约束。从中国审计年鉴2008可知,地方政府违规金额和管理不规范金额偏大,表明中国地方政府在支出方面缺乏有效约束,并且很多省份审计数据残缺,这从侧面反映出地方政府资金去向不明,造成审计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探析 (一)地方政府负债的形成 1、财政体制:(1)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完善。我国转移支付的构成中,税收返还与补助的数额偏大,而用于缩小地区差距的数额偏小。补助缺乏科学依

3、据,透明度低,随意性大,上下级协商分配,缺乏公平性。(2)倒金字塔型财政收入分配。财政收入由中央到地方,总体呈现一个倒金字塔形状。每经过一级政府,财政收入就会减少一部分,到处于倒金字塔最底部的乡镇一级时,几乎已经没有稳定的财政收入了。 2、行政体制:(1)政府严重失职。地方政府运用其职能去追求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政府过分干预市场,将大量资金投入预期收益较高的竞争性和盈利性项目。(2)政绩指向问题。政府官员片面注重政绩,不考虑其任职期后的责任,只考虑现实效益,不考虑未来财政负担。 3、结构性减税带来的问题。随着结构性减税的提出与推广,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营改增”的风潮,作为地方大税的营业税一部分

4、被改成了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地方财政收入可能减少,根据瓦格纳法则,随着公共支出的逐年增加,地方财政赤字也日渐增长,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以隐蔽其收支严重失衡的现状。 4、地方保护主义引致。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在经济上实行差别待遇,会引起“挤出效应”,外来投资减少,地方税收也减少了;同时地方保护主义会导致本地企业浪费资源、高投入低产出、制假售假或者污染环境等行为的发生,增大政府的治理成本。 (二)地方债务规模扩张的原因 1、融资平台公司收益不高。大部分地方融资平台以承担政府指令性投资任务为主,通常是成立项目公司完成政府交办的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建设以及工程的实施,基础性项目

5、投资额巨大,且本身不具有赢利能力。 2、道德风险问题。分税制的漏洞给了地方政府可乘之机地方固定收入不能抵补支出的部分以共享税调剂,共享税全部划归地方仍不能抵补支出的,由中央财政拨款补足,由此带来的“道德风险”,就是地方政府热衷于以各种形式提供担保和借款,追求局部地区的短期利益。 3、中央、地方之间的博弈与逆向选择:(1)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如果制度存在漏洞,本来中央与地方博弈的最优均衡是中央修改制度、地方遵循制度,从而实现中央、地方的共同发展。但根据布坎南在公共选择理论中提出政府理性,中央会利用权力来制定规则,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使地方政府处于不利状态;地方也会利用制度的漏洞,通过加大投入来促进

6、经济增长,这会引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最终达到囚徒困境的最差均衡。 (2)地方政府的逆向选择。根据政府效用函数,政府总是有两个目标:长治久安与财政收入最大化,在选择时,中央政府倾向于前者,而地方政府则更倾向于后者。因此就会出现地方政府将中央给其的专项资金用于投资盈利型项目等情况,而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当盈利型项目失败时,地方财政就会出现专项资金的亏空问题,为了弥补亏空,地方政府只能举债。 4、管理体制:(1)缺乏失误负责机制。地方政府融资来源主要是地方商业银行等机构,这些机构既要考虑自身的盈利,又要考虑政府的投资需求,这就导致偿还地方债务的主体不明。(2)管理体制不统一。目前中国没

7、有部门统一管理政府债务,尤其是地方债务,这使地方债务分散,总额无法统计,财政部门难以预算安排偿债资金。 三、可采取的措施 1、改革财政体制:(1)逐步建立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首先按照各级政府的职能合理划分事权;并且按各级政府承担的事权来合理划分各自的支出和财权(2)开征财产税和资产转移税,并作为地方税。随着富人数量的增加,中国有开征财产税的必要性。资产转移税主要是对那些把资产转移到国外的富人阶层征收,这还可以控制中国的裸官事件的发生。2、改革行政体制:国际通行3级政府,我国却使用5级政府,致使我国地方行政层级过多,管理松弛。因此我国加大推行“省直管县”的力度,并适当合并基层政府,如乡并入镇。

8、 3、完善管理体制:(1)加大税务监察力度。在中国漏税逃税现象显然存在,尤其是企业所得税存在“高税率,多减免,松管理”状况和隐性就业等导致的个税逃税情况,都造成了财政收入的减少。(2)完善民间融资体制,鼓励创办私营企业,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鼓励创办企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增加税收。清理融资平台主要是创办依靠自身收益偿还债务的公司。 4、建立债务管理体系:(1)设置债务监督管理部门,并由财政部派人协助监管。(2)建立偿债机制,如设置偿债基金等。(3)完善债务监督系统,主要是设置详细的监控指标、编制债务预算等。(4)制定项目一贯责任制,投资或融资项目的负责人从一而终。 参考文献: 1呼显

9、刚.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特点、成因和对策J.财政研究,2004(8):4245. 2郭琳,樊丽明.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J.财政研究,2001(5). 3龚强、王俊、贾坤. 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研究J.经济研究,2011(7):144-156. 作者简介:熊筠竹(199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研究方向:税务。 阅读相关文档:浅析市场经济环境下领导者的角色定位和领导方式的转变 努力塑造先进的企业文化 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超市促销员管理对策研究 管理者绩效职责新解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浅议企业经营管理 红楼梦中的公司治理原理 管理层持股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 完善社保基金制度 加强社保基金监管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 我国民航客运量研究分析报告 企业税收筹划 管理实践与风险控制 化肥生产企业ERP项目范围管理影响因素及特性研究 30年后的商业银行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及对策研究 公路养护系统机械设备管理探讨 云计算服务定价策略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层次分析法在*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