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2503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前言 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中国有 66%的人口生活在农村,48%的劳动力集中在农村。中国在加入 WTO之后,经济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业,同时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过低的状况已经影响到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向前迈进,这势必将影响到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城市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城市化进程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各种类型的国家各个时期的城市化特点都不尽相同。本文将对发达国家中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国家美国、英国和法国进行比较分析,以探求城市化过程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并在借鉴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

2、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尝试提出建议。 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考察,世界城市化可分为四种模式,即: 1、同步城市化。这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主要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现得相当明显。大部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方式、美国自由迁移方式和德国容克买办方式等,都具有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的特征,但基本上属于同步城市化模式。 2、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

3、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过度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不平衡(主要是推力作用1 大于拉力作用),而政府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这种城市化模式。如墨西哥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但是其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 74%。明显高于同期的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3、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

4、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等“农村病”现象。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货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 4、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批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

5、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城市产业结构与郊区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区人口的外迁,交通、通讯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时空距离。实际上,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我国目前对城市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主要有三种观点:小城镇发展论、大城市发展论、中等城市发展论、大中小城市并举的多元发展论。 小城镇发展论认为发展小城镇是现阶段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中国原有的城市无力接纳数以亿计而亟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乡村人口,而中国的国情、国力又难于再建大量的新城市以容纳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在原有乡村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城市,可以

6、2 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防止“城市病”的发生。 大城市发展论认为中国城市化道路应以发展大城市为重点,将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和发展大城市,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以此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等城市发展论试图调和前两种观点认为中等城市兼有大城市和小城镇的优点,并易于克服二者的弊端。一方面可以减轻“城市病”,使城市建设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解决了小城镇过于分散问题,提高了空间聚集效益,从而也提高了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大中小城市并举的多元发展论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当把世界城市化的共性与中国的特色结合起来,走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遵循世界城市发展规律的城市化道

7、路,在大规模上应是大、中、小城市并举,在地域上应是东、中、西部多元发展。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必须转变战略思路,即由过去基本是以发展小城市为主,转向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的思路。 针对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对策研究中偏重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新增人口就业寻找出路的倾向,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了这样一个看法:我们实现城市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来改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格局,重新全面调整资源配置,推进中国的产业结构现代化,最终使中国从传统落后的农业社会文明转向先进的现代化工业社会文明。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发展工业化和城

8、市化从而中国实现现代化。 笔者认为我国的城市道路应该是:积极发展大中城市、严格限制特大城市的发展、适当发展小城市(镇)。大中城市在我国发展很快,积极发展大中城市符合我国的经济现状和城市化水平落后的状况,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有利于形成城市化专业生产。大中城市工业基础好、部门齐全、3 结构较合理、配套服务设施好,容易形成有主导力量的专业化生产,便于发挥集聚效应。 第二,有利于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中城市在一定区域是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小城市有辐射作用。 第三,大中城市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的“容器”。 由于“拥挤”和“扩展”,特大城市像一

9、个四散蔓延的“巨大畸形肿瘤”。因此对特大城市就严格限制其规模:一是控制人口规模;二是加强对旧城区的改造,改善中心城区环境和生活质量;三是不要追求大而全,而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有特色的城市模式。 小城市(镇)在改革开放后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从现实角度也说明了小城市的发展顺应潮流,符合我国的经济及城市化特点: 第一,小城市起着商品流通中心的职能。小城市(镇)像星星散布于广袤的大地上,形成以一定区域中心,连着城市和农村,引导本区域经济发展,在城乡间起着商品流通中心的职能作用,而市场经济的建立,也为小城市资源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第二,小城市(镇)的容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仅靠大中城

10、市以及特大城市来容纳是不够的,也是不可能的,相当一部分只能由小城市(镇)来解决,同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作补充;乡镇企业目前已成为农村城市化的先行,同是也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小城市(镇)的发展中愈来愈显示其重要作用。 在论证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的过程中,本文运用了新古典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分析中采取了宏观、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推理的论证方式,并使理论研究与经济实践相结合,在展开充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努力尝试提出对我国城市化实践有益的建议和措施。 4 一、关于城市化的相关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恢复并迅速发展,城市化重又起步。对于城市化的一般

11、涵义又有重新的定义,而发展城市化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本章将就城市化的涵义和相关理论进行进一步论述。 (一)城市化的一般涵义 按照第 6届世界大城市首脑会议的提法,所谓城市化,是指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地理位置转移和职业的转变过程。这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完成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城市化的发展也就是经济发展的表现。最初的城市主要是指相对于乡村而言,指有较多的人口进行劳动、生活并居住的地方。在简单的商品社会,人们更多地是从地域和空间层面来理解城市的。到了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从空间概念变为经济概念。因此,城市化是

12、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不是一个地理学概念。从世纪之交的今天来看,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内容不断丰富,包括经济与非经济活动。可以说,今天的城市已真正成为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现代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区。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结果,也是和工业化过程相伴随并互动的结果。从客观意义上讲,由于地区之间在地理位置、资源秉赋之间的差别使得一些具有优势的地区取得先行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促进了大中城市的产生。而人口和产业的集中,又在需求方面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市场条件,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工业扩张导致其它部门相应产生,各部门产生又使产业体系较农村更完善,形成了包括商业、金

13、融、交通、中介、媒体等城市网络,而所有这些网络的空间承载者-房地产业与此相联系,同时经济与政治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不同于农村的变化。5 城市化有五个主要标志:工业生产高度聚集;人口高度密集;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现代化的价值观念;更加有效的管理体制。它表明:城市化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空间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还是一个包括社会、文化等意义的概念,城市化的过程因此也就变成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 (二)城市化的基本模式 城市化模式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的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动力机制特征的总和。城市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型,按其所处的经济体制,可分为市场型城市化和计划型城市化,按城市化

14、发展水平,可分为发达型城市化和发展型城市化。 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考察,世界城市化可分成四种模式,即: 1、同步城市化(Synchronous urbanization)。这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这里的一致主要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现得相当明显。据测算,发达国家在整个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极高。1841?1931年间英国为 0.985,1866?1946年间法国为 0.970,1870?1940年间瑞典为 0.967,整个发达国家为 0。997。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曲线几乎是两条

15、平行上升的曲线,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农村人口只有迁居到城市后,才能在城市就业,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大部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方式、美国自由迁移方式和德国容克买办方式等,都具有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的特征,但基本上属于同步城市化模式。 2、过度城市化0ver urbanization。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6 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

16、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过度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主要是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而政府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这种城市化模式。如墨西哥的工业化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但 1993年其城市化水平已 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 60%、奥地利的 55%、芬兰的 62%和意大利的 67%。 3、滞后城市化under urbanization。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

17、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 42.2%,发达国家为 70.2%,发展中国家为 29.2%,而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 19.4%。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1996 年我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之比仅为 0.

18、69,远低于该比值 1.4?2.5的合理范围。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城市化的滞后,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 4、逆城市化Counter urbanization。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造成逆7 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区人口的外迁

19、,交通、通讯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时空距离。逆城市化的倾向主要发生在 20世纪 50?70年代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如美国除洛杉矶以外的 12个最大城市的市区人口,在 1950?1971年间,城市市区人口从 2625.3万下降到 2552.4万,郊区及卫星城人口则从 1463.5万增加到 1714.7万。实际上,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三)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 80年代以来,以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非线性规划(即所谓的超边际分析法)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被新古典经济学遗弃的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

20、业化的高深经济思想形式化,发展出新兴古典经济学,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由给定经济组织结构下的最优资源配置问题转向技术与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 1.作为新兴古典经济学组成部分之一的城市化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城市的出现和分工之间的内在关系,其层级结构模型成功揭示了城市规模和分工水平之间的联系,与以往的城市化理论相比,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与城市化进程相伴而生的各种现象。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论述城市的出现如下:社会生产最初只有农业生产,没有制造业和城市,分工结构是自给自足。随着农业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加,出现了交换,交换的发展促进了交易效率的提高。交易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分工结构就会

21、从自给自足跳到局部分工,出现半专业化的农业和半专业化的工业。因为农业生产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而生产工业品没有这种要求,所以农民只能分散居住,工业品生产者则选择离农民最近的地方居住,以降低交易8 费用。如果交易效率进一步提高,在农业和制造业的分工之外,在制造业的内部出现专门以制衣、修建房屋、制造家具等为职业的制造业者。由于制造业者可以分散居住,也可以居住在一起,为了节省不同非农职业者之间的交易费用,非农职业者必然选择是居住在一起。于是出现了城市。 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认为:城乡差别是从自给自足演进到完全分工过程中的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由于城市居民集中居住的交易费用系数比农村居民要低的多,城市的分

22、工水平也就由于交易效率的改善而大大提高,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生产力和商业化等方面就会出现差距,城里人的专业化水平总是增加的比乡下人快。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还认为:只要允许城乡居民自由迁居,自由择业等,城乡之间的真实收入就会均等化。也就是说,随着分工的深化,市场本身可以消除城乡差别。 集中交易可以改进交易效率。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假设每个人的居住地点不变,每一对贸易伙伴都到他们之间的中点进行交易,那么当分工水平提高而要求交易的网络扩大时,总的交易旅行距离和相关的费用就会成超比例地扩大;而如果所有人都将交易集中到一个中心地点,则会大大缩减总的交易旅行距离,从而极大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 新兴古典

23、城市化理论还揭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集中交易都能节约交易费用,能不能节约交易费用,同分工水平的高低有关。在分工水平不高时,比如每个人只买卖两种产品,则在完全对称的模型中,每个人的交易费用为 1元;如果集中交易,每个人的交易费用上升为 2元;可见分工水平不高时,在市场上集中交易反而增加交易成本。 2.城乡地价差别的决定机制。城市出现后,在均衡中出现二元城乡结构时,居住在城里的居民的交易效率大于居住在乡下的居民。如果允许城乡自由迁居,那么很多人都愿意居住在城里,城市土地竞价使土地价格上升,城市人均消费土地面积将减少。 最优城市结构层次及其形成。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认为:城市并不是越大越好,市场会自发地

24、形成最优的分层城市结构。在分工很发达时,城9 乡之间的分层结构就存在一个选多少个层次的问题。若一个社区只有一个超级城市,则此社区所有的交易都在这个城市进行。但是,如果分工水平很高,贸易品大大增加,则对有些贸易品而言,人们同邻居进行直接交易反而会比都到大城市更加便利,交易费用也更低。如果无论什么交易都要到很远的大城市进行,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交易费用。把所有交易集中在大城市进行的好处是人们可以利用更多交易中的专业化经济,使交易效率改进。这种集中交易的好处与坏处折衷的结果是,人们不会把所有交易只集中在一个大城市,也不会把所有的交易分散进行。 若城市能够划分为几个层次,最大的城市在上层,中等城市在中层

25、,小镇在底层,则在分工很发达时,与临近的贸易伙伴会在附近的小镇进行交易,与临省的贸易伙伴在中等城市贸易,而与临国的贸易伙伴在大城市进行贸易。这种金字塔式的城市分层结构是集中交易两难冲突折衷的最优结果,即是市场选择的最优结果。 (四)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在诸多分析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当中,帕累托法则运用得最广。这一法则用双对数可表述为: LogGi? LogA?LogPi 其中Gi代表人口数量为Pi或更多的城市数量,即城市的排名;Pi代表第i大城市的人口数;A是常数;?是帕累托指数。当?=1时,帕累托法则演变为所谓的规模排序法。此时,某一城市的排名与其人口数量的乘积将会为一个常数(A),等于最大城市

26、的人口数量,同理,第三大城市的规模是最大城市的 1/3。当?1(?1=时,城市的人口数量要比规模排序法预测的大(小),这表明城市的实际规模分布更加(更不)均衡。例如:规模排序法( ?=1)预测第二大城市的人口为第一大城市人口的一半;而当?=1.2 时,帕累托法则推测出的第二大城市的人口则为第一大城市人口的 56%。因此,帕累托指数衡量的是整体城市间集中度。10 应当指出,理论上并不能严格地推导出帕累托法则。很多研究表明,城市的规模取决于自身的聚集效应和外部成本。一方面,规模较大的城市可以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完善的生产、金融、信息、技术服务,集中的、有规模的市场,并且会由于企业和人口的集中

27、而在技术、知识、信息传递、人力资本贡献等方面形成溢出效应,因而会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其外部成本也会上升,包括由于人口密集导致的居住、交通、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生存环境恶化等。由于每个城市客观条件的不同以及产业的差异,规模效益法则或规模排序法,以前的理论研究还无一能加以证实。 11 二、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比较研究 近代城市化进程最先发端于西欧地区,西欧内部的城市化也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其中以英法两国的城市化道路最为典型。美国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其城市化道路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总结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规律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

28、美国城市化道路 美国的城市化属经济同步型。交通、科技和城市产业结构的适时转变对其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其城市化进程表现出的城市化道路是多元化、多模式的。 1.美国城市化发展历程美国独立后不久,首先在东北部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首先发展于此,之后随着西部开发,经济呈推进性向西部发展。近几十年南部经济迅猛增长。与经济分区推进相对应的是,美国城市化也由东北部向中西部扩展,1呈现出由东向西推进趋势。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在 19世纪 2030年代之前,这时期是美国城市化的起阶段,发展很慢。特点是以沿岸城市化发展为主。东北部工业革命的开展带来了本地区的繁荣,推动了城市化的起步。17

29、90 年全国城市化普及率为5.1%,东北部区为 8.1%。到 1830年全国为 8.8%,东北部区为 14.2%。 第二阶段从 19世纪 203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个阶段美国城市网迅速向西扩展,一批城市化程度很高的经济中心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先后形成。这一时期的城市化是与中西部的开发、农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面的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西部城市大规模兴起,是美国工业化向纵深发展的最直接反映。西部开发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没有遵循先农业至工业再到城市这一模式,而是直接以城市为先导带动西部的全面开发。 19世纪后期是西部开发的重要时期。交通运输的改进使运费降低,“正12 是由于到外地去或把产品

30、带回来的交通运输费用大大降低,西部这些广阔2地区第一次具有了经济价值,吸引着移民到那里去” ,从而为西部提供充足劳动力。到 1910年,西部城市化率为 47.9%,中北部区为 45.1%,东3北部区已达到 71.8%,而南部只有 22.5%。 第三阶段,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西部和南部城市化速度远超东北部,大批新的城市中心崛起。1920年东北部城市化率已达 75.7%,属于高度城市化,此后城市化进程缓慢,而西部和南部一直保持旺盛势头,到 70年代南部达到 64.6%,西部则为 82.9%,超过东北部。美国的工业“有 3/4的制造业集中于北至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西至密西西比河和南至俄亥俄4河与南

31、北分界线的这些地区的中间” 。近几十年政府实行投资倾斜,通过庞大的军事定货合同和资助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基础设施,大大促进西部与南部的城市发展。此外科技进步为西部和南部城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众多移民的到来。这个时期一个很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美国的人口从市区向郊区转移,从东北部、中西部老工业区的大都市区迁往非大都市区的西部和南部地带,即人们常说的逆城市化运动。到 1970年,美国5第一次出现郊区居民多于中心城市居民的现象, 打破了工业过于密集的局面,使工业由集中走向相对分散,这也是城市化向纵深发展的结果。 2.美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2)从美国城市化过程可以看出:美国城市化与它的经济水平相一致

32、,属于经济同步型。原为英属殖民地的美国,在独立后的一段时期内,经济上并没有摆脱对英国的依附,再加上其它一些因素,直到内战后才真正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伴随工业化的发展,美国城市化也进入鼎盛时期。19世纪 80年代的城市化速度尤其快,被阿瑟?施莱辛格称为“国家6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事情” 。19世纪末它的工业品生产总值在世界上的比重已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相应地,1920 年它的城市化水平达到751.2% 。 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农业的发展与现代化也为其提供了坚实的13 物质基础。美国农业发展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之产业革命后农业大机械的广泛应用,在大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 182018

33、90年间,8农业产值增长了 9倍多 ,而从事农业的人数一再下降;18391859年,9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占 56.9%,到 18891879年变为 25.1% ,美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现代化的粮食生产,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为工业输送了人力,还促进了资本积累,增加了进口购买力与对工业产品的需求,更提高了应付紧急情况的能力。由以上得知:美国城市化是与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同步的,这的城市化的进程,也就是它的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 交通对美国经济、城市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第一次重要的交通发展都推动了城市化高潮的到来。 19世纪后期大规模铁路建设带动了城市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广

34、泛使用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本世纪 50至 60年代,高速公路网的修建,使城市化向郊区发展,随之带动了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出现,使美国城市化水平迈向世界前列。 日新月异的科技和城市产业结构的适时转变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三次技术革命使美国的工业化由起步至缓慢发展再至迅猛的超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政府认为:先进的科技资源关系到美国经济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和国内雄厚实力,因此,投巨资建立科研基地和科研中心,为本国发展服务。美国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第三产业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继工业化之后的又一个推动城市化前进的重要动力。第三产业在各大城市中比重不断上升,导致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美国实现了高度城

35、市化的一个表现。东北部和中西部的传统工业城市 60年代后经济呈现衰退之势,至 80年代采取多种措施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技术产业,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措施,使城市经济重有起色。 美国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来的城市化道路是多元化、多模式的,并随经济发展的地区性推进,呈现区域发展态势。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区城市因工业革命的推动由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带动本地14 区城市化的发展。东北区的发展为中西部、西部开发创设条件。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出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是常规发展型的。东北部、中西部的发展,又为西部的开发奠定雄厚的基础,使得西部可以超越农业发展阶段,以城镇为

36、先导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近几十年,美国政府对西部和南部采取倾斜政策,加速了西部和南部特别是南部的发展,导致了大批居民向西部和南部迁移。 (二)英国城市化道路 1.英国城市化发展历程英法百年战争及随后的红白玫瑰战争结束以后,亦即从 15世纪末开始,英国的社会形势趋于相对稳定,经济状况日渐回升。在此情形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起步,城市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加大,经过约三个世纪的发展,至 19世纪初年,英国已成为西欧地区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辅以表 1,我们可以将这一历史过程分为若干时间段并10予以扼要的分析。 表1 英国总人口与城市总人口(万人) 年 代 全国总人口 城市总人口 城市人

37、口所占比例 1520 240 12.5 5.25% 1600 411 33.5 8.25% 1700 506 85 17.0% 1750 577 121.1 21.0% 1801 860 238 27.5% 第一阶段(1520-1600年):城市化进程的不均衡发展。从表 1中可以看出,1520至 1600年间,英国城市总人口由 12.5万人增至 33.5万人,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由 5.25%增至 8.25%。如果仅从总体数字上看,这应当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如果将总体数字分解开来看,则会发现这一发展过程极不平衡。在 1600年的 33.5万城市人口中,仅首都伦敦即15 占有 20万人,而

38、全国其他城市人口总和却只有 13.5万人;在 8.25%这一城市人口比例中,伦敦占有 5个百分点,而其他城市人口仅占 3.25个百分点。由此可知,这一阶段英国城市的发展尚未完全摆脱传统社会中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樊篱,与近代社会相适应的城市化特征仍处于初步萌发状态。 第二阶段(1600-1700年):城市化进程的全面发展时期。从 1600年开始的一百年中,英国城市人口呈高速增长之势,由 1600年的 33.5万人增至 85万人,城市总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也从 8.25%迅速上升至17%。在此期间,伦敦人口依然迅猛增长,由世纪初的 20万人增至于 1700年的 57.5成群众观点,其人口数量占

39、全国总人口的 11.5%。但值得注意的一个变化是,中小城市在此间亦有较大幅度的发展,其人口总和由原来的13.5万人增至 1700年的 27.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也由 1600年的3.25%增至 1700年的 5.5%。尽管这一比例仍不能与伦敦相比,但这种由低到高的动态过程已经鲜明显示出英国近代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第三阶段(1700-1801年):中小城市迅速发展时期。在 18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在上一世纪的基础上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进迈进,由 1700年的万人增至于 1801年的确万人,城市人口的比例也从当初的 17%上升至于1801年的 27.5%。伦敦的绝对人口数字继续增长,由 1700年

40、的 57.5万人增至 1801年的 96万人,但其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则开始下降,由1700年的 11.5%变为 1801年的 11%。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英国中小城市的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伦敦。1700年时,中小城市人口总和为 27.5万人,1801年时则增至 238万人,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由 1700年的 5.5%一跃而至 1801年的 16.5%。由心上各组数字可以看出,伦敦在全国的中心地位虽仍然不可动摇,但原来的一城风骚而万马齐暗的局面已一去不返,中小城市以不可阻挡的威力开始登上日趋繁盛的英国城市化舞台。至此,与近代社会政治经济相辅相成的西11欧早

41、期城市化运动已在英国生根并结出硕果。16 2、英国近代早期城市化的特点 纵观英国近代早期城市化发展历程并借助其他一些相关资料,可以发现,英国早期城市化呈现出两个重要特点: (1)大小城市的发展并行不悖。在英国城市化进程之始,大小城市的发展比例曾严重失调;但从第二个发展阶段起,二者的发展朝着平衡方向逐渐选拔;至 18世纪时,二者均已达到相当的规模,首都伦敦继续起着龙头的作用,中小城市的面貌亦是勃勃生机。英国这种城市化方式对于推动本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产生诸多积极影响,并为后世其他地区的城市化运动提供了有益的鉴照。 表 2 英国城市人口、农业人口与农村非农业人口比例表 年 代 城市人口 农村农业人口

42、农村非农业人口 1520 5.25% 76% 18.75% 1600 8.25% 70% 22.75% 1700 17.0% 55% 28% 1750 21.0% 46% 33% 1801 27.5% 35.255 36.25 (2)城市人口的后备来源规模庞大。如前所述,180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27.5%。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因为仍有约 72.5%的人口住在农村。实际上,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如果我们将农村人口做一下分类,即可看出其中的奥妙。必须明确的是,在近代早期的英国农村,乡村工业遍布各地,全年或一年中有部分时间从事纺织、制革或其他各种行业的人口数量逐

43、年扩大。从表 2中可以看出,1801年时,英国农村的非农业人口比例比 1520年几乎高出整整一倍,真正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则从 1520年的 76%下降至 1801年时的 36.25%。关于农村非农业人口的最终去向,其基本情况是,有的流向现有的大中城市,有的成为新兴城镇的居民,也有一部分仍留居乡村。但总体来看,农17 村的这去庞大的非农业人口大军为城市化的进一步扩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源基础。 (三)法国城市化道路 1.法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法国是西欧大陆上的显赫力量,在近代,它一直是该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它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西欧各主要国家中具有典型意义。在近代早期的城市化问题上,法国也不例外,

44、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法国的城市化道路是西欧大陆城市化的缩微景点。为便于和英国作对照,把对法国早期城市化道路的考察范围也了限定在 16世纪初至 19世纪初之间,只12有如此,才能更为明确地看出两种发展类型之间的差异所在。根据表 3 ,我们可对近代早期法国城市化道路作如下勾勒和分析。 表3 法国总人口与城市总人口(万人) 年 代 全国总人口 城市总人口 城市人口所占比例 1500 1550 141 9.1% 1600 1900 166 8.7% 1700 2150 235 10.9% 1750 2450 253 10.3% 1800 2910 322 11.1% 第一阶段(1500-1600年):城

45、市化发展处于停顿乃至下降时期。 1500年前后,法国城市化程度远远高于英国,城市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达 9.1%,而英国仅为 5%左右。以今天法国的领土范围为界,当时人口在 2万人以上的城市已有 14个,而英国只有伦敦一个;人口在 1?2万人之间的城市有 21个,而英国只有诺威治和布里斯托尔两座城市。而一个世纪以后,法国的城市人口绝对数字虽有一定的上升,但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却不及全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因而城市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从世纪初的 9.1%下降至 1600年的 8.7%,农村人口18 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呈增长之势。 第二阶段(1600?1700年):城市化进

46、程缓慢回升时期。从政治和经济角度而言,17世纪是法国整个封建专制时期的鼎盛阶段,特别是 17世纪中后期法国财政大臣柯尔柏的工商业政策更是产生了某些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法国城市化进程在一定时期内并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低谷,从1600至 1700年间,城市总人口由 166万人增至 235万人,城市人口在全国总人口所占比例亦由原来的最低点 8.7%上升至 1700年的 10.9%。但这一增长速度是极为缓慢的,至 1700年时,其城市化程度已被后来居上的英国远远地抛在后面;1500年前后,其城市人口比例领先于英国约 4个百分点;1700年时,竟然落后约 6个百分点(10.9%:17.0%)。两国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差距开始日益加大。 第三阶段(1700-1800年):城市化进程徘徊起伏时期。18世纪时,法国的总人口出现大幅度增长,一百年中增加约 760万人。与此同时,城市人口也由 1700年的 235万人增至 1800年的 322万人。但是,就人口比例而言,这一时期法国的城市化进程并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