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论文能源经济发展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经济发展论文能源经济发展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低碳经济发展论文能源经济发展论文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摘要: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本文分析了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道路中存在的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关键词:低碳经济 能源 对策建议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2003年3月24日,英国颁布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第一次从国家层面上肯定了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然而,究竟什么是
2、低碳经济,尚没有严格的定义,目前被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1。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粗放型的基础之上的,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当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如果不能很好且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带来巨大的障碍。
3、1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分析1.1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不协调中国要全面建设成为小康社会的国家,必须走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城市化建设,中国的城市化率1978年只有17.92%,到2008年时已达到了45.68%,每年约有1200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预计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将持续到2030年,要满足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必须提供如住房、汽车等一系列生产、生活必需品,由此,钢、铁、水泥等工业耗能品的需求将大幅度上升。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口将继续增长,预计我国人口高峰将在20302040年达到15亿,劳动力年龄人口增长持续约10年左右2;
4、随着人口增加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均主要资源、能源消耗量将显著增加,加上就业需求仍在增长,这将对中国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1.2 产业结构不合理表1为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世界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最不发达地区及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产业结构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统计数据,同时也列出了部分2006年和2007年的数据。从表1中看2008年的统计数据,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最不发达地区为25.1%,中等发达地区为10.1%,发达地区为1.4%;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最不发达地区为28.9%,中等发达地区为36.9%,发达地区为26.1%;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最不发达
5、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分别为46.1%、53%和70.2%。很明显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越低,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大。产业结构和能源需求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第三产业的比率愈高,能源的消费愈少,中国的第三产业比率逐年有所提高,由2000年的39.0%到2008年达到了40.1%,但进展缓慢,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世界平均水平2006年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比率为69.0%,与发达国家美国和英国相比,差距更大。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2006年数据;:2007年数据。1.3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中国是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粗
6、放,能源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仍存在一些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的企业。有资料显示,我国1亿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12.03万吨标准煤,大约是日本的7.20倍、德国的5.62倍、美国的3.52倍、印度的1.18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28倍,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0%。目前我国能源效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只有极少部分地区实现了年度单位GDP能耗目标2。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出,在解决未
7、来温室气体减排的气候变化问题上,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作用超其他所有驱动因素的总和1。中国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的核心,是中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实践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靠自主创新。1.4 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中国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为主的格局将长期难以改变3。尽管在过去20年,中国努力促进能源来源的多样化,降低对
8、化石能源的依赖,一直努力发展和开发可再生能源,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表2为中国各种能源在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从表2中可以看出到2008年,煤炭占能源消耗的比重仍然为68.7%,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分别为18.7%和3.8% ,水电、核电、风电等新型能源的比重只占8.9%。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的国家,煤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根据有关专家推测,煤与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由1978年的57144万吨标准煤,到2008年能源消耗总量已经达到了285000标准吨煤,增量速度快,中国目前
9、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受调整能源结构限制,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资料来源: 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作者对数据进行了筛选)2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一个国家要走低碳发展道路,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碳排放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日本学者茅阳一提出了著名的Kaya公式:碳排放量=人口人均GDP单位GDP的能源用量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从该公式可以看出,碳排放量与人口、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及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有关。中
10、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对控制人口快速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均GDP是宏观经济指标,它直接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中国经济高增长,将导致碳排放量增加;单位GDP的能源用量,称“能源强度”,能源强度与产业密切相关,产业不同,其能源强度不同,一般来说,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能源强度大,服务业的能源强度小;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称“碳强度”,碳强度与能源种类有关,在化石能源中,煤的碳强度最高,天然气最低,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能有一定的碳强度,而水能、电能、风能等碳强度为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应该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计划生育应常抓不懈,坚持优生优育自20
11、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联合国的资料,中国的生育率不仅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40,自然增长率为5.89,分别比1990年低了8.66 和8.50个千分点,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通过计划生育,到2005年中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口,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仅2005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少二
12、氧化碳排放约13亿吨,这是中国对缓解世界人口增长和控制温室体排放做出的重大贡献4。中国应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优生优育的政策。2.2 淘汰落后产能,优先发展服务业从中国的经济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工业生产技术的高碳消费特征,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倾向。资料显示,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5。因此中国经济的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仍然靠高碳能源所驱动。中国必须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13、,使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由于多方面的条件限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第二产业的比重不会很快下降,只有改变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增加产品附加值。与工业的高能耗高污染特征相比,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拉动能力强、能耗低、排放少等特点。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第三产业比重很低,因此,我们要优先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以信息化为基础,重点培育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旅游、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产业。2.3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中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落后是造成能源效率较低和温室体排放强度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
14、,中国目前的能源开采、供应与转换、输配技术、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能源终端使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均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中国重点行业落后工艺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如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与小型企业相差200千克标准煤左右,大中型合成氨吨产品综合能耗与小型企业相差300千克标准煤左右。先进技术的严重缺乏与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并存,使中国的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约低10个百分点,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左右6。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最终要依靠科技。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体排放的技术,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会在未来
15、几十年内存在,并产生“锁定效应”,这将对中国的低碳经济建设产生严峻挑战。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减缓温室体排放,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虽然目前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主要地位,且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另外,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应当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扩大核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太阳能等低碳或无碳能源的利用规模。2.4 健全财政投入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发展清洁能源、改造传统落后产能都需要充足的财政资金安排。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1%左右,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平均为2.9%,而中国至20
16、世纪80年代以来,研发投入比重不断下降,1997年仅为0.54%,近几年有所上升,也不足1%7。因此,应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进一步向节能减排领域倾斜,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充分运用财政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发展低碳项目,发展环保经济,对企业技术改造进行补贴,鼓励开发新能源,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开发出适合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经济型新能源。要继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弥补地方政府财力的不足,特别是西部地区以及老、少、边地区,中央财政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使这些地区不要因为资金缺乏而失去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参考文献:1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
17、碳研究所.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p52.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p111.3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国合政策研究报告2008R.4中国国家发展委员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R.2007.pp10-11.5彭志龙等.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关系研究J.天然气技术.2007,1(4):pp1-5.6樊纲.走向低炭经济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建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p94.7沈瑞刚,李由.低碳经济: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学术界.2010,3(142):pp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