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现代化”为重点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263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四个现代化”为重点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以“四个现代化”为重点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四个现代化”为重点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四个现代化”为重点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四个现代化”为重点,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认识的深化:以“四个现代化”为重点,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2.1 “四个现代化”的提出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但现代化的建设内容并不仅限于工业化;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是包含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由此,党对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过程。2.1.1 “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提出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早在1957年6月中共中央财政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指出

2、第一个五年的基本任务是: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在国民经济有了一定恢复,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有了基本好转以后,中共中央于1953年公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同时提出:在革命胜利后,我们要把一个经济上落后的贫穷的农业国家,变为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家,就要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使我国有强大的重工业可以自己制造各种必要的工业装备,使现代化工业成为我国唯一的工业。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在这里,毛泽东和党中央已经提出了要建立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国防和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等目标。

3、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穷。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中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化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首次将“现代化科学文化”列入现代化的目标之中,表明党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1959年底至1960年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

4、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完整地表述“四个现代化”的概念。而周恩来1963年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则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表述得更加明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经过自1961年至1964年的一系列调整,国民经济全面好转,工业和农业、工业内部的关系比较协调了,工业支援农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社会呈现出全面复苏的繁荣景象,基本上校正了偏离的现代化航向。此时,向全国人民宣布我党的现代化目标的

5、时机已经成熟。1964年12月20日至1965年1月4日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设想,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它标志着我党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2.1.2 “四个现代化”的实质“四个现代化”所显示的

6、仍然是“赶超型”的战略基调,但是它反映了在特定经济条件下,中国的现代化本质必然是对一个目标明确的“追赶”过程。 “四个现代化”的提法尽管也不尽完善,但其基本方向是正确的,体现了党对现代化发展核心要素的把握。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对科学技术给予高度重视,作为“四个现代化”之一正式提出,表明我党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是正确的、健康的。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其必然的要求就是重视科学技术。只有把研究和推广自然科学以及技术进步和技术革命上升到显著地位,甚至是核心地位,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农业进步才能

7、有稳定的技术基础和科学前提。“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我们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们有先进经验可以学习,有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可以利用……我们应该迎头赶上,也可以赶上。” 2.2 “文化大革命”及我国现代化的严重受挫在国民经济全面好转之后,我党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发生了有些偏差。特别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片面强调,使得我国现代化的主题被冲淡直至不自觉地迷失,以“文化”为名

8、义进行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不仅没有推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相反,使我国的现代化严重受挫。 这主要表现为:2.2.1 现代化主题的偏差“文化大革命”是由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亲自领导和发动,包括党和政府全社会全面参与的社会政治运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尽管自建党之初起,对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追求从来没有动摇过,但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却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国近代上百年的奋斗历史表明,腐朽的封建主义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推动西方进入近代化、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并不能完成使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走社会主义

9、道路,是为了解放中国落后的生产力,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在毛泽东看来,要实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要保证社会发展的轨道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必须纯洁、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防止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复辟,有了尽善尽美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全力进行现代化的建设。在这里,毛泽东显然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孤立起来,并凌驾于现代化目标之上。这种认识显然是不科学的。事实表明,中国的历史与逻辑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必须并行,须臾不可分。现代化要以社会主义为前提,社会主义是实现现代化的保障,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就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同样,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最根本的途径也只能是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二者在中国密不可分的联系强行分离,抛开现代化的主题去寻找纯洁、完美的社会主义,其结果必然是导致现代化主题的偏离,最终阻碍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