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水库移民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探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279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国水库移民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我国水库移民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我国水库移民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我国水库移民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国水库移民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探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我国水库移民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探析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水库移民问题;成因;对策 论文内容提要水库移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当前我国水库移民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水电建设,共修建各类水库8.6万多座。据有关部门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2亿千瓦。这些工程的建成,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方面发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1800多万移民的搬迁安置,繁

2、衍至今达2500多万人。其中农村移民达2288万,占移民总数的90%。我国大部分水库都是在改革开放前建成的,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只能对移民进行低标准的补偿,未能考虑移民安置区的环 境容量和后期发展,造成移民搬迁安置后的生产生活不能得到及时恢复,遗留了大量问题。 一、水库移民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1.水库移民的贫困面大,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处于边缘化状态 从总体来看,移民安置区信息闭塞、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地方、乡镇企业、龙头企业少,主体匮乏,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发展缓慢,动力与后劲不足。

3、同时,移民本身素质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着移民安置区的经济发展。首先表现为移民收入水平低,绝对贫困问题还比较突出。据有关部门的,2004年全国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为1557元,仅相当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4元的53%。其次是移民与当地群众的差距越拉越大,相对贫困越来越突出。移民搬迁后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与发展,但由于受移民后期扶持措施没及时跟上、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进行后期扶持、移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安置区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基础薄弱、底子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移民在搬

4、迁后的生产和经济发展速度急剧下降,造成与当地群众的差距越来越大。 2.生产资料匮乏,安置区容量不足,移民的生计问题难以为继 我国农村移民,特别是1985年底前的移民,主要采取就地后靠方式安置。搬迁前,这些移民大多居住在河谷地带,耕地肥沃,生活相对宽裕;搬迁后,后靠安置区的生存容量狭小,耕地面积急剧下降,人均占有耕地少,土地贫瘠,这是水库移民生活困窘的主要原因。移民异地安置时,所得的耕差量少,大部分是冷浆田、山田、望天丘,产量很低。同时,有相当一部分移民未拨给荒山、荒坡和山林。大部分移

5、民的土地划拨后未正式办理手续,在包产到户前,安置区的荒山、荒坡和山场归集体所有,因权属不清,经常与当地群众产生纠纷。1981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移民就不能随便开发荒山、荒坡。由于生产资料的制约,移民“无用武之地”,多种经营无法开展,生产门路狭窄,收入难以提高。 3.基础设施落后,生存环境不能满足移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移民安置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特别是大多数库区没有修建沿库公路、跨库桥梁或码头,移民出行极为不便。如江西柘林水库武宁县杨洲乡界牌村因建库而成为孤岛,至今不通电、

6、不通路,过着“头顶高压线,家中没有电,住着茅草棚,点着松明灯”的落后生活。据统计,目前全国有717.6万农村移民饮水困难或不安全,占农村移民总数的32.4%。全国有12.8万移民适龄儿童失学,占移民适龄儿童总数的2.8%。有2.3万个移民村没有卫生所等基本医疗条件,占移民行政村总数的40%。有不少移民村因为贫困留不住乡村医生,村民看病只能跑远路去乡镇卫生院。大部分移民安置区由于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差,环境容量小,特别是山洪、泥石流、崩塌、滑坡

7、等山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并呈恶化趋势。特别是有些水库在调度时超水位蓄水,库周移民由此造成的损失又得不到补偿,加剧了库区移民的贫困。 4.水库移民的长期依赖和抱怨情绪,影响着自身的发展 移民搬迁后,无论是就地后靠还是外迁安置,移民不仅失去了原有的生产生活资料,而且失去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原有的社区网络资源,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切都需要重新建立,心理压力本来就很大,再加上生活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容易滋生对国家的抱怨心理。同时,移民认为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国家欠了他们的帐,可以躺在国家怀里,什么问题都应由国家负责解决,“等、靠A

8、380;要”的思想和“特殊公民”的意识很普遍,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不少移民的精神状态低沉,有的甚至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已经穷得麻木了。村里没有好的带头人,缺乏脱贫致富的思路、措施和内在动力。尽管地方政府想方设法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帮扶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 5.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系统功能不足 由于安置规划的不科学,特别是改革开放前,许多工程根本就没有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导致移民搬迁后,由于环境容量不足,安置区各项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全。一方面加大了移民的生产生活,这对本来作出很大牺牲又没有得到足够补偿的移民来

9、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移民搬迁到新的安置区后,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给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恢复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由于后期扶持政策不健全,扶持措施跟不上,扶持资金不足,使安置区经济社会系统本来就不强的系统功能得以减弱,并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和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移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然缺乏持续性,这也是造成水库移民长时间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二、我国水库移民问题的成因 1.我国的基本国情,客观上决定了移民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移民问题的长期性 一方面,我国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为了合理配置水资源、防御水旱灾害和开发利

10、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必然要兴建大量的水库;另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密集,水库工程建设必然会带来大量的水库移民搬迁。据资料统计,美国已建水坝8.27万座,与我国建成的水库数量基本相当,但美国的水库移民数量还不到我国的二十分之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因兴修水库而带来大量移民的现实,是难以改变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方面处于一穷二白的状况,另一方面又需要新建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牺牲移民的部分利益,低标准安置移民。因此,对移民生产生活的恢复和发展,就只有在国家经济实力

11、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后期扶持力度,这就决定了我国水库移民安置上的长期性。 2.对移民安置工作认识的偏差,主观上留下了水库移民问题的隐患 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对移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保护移民权益重视不够,在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工程、轻移民,重搬迁、轻安置”的现象。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对移民安置规划、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实施和后期扶持等不断进行规范,使移民安置效果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从总体上看,在移民工作上

12、还没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工程、轻移民”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致使忽视或不尊重移民权益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3.前期补偿标准低,后期扶持措施落实不到位 我国水库移民补偿扶持政策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改革开放以前,只对移民进行前期补偿,但补偿标准相当低。改革开放后,移民的补偿补助标准不断提高,移民生活安置和安置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明显改善,但与生计相关的生产安置仍不理想。为了解决因前期补偿不足带来的问题,80年代以来,中央先后设立了库区维护基金、库区建设基金、后期扶持基金,分别用于解

13、决不同时期水库移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这些后期扶持资金的使用,使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解决了部分移民的温饱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行后期扶持政策仍然存在几个突出问题:各地执行政策情况不一致,标准不统一,扶持资金数严重不足、后期扶持管理跟不上。特别是绝大多数地方水库在今年7月1日之前,一直没有列入国家后期扶持的范围,因此,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总体效果不明显。不仅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而且新矛盾和新问题仍在不断产生。 4.移民政策法规不完善、不顺、工作机制不健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