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研究论文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与对策探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4838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研究论文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与对策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会计研究论文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与对策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会计研究论文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与对策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计研究论文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与对策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研究论文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与对策探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摘要】 加强会计监督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建立健全内外部监督体系,完善会计法律体系,积极探索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关键词】 会计监督成因对策一、引言会计监督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会计工作进行控制,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控制、监督和督促,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会计监督的内容覆盖单位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会计监督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监督,而且包括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会计监督的实质是对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监督及对所有经

2、济行为进行的监督,加强会计监督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手段。目前,部分单位会计基础规范不健全,会计人员分工职责不清,内部管理混乱,会计诚信出现危机,会计舞弊案件不断见诸于媒体,导致会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这大都与会计监督弱化密切相关,严重损害了企业形象,也影响了投资人、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利益,阻碍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正常运行。二、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1、内部会计监督缺失内部会计监督通过会计核算、会计检查、会计分析、会计考核等方法来保证会计工作正常有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是会计监督弱化的内部原因。会计人员既代表国家利益监督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活动,又由企业负

3、责人任用,会计人员的任免、升迁、奖惩都是由企业负责人决定的,其利益关系往往依附于本企业和本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作为单位“内部人”与单位利益具有一致性,在单位局部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不相协调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往往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很难对单位会计业务进行监督。2、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不到位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不到位也是造成当前会计监督弱化的外部原因之一。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共同构成会计监督体系,但它们之间的职责、目标、实施手段及承担的责任等还有很大差异。各部门监督职能如何相互配合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健全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割裂了各监督职能之间的相互联系,造成会计监督目标模糊,在相

4、当大的范围内难以协调国家、社会和企业经济实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此外,我国注册会计行业存在着社会监督不到位的现象,缺乏一些必要的行业规范和行业管理制度。3、法律制度不健全由于会计法制的不健全使得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得不到尊重。我国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许多违法违规行为往往是单位负责人或由其授意、指使会计人员实施的,会计人员不具备独立的监督职责,很难实施内部会计监督。一些单位管理者为了局部和个人利益通常指使会计机构会计人员采取违纪违法手段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虚增或调减利润、粉饰财务报表,提供种种虚假的会计信息。执法机构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对一些企业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轻发落,甚

5、至不予处理,助长了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发展势头,严重影响了会计监督的有效性。三、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随着会计法的修订和实施,我国会计监督要形成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具有自律性,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社会审计监督具有鉴证性,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补充规定;国家监督具有权威性,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主导。加强会计监督是强化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是反腐倡廉的需要,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健康发展的需要。1、健全内部会计监督 通过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系列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与制度

6、化,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贯彻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不依附于任何职能部门的、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必须从源头上杜绝造假事件的发生,防止经济腐败,隔断会计造假的环节和载体,及时纠正和防止经营决策失误与经济舞弊,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毕业论文网2、加强外部会计监督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社会

7、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规定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建立与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保证公平竞争,让市场发挥其优胜劣汰的作用。国家监督主要是指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对单位的会计监督。我国财政、审计、税务、银行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合理分工,建立责任制,各负其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建立严格的会计惩罚机制,加大会计监管的执法力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加强执法的严肃性,发挥会计惩罚机制的威慑力,整顿会计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

8、量。3、完善会计法律体系 我国新颁布的会计法加快了会计法律体系建设的步伐,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与会计法相配套的法规、制度或者实施办法,促进会计法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坚持行政执法的严肃性,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随着我国会计法的颁布和修订,以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为主要内容的会计法规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对现行会计制度中存在遗漏或政策模糊的地方正抓紧修改补充,明确会计监督职责和权限,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坚决杜绝会计造假的发生,力求财经法规、财会制度条款分明,界限清晰,内容具体,规定明确,可操作性强,使各级领导和财会人员有法可依,有

9、章可循,不断强化会计监督。 4、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让会计人员真正摆脱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才能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维护企业所有者和投资者权益。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采用直接委派制的方式向企业委派会计负责人或主管会计,委派会计人员具有会计事务管理权与监督权,监督企业经济活动,对企业经济活动具有参与权和监督权,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代表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对经营者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由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负责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和工资福利支出,会计人员的人事关系与单位脱离,把会计人员的经济利益与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挂钩起来,实行奖励

10、制度,并制定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规范其行为,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与执法的自觉性,这样可以有效地制止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核算的干预,以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综上所述,会计监督作为我国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会计监督职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内部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政府会计监督为主要形式的会计监督体系,但监督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会计监督既需要宏观环境的改善,也需要微观运行的调整,既要对表层现象进行治理,更要对深层次的病源进行根治,只有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攻克这一顽疾。【参考文献】 吴丽红:会计监督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16). 王萍: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08(22).3 权英淑:浅析我国会计监督体系 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2).4 杨桂梅:略论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9(4).5 李明:论我国企业会计的监督J.现代商业,200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