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国有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成因及对策.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72484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国有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毕业论文国有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毕业论文国有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毕业论文国有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毕业论文国有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国有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成因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国有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成因及对策.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国有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成因及对策学 院:管理学院专 业:会计学学 号:014908201317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 期:二一一年十二月 摘 要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壮大,会计监督逐渐形成以内部会计监督、政府会计监督为主要形式的监督体系.但是,现阶段企业会计监督呈现出低效率、弱化势态,监督职能弱化,会计信息失真、编制虚假报表、偷税漏税等屡见不鲜1.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是我国企业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落实,但伴随着企业权力的扩大,所有者和经营者出现了利益上的冲突,企业会计

2、监督权利不断削弱,有些企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甚至丧失了会计监督的权利,致使企业经济活动得不到有效监督,国有资本大量流失,会计信息质量滑坡,失真现象严重,企业中普遍出现了会计人“两难” 的怪现象,即“站得住的会计顶不住,顶不住的会计站得住”。对于我国而言国有企业的占有份额必须超过私有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相对我国现在的经济制度国有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就成了当今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让我们根据现在的企业现况谈谈我们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职能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内部审计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健全企业法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重视政府监督,加强外部监督建设;强化企

3、业文化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完善企业考核体系,实行激励约束并行机制;改进企业组织结构,实施审计委派制度.关键词 企业会计监督; 成因; 对策 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enterprise expansion,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nd gradually formed to internal accounting supervision, the government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s the main form of the supervision system. But, at thi

4、s stage of enterpris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nd present a low efficiency, weakening trend, supervision function weakening,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nd preparation of the false statements, tax evasion and common occurance 1.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accounting work, and ensure tha

5、t the accounting work in an orderly manner in accordance with law,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our enterprise.With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got their own decisions, carry out, but with the expansion of power

6、 enterprise, owner and operator of the benefits appear conflict,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nd rights constantly weakened, some enterprise accounting offices and accounting personnel and even lost accounting supervision to the right, and the enterprise economic activities without effecti

7、ve supervision, state-owned capital loss,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the landslide, serious distortion, the enterprise is widespread in the accounting people appeared dilemma of strange phenomenon, namely stand accounting couldnt resist, couldnt resist the accounting stand.For our coun

8、try state-owned enterprise in the possession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 must share more than the market share, compared with Chinas economic system now state-owned enterpris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function became todays a important research object, let u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talk about our ente

9、rprise now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ccounting supervision function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In view of Chinas enterpris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nd weakening the cause of its form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internal audit dynamic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udit p

10、ersonnel; Perfect enterprise legal system, perfect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Pay attention to the government supervision, strengthen external supervision and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Perfect enterprise eva

11、luation system, the parallel mechanism of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Improve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he implementation audit delegate system.Key words :Enterpris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Cause; Countermeasures 目录1 绪论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1 选题背景11.1.2 研究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及评价11.2.1 国外文献1.2.2 国内文献

12、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析1.3 文章的主要内容2 会计监督职能2.1 会计监督职能的概念及内容2.2会计监督的方法2.3如何更好的会计的监督职能2.3.1正视会计的地位,积极改善会计履行职能的环境2.3.2 实现会计职业管理社会化2.3.3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监督检查,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主管人员2.3.4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是执行会计监督制度的保证3 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3.1 企业内部审计力度不够3.2 会计法律不健全3.3 政府监督力弱3.4 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35 企业法制观念淡薄3.6 企业组织结构不健全3.6.1 独资企业的产权组织结构 3.

13、6.2 合伙企业的产权组织结构3.6.3 股份制企业的产权组织结构3.7 内部会计监督缺乏约束力3.8 社会监督的质量让人担忧,尚未形成较强的社会公信力4 对策4.1 加强内部审计力度4.2 建企业法制体系4.3 重视政府监督力量4.4 强化企业的文化建设4.5 完善企业考核体系4.6 改进企业组织结构4.7 加大国家监督力度,明确责任4.8 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经济警察作用4.9 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度1 结论6 参考文献致谢 1绪论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会计监督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通过自身的业务活动,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所进行的控制、调节和指导,是确保企业经济活动顺利

14、进行的重要手段,是整个社会经济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法对实行会计监督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按照本法规办理会计事务,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监督职能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现行经济监督体系不健全是造成会计监督不力的主要原因。我国现行经济监督体系是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的,在此过程中,有的难免不适应实际变化,出现脱节,不配套,造成执法困难。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到位,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平衡关系失衡,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对政府决策无足轻重,许多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国家却仍然追加投资,非但没有

15、使其重现生机,反而滋生了“等、靠、要”思想,这样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负盈不负亏,国家负亏不负盈,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对策1.1.2 研究意义会计监督涉及到各种利益关系,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监督的过程中,有责任也有义务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维护国家、所在单位和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对经济活动是否正确、合法的判断,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并做出恰当的处理。 总之,会计监督是一项涉及面极其广泛的经济基础工作,只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协同一致,才能将会计监督落到实处,才能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确保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健康地发展。1.2国

16、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及评价1.2.1 国外文献1.2.2 国内文献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析1.3 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我国而言国有企业的占有份额必须超过私有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相对我国现在的经济制度国有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就成了当今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让我们根据现在的企业现况谈谈我们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职能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内部审计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健全企业法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重视政府监督,加强外部监督建设;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完善企业考核体系,实行激励约束并行机制;改进企业组织结构,实施审计委派制度.2会计监督职能

17、会计监督是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全过程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规范性、完整性进行控制、考核和指导。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会计人员依据会计法赋予的职权,将会计法规定的各项内容适用于具体的人和事, 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监察、督促,落实法律规定应依法办理的业务内容。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8、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是指在经济活动之前,从考核经济效益出发,审查计划或方案的合理性,参与经济决策,同时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予以监督,防止发生违法、违纪的经济活动;事中监督是指审查各项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规定,根据有关预算的要求,揭示存在的问题,纠正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做法,提出改进意见,保证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的实施;事后监督是指利用系统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考核、加强事后的检查和评价,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会计监督涉及到各种利益关系,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监督的过程中,有责任也有义务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维护国家、所在单位和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利益。会计

19、人员对经济活动是否正确、合法的判断,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并做出恰当的处理。2.1会计监督职能的概念及内容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各单位的法定义务。会计监督可以定义为经授权的会计人员按照本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使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监督和督促,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会计监督的主体应该是经授权的会计人员而不是会计机构。监督是一种权力机制,会计监督的客体即监督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会计人员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手段全面反映企业活动,监督的依据是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国

20、家的法律法规是对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外部约束力量,监督的直接目的是为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服务,最终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经济管理处于新旧体制交替阶段,新的规章制度尚未健全和完善,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和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正在建立。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经营范围在不断扩展,经营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要求,但现行的核算制度与这些变化了的情况还不相适应。笔者认为,由于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因此,监督的内容应从核算工作开始。 (1)是要对单位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 原始凭证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最基本证据, 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也是保

21、证会计数据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关键。因此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是各单位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的重要环节。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是否有账外设账的违法行为,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费用、成本、利润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监督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职责,只有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对单位收支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才能堵塞漏洞,防止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2)是要看会计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监督各单位的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是否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3)是要

22、实现会计电算化。实现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是推行会计改革,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检查其使用的会计软件是否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 (4)是要监督检查各单位会计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从事会计工作必须持证上岗,这是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因此要坚决制止不懂业务的无证人员上岗。2.2会计监督的方法要加强对各项法规制度的学习和宣传,使之人人懂法,人人守法,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制,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作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

23、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应以身作则,带头执法,不得干预、阻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更不能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切实维护国家财经纪律,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不断提高执行财经法纪法规的自觉性,切实加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理顺会计工作关系,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完整,确保会计法和各项财经法纪的贯彻执行。根据当前会计工作状况,很有必要由财政部门配备专职的会计检查人员,对所属会计单位进行常年的循环往复的检查,促进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保证检查制度的正确执行。在内容上要侧重对会计资料和

24、财产的检查,主要检查凭证、账簿、报表等,核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真实。在方法上应侧重于凭证所反映的内容,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查对,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处理。2.3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2.3.1正视会计的地位,积极改善会计履行职能的环境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来看,会计监督应该是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管理者合法有效地完成受托责任,并利用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向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及利益相关者证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成果分配的合法有效性。但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真正发挥会计监督职能,除了需要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督,还需要财政税务部门、政府审计部门、民间中介机构甚至

25、司法监督部门对企业行为的监督与控制,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促使会计监督职能的正常运转。2.3.2实现会计职业管理社会化会计人员职业化管理指会计人员从业前必须通过财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证书。会计法已经作了明确规定,还对因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会计人员重申了处罚决定。由于会计人员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受法规制度和职业纪律的约束。不具备条件的人员,不允许从事会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从业人员的管理,并对每个会计人员的从业成绩、执业执行情况做出完整记录并定期进行考核。2.3.3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

26、德和敬业精神的监督检查,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主管人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等内容。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工作,在我国还刚刚开始,实践不多,经验也有待积累,因此,有必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监督和检查,主要是监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同时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逐步树立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良好风尚,这样才能维护好会计职业的社会形象,增加会计监督的力量,财务管理工作更需要有合格的总会计师、财务科长等财务主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财务主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应做好对财务主管人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业务

27、理论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的考核和培养,达到全方位的综合性素质,保证会计工作秩序不乱。2.3.4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是执行会计监督制度的保证内部审计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单位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自觉遵守财经法纪,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提高经济效益。3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3.1企业内部审计力度不够企业内部审计力度不够,独立性差会计监督机制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28、内部审计制度.我国内部审计职责定位较模糊,既要求企业管理当局配合审计人员工作,又要求内部审计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服务,这种职责不明的工作性质使内审人员进退两难,使审计工作质量因资源被严重浪费而大打折扣,极大地限制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准确定位.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严重不足,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组织形式以及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缺乏专业素质,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影响2.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是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内部审计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是否具备充分独立性有关.企业内部独立性的缺乏进一步使内部审计丧失了应有的地位和职责权限.3.2会计法律不健全会计

29、法制体系不健全,内部监督力度不够新实施的会计法虽明确了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法律地位,但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迟迟没有跟上,致使新会计法在执行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之已出台的法律制度执行力度不足、监管与惩罚力度不足、惩罚对象不明确、执法效果不明显等,共同导致体系监管制度上的缺陷.另外,由于保护财会人员合法权益的规定过于笼统,监督者与被监督者间职责模糊、监督者监督效力低等症结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使执行会计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监督性大为削弱.法制建设滞后,不能形成严明的执法效果。这些年来,国家在法制建设上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然而,在市场经济尚未完善

30、的今天,立法工作还相对滞后,不少经济活动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主要表现在有些必要的专门法律尚未出台,而已出台的法律法规的某些条款与现实要求存在很大距离,使会计监督难以落到实处。如对于上市公司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证券法只对处罚造假者做出了法律规定,却没有明确造假者对信息使用者损失的赔偿责任,而且处罚的力度也很有限,难以起到威慑的作用。又如会计法中,将保证企业会计资料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即会计责任同时赋予了企业领导人和会计人员,这种将一种责任同时赋予多个主体的做法,在实践中必然会造成谁都负责任,谁又都不负责任的结果。法律本身的疏漏不仅给违法人员以可乘之机,执法机关也因缺少具体标

31、准而难以操作。执法不严主要表现在对会计法律法规宣传不力,执行不力,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使得这些法规对违法人员没有约束力。而会计人员则认为难以用其保护自己,因而,在依法还是依“旨”的矛盾中,往往选择后者。3.3政府监督力弱政府监督力度弱、监督形式化政府监督是企业监督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国已形成了包括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政府监督机制,但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其监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3.监督部门之间缺乏横向信息沟通,管理分散,未能有效形成监督合力.多年工作中形成的惯性和政府职能转换时72期对新政策把握不准,使政府会计监督弱化.政府监督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部

32、门自律监管程度不高,部分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使得社会监督力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国家监督机制不健全,不能形成有效的外部制约作用。我国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监督,如财政监督、税收监督、审计监督,应该说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国家监督中存在部门多头监督的问题,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都有相应的监督权,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加之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而且各职能部门权责脱钩,即只重权利,不重责任,只注重我能管的对象,我应管的范围,却不管因工作失误而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出了问题就相互推委。再者,接受地方政府领导的财政、税务机关更多的是为地方利益考虑,对与地方

33、经济有密切联系的企事业单位往往制约不够,在进行监督时,深度及力度就打了一定的折扣。3.4企业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由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度小,稽查范围有限,奖惩缺乏制度化,致使部分会计人员对于会计监督执行力度不够,以偏概全的情况屡见不鲜,编制假帐、报表和税目等现象时有出现.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直接导致会计监督软弱无力.网络技术在财务体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现任会计人员由于自身专业素质等难以驾驭复杂的网络技术,造成会计监督弱化、工作秩序混乱.3.5企业法制观念淡薄企业法制观念淡薄,单位领导人易于越权会计信息逐渐被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

34、所重视,也是政府部门进行统计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很多企业为了躲避政府监督,篡改会计数据,假造账目账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偷税漏税、业绩作假等,严重影响正常社会经济秩序4.企业单位领导人自我约束意识不强,现行会计机构的设置和领导体制还不完全具备会计人员监督企业管理者所必需的独立性.管理者为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乱提费用、成本,虚报收入等,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人,不能独立行使会计监督职能,导致会计监督机制失效。3.6企业组织结构不健全企业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失调公司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是管理控制和交易控制的基础和前提.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往往忽视内部控

35、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重核算轻管理,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及与现行核算的不配套,使决策层、管理层和业务层间前后不衔接,缺乏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导致内部控制失调,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发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过程中,会计监督之所以出现“弱化”问题,其症结在于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制度已经在发生变化,而作为微观经济管理体制组成部分的会计监督,变化相对滞后。现代工商企业,其会计制度和组织制度仍在不断的创新之中,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组织与会计之间的紧密关系依旧存在。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涉及企业深层次改革的一场组织制度创新,而在改革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国有企业现代公司制度改造的一个特

36、殊难点就是,在转轨时期,传统的国家集权和直接经营的产权结构已经打破,但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仍未到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法为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会计和组织基础。从形式上看,两种制度与国际惯例已经相对接近了。然而,正像西方企业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一样,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决非一蹴而就之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困难,一方面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新的会计制度和公司法的实施,现代企业再也不是传统的企业;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秩序的不规范,又使得代理人(企业经理)产生不了科学组织和管理必要的压力和动力,使目前我国的企业制度远远达不到市场经济的要求。当前企业会计出现的信息反映

37、失真、会计监督弱化固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鉴于企业组织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关系,我们可以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会计行为的企业产权制度。为此,我们可利用企业产权理论,通过分析不同企业产权组织与会计的内在机理,进行剖析会计监督弱化的深层原因。企业产权组织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独资企业制、合伙企业制和股份公司制。3.6.1独资企业的产权组织结构 由图1可知,独资企业的产权主体是唯一的,而且企业业主既是企业产权的所有者,又是产权运行的管理者,集剩余索取权与监督权于一身,形成了一种最有效的(产权)制度安排。独资企业的特点在于通过监督而提高的劳动效率所带来的收益全部归业主(监督者),而不是在全体成员之间分配,这是

38、独资企业实施有效监督的动力所在。由此可见,独资企业的会计人员直接接受所有者的监督,并以所有者的利益为核心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业主 雇员剩余索取权监督权 图1 独资企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图3.6.2合伙企业的产权组织结构合伙企业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共同监督和管理企业,并按出资或有关契约规定来分享剩余财产的企业组织制度(见图2)。合伙企业与独资企业一样,剩余索取权与监督权集所有者于一身,会计人员的行为取向依然受所有者支配,所以,合伙企业会计信息的反映与监督亦以所有者利益为核心。它的会计核算除依据产权结构、所有者权益,按每个合伙人的权益分类核算,设立每个合伙人单独的提款账户,从而控制其提

39、款是否符合合伙契约所规定,在资金缺乏时,可向合伙人借款融通,并设“借款账户” 进行核算外,其他方面均与独资企业会计核算、监督相类同。合伙人合伙人合伙人雇员剩余索取权监督权 图2 合伙企业的产权组织结构图3.6.3股份公司的产权组织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持有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享有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这种产权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发生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即拥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们

40、不再直接监督其他要素所有者的行为,而改由一批职业的支薪经理们从事这些活动,并由股东代表组成的董事会来领导。这一产权分离对企业产权制度来说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并导致管理控制型企业的大量产生,公司的经济命脉实际都操纵在公司管理层,难免管理层对市场判断产生误差的时候,这就直接导致了经营决策的失误,然而管理层对公司经营管理权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导致会计监督职能也会倾向经营决策者,从而导致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3,7内部会计监督缺乏约束力内部会计监督缺乏约束力,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应该说,我国早就已经建立了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例如重要岗位人员职责不相容制度、会计与出纳不能由同一人担任等制度就是内部会计

41、监督制度的具体表现。这些制度对保证相关人员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要求完成各自的任务并避免腐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企业领导人员却不能形成有效的约束。会计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这赋予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本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神圣职责。但由于会计是企业领导任用的,会计人员的任免、升迁、奖惩都是由企业领导决定的,这使得会计人员在各自的企业集体中不具有独立地位,特别是其利益关系往往依附于本企业和本企业领导人。一方面,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内部人”,与企业的利益有一致性,会计人员对企业的所有会计业务进行全面监督,不可避免

42、地要接触到自己个人的利益,个人利益面前,将直接考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思想觉悟;另一方面,如果会计人员坚持原则制止违规财会行为,可能会面临领导的刁难,甚至打击报复。除非出现大的意外,外部监管部门一般不会出面解决会计人员因坚持原则而遭到打击报复问题,形成了会计人员“顶的住的站不住,站的住的顶不住”,从而削弱了会计人员坚持原则的积极性。因此,会计人员大都采取了消极态度,大大削弱了内部会计监督职能,致使国家大量的资金通过会计人员的手无声无息地流入不法渠道,使国家财产和社会公益受到严重损害。3.8社会监督的质量仍令人担忧,尚未形成较强的公信力社会监督的质量仍令人担忧,尚未形成较强的公信力。以注册会计师

43、接受委托,依法对被审计企业进行审计为代表的社会监督,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而出现的。社会监督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正性而得到法律的认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是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者。但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严格的规范和管理,部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出于自身的利益,争抢业务,往往过分地顺从被审企业的要求,审验质量差,签证可信度低,起不到应有的公证、监督作用,有的注册会计师在利益的驱动下甚至为企业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这无异于为企业内部经营者的会计作假开了“绿灯”,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4对策4.1加强内部审计力度加强内部

44、审计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内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实现其职能,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条件5.企业内部必须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使其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在领导层次选择上要提高内审机构的直属领导层次.直属领导层次越高,其独立性就越强.通过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改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明确内部审计责任.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不仅决定内部审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直接决定审计报告的质量.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是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的最根本保障,应当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精通财务知识和审计技巧,具备一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加强

45、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保证监督效果。如前所述,由于会计人员不具有独立地位,其利益关系依附于企业领导,从而使其监督软弱无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消除企业领导与会计人员之间密切的利益关系,由企业所有者掌握会计人员的任免、升迁、奖惩,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地位。具体方法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取消公司经理提请聘任或解聘公司财务负责人的权利,采用由公司董事会直接聘任或解聘公司财务负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的办法。对于一般会计岗位上的会计人员,则由企业财务负责人聘任,并决定其报酬。这样就使得会计人员在行使其对企业的会计监督职能时不必考虑与企业负责人之间是否存在利害关系,从而有效地防范企业负责人的违

46、法行为。另外,董事会在聘任企业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时还应当检查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密切的利害关系。如果存在利害关系,则更换财务负责人的人选,这样才可以保证在企业负责人与会计人员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防止他们联手进行违法违规活动,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监督。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可以采用类似的聘任程序,只是单位财务负责人应当由上级财政部门聘任或派遣;对于国有独资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可以由国有资产管理局聘任或派遣。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单位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之间的互相制约和财务负责人的专业性,从而形成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此外应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企业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在工作中,一些企业领导人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他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就一推了之或者找个替罪羊,减轻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企业负责人,他应对本企业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这样就加强了企业负责人为企业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人员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4.2健全企业法制体系健全企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