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特点2.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283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特点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业特点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业特点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业特点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业特点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特点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特点2.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 试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特点答: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业的特点:从农业生产过程可以看出,农业生产是三类基本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一是生物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二是自然环境,如土、水、光、热等;三是人类借助劳动手段进行的社会生产劳动。这三类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农业生产具有了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根本特点。由于农业生产中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且密不可分,由此而派生出农业不同于工业和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若干具体特点,主要是:1.土地是农业中

2、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利用各种自然力的基础是土地,农业生产分布在广阔的土地上,人类的农业活动也主要通过土地而对动植物发生作用。2.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会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现代工业物质文明和加工制成品不断进入人们的生活消费领域。3.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由于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人们的生产劳动要通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而起作用,人们的劳动成果也要通过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来实现。因此,人们必须认识和遵循动植物的生命活

3、动规律,按照其生命活动周期进行生产活动,如按季节播种、按季节收获。4.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由于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在土地上进行,而土地的位置是固定的,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只能在广阔的土地上分散进行。同时,农业生产中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依靠光合作用而获得自然界的物质能量来完成,这就有一个植物叶面的采光面积问题,生产中植物种植越分散,采光面积越大,则从外界获得的物质能量越多。此5.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业生产时间是指农业自然生产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这一时间要受到生物生命活动规律与周期的约束,要受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的制约,一般生产周期长,则生产时间持久。6.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

4、重风险由于农业生产大多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而自然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具有不可控性,使得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特别大。7.农业生产的成果要在最终产品中体现出来农业生产是人与自然结合的事业,其整个生产中有多种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联合发挥作用,共同促使生产过程的完结,农业生产的成果要在最终产品中才能体现出来。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方面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效果很难测定,另一方面人类的等量劳动投入在农业生产中难以得到等量效果,使农业生产成果的分配不能完全按照生产要素投入进行计量分配,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更为复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多重贡献和多种功能

5、,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一)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直到目前为止,维持人类生理机能所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只能依靠农业。(二)农业是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独立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曾经是人类社会的唯一生产部门。(三)农业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是一国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体。 (四)正确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客观规律“超越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

6、的基础。”从这一意义上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普遍的经济规律。二、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贡献。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经典分析,农业对经济发展有四种形式的贡献,即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1.产品贡献2.市场贡献3.要素贡献(1)土地要素的贡献。国(2)劳动力要素的贡献。(3)资金要素的贡献。4.外汇贡献二、简述农业经济管理及农业经济管理的四个要素和特点 农业经济管理是属于中观经济管理层次的部门经济管理。具体地说,农业经济管理是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预期目的,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调控、监督等二采区的一系列方式、方法

7、和手段的综合,是管理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具体运用。 作为中观层次的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既有与宏观层次的国民经济管理和微观层次的企业管理一样的管理特征,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从管理者来看,农业经济管理的主题是国家,具体管理职能由代表国家的政府有关部门即中央政府中的农业部和各级地方政府中的农业委员会来履行;从管理对象来看。农业经济管理的客体是农业经济的整体运行,重点是农业经济的总量增长和农业结构调整;在管理目标上,农业经济管理是为了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供求平衡的基础上,通过促进农业增长和不断优化农业结构,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管理行为方面,农业经济管理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

8、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试产机制作用于农户和农业企业而进行间接调控。农业经济管理的特点:1)、土地在农业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土地的公有制决定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性质。2)、由于我国地域地形差异较大,从而决定了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的仿佛形式呈现出了强烈的地域差异性。3)、农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农民。三、试述农业政策的特点、作用及农业政策评估标准(一)、农业政策的特点: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党和国家需要制定各种农业政策,用以指示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指导农村市场经济的运行,为拟定农业发展计划和对农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农业政策是党和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缓

9、解所制定的各种重大措施和行动准则。一项政策的制定往往具有阶级性,原则性,系统性,实践性,相对稳定性,及又有一定的阶段性。第一,农业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党和国家来制定的。农业政策反映了领导阶级的意志,目的在于实行农业现代化,体现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因策,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属于上层建主范畴。第二,农业政策有客观的依据。它虽是主管制定的,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必须依据经济规律的要求,必须适应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条件,所以他必须具有科学性。第三,农业政策具有指挥和调控的管理功能。农业政策本身也是管理和调控农业经济的手段,它能指导农业经济按政策目标运行;有小弟适当集中财力、物力、

10、人力用于最关键的环节;监督农业经济活动,抑制不利于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行为。另外,农业政策的特点还体现在内容上的纲领性,调整范围上的广泛性,具体应用上的灵活性,政策效力上的有限性。(二)、农业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指导作用,即通过确定农业发展的宏观方向,为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微观主体提供宏观指导。通过农业政策的指导作用,把微观农业主题的行为统一于农业发展的宏观方向,从而减少甚至消除微观农业主体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盲目性,提高整个社会农业经济活动的效率。2. 协调作用,即协调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农业发展会遇到各种各样,如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矛盾

11、,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矛盾,农产品供求之间的矛盾,农业增产及农民增收的矛盾,生产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要依靠农业政策。由于政策规定了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原则,提供了解决各种矛盾的基本规范,因而农业政策就成为解决农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和贯彻各种政策,使农业发展的各方面关系达到协调,是农业政策作用的重要方面。3. 激励作用,即通过政策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的积极性如何,对农业发展影响极大。如果农民缺乏积极性,即使其他条件再好,农业也很难发展。而政策则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政策通过对物质利益的调整,给农民以恰当的物质利益刺激;通过对产权关系的

12、调整,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不受侵犯;通过对价格关系的调整,使农民能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等。这些都能给农民以激励作用,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农民的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等,都广泛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都是农业政策激励作用的体现。4. 调控作用,即通过各种政策,实现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市跳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如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投入政策等,都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痛,如产业政策对农业发展方向的调控,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对资源配置的

13、调控等。正是由于政策的调控功能,使得政策成为试产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农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5. 约束作用,即政策对经营主体的行为所形成的某种限制。由于政策是一种规定性,所以任何政策都具有一定的限制功能,这种限制功能就是政策的约束作用。如环保政策对生产者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的约束,土地政策对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约束,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对耕地非农化现象的约束等。从理论上讲,农业政策的也u树功能是农业政策发挥其所有作用的基础,如果失去了约束功能,则政策会失去效力。一个完整的农业政策过程包含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四个环节,即政策制定、政策的实施、政策的评估和政策的调整。农业政策从制定、实施、评估进而到

14、调整是政策运行过程的一般规律。(三)、农业政策评估的标准:四、试述农业产业化的内容和主要经营形式农业产业化的内容: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就是,改造传统的自给半自给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使之和市场接轨,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具体如下:1.布局区域化:农业布局是农业在地域上的分布与安排,主要立足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确定主要产业,集中连片科学生产集约经营,促进主要

15、产品上规模、档次、水平。形成一乡一业,一业一专,一村一优,建立商品基地达到产业规模。2.生产专业化:生产专业化是指围绕某种农产品的生产培育,将种、养、加过程和产、供、销环节联为一体的专业生产经营系列,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一体化协同相结合,使每一种农产品都将原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制作成为最终产品进入市场,从而有利于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3.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市场是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由于生产和销售国际化发展,任何农产品国际贸易整张中,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增长略慢于发达国家,而农产品进口额的增长快于发达国家,不少发展中国家从鼓舞出口国转为谷物进口国

16、。近年来,世界各经济主体进一步相互参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一个新的统一大市场正在加速形成之中。4.经营规模化: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是农业实现产业化的保障。5.管理企业化: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不论采用什么组织形式,都需要用现代化企业制度进行规范,严格实行经济核算,做到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讲求效益。在这方面,需要借鉴工业企业管理的经验,对农业生产经营进行管理6.服务社会化: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其基本内容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上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如墨西哥的锡那罗亚西红柿生产协会就是为生产西红柿的农户设立的系列化服务机构,而且它还对西红柿的产销形势、政府政策、市场动向

17、、生产技术等问题及时准确地向农户提出意见和建议。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营形式:按公司+农户组成的功能分,(1)、龙头企业带动型:供销社(流通企业)+农户;加工企业+农户工厂+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业大户+农户农场+农户(2)、市场带动型:主导产业产品带动型 中介组织联盟型 科技实体启动型五、试述新阶段新疆农业发展四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第五题 试述新阶段新疆农业发展四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粮食主题阶段(1978-1989);棉花主题阶段(1990-1998);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阶段(1999-2008);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阶段(2009-至今);第一阶段、

18、粮食主题阶段: 特点:1.以粮为主,兼顾向禽、果、棉转变 2.新农业发展战略以农业为基础以粮食为中心,争取全面发展 3.编制了“新疆种植业区域规划”特点:1.实施自治区八五计划战略 2.新疆农业重点发展棉花以外还有瓜果、粮食、桑搀、油料等 四大基地:粮食基地 棉花基地 糖料基地 瓜果基地第二阶段、棉花主题阶段特点:1.自治区把握规划提出“一黑一白”战略 2.新疆农业重点发展棉花产业 此外有粮食、糖料瓜果等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的布局:1.北疆北部经济区2.北疆北部区域-北疆西部区3.天山北坡经济区4.新疆西南经济区5.南疆北部经济区6.东疆经济区第三阶段、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阶段特点 :1.制定了

19、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扶先发展最有优势的地区,具有特色的产品产业的新战略2.提出了发展现代化农业四大基地建设的要求逐步形成了大产业、区域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新疆农业区域结构形成的格局:1.天山北部经济带2.粮食主产业3.棉花基地4.特色农产品产业带5.林果业产业带粮食主产区:食用粮 专用粮 特色粮 饲用粮;棉花生产区:发展优质高产棉区,压缩种地棉产区,退出非宜棉区棉花产业带:南疆优质陆地棉区, 南疆昌荣棉区,北疆陆地棉区林果业基地:特色林果主产区,时全水果基地,鲜食和酿酒葡萄优质特色林果基地畜牧业基地:肉羊基地,羔皮羊基地,乳肉兼用,奶牛基地第四阶段: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特点:1.自治区党委提出加快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加快建设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体系,加强外销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农业品牌化战略2.办好上海、北京、广州、乌鲁木齐四大展会,借助中心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华北、东北、华南地区3.以瓜果、蔬菜、畜禽和其他特色农产品出口为突破口,积极开拓国际高端市场把新疆发展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中转集散地、加工基地、区域性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