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管制对元器件供应链的影响及对策.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292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管制对元器件供应链的影响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口管制对元器件供应链的影响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口管制对元器件供应链的影响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口管制对元器件供应链的影响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口管制对元器件供应链的影响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管制对元器件供应链的影响及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国高科技出口管制对元器件供应链的影响及对策上网时间:2008年05月01日 作者:吴振洲,董事长兼总经理,驰创电子有限公司 窗体底端美国最新通过的“2007年出口管制法案”修改了1979年的“出口管理法案”,并确定执行这一方案的主要机构是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为实行更严密的管制,该机构耗费巨资制定了一套严密完整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的出口管制规定(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 EAR)。EAR通过数千页精心设计的文件、数据和制度,从流程、分类、法制和国别将个人和组织的出口行为进行区分,将所有涉及到美国原产地和美国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都纳入了管制范

2、围。 这一法案的推出改变了美国元器件产品及技术出口到中国的游戏规则,将对从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元器件供应链造成很深的影响。为帮助大家对这一制度有更深的认识,寻找更好的应对措施和及时调整好自己的供应链,笔者作为元器件分销行业的从业人员,这里将自身经验和对这一制度的认识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管制的具体内涵和限定 美国的高科技出口管制EAR,简单的理解就是对出口的产品、目的地、客户和产品的最终用途进行明确的解释和限定。具体解释和限定如下: 1.产品:通过ECCN(出口控制分类编码)针对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的类型和性能进行系统的分类和编码; 2.目的地:美国BIS制定的CCL(商品控制清单)有上千页之多,它

3、对不同的ECCN产品编码,按照产品和技术性能对不同国家和用途实施不同级别的控制,对其出口操作做出明确规定; 3.客户:通过BIS的政府网站,明确规定什么样的个人、组织和机构受到出口制裁; 4.最终用途:对于军用,特别是核试验与核活动、导弹系统与无人驾驶飞行器、生化武器等产品和技术的用途实行严格限制。 ECCN的编码通过五位基码和后缀码来辨识。基码的编织规则是:第一位是数字,为商品控制类别号,共分十类,对元器件来说主要是:3电子/4计算机/5电信和信息安全/6激光和感应器/7导航和航天;第二位是字母:A为设备、组件、零件,B为检测设备,C为材料,D为软件,E为技术;第三、四、五位为数字,具体说明

4、出口控制理由:000-009为国?全(军品两用控制)、100-199为导弹技术、200-299为核不扩散、300-399为生化武器、900-999为海外政策(包括980-98?为短缺和犯罪控制、990-999为反恐和联合国制裁等)。后缀的具体规定则在明确基码后查CCL的文件,CCL将美国以外全球国家分为四类:A类为美国战略合作伙伴、B类为较少限制国家和地区(如香港)、D类为受关注的国家(如中国)、E类为支持恐?主义国家(如古巴、伊朗和利比亚等)。 流程操作的四个步骤 从出口流程管制来说,美国的出口商必须知晓自己经营产品的ECCN号码或产品及技术的性能,然后查询CCL对应的文件看是否符合进口国和

5、最终用户的出口限制规定。就美国高科技出口管制的流程来说(见图示),具体有四个步骤: 首先,判断出口产品或技术的ECCN号码,如果出口的产品和技术属于EAR范畴,却在CCL列表中无具体对应,则为EAR99型号(绝大部分产品属于该范畴),属于普通管制,对于中国一般客户都可放行。 其次,对于不是EAR99的ECCN号码,则要判断它是否对黑名单中的个人或组织限制出口,判断它是否对进口国限制出口。如果不限制,则为NLR(No License Required),不需要申请出口许可,否则要进入下一个流程。 第三,即便ECCN号码对应的出口属于需要许可证的类别,仍可通过检查有无“许可证例外”(License

6、 Exception)来确认可否免除申请许可证。具体的检查办法是看CCL对于具体ECCN号码的详细规定,它通过国家类别GBS、货运金额限制LVS和仅限民用CIV等方式来规范出口。 最后,如果上述流程都没有通过,则必须向美国工业安全局(BIS)申请出口许可证。出口许可证通过美国在进口国的对应机构和美国BIS的分支机构协作下办理。比如在中国,进口商必须向中国商务部递交进口许可证申请,同时由美国出口商在美国向BIS递交出口许可证申请。一般办理时间在三至六个月不等。 美国的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无所不包,过程繁复,惩罚严厉,一时间人人诟病,而且许多美国产品和技术的生产厂商、分销商、进出口商也人人自危。这

7、里影响最大的当属元器件行业。按照美国BIS公开的信息,Hittite Microwave因违规出口微波固体放大器被罚22万美元;Lattice因向中国披露技术和出口敏感逻辑器件及资料被罚56万美元;美国的华人公司Manten Electronics因违规向中国出口敏感元器件4名华裔雇员被判处18到44个月监禁,并罚收非法出口所得利润39万美元;而深圳人Zhaoxin Zhu在2004年5月6日因违规出口受限的卫星与雷达技术被判处2年监禁。 针对中国市场的特别限制 综合看来,近年美国政府的高科技出口管制在立法上提升了出口管制的机构级别并加大了违规惩罚力度。违反EAR规定的,民事处罚的罚金最高可达

8、单个案子上百万美金,2006年3月9日以来的纪录每个案子平均5万美金,刑事处罚则包括监禁并列入黑名单。美国政府的高科技出口管制,在操作上系统建构了一个EAR-ECCN-CCL管制体系,在控制对象上由产品和技术的原厂扩充到分销商和进出口商,甚至包括任何涉及出口的组织和个人;在出口方式的控制上由单纯的实物贸易的海陆空控制扩展到互联网、通讯、和私人邮件及私人交往。这一严苛的管制措施,对中国从美国的高科技进口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是美国高科技出口的重要市场,2006年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增长44%,达177亿美金,超过美国对俄罗斯、印度和泰国三国高科技出口的总和。同时,中国也是美国高科技出口管制产品最大的采

9、购国之一。2006年美国签发的出口许可证,约10%是给中国的终端用户。 针对中国,美国BIS在2007年6月还特别发布了高科技出口的中国政策,宣称为了“加强对中国的安全贸易”,目的在于推动民用高科技产品贸易并限制中?军工建设 。该条例推出了“合法终端用户”的验证制度VEU,规定中国公司诚信进口和拥有良好管制纪录,可获批重复从美国采购特定受限产品和技术,而无需多次申请许可证。但据笔者所知,该制度推行以来,去年只有五家中国公司通过VEU终端用户的验证,成为“合法终端用户”,分别是应用材料中国公司、波音公司旗下合资企业Boeing Hexcel AVIC I、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国家半导体

10、公司和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针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管制的政策,美国政府还对20类31项ECCN军民两用的型号出口到中国市场做出了军用限制,需向美国BIS申请出口许可方可运往中国。这20类高科技产品包括贫化铀、碳纤维、非常温下操作的通讯系统、无线通讯系统、惯性制导系统、镭射和光感纤维等类别。具体在元器件方面,有下列ECCN受控型号: 3A292.d:一定频段的示波器; 3A999.c:脉冲功率系统零件; 4A994:速率超过0.50 teraFLOPs的超级计算机系统; 5A991.a:常温外的电信设备和零件; 5A991.b.7:使用正交幅度调制系统无线电设备; 5A991.f:相控阵天

11、线; 7A994:空间通讯和组合导航技术; 7B994:一些航空生产和测试设备; 8A992:一些水下设施和零件。 对中国管控的产品,如为民用则无出口限制。美国BIS副局长Mario Mancuso明确表示:“我们鼓励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但同时也要防止中国暗中进行迅速的军事现代化。”相对来说,美国2007年颁布的对中国管控的产品比198?年对中国停止军售以来的规定范围缩小了,但实际上规则更加明确和管制更严。 从某种程度来看,美国出口管制的直接对象是中国。BIS执行机构OEE在海外有五家分支机构:北京、香港、阿联酋、莫斯科和新德里,其中中国占两家。细心的人如果查一下美国政府公布的黑名单,从里面的中

12、国和香港公司名字及中国人的拼音名中也能看出一些蹊跷。 出口管制下的应对举措 具体到中国市场的元器件分销和采购,从目前来看,美国的出口管制暂时还没有直接影响到中国市场。市场上除了一些中高端元器件不如之前好采购以外,其它方面并没有明显的感受。但中国是美国受控型号元器件最大的采购国之一,一些国防和军工领域的采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前面列出的ECCN型号,基本上只要是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分销商和出口商都不愿意做。笔者所在的美国分公司目前的做法是将所有元器件型号的ECCN号码查出,逐一列明在出口货单和发票中,绝对排除违反EAR规定的产品出口到中国,并由ECCN专员和发货人签字保证遵循EAR规则。针对民用的高

13、科技产品,则要求国内的客户签署“产品民用保证书”,否则美国供应商不能销售给我们。 就笔者所知,作为元器件进出口商,除了严格遵循EAR规则和认真执行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外,别无他法。对于采购和进口美国品牌的元器件管理,笔者有以下四条建议: 1.熟悉EAR规则。越早熟悉EAR规则,越容易抢占先机。同时,原来美国一直通用的元器件军标号可能将被ECCN替代,因为这套标识体系不如ECCN更精明、更科学。我估计,用不了几年,元器件型号将会采用双标制,特别是美国的品牌,一个为原厂的型号,一个是美国的ECCN号。 2.善用NLR、许可证例外和VEU等EAR规则。不要简单看到美国供应商说是出口限制的产品就停止采购

14、,因为美国对于高科技的民用是放宽出口的,相对于民用产品制造商及分销商,只要符合EAR的出口程序,受到的冲击不会太大。 3.遵守EAR规则。我强烈建议任何涉及美国高科技产品进出口的公司成立ECCN控制小组,定期学习BIS最新法规,收集和审查进出口产品的ECCN号码以确保无违规风险。最好能升级内部软件系统,将ECCN审核加入订单审批流程。此外,还要在出口申报单据中列明全部产品的ECCN号码,并做好文件归档工作备查。 4做偏冷门、中高端元器件的分销商要小心!美国国内已经发生FBI持枪进入数家元器件独立分销商调查的事件。而且安富利、艾睿、富昌、Digi-Key等授权分销商也有专门的律师负责本公司及其客户遵循EAR规则,并修改流程以配合ECCN制度。香港政府也对微电子产品进口香港实行了ECCN的核查管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