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298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 要:哈尔滨冰雪旅游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冰雪旅游产业链初步形成。但是目前制约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冰雪旅游产业链尚需完善。从研究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研究的特殊意义着手,总结了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67-02 一、研究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具有特殊意义 一是冰雪旅游是哈尔滨市的旅游重头戏,虽然哈尔滨旅游业正在朝四季皆荣的方向发展,但是冰雪旅游

2、自始至终都是我市旅游业的重要支撑。二是国内外冰雪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提升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迫在眉睫。三是存在制约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冰雪旅游虽然是哈尔滨旅游业的起步者,但仍然暴露出冰雪旅游产业链过短、产品重复开发、冰雪旅游产业要素存在短板等问题。 二、哈尔滨冰雪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依托类型丰富的冰雪旅游产品,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产业链已经形成 哈尔滨冰雪旅游从最初的冰灯逐步发展至目前的冰雪联动、冰雪观赏、冰雪娱乐、冰雪经贸齐头并进的局面。 1.观光类:冰灯和雪雕,他们诞生在哈尔滨,多年来一直是哈尔滨的主打产品,极具地方特色,是其他冰雪旅游城市所无法超越的。 2.运动休闲类:分为冰上

3、运动休闲项目和雪上运动休闲项目,包括滑冰、冰壶、冰帆、冰钓、滑雪、雪橇、雪地摩托等种类。 3.节庆类:包括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黑龙江国际滑雪节。1985年创办的冰雪节,2001年升级为国际性节庆,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1998年举办,不仅使哈尔滨滑雪旅游快速升温,更是促进了滑雪成为哈尔滨冰雪旅游的主项目之一。 4.游乐类:冰雪主题游乐园主要有三个,冰灯艺术博览会主要展示冰灯艺术,是冰灯的发源地;雪雕艺术博览会主要展示雪雕艺术。冰雪大世界创办于1999年,是世界顶级的冰雪主题游乐园。就冰雪主题游乐项目而言,哈尔滨在全国独占鳌头。除主题游乐园外,其他冰雪

4、游乐项目也极为丰富。从传统的打雪仗、滚雪球、狗拉雪橇、冰爬犁到新兴的雪地摩托、滑轮胎、冬泳,可谓一应俱全。 (二)哈尔滨是中国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的发源地,冰雪旅游品牌众多,知名度较高 哈尔滨冰雪旅游始于1963年,到2013年已经发展了半个世纪。经过五十年的摸索、锤炼和发展,冰雪旅游已经成为哈尔滨旅游业的拳头产品。三大冰雪主题公园特色鲜明、地域文化典型。连续举办29届的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节庆和最具创意的节庆。 (三)冰雪旅游市场持续走高 图1 第18届28届年冰雪节旅游人数增长情况 图2 第18届28届冰雪节收入增长情况 从图1和图2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出旅游人数和旅

5、游收入两大指标连年上涨,说明哈尔滨冰雪旅游市场状况良好。但是从客源构成来说,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客源以国内游客为主,国内游客所占比例高达99%。这说明我们的国际影响有所减弱,国际客源正在被截留。与国际冰雪旅游名城尚有一定差距,提升冰雪旅游档次、持续发展国内客源、加强国际客源的开发是我们不二的选择。 (四)冰雪旅游服务日趋完善,主要体现在吃、住、行、购等四大冰雪旅游产业要素中 1.饮食。冰雪饮食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冻食是其典型的代表。而随着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在哈尔滨的发展,冰雪饮食逐渐具有了冰与雪的文化特质。20世纪30年代,就出现了以冰雪命名的饮食。第三届哈尔滨冰雪节期间,江南春饭店为冰雪节专门

6、举办了烹饪技术大奖赛,推出“冰城八景”,“雪花冰点”等180多种冰雪饮食食谱。目前哈尔滨冰雪饮食包括冰雪风味小吃、冰雪宴会食谱和冰雪饮料三个部分。 2.住宿。截至2013年5月,哈尔滨五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25家,三星级51家,二星级9家。除此之外快捷酒店数量众多,如家连锁酒店在哈尔滨有20家分店,七天连锁酒店在哈尔滨有10家分店。可以说哈尔滨的住宿供应状况良好。但是在冰雪旅游旺季,依然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3.交通。哈尔滨作为中国最北部的省会城市,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区位条件优越。截至2013年9月末,哈尔滨已开通直飞国际航线18条,国内航线百余条;京哈、哈大、滨绥、拉滨、滨洲等5条铁路在

7、此并轨。2012年12月哈大高铁的运行,促进了东北三省人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 4.购物。哈尔滨特色购物包括红肠、面包、啤酒、冰点、东北山珍、亚麻制品、皮草及俄罗斯商品等,具有冰雪符号的特色旅游纪念品也在近些年问世,如麦秸画、冰雪刺绣、冰窗花艺术品、冰灯雪雕的艺术品等。 三、制约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措施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冰雪旅游发展基金投入少、宣传促销资金严重不足,缺乏对旅游企业的鼓励政策。2001年,长春冰雪旅游接待人数为239万人次,哈尔滨为249.6万人次。哈尔滨冰雪旅游1963年开始,长春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利用近四十年

8、达到的成就,长春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当然其中不乏来自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影响,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的支持力度,长春市从产业角度发展冰雪旅游,还专门针对旅游项目建设用地、旅游企业税收、旅游商品研发等方面出台了优惠和奖励政策。可见,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2.冰雪旅游产业链上游发展落后。处于冰雪旅游产业链上游的冰雪装备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冰雪旅游的发展速度。哈尔滨市的冰雪装备生产企业多生产雪具、雪服、冰鞋、滑雪板、滑雪手套等,而生产缆车、索道、人工造雪系统的企业欠缺,主要以进口为主。如2008年和2009年举办的全国冬运会和大冬会,组委会共

9、投入9000万元人民币购置竞赛器材,只有1000多万元用于购置国产器材。而我们有庞大的冰雪旅游市场,却不能自给自足,这不能不说是缺失和遗憾。 3.冰雪旅游产业链下游存在短板。主要表现在冰雪旅游景区不仅门票持续上涨,而且专吃门票。以滑雪场为例,每年哈尔滨滑雪场接待众多中外滑雪者,但是游客的消费基本都集中在滑雪场的门票、住宿和饮食上,而滑雪器材、滑雪服装及与之相关的滑雪装备等消费潜力并未挖掘出来。购和娱的消费水平较弱成为冰雪旅游产业的短板。 4.滑雪场等冰雪旅游景点重复建设。1996年亚冬会的举办迅速带动了哈尔滨滑雪旅游的发展,而众多的商家也意识到兴建滑雪场所能带来的巨大效益,纷纷投资兴建滑雪场。

10、因无整体规划从而导致滑雪场盲目建设、雷同开发,配套设施不完善,而这种情况现在依然存在,这也是我们滑雪旅游整体竞争力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四、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1.转换理念,以产业发展应对竞争。哈尔滨冰雪旅游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曾占据龙头位置多年,但目前我们的地位已经被逐步弱化,虽然我们的发展历史、产品开发、市场影响等方面占有优势,但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措施,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很快就会被超越,而那时我们想抢回市场就会难上加难。而这种威胁离我们并不远。吉林省长白山本身在中国就极具知名度和吸引力,是我市旅游资源难以赶超的。万达集团又投资200亿人民币建设开发以滑雪、度假、休闲娱乐及商务为主体

11、的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这是对我市冰雪旅游尤其是滑雪旅游的巨大冲击。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理念,重新思考我市冰雪旅游的发展路径。 2.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化需政府大力支持。旅游业不仅是政府主导型的产业,而且是政府引导性的产业,因此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显得尤其重要。一是政策上的支持。针对企业的相应政策倾斜不可或缺,对投资者的重视和相应优惠政策支持亦十分重要,力争在冰雪旅游大项目建设上再次突破。二是资金上的支持。包括冰雪旅游宣传、冰雪旅游产业规划等方面。三是服务设施上的支持。哈尔滨市冰雪旅游景区尤其是滑雪场,服务设施很不完善。如长寿山滑雪场通往景区的道路坑洼不平。冰雪大世界交通不便、停车混乱、出

12、租车宰客等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必须着力提高冰雪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为冰雪旅游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力争在冰雪旅游产业链上游项目开发上有所突破。在哈尔滨滑雪场的简介中,我们通常都可以看到其冰雪装备大都来自于德国、加拿大、奥地利等国家,以此彰显自己的实力。依靠进口不仅是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发展现状,同时也是全国各地发展冰雪旅游城市的现状,这说明我们冰雪旅游产业链上游生产企业薄弱外,同时对我们来讲,市场空白也是机遇。目前,我市已经有生产冰雪设备的企业,抓住机遇,加大对上游冰雪装备研制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开发和打造属于哈尔滨的自主品牌。此外,发挥我们现有的冰雪旅游产业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引进国外经

13、验丰富的战略投资者,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4.补齐短板,优化冰雪旅游产业要素。一是做优“游”的环节,让冰雪旅游跳出单靠门票收入的怪圈。作为冰雪旅游的开创城市,降低甚至取消冰雪旅游景区门票,让游客抛开经济条件限制进入,以单纯的门票收入增长,换来的是对饮食、娱乐、购物等相关众多行业的巨大带动和辐射。二是做活“娱”的环节。利用金源文化、欧陆文化、关东文化等的影响,开辟出群众积极参与的冰雪主题活动。三是做强“购”的环节。而要让旅游者购就必须具备可购的东西,必须加大冰雪旅游所需的装备、体现本地冰雪文化的纪念品等的开发力度,提升档次,注重质量,融入特色。 5.加大冰雪旅游区域合作力度。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由景点竞争、城市竞争进入到了区域竞争的阶段。因此,哈尔滨冰雪旅游要实现长远发展,提升经济效益,区域旅游合作势在必行。而面对目前的形势和挑战,可先与本省内城市开展冰雪旅游区域合作,力争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冰雪旅游区域一盘棋,并向外界传递清晰的区域冰雪旅游定位,实现提升黑龙江的冰雪旅游竞争力与多方共赢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