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论文低碳经济语境下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论文低碳经济语境下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低碳经济语境下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低碳经济语境下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丁越华摘要:本文笔者以低碳经济为逻辑起点,对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最后基于低碳经济视角提出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低碳经济转变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发展沿革我国从1978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对于选用何种方式来发展农村经济的研讨一直延续至今。在浩瀚如林的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目前对于农村发展方式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认为实现再生产有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是基于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与
2、生产资料)、劳动效率和生产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增加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来实现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是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通过革新工艺、改进设备、采用新材料、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观察,我国农业经济基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粗放型增长本质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特别是当前资源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的矛盾开始显现。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资源供应与经济发展不对称,导致资源供应日益短缺。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发展应该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遵循低碳农业的发展路径,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和谐的
3、发展。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创新论文)、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两个
4、基本特征是: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农业在降低能耗提升利用效率上空间巨大;现代化新型农业发展能有效地保护环境。二、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我国农业经济的基础设施落后于现代
5、农业发展要求。虽说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条件较上世纪70年代末,已有较大改观。但是,相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而言,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仍是不容否定的事实。我国的农业整体生产能力偏低,面对自然灾害缺乏应有的抵御能力。以2010年为例,年初新疆和内蒙古部分地区低温和降雪量超历史极值;7月中旬至8月底,全国大部普遍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极端高温;西南地区出现近60年来最严重干旱;入汛较常年提前两个月,多个地方降雨量突破当地历史记录;12月中旬,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雨雪天气。农作物受灾面积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万公顷。据对我国农业土地存量的测算,目前我国中低产量的田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层。就可用耕地土壤有机含量这一指标
6、分析,我国耕地不到2%,同比之下欧洲这一指标平均为4%。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的作业面积约为38%,其余的部分仍以人力与畜力为主。而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耕作,农业生产效率的差异显而易见。2、我国农业的从业者劳动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在2009年约有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其中受过高中教育的约为3335万所占比例为23%,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含岗前培训,中初级职业培训)的约为7200万,约占外出务工人员的50%。此前,在2006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接受过职业培训的约为20%,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约占%,接受过初级职业教育或培训的约占%,没有接受过任
7、何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占到总数的约77%。从全要素增长的角度分析,农业从业者的低素质会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3、工业发展产生的“三废”,严重危害农业发展。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使得不少地区的农耕用地和灌溉水源受到“三废”的污染。其中铅、镉等重金属指标超标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些重金属离子的超标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我国农产品的安全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三废”情况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由于我国固体废物对耕地和农田的侵占与损毁,地下水源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由于受到短期的经济利益驱动,很多农业的从业者无视国家相关禁令,经常超剂量使用用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和兽药,导致
8、水土富营养化,从产出角度来看其直接后果就是动植物的质量下降,出口经常遭遇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4、我国农业科技(科技论文)发展水平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农业科技研发投资不足。据2011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GDP总量为亿美元,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GDP不足4500美元,排名世界第94位。正是由于我国农业人均资本量过低,导致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科研实力不强,特别是缺乏农业方面的科技创新。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6000多项的农业相关科技成果,但是科技成果的转化不到40%,而其中形成规模效应的不到20%。比较各国科技进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一指标,我国
9、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比发达国家低30%。从农业机械资本分析,据统计,我国农民每户的农业机械原值约为190美元,远远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甚至和韩国这类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有存在很大差距。发达国家重视对农业科研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这方面投入非常巨大。一般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每年将农业GDP的%-4%投入到农业技术研发。目前我国的投入比约为%。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我国的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偏低。三、低碳经济语境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1、我国农业发展力争选择循环化的发展路径。经常上述的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关键的问题是:农业生产方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从业者素质不高、农业人均资
10、本量不足以及工业发展所产生的“三废”对农业生产的负效应。在这种背景下,要发展农业经济最优的路径就是走循环经济之路。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所谓循环农业,就是通过建立一种农业产业过程中,从资源产品废物利用这样一个循环的程序,以便使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最小的废弃物排放、最大的资源利用率、最高的资源转化率。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可以使得农业发展与环境
11、实现和谐共生。2、低碳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从生态农业的视角看,植被与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碳储存库,从理论上分析,只要经过一些并不复杂的技术对植被与土壤进行固碳的处理,土壤和植被就能对空气中25%的温室气体进行对冲。要想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发展农业,那么走有机农业之路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有机农业最大的特点是依循农业的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在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寻求一种和谐共生。尽可能避免使用转基因产品、化学(化学论文)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以便使得农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通过最小得石油使用量,来实现脱石油农业的发展。3、综合农业的发展能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在世界各国
12、,特别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降低碳排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综合农业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发展模式。与关于相比,农业不但能提供粮食保障还可以提供原料、可以维持生态环境、美化居住环境、提供休闲观光等功能。我国当前城镇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大,以前的城郊结合部的农业,现在就逐渐成为都市农业。这种都市农业其主要功能并非在于农业生产,更多的是在其他的方面。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工作压力大、人与人的关系疏远,现代的都市农业可以解决这类似的社会问题。通过对休闲、观光旅游的消费,都市人可以享受带自然生态的乡村景象,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我们可以在规划对接推动农业功能分异布局,在遵循区域整体规划及其主导产业布局规划的前提
13、下,制定出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将农业的生鲜产品生产功能、休闲观光功能、体验教育功能、环境保护功能等进行分异布局。参考文献:1钟农.湖南发展现代农业.J.农村工作通讯.2010(4):27.2贾利.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选择与转变途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5-49.3唐思航,韩晓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J.北京社会科学.2010(2):76-81.4周淑景.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5):92-96.5曾福生,匡远配.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科技与经济.2010(4):55-59.6闻学良.试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与思路.J.江西农业学报.2010(8):200-202.7周玉新.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