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转型与中国中间阶层的代际更替.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339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转型与中国中间阶层的代际更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市场转型与中国中间阶层的代际更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场转型与中国中间阶层的代际更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转型与中国中间阶层的代际更替.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场转型与中国中间阶层的代际更替 本文从宏观结构角度,对市场转型下的两代人进行了。本文认为,市场转型重塑了中国两代人之间的利益结构 :作为计划中间阶层的国营职工、即的这一代中老年人,在市场经济下出现了整体的衰落;而新崛起的一代年轻人,特别是在一些新兴产业和大城市中,正在形成新的中间阶层。? 在对中国改革以前社会的研究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戴维丝曾提出中国城市代际结构的重要特点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年长一代人占据了地位较高的职业和职位,而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一代人从事的是较低职位的工作 1。本文的研究表明,市场转型后,中国出现了完全相反的代际结构。本文是对当代中国城市代际关系特征的新的阐释。? 一?市场

2、转型三阶段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中国经过近 20年的社会变革,其朝向市场型体制的社会变迁模式渐趋清晰,学者们一般称之为“市场转型”,即从中央集权配置资源和分配产品的计划经济型社会向由市场配置资源或由市场整合经济的市场型社会的转变。笔者以为,所谓市场,主要包括三类市场,即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用市场。从这一视角考察就会发现,在中国市场转型的过程中,三种市场的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商品市场的发展。它大致起源于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的改革。“大包干”以后,农民可以自由地到市场上出售粮食等农产品,这导致了农村商品市场的最初发展。 1987年以后,城市开始尝试价格改革,城市商品市场急剧

3、发展。由于当时社会总的情况是产品供不应求,因此,商品市场发展最初所引发的直接后果是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引发了危机。值得庆幸的是, 90年代以后,商品市场改革的优越性逐渐显露出来,市场供应开始丰富起来,出现了买方市场局面,并最终克服了通货膨胀危机。? 第二阶段是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90年代以来,城市逐步废止了“分配工作”的体制,企业逐步废止了“铁饭碗”式的终身雇用制,代之以劳动力的自由雇用制度。由于中国总体上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加上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直接后果是大量失业人口的出现。目前,以国企下岗职工为代表的失业,成为困扰劳动力市场机制建立的主要难题。劳动力市场机

4、制如能改革成功,则会大大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迄今为止,其成败尚未见分晓。? 第三阶段即是笔者预测的金融信用市场的发展。不过由于亚洲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风暴的警告,这一改革时期会有相当大的延迟。从对社会分层结构影响的角度看,市场转型第一阶段的影响相对小一些。因为当时改革的对象是产品或商品营销的体制,它对于群体利益结构的影响是间接的;而第二阶段的影响则十分巨大。这一阶段阶段改革的对象是劳动力受雇的体制,即劳动力自身,故对于群体利益结构的影响是直接的。? 研究市场转型对社会分层结构影响的核心问题,是研究各社会群体地位的上升和下降,以及这种上升和下降是怎样发生的、上升和下降的机制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

5、,近年来国际上已有过一些研究。比较重要的如维克多倪( VictorNee)的市场转型初期平等化效应的,即认为市场转型初期干部的权力地位有所下降,而原社会下层群体的经济地位却有所上升。再如撒列尼的精英循环理论,认为集体化以前的社会精英的后代,在市场改革后又从下层上升为社会上层,等等 2。中国改革初期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反映的也是这个问题。中国改革初期曾有过“谁应该先富起来”的争论。当时曾讨论,究竟应该农民先富还是干部先富,应该工人先富还是知识分子先富。后来的发展证明,私营企业主、外企雇员、市场上的各种经纪人、企业或工程承包人、各类明星、涉外业人员、外贸人员以及与权力资源比较接近的群体等,成为先富起来的群体。一部分人的相对富有,也就意味着另一部分人的相对贫穷;一部分人的地位上升,也就意味着另一部分人地位的下降。那么,谁的地位下降了呢?比较典型的就是,国有企业职工的地位下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