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适应形势成功转换职能.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347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速适应形势成功转换职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快速适应形势成功转换职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快速适应形势成功转换职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快速适应形势成功转换职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快速适应形势成功转换职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快速适应形势成功转换职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适应形势成功转换职能.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快速适应形势 成功转换职能 咸安区农村财政财务管理局工作开展情况介绍2005年,我省农业税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农税的征收职能已全部消失。农税的工作重心由面向千家万户抓收入的“征管型”,向面向农民实施公共财政政策的“服务型”转变;由过去负责农税征管的“单纯业务型”,向执行财政政策需具备的“综合协调型”转变;由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主的“收入型”,向以管理财政收支的“收支并重型”转变。面临这一新的形势,我局及时调整思路,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了农税职能的正式转型,成立了“咸安区农村财政财务管理局”,实现了农税干部的角色转换,并迅速开展了工作。主要作法和措施是:一、领导重视,行动迅速1、成立机构。收到鄂财便20

2、058号文件后,我们及时向区委书记、区长及分管财贸的副区长就农税职能转换的问题作了专题汇报,区领导非常重视农税职能转换问题,并在区长会上进行专题研究,经讨论,认为农村财政财务管理局的成立已势在必行。随即又召集各乡镇办和区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动员,赢得了乡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为了快速转换角色,开展新的工作,我们于2005年底及时向区编办、人事局递交了农税局更名的请示,得到了批复(咸安机编200534号)。2006年2月“咸安区农村财政财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农管局”)正式挂牌成立。农管局为副科级单位,隶属区财政局领导,下设财务综合股和财务管理股两个股,干部职工定编10人(目前已到

3、位8人)。农管局与税改办合署办公,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2、明确职能。农管局成立后,根据省财政厅农税处2006年工作要点,结合咸安区实际,我们确定了农管局成立后的主要职能:负责乡(镇、办)财政财务管理;负责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经费的预算、拨付和使用监督管理;负责乡直行政事业单位及村级财务管理;负责全区各乡(镇、办)工资代发;负责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的监督管理;负责全区基本水费、易涝地区排涝水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征收;负责农村财政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负责乡(镇、办)预、决算的编制及执行管理;负责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日常工作等等。对于上述职能,我们以文件、会议形式传达到各乡(镇、办)财

4、政所执行,待进一步规范后还将以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方式向社会公开。二、规范管理,措施得力为了加强乡(镇、办)财务管理,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规范“乡财区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促进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我区在财政所、经管站合并改革及人员分流的基础上,另外建立了乡(镇、办)行政事业单位和村级财务集中核算、集中管理的工作机构,统一机构名称,统一办公地点,统一工作职责,统一岗位设置。乡镇机构的设立,为我们实现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区机构名称统一为“乡(镇、办)财务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与乡(镇、办)财政所合署办公,办公地点设在乡(镇、办)财政所,其人员从财政所分

5、流人员中聘任。“中心”设主任、副主任、总会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村财务会计和资金会计等工作岗位。“中心”工作职责是对乡(镇、办)行政事业单位和村级财务实施受托监管,其收支实行集中核算、集中管理,并承担协助乡(镇、办)、村两级组织搞好财务公开、提供会计信息服务和部门预算编制、财务收支决算等工作。“中心”按照“四不变”、“四统一”和“两取消”的原则,规范财务管理,保证单位的正当权益和权利,向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四不变”即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财务开支审批权不变,会计核算主体不变,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四统一”即实行账户统设,收支、票据统管,财务统算,采购统办;“两取消”即取消单位的银行账户

6、和会计核算。根据这些原则,撤消了乡(镇、办)财政预算和经费账户,“中心”在当地金融机构开设“非税收入专户”、“基本支出户”和“专项资金专户”。“非税收入专户”用于核算非税收入收缴、拨付、上解;“基本支出户”用于核算乡(镇、办)财政管理单位的收入和支出;“专项资金专户”用于核算乡(镇、办)财政专项资金的收支拨付。为了指导各“中心”的业务,规范“中心”的运作程序。区政府办以200559号文件形式,下发了咸安区乡镇(办)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实施办法和咸安区乡镇(办)行政事业单位和村级财务实行集中核算集中管理的有关规定,农管局制订出台了乡镇办财务管理服务中心岗位职责、乡镇办农村财务管理服务考核评分细则、收

7、支报账流程图和账务调整有关规定,并以文件形式发到各乡(镇、办)财务管理服务中心,指导“中心”规范运作。为了更好地实行“乡财区管乡用”,加强乡(镇、办)财政管理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根据新职能,凡涉及到乡镇的工资统发、预决算的编制、“以钱养事”经费、公用经费、社区工作经费以及乡镇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等工作已从预算股正式移交到农管局,年终由农管局和预算股共同与乡镇进行体制结算,资金由农管局拨付,实现了乡镇资金由预算股管理到农管局管理的转移。三、职能到位,突出重点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及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成果的重大举措,也是农管局成立后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我们把它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职

8、能予以加强。这项工作牵涉面广、责任大、要求高,将其抓得更加规范和完善,既能争取领导及部门对我们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又能赢得基层干部群众的满意和拥戴。争取和接受了这项任务后,我们在春节前后针对过去“以钱养事”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反复琢磨方案,请求领导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终于在今年3月份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的文件规定,使这项工作落到了实处。1、明确“以钱养事”经费预算标准。“以钱养事”服务经费预算标准在2005年基础上,项目和资金均有增加。2006年经费预算项目有11项,分别为:农业技术服务、畜牧技术服务、农机服务、水利服务、森林防火服务、计划生育医技服务、文化体育广播科技服务、乡镇社区服务、农村

9、财务服务、水产技术服务及突发性服务项目,其中乡镇社区服务、农村财务服务和水产技术服务项目为新增的项目;服务经费总额为297万元,比上年增加147万元。2、积极筹措“以钱养事”经费。我区乡镇公益事业“以钱养事”经费主要来源包括:区财政原用于农村公益性服务经费规模不减,并力求逐年有所增加;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应用于农村公益性项目的部分,全部用于农村公益性项目;上级财政对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补助资金;上级拨付的其他农村公益性服务资金;乡村自筹的农村公益性服务资金等。3、严格“以钱养事”资金管理。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的意见,建立一套新的农村公

10、益性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质量,促进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结合我区两年来的改革实践,我们出台了咸安区农村公益性服务实施办法(咸办发20067号)、咸安区2006年农村公益性服务经费分配和管理方案(咸办发20068号)和咸安区农村公益性服务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咸安财农管字200619号),对公益性服务的实施、资金的分配和管理方法进行了规范。(1)资金专户管理。服务经费实行全区统筹,在区乡两级财政都设立农村公益性服务资金专户,各条渠道的资金统一进入专户,从专户统一支付使用,实行专户管理。区直有关单位也要建专账,实行专款专用。.(2)资金集中支付。各项服务经费的支付,由区财政部门

11、采取国库集中支付的办法,直接拨付到承担了服务项目的区直部门和各乡镇财务管理服务中心的农村公益性服务资金专户,再由各乡镇农村财务管理服务中心根据乡镇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对服务合同考核意见,直达承担服务的单位或个人。(3)资金按期拨付。分配到乡镇的农村公益性服务经费,由农管局每年分三次按期预拨,一次结算。即在每年3月、6月、9月三次预拨,每次预拨20%。余下40%根据年终考核结果一次性结清。分配到区直单位的农村公益服务项目经费,要在3月份报项目计划,由各项目承担单位提出资金使用申请报告,经乡改办(农办)签署意见后,由农管局拨付。(4)资金逐年结转。对合同考核服务不到位扣除的经费除用于对服务有特别贡献

12、者予以奖励外,不得挪着他用,必须逐年结转,用于下年度农村公益性服务。(5)资金使用监督。每拨付一次农村公益性服务资金后,我们都要组织专班人员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一次,确保资金使用到位,提高服务项目承担者的积极性和农村公益服务的质量。总之,通过上下机构理顺,明确职能,现在我区农管局及乡镇“中心”的干部职工都认为找到了娘家、找回了自我、找准了位置,感到工作、生活很充实,自信心也很足。大家认为虽然责任大了、担子重了、工作环境氛围好了,但一定不能辜负各级领导和基层干部群众的重托和期望,今后要倍加珍惜、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为全区农村财政财务管理工作更上新的台阶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00六年四月十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