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和对策探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369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和对策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和对策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和对策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和对策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和对策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和对策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和对策探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总结、范文、事务文书、最新期刊论文-精品可编辑文档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和对策探析 摘 要:该文在给出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给针对原因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该文的分析能为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应对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42-01 1 问题表现 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如“红心鸭蛋事件”、“问题奶粉事件”、“枸杞硫磺熏制事件”、“美素丽儿掺假”事件等,这些已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身体和

2、生命安全,甚至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心理恐慌,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乃至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1)微生物、化学和放射性等污染对人类健康和安全带来的威胁;(2)食品添加剂、生产配剂、介质、辐射和转基因食品等工业新技术带来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如2013年6月29日,南山奶粉5批次倍慧婴幼儿奶粉被爆含强致癌物;(3)虚假宣传和食品标识滥用造成的问题,如央视2013年3月5日曝光的美素丽儿奶粉掺假问题等。 2 成因分析 归结起来,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成因主要有。 2.1 政府监管方面原因 2.1.1 不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当前,尽管

3、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非常严格,主要采用九大部门联合、分段管理与品种管理结合方法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但我国现行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与食品质量的安全管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涉及到农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就有工商、环保、卫生、质检、经贸、农业等,上述各部门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出现监督“真空”或监督交叉,甚至会产生寻租行为,监管成本较高,难以适应现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要求和高标准。 2.1.2 滞后的法律法规 尽管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有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但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2009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已经对诸如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人身和财产损害赔偿相关问题进行了规范

4、,但很多时候会发生依据冲突或依据不详的现象。导致执法力度不够,处罚力度不够后“卷土重来”等问题。 2.2 食品企业方面原因 2.2.1 资金困扰 我国中小食品企业是食品行业主力军,其由于自身规模、信誉等原因一直受融资难问题困扰,不仅从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获得借款,上市和债券融资更是难以实现,这都使其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和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监督受到财力限制,一定程度上导致食品质量安全方面问题。 2.2.2 追求利益最大化 利益最大化原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食品企业的根本原则,特别是食品企业差距不明显,价格几乎类同,使一些道德败坏的食品企业将重点放在通过生产劣质和不安全食品来降低成本上来,影响了我国整

5、体食品质量安全,破坏了食品企业行为,这是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2.3 消费者方面原因 2.3.1 家庭结构变化 当前我国不断趋小的家庭结构和不断增大的人口流动性和女性就业机会,都导致了多样、方便和高级的食品需求的出现,人们在外就餐机会和加工食品比重不断增加,客观上为食品质量安全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条件。 2.3.2 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意识 大部分消费者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意识还较低,认为这是政府监管部门责任,未从思想上真正做到防微杜渐。特别是我国消费者参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渠道也十分有限,仅依靠质检人员和政府监管努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需大力提高消费者

6、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 3 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成因,该文将给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一方面,要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治理,加大对排污企业的净化处理监督和对农产品生产农药用量和用剂监督,禁止使用污染性大的农药,推广使用低毒、高效和低残留农药。其次,要加大对食品生产、包装、运输和存储环节监管,加强对食品加工企业添加剂的监管和标准化工作,督促加工企业使用包装材料和容器要科学、无污染。此外,要整合监督合力,突出强调工商、质检等执法部门执法责任基础上的协调配合,特别要加强权力监督,打破寻租行为,通过整合部门职责,理顺部门关系等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7、 3.2 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要在现有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基础上,修改、补充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层次多样,分门别类的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将立法、执法、法律监督和管理、行政处罚和刑罚等都囊括进来,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如要整合法律法规散存的有关食品安全内容,避免立法和执法冲突,加大法律对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约束,降低刑事诉讼门槛,加大刑事处罚力度,降低违法企业机会主义倾向。 3.3 重视解决食品生产企业的资金困扰 一方面,政府要通过中小企业贷款制度保障食品中小加工企业的资金问题,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金融机构对食品中小加工企业的资金支持,

8、帮助其改善加工生产条件,更新设备、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另一方面,食品生产企业也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尽量提高自身的财务透明度、健全自身的财务制度,通过直接融资解决自身资金困难。此外,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互助基金也不失为解决其资金困扰的一有效的途径。 3.4 食品企业要注重诚信经营 食品企业应当在国家强制性规定基础上,健全本企业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食品质量卫生管理员,加强对本企业的食品生产经营监督和检验工作。此外,企业要实施全面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从制度上杜绝问题食品的产生。其次,食品企业要加强自律,诚信经营,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企业文化,并使其延续生根。因为随着消费者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9、重质量、讲诚信将是企业生产的唯一之道,只有这样才是食品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 3.5 消费者要增强食品质量安全意识 消费者自身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消费前,要比较同类产品,尽量选择消费质量高、安全有保障的食品,做到不图便宜、不购买有卫生安全隐患的问题食品,一经发现要积极揭露和投诉消费中发现的问题食品,做好相关的调查取证工作,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此外,我国的新闻媒体单位要通过电视、报纸和实地讲座等形式向消费者宣传和普及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合理地选择安全、卫生食品,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并积极参与到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之中。 参考文献 1 杨万江.食品安全生产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 刘光富.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