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外资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相关问题探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397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外资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相关问题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外资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相关问题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外资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相关问题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外资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相关问题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外资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相关问题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外资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相关问题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外资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相关问题探讨.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外资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相关问题探讨作 者 系 别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成 绩 内 容 摘 要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增长潜力,对外资产生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随着中国市场准入门槛的下降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看好中国的市场及发展前景,把目光投向我国市场,并购我够民族企业。近年来,外资并购活动越来越多,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并购经验不足,法制建设不完全,对我国的民族品牌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分为六部分对外资并购我国民族企业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从跨国公司、民族品牌两个方面对外资并购的背景作了简

2、要概述;第二部分,简单阐述了外资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的现状,并就曾经的民族品牌举例;第三部分,从外资并购对我国的影响来论述;第四部分,阐述对待外资并购应有的态度;第五部分,对于外资并购我们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第六部分,为本文结论。其中,二三四五部分为外资并购我国民族企业的相关讨论部分。关键词:外资,民族品牌,并购AbstractChina has a huge market space and market growth potential, foreign investors had a great attraction, with the decline in the Chinese marke

3、t access barriers and the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more and more optimistic about Chinas foreign market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turn our gaze to Chinas market, M & I have enough national enterprises.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foreign M & A activity, on the one hand a certain extent, promote

4、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while, due to lack of experienc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legal system is incomplete, the national brand in China caused some of the threat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national enterprises by foreign capital in China elaborates: The first part,

5、from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both national brands on foreign M &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background; the second part, briefly discusses the M & Status of National Brands And to have the national brand for example; third part, the impact of foreig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China to discuss; fo

6、urth part, describes the right attitude towards foreign capital; the fifth part, we should take for foreig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response: Part VI, for this conclusion. Among them, two thousand three hundred forty-five part of the national enterprises in China for foreign M & A related discussio

7、n section.Keywords:Foreign investment, National Brand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目 录一、外资并购的背景.(1)(一)跨国公司.(1)(二)民族品牌.(2)二、外资并购我国民族品牌.(4)(一)我国外资并购的现状.(4)(二)曾经的民族品牌.(5)三、外资并购民族品牌对我国的影响.(6)(一)积极影响.(6)(二)消极影响.(7)四、正确看待外资并购.(7)(一)外资并购并非民族品牌的死路.(7)(二)“危害国家安全”是无稽之谈.(8)(三)收购造成的“垄断”并不可怕.(8)(四)民族品牌无需政策扶持.(8)(五)

8、“民族品牌”概念不必太当真.(8)五、如何应对外资并购.(9)(一)建立规范化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9)(二)政府明确其职能,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9)(三)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对民族品牌的保护.(9)(四)抓住企业控制权. (9)(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反并购措施.(9)六、结语.(9)参考文献.(10)外资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相关问题探讨一、外资并购的背景(一)跨国公司在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以知识为基础,以金融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跨国公司为依托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在世界市场上,大型跨国公司已成为国家间竞争的主体。1.跨国公司的类型按照不同的分析角度和划分标准,对跨国公司可以有

9、不同的分类。A.按经营项目分类 (1)资源开发型跨国公司。以获得母国所短缺的各种资源和原材料为目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涉及种植业、采矿业、石油业和铁路等领域。如著名的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英荷壳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2)制造型跨国公司。主要从事机器设备制造和零配件中间产品的加工业务。这类公司以生产加工为主,进口大量投入品生产各种消费品供应东道国或者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出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是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典型代表。 (3)服务提供型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向国际市场提供技术、管理、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以及营销技能等无形产品的公司。这类公司包括跨国银行、

10、保险公司、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B.按经营结构分类 (1)横向型跨国公司。指母公司和各分支机构从事同一种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公司。在公司内部,母公司和各分支机构之间在生产经营上专业化分工程度很低,生产制造工艺、过程和产品基本相同。 (2)垂直型跨国公司。指母公司和各分支机构之间实行纵向一体化专业分工的公司。把具有前后衔接关系的社会生产活动国际化,母子公司之间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显著的投入产出关系。(3)混合型跨国公司。指母公司和各分支机构生产和经营互不关联产品的公司。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实行多样化经营的结果,它将没有联系的各种产品及其相关行业组合起来,加强了生产与资本的集中

11、,规模经济效果明显。2.跨国公司的特征与其他企业相比,跨国公司有其独特的特征:A.全球战略目标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力量,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子公司,形成研究、生产与销售一体化的国际网络,并在母公司控制下从事跨国经营活动。B.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在实行全球一体化经营的同时,跨国公司也会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东道国的具体情况及其对跨国公司的政策法规、自身的实力以及在竞争中的地位,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安排,以更好的获得经营效益。C.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技术进步已成为获取高额利润、争夺市场、增强自身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

12、途径。大型跨国公司是当代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其实力主要体现在拥有雄厚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开发能力。D.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面临着更为错综复杂的国际经营环境,复杂的经营环境在给跨国公司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的同时,也使它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3. 跨国公司以开发新技术推动发展 战后以来,全世界的新技术、新产品,基本上都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这是跨国公司能够几十年不衰反而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之一。通常跨国公司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例如,80年代中后期,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研究与开发中心平均每年的研究经费高达 19亿美元,并聘用了1.5万名科研人员

13、,其中2100人获博士学位,4人曾先后获得4 项诺贝尔物理奖。 4.竞争是跨国公司争夺和垄断国外市场的主要手段 在国际贸易中,传统的竞争手段是价格竞争。而今,由于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耐用消费品支出占总支出比重的增大,及世界范围内的持续通货膨胀造成物价持续上涨,受产品生命周期普遍缩短等因素影响,价格竞争已很难为跨国公司争取到最多的顾客,取而代之的是非价格竞争。事实证明,非价格竞争是当代跨国公司垄断和争夺市场的主要手段。5.跨国公司的经济贡献 对于接受投资的东道国来说,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发展经济所必需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增加了就业机会,繁荣了经济。同时,跨国公司的进入

14、有时也会产生挤占国内市场、冲击民族经济或威胁国家主权等负面影响。对于整个世界经济而言,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转移与重新组合配置,扩大了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转让的规模,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合作活动的开展,使各国经济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二)民族品牌民族品牌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本土企业曾经创造出许多风靡全国的优秀品牌,从日用品,到家用电器、服装,许多“老字号”至今听起来仍让人倍感亲切。1.民族品牌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创造出了相当多的民族品牌,在我们比西方发达国

15、家已经落后了近半个世纪的现实下,中国民族企业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奋起直追,基本上完成了对洋品牌的模仿,借鉴,对民族品牌的认识,挖掘,独立创新的实践过程。由于品牌意识的增强,很多民族品牌价值处于攀升状态,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民族品牌成长过程短暂,品牌价值,品牌实际竞争力、品牌管理经验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特色品牌相比还处于劣势。从我国品牌总体状况上来看,目前的现状是“制造大国,品牌小国”,2004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是我国品牌的地位却与之极不相称。国际知名的民族品牌凤毛麟角,许多有中国特色产品进入外国市场,却以该国品牌的面目出现,只是在商标的不显眼处才标出Made I

16、n China。下面两图分别显示了近年来中国部分民族特色品牌价值与列入全球十大品牌排名的品牌价值,从图中可以看出,至2006年我国民族特色产品品牌价值与世界知名品牌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2007年IT品牌 Google的的品牌价值遥遥领先于其它品牌,使得荣升品牌排行榜首位;中国移动列第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民族品牌挽回一些面子,但是此次中国也只有四项品牌(汇丰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列入了全球前百位,形势依然很严峻。表1:2004-2006年中国部分民族品牌价值(单位:亿元人民币)200420052006名称品牌价值名称品牌价值名称品牌价值红塔山469.00海尔702.00海

17、尔749.00五粮液306.82联想470.00联想607.0099983.06红塔山469.00TCL362.00鄂尔多斯50.58五粮液338.03五粮液358.26古井贡38.28第一汽车337.10第一汽车357.28五粮春24.55TCL336.66红塔山336.06资料来源: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表2:2005-2007年全球十大品牌排名的品牌价值(单位:亿美元)200520062007名称品牌价值名称品牌价值名称品牌价值可口可乐675.3可口可乐670.00Google664.00微软599.4微软569.27通用电619.00IBM533.8IBM

18、562.01微软550.00通用电气469.9通用电气489.07可口可乐441.00英特尔355.9英特尔323.19中国移动412.00诺基亚264.5诺基亚301.31万宝路392.00迪斯尼264.4丰田279.41沃尔玛369.00麦当劳260.1迪斯尼278.48花旗337.00丰田248.4麦当劳275.01IBM336.00万宝路211.9奔驰217.95丰田334.00资料来源: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十大品牌排名2中国民族品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首先从我国民族品牌的内在因素剖析中国民族品牌存在的问题。 (1) 民族品牌意识淡薄 当前中国许多产业已经是世界第一,但几乎没有自己的品

19、牌,中国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没有品牌的打工经济。我国的一些企业家缺乏长远的品牌战略意识。主要表现在:有的企业没有树立品牌意识,只是一味地追求生产经营的绩效;有的企业虽然有品牌意识,但没有把品牌放在重要位置,没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付诸行动;有的企业缺乏创造品牌的动力,一遇到技术上或资金上的困难就产生为难情绪,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对品牌的追求;有的企业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在与外商的合资合作中轻易地出让自己商标的使用权,以换取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丧失了长远的根本利益。 (2)民族品牌缺乏创新力 民族品牌必须及时把握产业的变化,及时对产品技术和核心要素进行创新,才能

20、赢得市场的持续性发展,如果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不能根据新的消费需求进行品牌价值的创新,很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我国很多民族品牌就是由于未能把握新的技术以及产业变动所带来的机遇而灭亡的。比如润迅寻呼没能及时应对手机时代的来临,小霸王学习机没能抵挡住电脑。(3)民族品牌商标权流失现象严重 我国许多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因而对民族品牌的商标权保护不利。改革开放以来,外商不断通过并购、控股等方式限制我国民族品牌的发展,导致大量民族品牌日渐萎缩甚至消亡。目前我国八大饮料公司已有七家被可口可乐或者百事可乐并吞,四大年产超过8万吨的洗衣粉厂已被外企吃掉3个。中国的合资合作企业,90使用的是外国投

21、资方的商标。当年人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品牌如活力28、熊猫洗衣粉等都被外企打入了“冷宫”,民族品牌在外资并购中“蒸发”。 (4) 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低 品牌的经济价值就是品牌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品牌的认知程度和信赖感所带来的持续不断的购买行为,从而使拥有该品牌的企业获得比同行更多的市场份额、更高的经济效益。 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中国民族品牌起步比较晚、起点比较低,以及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存在一些混乱因素。对此,我们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和警醒。 二、外资并购我国民族品牌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增长潜力,对外资产生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随着中国市场准入门槛的下降以及

22、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看好中国的市场及发展前景,把目光投向我国市场,并购我国民族企业。近年来,外资并购活动越来越多,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并购经验不足,法制建设不完全,对我国的民族品牌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一)我国外资并购的现状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为了谋求本土化以及快速的融入市场,通常会选择并购方式。选择并购无疑是一条捷径,尤其是并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这样既可以帮助外国公司迅速进入我国市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又能降低企业成本和风险。通过在某个行业内的大规模并购,有时甚至是针对主要竞争对手的并购活动,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并建立起市场势力;另

23、外,跨国公司扩张时为了绕过中国的政策性壁垒,比如国家规定的限制性行业,常常选择对该领域的企业进行并购以便顺利的绕过壁垒进入了该行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 外资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的脚步就不曾停止过。不少外国跨国巨头喊出了收购国内企业的三个“必须”, 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徐工股份、娃哈哈、乐百氏、美加净、中华牙膏、双汇、活力28、光明乳业、小肥羊、南孚电池、苏泊尔、哈尔滨啤酒、大宝等被外资鲸吞或控权的消息不绝于耳, 一次次刺激着我们脆弱的神经。那些被并购的民族品牌很大一部分在我国市场上沉寂,有的甚至消失。我国民族品牌被外资并购可以利用外资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24、、世界营销策略和市场平台,扩大销售和利润;整合资源、节省成本,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样,外资并购对我国民族品牌来说也并非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电脑操作系统、软包装产品、感光材料、子午线轮胎、手机等行业,外资均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而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公司的产品已占据1/3以上的市场份额。(二)曾经的民族品牌1.中华牙膏1994 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

25、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外方口头承诺自己的“洁诺”牌和“中华”牌的投入比是4:6。与此类似的是中国著名商标美加净:该品牌曾经占有国内市场近20%,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2.双汇早在2006年已被美国高盛集团收购。在多哈小型部长会议再次破裂、各国死保农业底线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国际投行在中国农业相关产业链领域不断追加投资的行为值得关注。3.金龙鱼金龙鱼这个牌子几乎出现在每个中国家庭的厨房里,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是第2名福临门的8倍,但它彻头彻尾是一家外资企业,属于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目前,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

26、及其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已被拥有百年历史的跨国粮商ADM、邦吉、和路易达孚所控制。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国际巨头凭借资本和历史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4.大宝“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多么熟悉的广告语啊,大宝几乎是当时大多数工薪阶级男性的必用品牌。早在2007年4月美国强生就已经收购了大宝。5.白加黑2006年10月,德国拜耳医药与我国东盛科技之启东盖天力制药公司签署协议,以10.72亿元收购后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等业务和相关资产,收购金额

27、10.72亿元(1.08亿欧元),东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药OTC业务。 这其实只是医药行业的冰山一角,国内最大抗生素生产基地中国的华药集团,早在 2004年已经卖给了荷兰的DSM(欧洲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西安杨森虽然名字里有个西安,其实早就百分之百属于比利时了。三外资并购民族品牌对我国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国有资产的流失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权威、独立、公正的资产评估管理部门。由于缺乏有效、科学的资产评估体系,企业的资产在企业产权发生变化时不能得到准确的评估,所以国有资产大部分按账面价值,经过简单加减得到净值,然后转让给外国投资者。同时,因为许多企业对账外资产的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历史形成的

28、账外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北旅并购案,1995年8月,日本五十铃和伊藤忠商社协议收购北旅25的股份,从而成为北旅第一大股东,日方同时承诺所持股份8年内不向中国境内法人或个人转让。当时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国有股在我国没有任何法律法规方面的借鉴,日商也正是利用自己成熟的并购经验钻了中国法律的漏洞。另外,政府的干预也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大原因。首先,政府为鼓励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而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有可能会扭曲价格信号。其次,市场是瞬息万变的,而作为管理者的政府却很难跟得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再者,政府和企业总是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政府既是市场秩序的建立和维护

29、者,又是国有资产的实际拥有者,这样的双重身份往往会影响政府对待外资并购的客观性;此外,政府领导过于看重政绩,只注重引进了多少外资、上了多少项目,而很少能从经济学的角度理性看待外资。2.民族品牌的流失我国有很多民族品牌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甚至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外资通过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利用国内民族品牌保护意识不强和保护措施不力等情况,一方面,在并购民族品牌后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使我国原有的品牌处于从属地位甚至被放弃,最终这部分民族品牌从市场消失,例如,在饮料市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中国并购整合了“亚洲”、“崂山”、“天府”等七家国内碳酸型饮料企业,这些品牌在合资后都相

30、继消失,最终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基本上垄断了中国的碳酸饮料市场;另一方面,使一大批民族品牌在跨国公司强大的竞争力下被“挤出”市场从而从国内市场上消失。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250多个商标被澳大利亚厂商抢注,200多个商标被日本厂商抢注,50多个商标被印度厂商抢注,还有欧盟、拉美以及东南亚一些厂商也在抢注我国知名商标。3.外资企业形成行业垄断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本通过企业横向并购、品牌控制等方式迅速扩大规模,在一些行业逐渐显现垄断态势。例如软件行业,目前国内操作系统软件市场、产品市场基本被国外软件垄断;化妆品行业中,宝洁和联合利华垄断了90%左右的市场份额;还有一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倾销其产品

31、,以达到挤垮竞争者,形成市场垄断的目的。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感光材料行业,柯达和富士公司最初以低于成本价在中国倾销其产品, 效果明显:柯达在华份额超过50%,富士公司超过25%。尽管我国反垄断法已经出台,并于2008年8月1日起实施,但其内容不够完善,在适用方面还是存在缺陷。(二)消极影响1. 外商投资企业并购我国企业,拓宽了国有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些企业改造技术、改进产品结构的资金需求。比如,1992年香港中策公司收购福建省泉州市37家国有企业,注入的美元高达24亿。又如,19931995年外商投资企业收购我国染料行业21家骨干企业,前后共注入资金2亿多美元。其他外商特别

32、是跨国公司在对我国企业收购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这对于我国国有企业实现产权重组,尤其是资金来源多元化创造了比较有利的条件。2. 从跨国公司引进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我国改造原有国有企业,提高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众所周知,在跨国公司向我国投资并进行企业并购时,它们带来的不仅是庞大的资金,还带来了当今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娴熟的管理经验。前者如上所述,促使我国国有企业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而后者则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技术更新,有助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另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不仅有利于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3.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

33、对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外资与我国联合组建合资企业后,将在合资企业内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将遵循现代“公司制”,组建公司董事会,作为企业最高组织机构;另一方面,建立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的法人地位。简言之,外资对国有企业的并购,必将促进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在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四、正确看待外资并购“民族”概念总是特别让中国人敏感。在涉及外资并购“民族品牌”的事件中,国人对民族品牌的情感表达尤为激烈,从徐工、大宝、汇源,再到大白兔变身中外合资,每一次外资并购,都要照例引起“保护民族品牌”的呼声。(一)外资并购并非民族品牌的死路这些年来,反对外

34、资收购者津津乐道的例子,不算起来有美加净牙膏、中华牙膏、活力28、南孚电池、小护士、乐凯胶卷、乐百氏等。人们认为,当这些品牌落到了跨国公司手里,将即刻打入冷宫,或者逐步使其消亡。实际情况是,南孚电池直到现在仍是国内领先的电池品牌;乐凯胶卷只卖了20%的股权给柯达,年初柯达已将股份转让给一家中国民企;乐百氏的逐步沦落,其实是败在了同为达能掌控的娃哈哈的手下。收购民族品牌的企业都是外资民营企业,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如果因为收购中国的企业而业绩欠佳,外国政府也不会给任何补贴。外资企业如果真是为其国家利益打工,收益和风险未免太不对等了。在市场经济当中,品牌的兴亡盛衰太正常不过。(二)“危害国家安全”是无

35、稽之谈民族品牌被外资收购将“危害国家安全”,这是很多经济民族主义者的主要说辞,在06年凯雷对徐工的收购中,这一说法一度喧嚣尘上,并以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被拒作为“美国政府因国家安全直接干预企业”的例子。然而,美国人对中海油国企身份的忌惮却被众多媒体避而不谈。最近,四川民企腾中重工意欲抄底悍马民用部分,我们没有看到美国人的恐慌,尽管悍马本身是美军备供应商。在引起中国人敏感的“民族品牌外流”事件中,被收购企业不仅与军事、信息安全无涉,而且大多集中于民用、日化及食品领域,与国家安全实在无法扯上关系。一些固执的经济民族主义者认为,“把国内品牌卖光,就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自然影响国家安全。”经济学常识告诉我

36、们,只要不禁止国内创立新品牌,只要卖掉国内品牌有利可图,那么国内品牌是永远卖不光的。(三)收购造成的“垄断”并不可怕无可否认,在外资并购中,通过收购民族品牌而消灭竞争的情况并不鲜见,如强生和联合利华在中国收购民族品牌,都是为了给自有品牌扫清道路。也正因如此,“防止垄断”的呼声在外资收购民族品牌的时候一再响起,否定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理由也正是“防止垄断”。实际上,且不说可口可乐在软饮料市场并不能通过收购汇源而达到垄断状态,即使已经达到,也无需过分担心。市场自行制造的垄断被称为“非强迫性垄断”,并不能禁止竞争者的出现,正如即使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它也不能禁止其他厂家生产果汁。这种垄断是有效率的,它必

37、须考虑潜在竟争者的挑战,可口可乐即使收购汇源,其果汁产品也不可能大幅提价或者降低品质。只要不禁止新的企业加入竞争,任何垄断都不足为惧,美国人曾经担心的微软垄断,早已随着互联网时代Google的崛起而不再重要,AT&T、IBM都曾是反垄断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而他们的垄断地位却随着移动电话和PC的兴起终结。历史经验证明,只有通过政策等强制手段禁止挑战者加入的垄断才是值得担心的,因为在权力的保障下,垄断者免于竞争,可以自行调整价格和生产决策,因此,真正导致严重后果的垄断都是市场之外的力量制造的。(四)民族品牌无需政策扶持“保护民族品牌”被认为是天经地义,呼吁者甚至强烈要求将这种保护落实在具体的政策举

38、措上,因为“中国的民族品牌已经被蚕食得差不多了”。然而数据显示,跟世界平均水平比起来,中国的民族品牌被卖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中国是这20年来,外资最乐于直接投资的市场,外资要进入其他国家投资时,有75是采取并购方式进入,但在最多外资直接投资的中国,并购占直接投资的比例却不到两成。民族品牌透过资本市场融资,就有可能被国际资本收购。如果既想在资本逻辑下做大做强,又不想被收购,仅有一途,就是不走市场融资之路,靠国家产业政策扶持,银行提供资金,这是很多经济民族主义者心仪的模式,也正是许多国企所采取的模式。然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并非源于国家保护了某些产业,而来自放弃保护,开放竞争。我们必须看到

39、,政策扶持往往成为滋生落后和低效的温床,在权力保护下垄断,在垄断保护下低效,正是我们经济的问题所在。“民族品牌”只能走品牌并购之路,这不仅是现实的选择,也是最理想的选择。(五)“民族品牌”概念不必太当真在人们都在为“民族企业”这个词而激动甚至愤慨的时候,可曾想过,这个内涵与外延似乎都无比清晰的词汇,在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的今天,却是一个无法准确定义的“伪概念”。捷达的国产率超过了90%,连奥迪A6的国产率也已经超过了65%。而人们常说的民族品牌比如比亚迪F3、华晨骏捷,用的可是三菱的发动机。在达能和娃哈哈之争中,慷慨激昂呼吁保护民族品牌、限制外资进入的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其实早在1990年代已与

40、达能联姻,其女儿等多名家人都有了外国国籍,并在国外注册了多家离岸公司;立志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吉利集团,也是由在国外注册的离岸公司控股的;上一次“保护民族品牌”的主角汇源同样如此,它是在凯曼群岛注册,在香港上市,原有的股权大概有40%左右已经是外资。实际上,人们说一家企业是“民族品牌”,一般只发生在和外资的并购过程当中。五如何应对外资并购(一)建立规范化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的流失,迫切的需要建立规范化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时候,须经有资格的评估中介机构评估,并经过国有资产管理局确认评估结果,经确认后的价格作为定价的基础。一方面,我国要改进和完善国有资产评估方法,根据不同情况

41、,科学运用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以及重置价值等多重计量方法,考虑企业资产价值动态上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重视商誉、商标、信用、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市场占有率等无形资产的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对无形资产要有一个具体化的指标,将无形资产纳入评估内容,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二)政府明确其职能,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保护民族品牌首先是国家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的责任,而主要的责任并不在于企业,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和具体参与者,对外资控股活动不应直接参与和控制,而是应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对其进行宏观调控,确保有关外资并购的各项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应避免为追求短期利益,更

42、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因为追求政绩而一味迁就外资的压价,给中方企业施加行政压力。相反,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外资并购中的监督作用,对低估或零估品牌等无形资产价值行为坚决制止。(三)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对民族品牌的保护美国可口可乐的老板曾经说过:“哪怕全世界的可口可乐公司一夜之间都被一场大火烧为灰烬,我也不怕,只要有“可口可乐”牌子不倒,我们照样能东山再起,再次拥有市场。”由此可见一个知名品牌的价值。而我们中国品牌意识薄弱,低估甚至零估品牌资产的价值。品牌资产的价值决定着市场份额。所以,我要加强品牌意识,注重对民族品牌的保护。(四)抓住企业控制权本身比较强势的民族品牌要坚持由自己控股,这是涉及到企业

43、生死攸关的大事。中方企业在外资并购中不应为了引资而自贬身价或做出过多让步,而应力争持有合资企业的控股权,以便为本土品牌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49%与51%虽然只相差2%,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没有控股权就丧失了在企业中的决定权,而一个对自己的品牌没有决定权的企业是不可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品牌的。同时,中方企业也不要轻易把自己的品牌转让给外企。牛根生的态度很强硬,在与达能的合作中,坚持蒙牛要51%的股份,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反并购措施在我国,被外资选中并购的企业大部分是行业前3的企业,当被并购不利于被并购企业的品牌发展,被并购企业可采取经济、法律上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品牌。当公司多元经营超过最佳水平时,其市场价值会被严重低估,也很容易成为被并购的对象。而此对公司未来发展不利的话,公司可采用标准分立、出售和分拆等多中分立方式,使母公司及分拆出去的子公司的股票市值提高,从而击退并购者。同时,公司也可以寻求更多的竞争者,力求为公司寻求“白衣骑士”,也尽量收购价格合理。我认为,只要有国界的存在,就存在利益的国界,也就有了经济的国界。利用外资是提高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的一种捷径,但同时也让民族企业面临一步步被蚕食的困境,也让很多的民族品牌走向沉寂或灭王。一个民族品牌的竞争力在于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