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产业格局的重构.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404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产业格局的重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产业格局的重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产业格局的重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产业格局的重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产业格局的重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产业格局的重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产业格局的重构.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产业格局的重构2010-09-19摘要:联发科公司交钥匙解决方案MTK的出现改变了手机的模块化程度,带来“山寨”手机的崛起。本文的研究认为,模块化不是独立演进的,产品模块化程度的变化会使产品生产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模块再整合降低了产业的知识壁垒,使大量低技术水平的企业进入成为可能,进而改变了产业的竞争格局。模块再整合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升级路径,政府的行业管理政策也需要根据产业特征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关键词: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价值链,产业格局以“山寨”手机的崛起为例一、引言2007年,我国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由2003年的55%下降到31%,国产手机厂商纷纷陷入经营困境。在传

2、统国产手机厂商衰落的同时,一类生产被称做“山寨手机”或“山寨机”的企业却在不断做大。生产山寨手机的都是规模很小的企业,甚至其中的很多只是小作坊,与跨国手机企业在资金、技术、品牌、渠道等方面有天壤之别的差距。然而,缺资金、缺技术、无品牌的山寨手机企业却作为一个整体强势崛起。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台湾芯片制造商联发科看到国产手机质量差而洋品牌价格太高后,以独立模块供应商的身份推出了手机的交钥匙解决方案(Turnkey Solution)。该方案的核心是将手机的硬件、软件等模块集成到一起的廉价集成化手机芯片MTK,该芯片提供了功能全面且比较先进的全套解决方案。联发科的交钥匙解决方案实际上是对手机价值链的原

3、有模块进行了重新的整合。随着产品日趋复杂且速度成为影响企业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模块”成为应对日益提高的产品复杂性的有效办法,模块化被认为是组织复杂产品和过程的有效战略(Schilling,2000;Kodama,2004)。模块化与组织结构的关系是模块化理论关注的重点之一。Sanchez and Mahoney(1996)认为,尽管表面上来看是组织设计产品,但是也可以认为产品设计组织(Products Design Organizations),即非模块化产品最好在非模块化的组织中生产,而模块化的产品需要模块化的组织,这种一致性的存在是因为有利于提高组织柔性、消除科层协调

4、的需要。Chesbrough and Kusunoki(2001)也认为,随着技术演化到不同阶段,企业的最优组织架构也应该相应地变换。SAKO(2003)认为,产品结构决定组织结构并不是十分确定,在一些产业中(如硬盘产业和照相平板印刷产业),组织结构明显地影响产品架构。Langlois(2002)持与SAKO类似的观点,他以计算机产业为例指出,IBM360计算机是模块化系统,但是IBM却努力保持界面的私有化并阻止其他企业供应兼容模块;20世纪70和20世纪80年代垂直一体化的计算机公司努力将个人电脑建立在非模块模式之上,不是因为个人计算机应该这样设计,而是因为组织坚持要这样。Fixson an

5、d Park(2008)研究了模块化与产业竞争格局的影响,他们对80年代的日本自行车动力传动系统产业的研究发现,禧玛诺(Shimano)在1985年引入的产品架构的变化明显降低了自行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模块化程度,使得原本竞争性的产业结构变得接近于垄断。已有的研究对模块化理论进行的探讨,揭示了模块化、产品架构和生产组织方式的相互关系,但是关于模块化程度对企业竞争行为从而对产业格局的影响相对较少。我们认为,产品架构的改变会引起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而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又会引起产业格局的改变。本文以手机产业为例,分析模块化与模块再整合对生产组织方式从而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与Fixson and Par

6、k(2008)不同,本文的研究表明,手机产业模块化程度的下降导致了更加竞争化的产业格局。二、手机的模块化与模块再整合1、手机的模块化架构认识产品的模块化,首先要了解产品的架构(Product Architecture)。Ulrich(1995)将产品架构定义为:功能性基本单位的安排;从功能性基本单位到物理部件的映射;相互作用的物理部件间界面的说明。进一步从功能性基本单位的角度来定义模块化:模块架构包括一个从功能性结构中的功能基本单位到产品的物理部件的一对一映射以及部件间界面的说明;一体化架构包括从功能性基本单位到物理元件的非一对一映射或部件间一体的界面。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产品架构生产最终产品,

7、两个极端分别是模块化和一体化。在一体化的架构中,要求各部件相互间专门地加以调整;而模块化的架构中,各部件可以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界面连接(Ulrich,1995)。模块化的产品架构以计算机、软件最为典型。由于产品复杂性的不断提高,构成复杂产品的基本单位可能会数以万计,因此产品的架构除划分为系统和模块(子系统)之外,子系统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孙系统,乃至最终的基本元件。手机作为一种复杂产品,其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也采用了模块化架构。手机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构成。手机硬件主要可分为射频、中频与基频三部分以及机壳、按键、PCB、电池等周边零组件。射频、中频与基频部分的一些功能被整合为专门的IC,其中基频部

8、分的DSP是芯片整合的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成本比例最高的部分,DSP负责语音讯号压缩/解压缩、错误更正编/译码、资料加密/解密、解调变、频道等化、资料格式封装等功能。手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物理层软件、通讯协议软件)和应用层软件。物理层软件定义了DSP的操作方式和规则,以及与DSP沟通的语言和规则,是手机最核心的知识产权(北京水清木华科技有限公司,2004)。2、手机的第一次模块再整合早期中国手机企业只能以代工的方式生存,国内的手机市场基本上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外品牌所垄断,1998年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接近于零。情况的改变发生在1999年。在这一年,手机出现了第一次模块再整合。成立于1993

9、年的Wavecom是世界上第一家推出将基频、中频和射频整合到一起的模块的企业,这一将原有模块再整合后形成的新模块提供了底层物理层软件和2、3层通讯协议软件,只要再加上少量外围元件,再加上LCD显示屏、外壳和MMI人机界面就基本完成了手机设计。该模块的出现使手机产业的技术门槛大为降低。以此为基础,国内手机厂家依靠原有的技术积累已能够生产出自有品牌的手机产品。依托大量的广告投放、较低的售价、降低营销渠道等策略,采用Wavecom模块的TCL、南方高科、中国科健和通过韩国的SEWON、BELLWAVE方案而间接采用Wavecom模块的波导、首信、联想、熊猫等公司获得了快速的发展。1999年国产手机市

10、场占有率达到3%,2000年为7%,2001年为15%,2002年超过30%,2003年市场份额已超过国外品牌达到55%,波导、东信、夏新、TCL、科健等品牌进入销量前10名之列,波导手机凭借“手机中的战斗机”的宣传一度成为国内市场销量最大的品牌。Wavecom模块的GSM手机模块的技术门槛并不是很高,它的成功让更有实力的一流半导体厂家拿出更先进的手机硬件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新的硬件平台整体解决方案为手机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空间,尤其是在外观和内部结构上,它可以允许折叠、滑盖、旋转、双屏等多种方式。专业化的手机设计公司也应运而生,在成品芯片上进行手机的人机界面设计、射频方案设计、嵌入式浏览器设计

11、等,即可将手机硬件平台整体解决方案变成多种多样的现实的完整的手机设计方案提供给品牌手机公司(文嫮,金雪琴,2008),手机设计公司逐步取代了Wavecom等模块供应商在价值链中睥位置。虽然手机设计方案和Wavecom模块能够弥补国产手机的技术短板,但是国产手机的崛起引发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索爱、三星等跨国公司的强烈反击,他们开展产品创新、改善销售渠道,在巩固高端市场的同时向中低端市场延伸,在巩固一线城市的同时加大对二三线城市市场的开拓力度,同时国产手机的质量缺陷也暴露出来,返修率居高不下。诸多因素导致国产手机节节败退。方案设计公司也因国产品牌手机企业的衰退走向萧条,纷纷转变为ODM厂家、直接生

12、产自有品牌手机、进入手机基带芯片设计领域或者寻求被国内外手机企业所收购(文嫮,金雪琴,2008)。3、手机的第二次模块再整合国产手机的再度崛起是在2007年,与前一轮由国产品牌手机企业主导不同,这一轮国产手机的崛起是由不为国家正式认可的“山寨”手机企业推动的。山寨机的崛起主要得益于联发科公司MTK交钥匙解决方案的出现。联发科公司是一家来自中国台湾的芯片厂商,于2006年研制出MTK交钥匙解决方案。该方案的特点是将核心芯片、软件平台以及第三方应用软件捆绑,甚至液晶、摄像头等部件都可一并提供,形成交钥匙解决方案交给手机厂商。手机生产商只需要将联发科的芯片买来,配上手机外壳和电池就可组装成一部手机,

13、原来需要几十人、历时半年多才能完成的工作变得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山寨机崛起背后更深入的原因则是联发科对原本独立的手机模块进行了第二次再整合,形成了功能更全面的新模块。第二次模块再整合的程度更深,它的出现使手机产业的技术壁垒不复存在,不仅获得牌照的国产正规手机厂商而且手工作坊都能生产手机。根据新华词典的解释,山寨是指“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思。这些利用MTK模块生产的手机因不进行入网检测、无入网许可证、偷税漏税、直接模仿名牌手机,因而被民间称为“山寨机”。山寨机由于功能全、价格低、新产品推出快,很快占领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所谓功能全,是指山寨机具有国外品牌没有或高端产品

14、才具有的双卡双待、超长待机、超大屏幕、电视功能、双摄像头、多媒体播放、低音炮、双喇叭甚至四喇叭等功能,并且造型款式多样。即使具有如此全面的功能,山寨机的价格基本都在千元以下(终端零售价格往往仅是品牌手机的1/2至1/3),远远低于诺基亚等名牌产品。MTK模块的出现还极大地加快了手机的上市速度。普通的国产品牌出一款新手机从构思设计到上市周期大约要一个季度,而山寨手机只需要一个月时间。手机是一种市场销售价格下降非常快且零部件价格下降也非常快的产品,产品的推出周期缩短就意味着成本的降低。此外,山寨手机对市场非常敏感,一有新技术、新功能出现,能够马上跟进整合到手机里。早期的“山寨机”只能在三四线城市销

15、售,后来逐步被消费者所认可并进入一二线城市市场。2007年,国内山寨手机的产量至少1.5亿部,几乎与国内市场手机总销售量相当,其中出口超过1亿部。MTK模块不仅局限于山寨机企业所采用,一些正规的手机厂商如天语、金立也普遍采用MTK模块,还有一些做出规模的山寨机企业开始向正规军转型。MTK模块的出现使以山寨机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再度崛起,极大地改变了手机产业的市场格局。模块再整合不仅发生在非智能手机产业,例如,在计算机领域,主板制造商将显卡、声卡、网卡等原本独立的模块集成到主板上,提供给市场一种更为物美价廉的产品;操作系统生产商微软不断将媒体播放、网络浏览等方面的软件集成进其操作系统平台。“山寨”手

16、机的成功也进一步激励以联发科为代表的模块整合者向新的领域拓展。三、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生产组织结构模块化可以按照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分为设计的模块化(Modularity in Design)、生产的模块化(Modularity in Production)和使用的模块化(Modularity inUse)(SAKO,2003),或者划分为产品体系或产品设计的模块化、生产的模块化、组织形式的模块化(Modularity in Organization)(Miguel,2005)。设计的模块化是指对产品及其部件的设计边界的定义,以使设计特征和任务在模块间相互独立;制造的模块化是对制造和装配的定义,

17、通过分部装配、预制配件、模块测试以及将一些活动转交给供应商以降低复杂性;组织的模块化是指在企业内和企业间采用或利用的适应模块生产的组织过程、治理结构和契约程序(Miguel,2005)。我们认为,设计模块化是生产模块化的前提,生产的模块化是组织模块化的前提,而组织的模块化又会影响到产业竞争格局。设计的模块化、生产的模块化都是与产品本身直接相关的,下文我们不过于区分这两种模块化,统称为产品的模块化。从本文研究的需要出发,我们将重点考察产品的模块化对组织的模块化从而对产业格局的影响,同时为了分析的方便,将最终产品(手机)的产业格局作为分析的重点。1、产品的模块化与生产组织结构的变化新出现的技术往往

18、是一体化的,如何把不同的部件组织到一起的技术信息在这时还不能很好地加以定义,对部件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理解也非常有限。这时内部供应商相对于市场协调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容易接近相关信息、不过度关注短期利益、与解决技术问题的预期回报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一体化的组织模式。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产品的整体架构、各部件间的相互关系及技术参数已能够深入理解,这时产品/技术就从一体化转向模块化(Chesbrough and Kusunoki,2001)。许多研究认为,产品架构的趋于模块化是与产业组织结构的更高程度的专业化联系在一起的(Langlois,2002)。模块化程度的提高从而产品可分性的提

19、高,为专业化企业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但是模块化程度的提高并不必然意味着生产组织方式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是否选择专业化还要受到市场容量、交易成本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斯蒂格勒(1998)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考察了企业垂直一体化程度的变化。他指出,在产业建立之初,企业无法从市场获得所需的新种类或新品质的原材料,所以只能自己制造,这时的组织结构是垂直一体化的。类似手机这样的复杂产品系统是由为数众多的部件/模块构成的,单个企业很难拥有足够丰富且多元化的资源,从而在各个部件上都能够具有竞争力。并且各个部件的最小经济规模是不一致的,这就导致企业很难在各个部件上都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因此,随着产业扩张

20、到一定规模,组织应该由一体化向模块化转变,将许多工作移交给专业化厂商去完成,以分享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好处。这个时候如果企业的组织结构不能向模块化转变,就会进入“一体化陷阱”(IntegralityTrap)(ChesbroughandKusunoki,2001)。在模块化系统中,即使原来一体化的企业想将各模块的生产控制在企业内部也是非常困难的,人员的流动等因素和反向工程等手段必然导致有关产品架构和模块知识的外泄。例如,IBM360计算机是第一个典型的模块化产品,IBM曾一度想把硬盘等各种模块的生产控制在企业内部,但是仅仅在360计算机批量生产不到一年,一批核心员工离开IBM并带走了有关设计

21、大容量磁盘驱动器的技术和360系统的设计规则,随后IBM兼容磁盘驱动器企业大量出现(鲍德温,克拉克,2006)。在手机产业发展的初期,手机的生产组织是高度一体化的,摩托罗拉等手机企业掌控着除周边零部件外的从软件、硬件到设计、组装的整条产业链。在这个阶段,虽然手机的设计、生产是模块化的,但是生产组织是非模块化的。这个时候,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整条产业链的竞争。此后出现英特尔、高通、德州仪器等专业化于核心硬件芯片的设计制造的公司。在我国手机产业起步的20世纪90年代初,摩托罗拉等手机巨头开始把组装业务外包出去,当时杭州通信设备厂、南京熊猫等企业以SKD(半散件组装)方式为摩托罗拉等企业代工手机。90年

22、代后期,类似中国台湾鸿海、宏达的“交钥匙的全方位供应商”(Turn-keySupplier)(Sturgeon,2002)成为手机组装环节的主要力量,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则专注于品牌、产品设计和部分硬件、系统软件的开发(见图1)。图1:手机生产组织结构的变化2、产品的模块再整合与生产组织结构变化尽管许多研究认为,由于模块化在解决复杂系统问题上的有效性,一般认为模块化应该是产品架构演进的方向,手机产业的发展也一度呈现出这种特征,但是产品架构也会因为模块再整合向着模块化程度降低的方向演进。20世纪90年代末,手机产品架构就出现了模块化程度降低的变化。Wavecom模块的芯片集成了基频、中频和射频

23、等功能,随后出现的手机硬件平台解决方案进一步整合了产品设计功能。2006年联发科推出的MTK交钥匙解决方案将产品设计、硬件、软件等功能模块进行了进一步再整合。虽然模块化的产品架构不会必然对应模块化的生产组织结构,但是一体化的产品架构意味着产品可分性的降低,必然对应一体化的生产组织结构。因此手机的模块再整合使得手机生产的组织结构变得更为一体化,Wavecom、联发科等企业成为一体化程度更高的手机模块的专业化供应者。ChesbroughandKusunoki(2001)、JacobidesandWinter(2005)认为,模块创新有时会产生解构已建立的组合原理和技术部件的需要,因此迫使企业发展新

24、的一体化的知识,技术出现从模块化到一体化的往复。但是手机架构模块再整合的原因有很大不同。一方面,手机产业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并不需要手机企业解构原有的产品架构而建立新的范式。另一方面,虽然手机硬件平台整体解决方案、MTK交钥匙解决方案的出现,产生了模块化程度更低的手机产品架构,但是高度模块的产品架构仍然共存,并且仍然是占据主导的产品架构。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主要跨国手机企业仍然专注于手机的品牌、产品设计和部分硬件、系统软件的开发,而从市场购买核心芯片、应用软件及外包制造活动。通过将重点放在架构层次的学习上,同时在部件层次聚焦和加强少数几个关键的子系统部件这些关键部件对于整个产品的性

25、能非常重要,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拥有良好的开发能力(SanchezandMahoney,1996)。对产品架构模块化程度的改变是要花费成本的,既包括企业的直接投入,也包括因产品模块化程度变动所带来的风险。而产品架构模块化程度改变的收益主要来源于新模块所构成系统的性能有较大提升,或者是新模块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产品架构是模块化还是一体化,需要企业在成本和收益之间进行抉择,最终选择向净收益为正的产品架构演进。在手机模块再整合的过程中,模块再整合形成的新模块更多的是原有模块功能的加总,并未使新模块的功能发生明显的提升。实际上,模块再整合形成的新模块主要以价格取胜,其性能要低于跨国手机公司采取的更高模

26、块化程度的架构。之所以模块整合能够发生,是因为迎合了以山寨机企业为代表的手机生产者对该模块的需要,而山寨机又迎合了对功能全、价格低、质量相对稳定的手机的庞大市场需求。随着Wavecom、专业设计公司和联发科及其模块再整合形成的新模块的出现,最终手机市场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新企业,手机的生产组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模块再整合与产业竞争格局重构1、产品的模块化与知识壁垒组织的模块化程度影响不是决定产业的竞争格局,高度模块化的生产组织结构并不意味着竞争性较高的市场结构,反之,模块化程度较低的生产组织结构也不意味着垄断性较高的市场结构。例如,虽然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传统手机巨头可以从外部采购模块,但是他

27、们可以控制最终产品的生产、品牌和销售活动。2000年之前,以及20052006年间国内手机市场主要集中在这些跨国手机企业手中。这一现象在汽车、个人计算机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虽然整车厂商从外部采购各种总成和其他零部件,个人计算机整机厂商从外部采购CPU、内存各种外部设备,但这两个产业都有很高的市场集中度。在手机产业中,之所以手机模块再整合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市场竞争格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产品模块化程度的变化使最终产品市场的进入壁垒降低,大量新企业得以进入。企业可以看做集成知识的一种制度(Grant,1996),企业在价值链中位置的不同以及在价值链同一环节竞争地位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

28、的差异。知识的获得要比知识的利用要求更高的专业化,它需要协调拥有不同类型知识的各个专家的努力。但由于知识的不可移动性和显性知识被潜在购买者掠夺的风险,市场不能胜任协调的角色,也就是说,市场能有效率地传递产品,但不能有效率地传递知识(Grant,1996)。因此,如果企业不是试图学习其他企业的知识而是购买其他企业的产品,那么该企业无需掌握该产品的生产知识就能够直接使用该产品进行生产和销售。模块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产品形式,因此对于模块的使用者来说,通过市场购买模块要比自己生产模块容易得多。在模块化的产品架构中,各部件/模块之间通过标准化和编码化的界面松散的连接起来。当一个企业将购买来的模块与其他部

29、件组织到一起形成完整的产品时,它没有必要了解模块内部蕴含的知识,它只需了解模块的界面信息。也就是说,模块相当于一个知识集成的黑箱,只需掌握模块的输入、输出信息就可以使用该模块。图2是一个模块化产品架构的简单示意图。椭圆形表示产品架构,用PA表示;方形代表模块,用Mi(i=A、B、C)表示,虚线方形代表模块再整合后形成的新模块(MN);三角形代表基本元素;模块间联系的界面用Ij(j=A、B1、B2、C、AN、N)表示。从该图我们可以看到,在高度模块化的产品架构下,企业要进入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产业组织是垂直一体化的,那么最终产品的生产企业不但要掌握产品的架构知识(PA),而且需要掌握有关各个模块的

30、知识(MA、MB、MC)及其连接界面的规则(IA、IB1、IB2、IC);即使产业组织也是模块化的,企业至少也需要掌握产品的架构知识(PA)和各模块连接界面的规则(IA、IB1、IB2、IC)才能生产最终产品。而在模块化再整合后的产品架构下,模块再整合形成的新模块容纳了更多的知识,这就意味着模块的购买者可以掌握更少的知识即可进行最终产品的生产,进入者的进入壁垒大幅度下降。如果通过市场采购生产最终产品所需的模块,最终产品的生产企业不再需要掌握模块内部的知识(MA、MB、MC和MN)以及原有模块间的连接规则(IB2、IC),而只需掌握有关产品的新的架构知识、界面规则(IAN、IN)即可进行生产,显

31、然对最终产品生产的知识要求下降了很多。手机产业的两次模块再整合过程,就是使最终产品生产所需知识门槛不断降低的过程,从而使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国产手机企业和山寨机企业能够进入手机的生产领域,并改变了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图2:模块化产品架构中的知识在采用第一次模块再整合形成的模块时,由于模块的集成度相对较低,对企业的知识还有一定的要求,手机企业还需要掌握其他模块与核心模块之间的连接知识,自己还要开发设计部分功能。第二次模块再整合形成的MTK模块几乎把所有的手机关键功能全部集成到其中,使手机生产的知识壁垒荡然无存。MTK模块的使用者要做的只是将外壳、屏幕等外部配件与MTK模块连接起来,几乎任何企业、

32、个人都可以购买MTK模块生产自己的产品,从而形成“山寨机”企业的爆发式涌现。2、模块化与“山寨机”的竞争力即使模块的再整合使手机产业的进入壁垒大幅度下降,新进入的山寨企业一定就大行其道并能够改变手机产业的格局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必须要有其特有的竞争力,无论这种竞争力是来自于先进的技术,还是来自于低廉的价格。山寨手机主要以新颖多变的外观、丰富的功能和低廉的价格取胜。模仿畅销手机的设计、无入网许可、偷税漏税固然是山寨手机外观和价格竞争力的来源,但我们认为模块化带来的竞争优势则是更根本性的原因。很多市场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要求提供丰富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但企业同

33、时还想保持产品间尽可能小的变化以实现规模经济。在模块化的产品架构中,一方面同类的部件可以在多产品家族(ProductFamily)之间共享,这样就使得这些部件能够获得足够多的需求,由于规模经济而降低部件的生产成本(鲍德温,克拉克,2006);另一方面,不同的部件间的组合又能够实现产品品种的丰富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因此模块化就被许多行业所采用以协调产品的多元化需求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山寨机企业充分利用了模块化带来的规模经济,几乎所有的手机模块和零部件都从外部专业化的企业进行采购,这样它们就能够将零部件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由于山寨机企业本身规模很小,每次生产的批量不会太大,因此它的企业规

34、模适应小批量、多批次的产品生产需求,能够生产种类丰富的各种产品,并具有很高的市场灵活性。模块化除了具有提高产品开发速度、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企业柔性的作用外,还能够增强产品的可靠性(MuffattoandRoveda,2000)。尽管很多山寨机企业在生产条件、质量控制等方面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巨头存在很大差距,但是由于手机最核心的MTK模块来自于联发科公司,其他零部件也来自于专业化公司,联发科等规范化的企业能够保证MTK模块及其他零部件的质量。虽然山寨手机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是其整体质量还是能够有保证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山寨机逐步被社会所认可、接受,其客户逐步从最初的对价格非常敏

35、感的低收入消费者扩展到中高收入人群。此外,山寨机的成功还得益于能够利用我国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发挥我国低成本的制造优势。山寨手机之所以能够在深圳、东莞成功,是因为该地已经形成非常完善的电子通信产业配套体系,有一条从手机配件、芯片、电池、刻模到组装的完整产业链条,液晶屏、耳机、电池、充电器、手写笔甚至摄像头镜片、防尘网等都有专业厂家配套,能够为山寨手机制造企业提供所需的各种零部件。统计表明,在深圳的手机生产企业已有近140家,与之配套的方案整合公司36家,主板研发企业140家,外观结构设计企业50家,蓝牙厂商近300家;渠道上,深圳共有国包商约250家,省包商12601300家,整机贸易公司20

36、家,手机卖场100家,零售商150家及物流配套企业150家(钟靖,2006)。模块再整合加上强大的配套能力和低成本生产能力,迅速推进了山寨手机企业的崛起。3、模块整合者的角色差异与产业格局鲍德温和克拉卡(2003)将模块化体系的参与者区分为模块的设计者和模块的制造者,前者处理影响各个模块之间的活动的“看得见的信息”,后者处理具体模块活动固有的“看不见的信息”。张钢、徐乾(2007)将模块化产业中的企业区分为功能模块提供者与功能模块集成者,前者则针对模块化系统的某个功能模块进行专业开发和生产,后者对各个不同模块进行组合,并创造出新产品与新服务。我们认为,在模块系统中存在着产品架构的设计者(模块的

37、设计者)、模块的提供者(制造者)、模块的整合者、最终产品的生产者、品牌的管理者等多个层次的参与者,比如诺基亚、苹果等传统手机企业是作为手机架构的设计者,高通是手机芯片这一核心模块的提供者,联发科是模块的整合者,鸿海集团是低成本的生产者等。FixsonandPark(2008)对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自行车动力传动部件产业的研究发现,产品模块化程度的降低导致产业垄断程度的提高,而我国手机产业产品模块化程度的降低却导致更加竞争性的产业格局。同样是产品模块程度的降低,为什么会导致产业竞争格局截然不同的变化呢?我们认为,在模块化体系中,对模块进行整合的企业的角色差异将会影响到产业的竞争格局。在产品架构

38、中,内部界面的开放性通常会限制在企业的范围内,这是由于用户对内部界面不敏感,而企业能够通过封闭和独特的内部界面实现差异化优势;外部界面更加开放,通常超出企业的边界以获得多样化的互补品(ChenandLiu,2005)。模块的生产者可以选择是否公开模块的界面参数。如果公开模块的界面参数的话,那么模块就成为一个可以为其他企业使用的开放系统;如果不公开模块界面参数的话,那么模块就是一个封闭的仅为企业本身所用的私有系统。在我国手机市场的案例中,对产品模块化程度做出改变的是专业化的模块整合者,而非最终产品的提供者。无论是早期的Wavecom还是后来的联发科都是以独立模块供应商的面目出现的,为了拥有更多的

39、模块用户、扩大产品的销售,它们必然要采用开放化的模块系统。开放系统吸引了大量最终产品的生产者进入,从而降低了市场的集中度。相反,如果模块的整合者同时也是最终产品的提供者,并且如果新模块拥有更强大的性能,那么它将通过将该整合模块控制在企业内部形成私有系统而提高最终产品的性能,其他企业将因无法获得性能更高的模块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从而市场的垄断程度将会有所提高。在FixsonandPark(2008)关于日本自行车动力传动系统产业的案例中,禧玛诺是最终产品(自行车动力传动系统)的生产者,它引入一体化的自行车动力传动系统,一方面一体化的设计使该系统的绩效明显提升并难以为其他部件生产企业所模仿,另一

40、方面一体化的设计将原有模块间公开的界面信息私有化,降低了部件生产者的兼容性,从而将与其竞争的系统生产者和模块生产者排挤出市场。五、结论与启示我国国产手机产业经过了两次蓬勃发展时期,一次是2003年以波导为代表的国产手机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50%,另一次是2007年山寨手机的崛起。本文从模块化的视角,对我国手机产业竞争格局的演变特别是山寨手机崛起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表明,国产手机两次大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手机模块化程度的改变。由于市场传递产品比传递知识更加有效,因此模块再整合极大地降低了对手机生产企业所需知识的要求,即降低了手机产业的进入壁垒。同时,模块化又保证了山寨机企业能够享受到规模经济

41、和产品质量稳定的好处,加上我国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低成本的制造能力以及山寨机本身特有的灵活性,使得山寨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我国手机产业模块再整合也给我国的行业管理与产业升级以很大启示。1、产业政策应根据产业特性的变化适时调整2007年10月15日以前,我国手机生产实行牌照制度,只有少数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能够经过行政审批或者核准获得手机牌照。原信息产业部从1998年开始进行牌照审批制,总计发放了40余张手机牌照;国家发改委2004年实行牌照核准制,要求手机企业必须拥有2亿元注册资金,并具备一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但是模块再整合已经使手机生产的技术和资金门槛大大降低,大批难以获得牌照的企业无奈之下只

42、能选择无牌照生产,即成为“黑手机”企业。2007年10月15日,我国取消“手机牌照”制度,“黑手机”的身份被漂白,但是手机销售前仍要通过工信部下属泰尔实验室的入网检测,费用高、耗时长。手机是需求变化非常迅速的产品,联发科的MTK解决方案使手机的外观、功能迅速调整成为可能,因此山寨手机企业仍然逃避政府的监管。本文的研究表明,模块再整合使手机产业的进入壁垒大为降低,过高的产业准入门槛会逼迫企业在黑色、灰色区域活动,使“黑手机”、“山寨机”等现象出现。因此,政府的产业政策只有根据产业特性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对山寨手机的治理一方面加强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的监管力度,打击偷税漏税、

43、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提高手机入网检测的效率,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成本,使正规手机企业能够与山寨机在平等的环境下竞争,从而规范手机产业秩序,促使山寨机企业转型。2、模块再整合可以作为一种产业升级方式一般认为,价值链升级有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等四种方式(KaplinskyandMorris,2003)。具体到IT产业,一般认为遵循从OEA(原始设备组装)生产到OEM(原始设备制造),到ODM(自主设计制造),再到OBM(自有品牌制造)的升级路径。在模块化的复杂产品系统中,由于企业的资源或知识难以支撑对各个模块的内部控制,该产业的组织结构也是高度垂直分离或者说高度模块

44、化的,在价值链的各环节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只是在模块系统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很难说有贵贱高低之分,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产生做到极致的领先企业,每一个角色都是模块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也是其他企业难以替代的。在手机这一模块系统中,山寨机生产企业没有技术、没有品牌,一旦政府加强行业和税收管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山寨机企业的成本优势也将不复存在。手机产业还表现出向智能机演进的趋势,智能机类似于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掌上电脑,对硬件、软件、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寨机是否能够适应智能机时代也存在着很大疑问。因此,必然要求“山寨机”的转型和升级。在模块系统中的升级过程是一个知识的积累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产品架构的设计和系统集成要求企业拥有强大的知识基础和技术能力。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在知识需求相对较少的模块整合方面实现突破,培育联发科这样的模块整合企业,是既与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相适应,又能充分发挥我国配套能力强、制造成本低优势的一条可行路径。此外,在模块整合过程中,企业将能够逐步积累模块内部及模块之间联系界面的知识,形成比较广泛的知识基础,有利于避免“模块化陷阱”,在技术的破坏性创造时期抓住发展的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